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国维早期的文学批评郭志今王国维从事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的时间不长,有关文学批评的论著也不多。1907年之前有关文学批评的著作,除了《"红楼梦"评论》外,较重要的有《论哲学家与美术家之天职》、《论近年之学术界》、《文学小言》、《屈子文学之精神》以及《古...  相似文献   

2.
关于文学伦理学批评——访聂珍钊教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能混淆文学批评的理论和方法与文学作品之间的主次关系,忘了理论和方法是用来研究文学的这个根本目的黄开红(以下简称黄):聂珍钊教授您好!您近几年来提出的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请您谈谈最初是什么原因促使您提出这一文学批评方法的?聂珍钊(以下简称聂):关于这个问题,我在论文《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批评方法新探索》(《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5期)以及其他一些论文中已有论述。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第一个原因是出于对中国文学批评理论脱离文学批评实际的现状的忧虑。从20世纪90年代到目前的一段时间里,中国文…  相似文献   

3.
覃承华 《学术交流》2023,(3):167-179
20世纪俄国形式主义批评的出现,既与当时语言科学的发展趋势密切相关,也具有文学自身发展的深层原因。俄国形式主义批评的理论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模仿论”。亚里士多德作为柏拉图的学生,他所著的《诗学》是第一部对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产生深远影响的理论专著。《诗学》中的相关论述或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后世文学批评的理论来源。作为近现代以来的第一个文学批评理论,俄国形式主义主张将语言学的相关方法用于文学批评实践,强调将文学的语言“形式”作为研究重点,以此分析文学作品的本质属性“文学性”。这种方法论的理论来源与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对言词的相关论述是密切关联的。因此,《诗学》的这些论述本质上为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所研究员、中国红楼梦学会副秘书长胡文彬先生,赴汉中参加全国第十一届《三国演义》学术研讨会后,应邀到西安联大师范学院、西安交大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做了学术报告。在胡先生讲学之余,我就《红楼梦》与红楼梦研究中的若干“热点”问题做了采访。请他给予解答。问:现在我们正处在世纪之交,回顾百年红学历程,你认为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汲取扬弃?答:20世纪是一个既漫长而又短暂的世纪。在这个世纪里,红学同其他古典文学研究一样出现过两个高峰期:一是20年代由王国维、胡适、俞平伯、顾颉刚等老一辈学者创建的新红学,影响深…  相似文献   

5.
程国赋 《学术交流》2005,(2):152-161
王国维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学术大师,其文艺思想包括天才说、古雅说、游戏说、境界说、优美壮美说、戏曲批评等方面。20世纪学术界对王国维文艺思想的研究是相当充分的。对王国维文艺思想的研究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在资料的整理出版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为进一步开展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范围过于集中。对王国维各种文艺思想的研究虽异彩纷呈,但研究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缺乏一种富有深度的综合研究和整体研究。其次,对王国维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白话运动的关系研究不够。最后,研究的视野尚待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6.
张隆溪在1983年(读书》上连载的《现代西方文论略览》(以下简称《略览》)共包括九篇较为简短的文章,这些文章分别介绍了西方文论中的精神分析批评神话与原型批评、英美新批评、俄国形式主义与捷克结构主义、结构主义语言学和人类学、结构主义诗论、结构主义叙事学以及后结构主义的消解式批评。应该说,《略览》是当时系统地介绍西方新的批评理论与方法比较早的著作。毕竟那时引进西方文论正处于起步的阶段,因而《略览》也是重在回顾比较,重在介绍引进西方的文学批评理论,以开阔我国文学批评的视野,丰富批评领域。经过了这近二十年的…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形态具有针对现实和中西理论整合与重构的特征,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之后,文学批评出现了“理论的批评化”和“批评的理论化”倾向。而加强原创精神和理论创新是建设中国理想形态的文学批评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特里·伊格尔顿(1943-)是英国新左派文艺理论家,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英美文学界的新一代代表。虽然他的批评观点尚处在发展过程中,并未形成自己的系统批评理论,但已在西方文化界产生了相当的影响。近年来,他还注意从各种流派中汲取营养,特别关注文学批评理论的社会性和政治性。他在《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文学原理引论》等许多著作中,力图对文学批评中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以及当代西方各种文学思潮,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分析,在英美批评界别树一帜,反响甚大。本文就唯物史观与文学批评、文学的倾向性以及反映论等问题,对伊氏的观点略作评述。一、唯物史观与文学批评作为一个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家,伊格尔顿的显著特点在于自觉地运用唯物史观来解释种种文学现象。这是他的文学观的基石。基于此,伊格尔顿  相似文献   

9.
王国维在中国文学理论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是重大的,他的“境界”说同刘勰的《文心雕龙》、金圣叹小说批评一样具有里程碑意义。正如有的论者所说,王国维提出“境界”说把意境研讨推到一个新阶段,其特点正在于一方面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继承和终结,同时又是走向中国现代的先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王国维“境界”说是中西方文化交融背景下传统文化孕育的产物,它的形成特征以及构成方式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民族特征。 王国维的“境界”说形成经过了中唐以前蕴酿时期,中晚唐成熟期,宋以后不断发展的系统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具…  相似文献   

