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至今,家族文学这一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现象引起了学界的再度关注,但作为中国文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学在该领域被关注得明显不足。少数民族家族文学研究的视角和价值具有双重性,既是对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充实,也是对中国多民族文学史的历史呈现。在充分借鉴汉族家族文学研究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少数民族家族文学需要在材料的占有和运用、家族文学生产、与汉族家族文学的关系等方面给予足够重视,从而凸显自身的民族特质。  相似文献   

2.
辞赋研究的视角转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辞赋研究的视角转换 ,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首先 ,给辞赋以准确的定位 ,把它看作是精英文学 ,从创作难度、作家品位、传播层面等方面揭示它的精英文学特征。其次 ,要克服“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观念的片面性 ,在承认这个命题合理性的同时 ,还要持“历代有共同文学”的看法 ,使二者相互补充 ,从而对辞赋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出准确估价。第三 ,把辞赋的生成置于文学的独立和自觉的背景下加以考察 ,重新审视前人对辞赋的评论 ,把辞赋看成文学独立和自觉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唐代自安史之乱以后,政治、社会、经济与文化等方面都呈现出许多新的变化。这些变化构成了文学发展丰富而复杂的生态环境。中晚唐时期颇盛的杨氏家族,与文学发展的政治背景、社会因缘、地域环境等有着紧密的联系,加以该家族成员文学名家甚多,集中体现了对文学发展颇有影响的多方面因素。以杨氏家族为切入点,以文学发展为指归,关涉地缘、党争、科举、婚姻等诸多方面而考察中晚唐文学的生态环境,是唐代文学研究的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4.
崔氏是东汉文坛上较为著名的一个文学家族,论题研究和论述了这个家族成员的散文创作,由点之管窥蠡测,折射出东汉散文创作和东汉家族文学的有关特点。  相似文献   

5.
清代阳羡姻娅家族,是互有联姻的文学家族集群。文学家族联姻,有利于衍生、聚集、培育文学人才,加强家族间文化联系。在以血缘和亲缘为纽带的新的人文空间中,家族文人激发兴味,产生相近的文学兴趣,展开群体性文学活动,家族间的文学优势,或互补或强化,形成多样性、集群式的姻娅家族文学生态。阳羡姻娅家族文学在清代地域文化中别具一格,在一定程度上,这一现象反映出清代地域文学兴盛的家族助力。  相似文献   

6.
商人很少出现在汉代的辞赋和诗歌中,很少受到辞赋和诗歌的正面表现;他们倒是经常出现在汉代的散文中,不过大抵不是作为文学性表现的对象,而仅仅是作为被议论甚而被批评的对象。在若干个方面,我们也可以观察到在表现商人方面,汉代文学相对于先秦文学的进展;不过从总体上来说,在汉代文学之中,商人也并未能避免其“龙套”性角色的命运。  相似文献   

7.
东晋南朝望族琅邪王氏作家大多博学能文、多才多艺,善于运用辞赋的形式表现作家的艺术体验;受家族文化传统的影响,不少作家具有主动献赋、润色鸿业的赋颂意识;琅邪王氏辞赋创作具有渐趋整炼、益事妍华、丽而不淫的发展趋向.琅邪王氏的辞赋创作显示出东晋南朝时期望族心目中对辞赋文学正宗地位的重视及对辞赋文学唯美之风的追求.  相似文献   

8.
各民族文学交融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已越来越引起学界的重视,可以说已经成为一门显学。从各民族文学交融的角度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当是重要而有科学依据的,将古代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放在民族大融合和多元文化交融的社会文化背景中阐述其内涵、特色和面貌,从少数民族文士对经典诗文的接受研究、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文学交往研究、少数民族代表性文士的文学影响研究、民汉文学交融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研究等四个方面展开科学研究。依循宗族和血缘的脉络研究元明清少数民族文学家族现象,用家族写作的具体事实乃至细节,形成文学创作的动态过程,从而显示文学演变的真实轨迹,深入研究家族文化传统、文学传统的形塑与呈现,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西汉楚元王家族的学术文化传统始自刘交,终于刘向刘歆,代代相传,历久不断,对汉代政治、学术的影响深刻巨大.楚元王家族在学术文化上的突出之处,在于积极崇尚经学的前提下又有着多元的学术取向.刘向刘歆父子的治学道路,深受家族传统的影响,逐步并出色地完成了西汉后期以今文经学为主导,融会诸子百家的历史任务,同时也推动了古文经学派的显著发展.楚元王家族总体的学术倾向,大体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西汉学术文化的变迁.另一方面,楚元王家族身为宗室,又深深介入西汉中后期的政治斗争,从而形成学政结合的特点,以学辅主的强烈政治色彩发挥出前所未有的惊人影响力.综观整个西汉学术大势,与其他盛极中绝或无以为继的藩王学术相较而言,楚元王家族堪称西汉学术文化第一世家.  相似文献   

