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0 毫秒
1.
陈敏 《理论界》2013,(2):39-41
微博问政现已成为政府倾听民意、网友问政政府的一个重要渠道。本文试从微博问政的特点、效应、以及目前呈现出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等角度,对微博问政予以总结和分析。就微博问政的未来走向而言,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即为政务微博明确运作规范,激发代表委员微博问政热情,让政务微博成为微博问政主力,成立更多的网民问政组织。  相似文献   

2.
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引领了信息传播方式的变新,更引发了政治生态的重构和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在此条件和基础上,网络问政应运而生,成为新媒体时代政治传播的符号。在网络问政中,网络民意是党和政府的重要执政资源,因此,如何了解网络民意,加强与网民的互动,则成为网络问政中的重中之重。本文拟以地市级政府门户网站“政民互动”频道为研究对象,采用抽样调查法,重点探讨“网络问政”的发展状况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微博问政”与党的执政方式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文胜 《兰州学刊》2011,(12):29-33
在当今,"微博问政"成为执政党一种新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成为执政党听民声、纳民意、聚民智的有效载体。作为一种新型的执政方式和民主形式,微博问政可以促使政府改变施政理念和施政方式,促进政务公开,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最大限度地减少决策失误。我们在正视微博问政的不足的基础上,扩大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等各项权利,推进微博问政的常态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不仅有助于彰显微博问政的价值,更有助于推进党的执政方式创新。  相似文献   

4.
网民之间的交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基于网民共识形成的多元、多变、多样、多向特征,通过网民之间持续不断的"交融"过程,从与网络党群干群关系、青年学生网民群体、党政干部网民群体、知识分子及意见领袖网民群体交融找到突破口,试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目标、构建和谐社会、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及建设文化民生工程提供目标选择和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5.
"网络问政"作为一种政治主动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重大举措,推动着中国政治体制的改革。实践证明,网络问政价值的实现必须常态化和制度化。网络问政制度化要求网络问政主体制度化、客体即政治体制制度化、平台建设制度化、回应机制制度化、沟通渠道制度化和法律保障制度化。网络问政的制度化建设必须坚持科学原则。  相似文献   

6.
陈文敏 《兰州学刊》2010,(8):179-181
互联网的普及衍生出了名目众多的网络"客"族,"客"族的生存方式承载着纷繁复杂的网络文化,在媒介形态、传受身份、话语叙事、意见表达等方面呈现一系列新变化,深刻变革着人们的生活、交往与思维方式。从技术融合到媒介经济的拉升、从个体崛起到公民社会的变迁、从解构霸权到多元文化的混搭、从平等参与到公共空间的建构等方面,"客文化"彰显出独特的意义。文章以国内互联网"客"族的出现为例,对"客文化"的传播特征及意义做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7.
杨丹 《云梦学刊》2011,32(5):148-152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民主政治的进步和网络传播的发展,各级政府越来越多地与网民直接对话,通过网络问政平台引导网络舆论,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  相似文献   

8.
2009年两会前夕,温家宝总理走进新华网直接问政于民.早在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就总书记通过人民网与网友在线交流,指出互联网是"事情、做决策,了解民情、汇聚民智的一个重要渠道,非常关注网友们提出的一些建议、意见".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最高领导人此举无疑是开启了中国党内民主到人民民主的新时代.本文旨在通过对哈贝马斯经典理论"公共领域"与中国当前民主进程中网络所起作用的重新阐释,在网络社会既已崛起的语境中探讨网络该以何种方式构建和延伸.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论坛在社会意见交流中的空前活跃,其问政功能和舆论影响日益显著。把握网络论坛的民意特点,认清其在民意诉求中的作用,有助于政府网络发言人在与公众的沟通交流中找准角色定位,实现对网络论坛的民意疏导。同时,要从政府、网站和网民三个方面积极促进和维护网络论坛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网络问政,是各级党政机关尤其是领导干部运用和依靠网络问政于民、问情于民、问计于民,行使其管理职能,实行民主、科学、依法行政的新手段,是人民群众实现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新途径,是实现直接民主的一种新形式。网络问政对政府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亟需进一步加强舆论引导力建设、维稳防控力建设、民意转化力建设、网民善待力建设。  相似文献   

