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要想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问题,国家审计应不断深化对权力的监督。要树立审计是全面的权力监督思想,改变对事不对人的思想观念,将对财政财务的监督与对人的监督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化和规范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完善审计调查制度,完善审计决定落实和信息披露制度。中长期应该健全国家审计的法规,改革国家审计体制,赋予审计机关更大的权限和更多的手段,重点发展绩效审计。  相似文献   

2.
赵娟 《管理科学文摘》2009,(29):122-123
审计产生于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实施审计监督,是为了审查评价受托者所负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而确认、解脱其经济责任。绩效审计是对被审计单位在经营管理诸方面所负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评价。相对于财务审计而言,绩效审计是对全面经济责任履行审查与评价被审计单位在经营管理中是否讲求经济、效率与效果,加强对经济的有效管理和监督,  相似文献   

3.
高远 《科学咨询》2010,(13):65-66
内部审计是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内部审计是部门或单位内部独立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依照国家法律、法规、采用专门的程序和方法,对本部门、本单位的财务收支及经济活动进行审核,查明其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陛,并提出建议和意见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  相似文献   

4.
经济责任审计为现代审计理论和中国审计实践活动相结合所产生的一种制度创新,对于强化领导干部监管机制、党风廉政建设、促进民主政治、国家经济安全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简述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创新的若干问题,以探索研究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确立对于审计理论的创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国家审计属于典型的行政型体制,属于公共行政的研究范畴,审计问题既是管理问题、政治问题,同时又是法律问题,行政型审计体制的特点使单一向度的国家审计本质研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免疫系统"论是一种在继承经济监督(控制)论、权力制约论、民主法治论基础上,整合管理、政治、法律途径的国家审计本质论,代表着国家审计本质研究的最新成果,有利于更加全面客观准确地理解国家审计,推动审计理论和实践创新,更好地服务完善国家治理。  相似文献   

6.
虽然公司治理问题在公司制度建立后得以产生,但在很长时间它并未得到重视和关注。在未对公司治理进行系统理论研究及实践运作时,内部审计主要服务对象为公司管理层,其信息反馈主要是面向高级管理层的。财务导向内部审计是外部审计的伴随者和附和者,代替外部审计对财务活动进行日常的监督,代替高级管理人员对下属部门、分公司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因此监督服务的内容大多都是受托财务责任以及受托责任履行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7.
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党和政府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正确评价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量化干部政绩、促进领导勤政廉政、全面履行职责的一种有效监督机制。对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是加强对领导干部管理监督考核的重要切入点,是我国恢复审计制度以来的一项新业务,是新时期审计机关一项新的职责,是审计监督工作的新形  相似文献   

8.
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是伴随着企业改革而产生的,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审计模式。它是检查和鉴证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以评价他们的个人业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审计制度,可有力地促进他们勤政廉政,全面履行职责,使他们遵纪守法的观念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9.
绩效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的主要职责,是控制政府行政开支以及评价政府受托经济责任的一个有效武器。本文从绩效审计的含义、程序和方法、我国开展绩效审计的现状、解决我国政府绩效审计问题的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审计体系的日趋完善,内部审计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不仅在内部审计理论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实务上也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办法。国家审计是公共行政监督体系的组成部分,其监督对象是政府内部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执行情况。内部审计与作为国家治理工具的国家审计,二者有何关系,如何协调,进而形成经济监督合力,更好发挥审计监督职能作用,己经成为摆在审计理论和实务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企业间的联合重组和产权多元化不断推进,企业集团的规模不断扩大,管理层级也在增多,经营管理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建立和完善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财产或产权制度、组织制度和科学管理制度,实行权利、决策、执行和监督机构独立分设,权责利关系明确,各司其职,互相制约,协调运转显得尤为重要。而这些制度能否实现正常运转,特别是内部控制制度能否有效执行,关键在于内部审计监督作用的发挥。内部审计是企业的综合经济监督部门,是企业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始终围绕企业的内在需要,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和健康发展进行经营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12.
政府审计担负着监督各级各部门财政、财务收支真是、合法、效益的重要职责。在新形势下,如何避免政府审计制度存在的弊端,保障政府审计制度发挥应有作用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一、企业内部审计的必要性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需要内部审计.企业内部经营活动涉及各个方面和各个部门,采购、销售、基建工程、投融资、会计核算等经济业务需要有效的控制制度来监督协调;现代企业制度框架内投资、决策和经营三权分立,出资人对决策者和经营者的日常监督,决策者对经营者的日常监督,内部审计是最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审计监督是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国家监督,社会监督和内部监督。本文就如何加强国家审计监督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5.
<正> 内部审计是在企业的内部设置独立的审计机构和配备审计人员,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采用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企业的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效益性以及反映经济活动资料的真实性进行审核、鉴证、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 从现代内部审计的发展史可以看出,企业内部审计是随着市场经济的  相似文献   

16.
李锦 《决策探索》2010,(10):37-38
从世界审计发展的历史看,国家审计一直都是国家实施统治的工具。1866年6月28日,在伦敦议会通过的《国库和审计部法案》不仅标志着现代英国国家审计制度的建立,而且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现代立法模式国家审计制度的诞生。随后,一些国家先后推出了具有独立性和权威性的国家审计制度。由于历史和制度的原因,我们国家审计制度起步比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属典型的行政审计模式。  相似文献   

17.
张红 《管理科学文摘》2009,(28):305-306
造价咨询机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指独立的造价咨询机构和造价人员依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期花,对建设项目从投资立项到竣工交付使用各阶段经济管理活动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的监督、审查。作者认为其根本目的是有效控制和真实反映工程造价,维护委托方合法权益,完善建设项目管理,提高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18.
审计机关是反腐倡廉的前沿阵地,一定要按照“自身要正、自身要严”的要求,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积极开展思想道德建设,制度、机制建设,加强内部自身管理,从而构建教育防范机制,完善对权力的制约监督机制,以及自我约束机制,切实履行党和国家赋予的财政监督和对权力制约监督的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的内部审计,从内容上讲主要是围绕信息的可靠性与完整性,政策、计划、程序、法律和规章的遵循,保护资产的安全,资源的节约与有效使用,经营目标的完成等方面来展开的。但内部审计从机构设置、工作重点、审计内容的深度及广度、审计方法、规范管理等方面,还未发挥出应有的支持内部审计管理作用,更无法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因此,为适应未来社会对内部审计的要求,未来内部审计将会现出下列趋势:一、隶属于董事会的审计委员会将成为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主流形式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建立和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内部审计将会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会有越来越多的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向董事会或董事下设的审计委员会负责,这一  相似文献   

20.
正国家审计体制是政治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监督公共资金使用方面,承担着极其重要的职能。当前,我国在审计实践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促使人们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思考现行国家审计体制改革的必要性,而国家审计体制改革必须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相适应。国家审计体制的类型国家审计体制,是关于国家审计机关隶属关系和权力划分等方面的制度和体系的总称。各国的国家审计体制主要有四种:1.立法型审计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