10.
桓谭是处于两汉之际与扬雄、刘歆齐名的著名学者,据其《新论》所记,可知桓谭具有多方面的文学才能,尤其是在文学理论方面,桓谭有不少精辟的见解.刘勰《文心雕龙》对桓谭多有评价,但是并非完全合于事实.如刘勰《文心雕龙》评价桓谭“偏浅无才”,即有失偏颇,但称桓谭“不及丽文”,则颇合事实.通过对《汉书·艺文志》中辞赋家撰写篇数的统计,可以肯定的是,“不及丽文”并非桓谭一人独有,而是对当时整个时代文学风尚的反映,究其原因,可能与辞赋的谶纬化有关.当时的散文,谶纬化较轻,但辞赋家的介入与古文学者的参与,使汉代散文成为集辞赋、经学、诸子为一体的新体式.这昭示着两汉之际一种“平衍”、“文弱”、“博杂”新文风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文心雕龙》中涉及众多文学家族的现象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教育盛况的一个反映,当时的家族教育具有家学兴盛、家训流行两大特点;世家大族巩固门第的需要、儒学的式微和官学的衰落以及选官制度等社会历史原因对家族教育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在众多文学家族中,陈郡谢氏家族的家族教育和文学成就最为突出,其家族成员在诗歌创作上也表现出了某些共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马融是东汉著名的经学大师,文学成就也相当突出。他的散文作品为我们整体融铸出一个血肉丰满的马融。其辞赋在模拟中有创新,体现出马融的才情以及东汉赋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大量文献中发掘出古代云南民族文学中存在的家族文学现象,介绍了几个较为典型的文学家族,分析了家族文学产生的原因及特点。论文为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并有所开拓  相似文献   

14.
当代曾巩文学研究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在陈杏珍、晁继周两位学者对曾巩著述进行系统整理并形成《曾巩集》后,学术界对曾巩的研究逐步展开,除文献考辨、辑佚、年谱编订及资料整理外,在曾巩散文、诗词及家族文学等方面分别取得了成果。其中曾巩散文研究涉及综合论述、艺术特点及理论命题、分体研究、比较及接受研究等多种方法和问题,成果最丰。  相似文献   

15.
班昭有四篇辞赋传世,其中的《东征赋》是纪行题材中的重要篇章。现存的两篇奏疏也堪称散文佳作。班昭写作辞赋主要受家庭文学氛围的熏陶以及上层社会对辞赋喜好的影响,但由于思想上受儒家礼教的束缚,她进行文学创作的自觉性、积极性并不高,这使她难以成为与父兄比肩的大文学家。  相似文献   

16.
秀水朱氏作为典型的江南“文学世家”,家族文学绵延十多世而长盛不衰.在家族“清德”门风的影响下,家族文学精神长期作用于文学创作,表现出文学上的家族共性特征:诗歌作者坚守真我自立的士道精神,主张真性情之作,以经史为根柢,融经史、学问于诗歌创作之中.秀水朱氏家族文学所开创的诗学范式,促成了地域文风和诗歌流派的形成,对明清文学史的研究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颜氏家训》家族文学观念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成于南北朝后期的《颜氏家训》对六朝家族文学现象进行了深刻分析,提出家族文学应拥有擅长的文学样式、具有成熟的文风,并且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能够认识到文学的抒情特征及作者的才性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尤其深刻的是,《颜氏家训》认为家族文学批评则应立足作品的内容、语言,以便提高作者的创作水平。该书强烈反对片面追求家族文学声誉,主张力避对作品的矫饰,从而将作者、作品和家族文学联系起来,客观上对六朝家族文学的兴衰作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山东新城王氏家族跨越明清两朝,诗歌创作成就斐然,其文学进程在总体上可分为准备、初建、鼎盛、衰落四个阶段。在家族文学传统的构建中,族人的仕宦是文学发展的前提和保障,而家族发展到一定时期产生的“家法始变”,促使相对稳定的家族文学传统建立,并形成了独特的创作理念,激发了王士禛辈族人对诗文创作的热忱。王士禛在对家族文学资源的汲取与改造中,形成了自我诗文创作的特征,从而在清初的诗坛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19.
广西壮族张鹏展文学家族以其人数之多,历时之久,创作数量之多,被誉为清代壮族第一文学家族。从现存作品来看,张氏文学家族在诗歌创作方面有着鲜明的个性特点。汉文化传播、科举考试的通行为张鹏展家族的文学创作提供了良好的文化土壤。研究这一世家的文学创作,不仅可以对这一世家的文学创作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同时也可深入地对清代壮族文学发展历程的了解。  相似文献   

20.
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势力的膨胀 ,导致这一时期文学的发展带有明显的家族性特点。河南是士族较为集中的地区 ,浓厚的门第观念及推崇个性才情的时代风尚 ,促成士族对文化的垄断。特别是东晋以来河南士族大批南迁 ,侨居的身份及以后寒庶力量的崛起 ,使文学的家族性特点得到加强。这不仅体现在文学之士累世而出 ,而且还表现为创作上的共性特征 ,以至于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家族文学集团。陈郡谢氏便是一个最具代表性的例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