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汉语音节和构调、词语搭配存在相关性。语素的音节特点、双音节化倾向、四字格成语的大量存在和音节式的缩略词是音节和构词相关性的重要方面。汉语的音节特点也影响到单、双音节词语的相互搭配以及某些虚词的使用。汉语学习者的语言错误有不少是由不了解词语构成在音节和语音节律方面的制约因素而引起的。从语言交际技能的角度看,准确把握节奏规律的实质就是建立准确、健全的节奏语感,而加强诵读教学便是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吕叔湘先生在《现代汉语单双音节问题初探》一文中,对三音节的语音段落的搭配有过专门的论述,认为动宾组合的在音节上大多是1+2式,偏正结构的大多是2+1式。这些看法无疑是正确的。本文拟在这基础上,归纳出三音节 V+N 结构的组合规律,并试图从这些规律中寻找出现代汉语的某些语法特点。  相似文献   

3.
在汉语中,合音与相连并用的前后字的音节构成及语音规则有密切联系,一定的外部语音环境和适当的音节构成都有利于合音的形成。合音时,合音成分必须在一个音步的框架中;声母方面,合音后字音节的声母多是零声母或发音部位靠后的擦音、塞音或塞擦音,且合音前后字音节的声母都多是不送气辅音;韵母方面,合音前字音节的主要元音多是开口度较小的中、高元音,而合音后字音节则大多以a为主要元音。合音在形成过程中要受到特定方言音系结构规则的制约,合音也能够生成方言中单字音系统中不存在的音节形式,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并改进方言的音节结构系统。  相似文献   

4.
英语语音和谐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音和谐是指在音段音位(元音、辅音)和超音段音位(重音、音调等)各方面的协调发音。英语语音同化、省音或增音、连读等音变是为了发音省力和语音流畅而产生的语言现象。作为英语节奏支点的重音对单词前后音节有支撑和平衡作用。英语在发音和构词等方面皆有和谐可循。  相似文献   

5.
语言接触导致词语借用,汉语中有许多英语借词。本文利用语音相似替代原则,从元音、辅音、音节等角度探讨汉语中的英语借词在语音变化上的规律,并分析了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讨论构成哈萨克语韵律要素之一的词重音,文中讨论了词重音的模式和理据,分析了元音和谐、辅音和谐和音节结构与词重音的关联,认为哈萨克语的词重音是词的语义语音结构优选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对汉、英音节结构等的异同进行辨析,是学好英语语音的关键。本文对汉语和英语在音节结构、语流、 声调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探讨.以期帮助英语学习者学好英语语音。  相似文献   

8.
佤语的前置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孟高棉语族语言中 ,佤语前置音的现状、变化、来源等特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在词的结构中起构词、构形的作用 ,与亲属语言比较没有严格的对应规律。其变化分简化、脱落、合并、衍化为两个音节构成连绵词几种。其来源一是由非弱化音节发展而来 ,二是复辅音声母分化的结果。佤语的前置音有逐步消失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语音和谐是语言和谐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外在表现形式。三字格的惯用语在声调上具有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等八种形式,体现了语音上跌岩起伏的和谐美。在声韵配合上有双声、叠韵、叠音三种形式,在声韵有规律的搭配和组合中使声音回环往复,韵律优美,体现了语音的和谐美。  相似文献   

10.
语音和谐是语言和谐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外在表现形式。三字格的惯用语在声调上具有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等八种形式,体现了语音上跌岩起伏的和谐美。在声韵配合上有双声、叠韵、叠音三种形式,在声韵有规律的搭配和组合中使声音回环往复,韵律优美,体现了语音的和谐美。  相似文献   

11.
神话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前的黎明之光,是原始文明的最高成果。古典神话已离我们渐渐远去,但今天,一些少数民族如佤族距离人类的童年时代不到百年,他们还在以神话的方式思维着,他们还在创造着神话,他们的神话是活形神话。对两种不同时间段的神话———古典神话与现代佤族活形神话进行比较,可以找出两者之间的共通性和差异性,从而展示神话发展的真实历程和佤族活形神话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宗教文化对语言的影响这个角度出发,探讨了西方基督教文化对英语语言的影响,以及东方佛教文化对汉语语言的影响.从宗教文化本身、宗教文化对英汉两种语言产生影响的形式、语言中宗教文化因素在跨文化交流中易引起的几种障碍等三个方面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证.  相似文献   

13.
语言习得与"行为-认知教学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笔者提出的"人类习得语言在心理学上的假定"入手,对语言习得和外语学习的心理机制展开了讨论,提出了自己新的见解和观点,并针对现代认知论的-些主要观点,提出了不同看法,明确指出成年人学习外语的心理机制实际上与现代认知论的观最有差别,以及外语语言知识学习的同化过程与母语语言知识学习的同化过程在心理机制上也存在着相当的差异,并就此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在文章的后部分,向外语教学界和心理学界报告"行为-认知教学法"的核心内容、教学原则和教学设计,以及对相关理论(如知识的同化过程)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该文采取实地考察、访谈、文献资料收集分析的方法,以云南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彝族及云南的土著民族佤族和德昂族为研究对象,主要从民族独特的传统文化习俗,各民族对森林的依赖、利用与保护,继承、发扬、变革传统文化习俗等3个方面,对其与森林资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彝族、佤族、德昂族的传统文化习俗对森林资源具有多方面影响;②某些传统文化习俗在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建议今后探讨山区少数民族对森林资源的影响时,应正确处理现代文明与传统习俗的关系,并关注社会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Accothe to the Coope~ Principle Put to~ byGrice, the users Of ~ in commbocation uSuallyhave the desks to ~ eaCh other and ohaerVe the,four ~ of ~ ~ye ~or: Quality~, Quantity ~, Re~ ~, and ~. HOWeVer, ace de ~ theSe ~ intentionally, ~lug ~ in an indimet way tOoonv. the intended ~. It is adnly for politenessthat s~ tend to all informly.As B~ and ~son (19gr:70) notes that "POliteness is not only the main~ Of i~ng ~ Principle, but also can beconveyed exaCtly by these iffonging ~.,, Bine a…  相似文献   

16.
佤族主要分布在滇西南山地 ,但与汉族的沟通早已有之 ,这在姓氏上亦可见一斑。这与元代以来汉族人口不断地迁徙到滇西南 ,和同样是迁徙至此的佤族发生密切交流有很大关系 ,这种交流在明清时期进一步加强。今天阿佤山的佤族青年姓名实行汉佤两制 ,互相间又有联系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当前我国外语教育界面临的形势,探讨与外语教育相关的中西方文化差异,提出外语教师应当具备中西方交融、文理贯通的文化知识结构、综合型的文化能力、高度的文化修养,并给出发展外语教师优秀文化素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解释支架式教育理论的起源和定义,分析支架式教育策略的步骤及其特点,以及分析语言学习策略培训的特点和模型,讨论了支架式教育理论对语言学习策略培训的影响,用英语语言学习过程中支架教育策略的实际运用论证支架式教育理论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在“终身教育”“全民学外语”等大环境下,成人外语教学市场生机勃勃。但同时也凸现一些问题。本文从成人学习者,教师,培训市场等各个方面分析研究了成人外语学习动机,和培训市场现状,提出成人外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并为开发符合市场的培训模式提出了一些建议和预测。  相似文献   

20.
选取<静静的顿河>中主人公葛利高里@麦列霍夫的一些有代表性的语言进行分析,重点论述了带有乡土味的比喻、语言中体现内心活动、语言反映立场的含糊等几个问题,从而说明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有助于塑造个性化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