11.
微博问政是促进政府与民众互信的新途径。微博问政条件下的政民互信关系是一种新型互信关系,与传统的政民互信关系相比具有自身显著特点。由于主体媒介素养不高、微博自身的隐患以及运行机制的缺失,对新型政民互信关系的实现构成了挑战。通过提升政府微博问政的能力、增强网民道德自律意识、推进政民微博互动常态化、完善微博问政应对机制等途径来促进政府与民众新型互信关系的构建,是新时期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妥善处理社会纠纷,是转型期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保障。人民调解作为中国特有的诉讼外纠纷解决制度有其独特的功能。随着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的正式实施,这一制度更是彰显出了其重要的法治价值。人民调解不仅有助于促进社会民主、增进社会和谐,还有助于构建良好而稳定的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13.
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特定用语,指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个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一个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如何进一步认识和发挥根本大法对根本政治制度的规范、保障和促进作用,这是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进程中,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个重大问题。应当以修宪的方式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载入宪法条文,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提供强有力的宪法保障。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道德失范和缺位,一是市场经济的冲击;二是民众素质心态和社会舆论氛围;三是道德窘境和社会制度;四是道德教育的乏力。微博对大学生社会道德问题传播具有正效应和负效应。微博环境下对大学生进行社会道德建设,要关注社会导向在微博中的传播,避免舆论对道德问题的过分夸大,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有效完善舆情监测系统,积极教授微博救助的技术,努力净化微博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西南服务团组建于1949年6月,全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它是在南京、上海解放,新中国即将诞生的形势下,为贯彻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党的中心工作转向城市的精神,为满足即将解放的西南广大地区对干部的需要,由第二野战军组建的,具有军事移民的性质。在解放、接管和建设新重庆的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就这次移民活动的形成到完成进行了全过程、多视角探讨。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认为世界将出现全球化浪潮,而在当今经济、政治、文化都在全球化、一体化的语境下,孔子学院的全世界发展是中国软实力发展的象征,但是要防止将孔子学院建成萨义德认为的东方学视角下的西方"孔子学院",不是西方的"圣诞树"而是东方的"常青树",不是"文化的特洛伊木马"而是"四海之内皆兄弟",这需要中国文化在人的维度上呼唤人的全面发展;孔子学院维度上要"走出去",又要"引进来";国家维度上保持全球化的自信张力。  相似文献   

17.
付蓓 《学术探索》2012,(11):17-20
共和国第一任总理周恩来鞠躬尽瘁为人民,用一生践行"真正为人民谋福利"的信念。他为改善民族地区人民生活殚精竭虑,不仅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而且亲自领导了民族地区民生建设。本文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几个方面,概括周恩来的民族地区民生思想。  相似文献   

18.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人民根本利益是贯穿中国共产党政治哲学始终的逻辑主线。以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为代表的三代领导集体,以及以胡锦涛为代表的新一代领导集体,都秉承了"以人民为本"的理念,即以实现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核心意蕴。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确立后,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哲学在"以人民为本"的基础上进一步演进、升华为以人为本,将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最终落实在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现实基础之上,更加贴近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愿望,更加契合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不仅是地方政府问政于民和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而且在推动地方政府公共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网民的结构特征、网络民意表达对地方政府公共决策的影响以及网民参与民主决策等方面阐释和分析网络民意对地方政府公共决策的价值。地方政府制定公共决策,必须从构建有序的网络参与决策平台、网络民意评估、网络民意回应和政府与网民对话互动机制诸多方面理性进行考量网络民意对决策的应用价值,从而实现地方政府制定公共决策的最优化目标。  相似文献   

20.
从"大同理想"到"中国梦",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不断追求伟大梦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国家富强之梦、民族振兴之梦、人民幸福之梦,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整个社会的"中产梦"。"中国梦"为中等收入阶层的壮大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中等收入阶层在"中国梦"实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历史作用:他们是经济建设推手,是大众消费的主体人群,是维系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石,是民主政治建设的推动力量,是正面价值观的践行者。中等收入阶层的壮大成熟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坚实的阶层基础。"中国梦"的实现与中等收入阶层的壮大同步共进,处于同一历史进程当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