10.
政治追求是贯穿于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进程的一条鲜明线索.茅盾一生的文学批评活动恰好提供了中国现代"主流"批评生成演化的个人证词.在文学与政治、个人与集体、权力意志与个人思考之间,茅盾一直处在不断的同化与顺应过程中,他的批评成果不仅表现了一代知识分子不断选择、不断徘徊、不断矛盾的心路历程,也显现了"主流"批评发展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1.
薛海燕 《求是学刊》2005,32(4):93-98
目前对"意淫"观的研究主要从思想、哲学角度入手,而对其文学价值的分析还远远不够.文章着重梳理了文学史上性描写由<高唐赋>、<神女赋>所开创的诗化传统向<金瓶梅>等小说所代表的世俗化倾向过渡的轨迹,凸显<红楼梦>面对以上两种"文学遗产"所作抉择的特点和意义,提出"意淫"观使<红楼梦>性描写诗意化、象征化,而悬置了其中的性内涵,其本质上是以诗法作小说.  相似文献   

12.
杜景华 《学术交流》2001,(5):118-131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这一时期,为我国学术的转型期.这里不仅包括着学术主题的变化,也包括学术研究由综合学科向各个单科专门化方面的发展.真正意义的红学应该说是从世纪之交的三位被人称为国学大师的人的参与而正式确立起来的.20世纪红学,是由几次大的高潮连接起来的一是世纪初新红学之建立,二是50年代之批判红学,三是70年代红学热,四是八九十年代之多元化红学新潮.以小说为研究主题也只是一个过渡期,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后,史学、文学、哲学、经济、社会学以及化学、地质学、生物学等,便逐渐各自成为专门学科,各类专家也便相继出现了.将50年代红学称之为"批判红学",将70年代的红学称之为"政治红学",还算是比较切题的.到了80年代后期经济大潮袭来之后,不论红学研究队伍还是研究者的知识积累方面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不能固定地认为只有考证本子和作者两个问题才是红学,红学是一个综合性的科学,它不仅包括有史学、哲学、社会学、文艺学、文化学,辽包括文献学、版本学、谱牒学等.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思想艺术传统的全面总结,也蕴含着民族文化自我更新的先导因素,因此能在"五四"时期被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提到文学正宗的地位,多方位地参与了"五四"新文学核心精神与关键理念的建构,显示出对各种言说的巨大的构成功能。围绕《红楼梦》的指涉所带来的文学命题和语言形式,是现代中国文学意义结构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资源。  相似文献   

14.
高字民  王卓 《唐都学刊》2013,29(2):113-116
由中美艺术家联合排演制作的现代舞剧《海伦之梦》,是当代中国跨文化戏剧一次有益的艺术和产业实践.作品突破传统经典跨文化戏剧的严肃格调和小众诉求,以抒情、浪漫的气质和大众通俗的形式,紧扣“爱与理解”的主题,采用自由梦幻曲形式和心理蒙太奇结构,大胆增设小红军的虚构形象,巧妙运用中美两国的民间意象元素,富有创意地开拓了跨文化戏剧的艺术领域和产业前景.  相似文献   

15.
吕刚 《唐都学刊》2005,21(1):136-140
王仲生是当代著名文学评论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他的文学批评一直关注、追踪着当代文坛发展演变的轨迹,尤其是陕西作家在小说、散文领域的创作迹象.他的批评活动无疑成为推动新时期文学发展的力量.其批评文本既不乏深刻的理论思考,又呈现出独特的诗性特征.正是这种诗性的批评使他与其他的批评者拉开了距离.  相似文献   

16.
结构模式不仅属于技巧范畴,它也被认为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红楼梦》的构思是由"空"、"色"和"情"形成的多维立体世界,绾合文献、文本、文化等多重结构模式,是曹雪芹生命哲学的诗化书写。将秦可卿置于其中进行多维透视,回归文本,立足诗意,厘清曹雪芹围绕她设置的诸多阅读障碍,阐释她生命存在的复杂性、深刻性和诗意美。  相似文献   

17.
乔艳 《唐都学刊》2013,29(1):86-90
文化批评是美国华裔文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但这一方法将华裔文学固定在“他者”的位置上,片面强调其与美国主流文学的差异性而导致了研究中的误区和偏颇。分析华裔文学中的成长主题、自传体裁、应许地思想等,可以见出华裔文学与美国文学传统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是美国文学传统的一部分,只有明确了这一点,才能对华裔文学的文化身份得出准确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8.
从政治学的视野分析,"中国梦"可以是由"中国梦"意识、"中国梦"制度和"中国梦"行为构成的协调有序的社会系统组成。其中,"中国梦"意识是"中国梦"的灵魂;"中国梦"制度是"中国梦"的规范要求和制度保障;"中国梦"行为是"中国梦"的路径。"中国梦"是由这三个部分构成的完整体系。解析"中国梦"结构,对于认识"中国梦"的理论基础、制度保障和路径依靠等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贺信民 《唐都学刊》2005,21(4):114-118
<红楼梦>中的贾府"四春"是"千红"、"万艳"的重要代表,各有其鲜明的形象意义贾元春如富贵囚者,贾迎春善得恶报,贾探春堪称末世英雄,贾惜春则被佛心冷结.曹雪芹通过"四春"形象,抒发的是"原应叹息"的悲情,说明在那个时代,不论你是贵是贱、是强是弱、是热是冷,都不会有理想的人生归宿.  相似文献   

20.
郑明璋 《唐都学刊》2005,21(3):94-97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既是一部目录学著作,同时也是一部文学理论著作。它的文学观念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其一,坚持汉学正统观念,恪守"发乎情,止乎礼义"的温柔敦厚、平淡中和的诗教和美刺传统。其二,知人论世、考镜源流、文品如人品的评价方式。其三,注重形象性,反对征实,反对臆测,主张顾及全篇。其四,主理尚用,有补于世,服务于现实政治。其五,史家视角,文史兼备,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