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人口动态     
1 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公布3月 2 8日 ,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 ,这里简要摘录如下 :一、总人口 :全国总人口为 12 95 33万人。其中祖国大陆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不包括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 ,下同 )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 12 6 5 83万人。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为 6 78万人。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为 4 4万人。台湾省和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人口为2 2 2 8万人。二、人口增长 :祖国大陆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 ,同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 1990年 7月1日 0时的 11336 8万人相比 ,十年零四个月增加 132 1…  相似文献   

2.
人口转变基本实现的标志 威海市位于山东半岛的东端,西部与烟台市接壤,三面濒临黄海,总面积5436平方公里,辖荣成、文登两市及乳山县和环翠区,是一个农业人口占89.2%的地级市。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全市总人口为2362947人,较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总人口增长了41.9%,明显低于全国的97.4%、全省的71.4%。从第三次人口普查到第四次人口普  相似文献   

3.
美国建国之初,领土面积为94万多平方公里,人口大约只有250万人。1790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总人口为392.9万人。此后,国土面积几经扩大,人口不断增加。1980年第20次人口普查结果,总人口为22,650万人。1982年中估计数为23,200万人。从1776年建国到1982年的206年,土地面积扩大近10倍,人口增长近92倍。 在美国的人口增长中,移民是一个重要因素。1790年美国人口普查时,移民中四分之三以上来自英国,此外还有爱尔兰人、德国人、丹麦人、法国人以及来自其他国家的移民。此后,移民日增。1861—1914年间,涌人美国的移民达2,710多万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  相似文献   

4.
一、劳动适龄人口的数量变化 台湾省劳动适龄人口的增长,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全省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的比重大。1981年全省劳动适龄人口有1,160.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1,813.6万人的65.1%,(见表 1)高于全国劳动适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4.36%(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当然,台湾省劳动适龄人口的统计口径大于1982年  相似文献   

5.
黄荣清 《人口研究》2006,30(3):24-26
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①,2005年11月1日零时,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0628万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总人口相比,增长3.2%,这5年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6.29%.  相似文献   

6.
一、总人口文化素质显著提高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1990年7月1日,广东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共4634.08万人,与1982年相比,增加了1063.47万人,增长29.78%,大大快于同期总人口17.15%的增长速度;每万人口中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为7376人,比全国平均水平多390人;在全国大陆30个省、市、区中,按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高低排列,广东居第9位;全省15岁及15岁以上的文盲半文盲人口共656.28万人,与1982年相比,  相似文献   

7.
日益膨胀的人口带给临夏回族自治州社会经济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本文就我州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谈谈自已的看法,以供讨论和研究。1、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全州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全州总人口为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的1.20倍,达到864226人,年均增长速度为1.66%,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全州总人口达到1357852人,为  相似文献   

8.
一、80年代北京市人口发展趋势及其特点 第四次人口普查手工汇总结果表明,1990年7月1日北京市总人口已达到10819407人,比1982年人口普查的9230663人增加1588744人,平均每年增加198593人,增长率为17.21%,年平均增长率高达20.05‰。这样高的速度,在大陆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仅次于宁夏回族自治区(22.53‰)而居第二位。  相似文献   

9.
据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我区有302,939户,1,646,766人。其中:城镇人口135,264人,农村人口1,511,502人。男性839,805人,女性806,961人,性比例为104.07。武威县763,719人,占全区总人口的46.38%;民勤县241,510人,占14.67%;古浪县287,269人,占17.44%;景泰县169,858人,占10.31%;天祝藏族自治县184,410人,占11.20%。同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相比,我区总户数增加了91,889户,增长43.54%。  相似文献   

10.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广东省总人口达6282.92万人,与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相比,净增919.73万人,增长17.15%,比全国同期的增长率12.45%高4.7个百分点,人口基数大、增长快是广东八十年代人口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广东九十年代人口发展的趋势如何呢?我们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按常住人口范围先计算出1990年年末人口,然后预测了1991~2000年全省人口发展状况(均为年末常住人口),得出了人口增长幅度由低至高的3个方案。现根据预测结果,对九十年代广东人口发展几个方面的情况简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凉山彝族妇女的生育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洽州彝族人口为1,336,675人,占四川省总人口的1.3%,居四川少数民族人口第一位。同1964年第二次凉山州彝族人口普查的798,449人相比,18年间共增加538,226人,增长67.4%,增长率在全国兄弟民族中居第24位。凉山彝族平均年增长率为2.9%,比全国彝族年平均增长率高0.2%。这说明18年来,凉山彝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在1982年和1990年进行了第三、第四次人口普查。各种人口现象在八十年代间的变化,基本上可以从两次人口普查资料的对比中反映出来。本文通过这一方法分析这一时期福建省人口性别、年龄构成的变化。一、人口性别比的变化1.八十年代福建总人口的性别比变动八十年代福建总人口性别比的变化幅度不大。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1990年7月里口福建省总人口为30,048,275人,其中男性15,434,048人,占51.56%,女性14,614,227入,占4864%,人D性别比为10561。这一数字与“三普”福建总人口性别比105.92相比略有下降,也低于全国“四普”…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的文化科学素质有很大提高,主要表现于: 一、文盲和半文盲人口大辐度下降,有文化人口的比重大为增加。据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文盲、半文盲的比例由1982年的22.81%下降到15.88%。每10万人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全国平均为1422人,拥有中学文化程度的全国平均为32085人,拥有小学及小学程度的全国平均为69892人。  相似文献   

14.
<正> 一、80年代四平市人口增长的回顾与思考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1990年7月1日零时,四平市总人口已达3020165人,与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的2737432人相比,八年间共增加282733人,增长10.33%,平均每年增加35342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2.4‰。80年代以来,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不断加强和完善,我市的人口控制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与70年代相比,我市的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及反映妇女生育水平的总和生育率都有明显的下降,据统计,1981年至1989年八年间,我市因实行计划生育而减少了10%的出生  相似文献   

15.
一、甘肃人口文化与生育的现状甘肃人口文化与生育,在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和19.87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中反映得很清楚,文化程度低于全国,生育水平高于全国,差距很大。1.人口的文化素质据1987年1%人口抽样调查,全省具有各种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1982年第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和掌握内蒙古自治区人口发展变化的规律和趋势,为学术研究和人口工作战略决策的制定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00年、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采用IBM SPSS19.0统计软件,计算人口数、人口增长率及性别比等指标,并进行不同时间、地区和人群的比较。结果与2000年内蒙古自治区普查结果相比,内蒙古2010年总人口数增加了138.23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3.8万人,年均人口增长率为0.58%;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总人口的性别比为108.19,出生性别比为111.96,超出了正常范围;内蒙古地区城镇化比例为55.54%,高于全国整体水平49.70%,且存在民族和地区差异。结论近10年来,内蒙古自治区人口有一定的增长;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程度不同,人口性别比也有一定的差异;内蒙古自治区城镇化程度较高,但地区、年龄、民族的城镇化程度存在差异,尤其是蒙古族人口的城镇化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截止到1990年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的公报发表,80年代全国大陆历年人口总数与自然变动指标,国家统计局都已公布。仅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80年代全国历年人口数与自然变动指标来分析,是不难得出80年代较70年代末人口增长控制呈反弹态势的结论。 1990年人口普查时的全国大陆总人口(以下特指全国人口)113368万,相对1982年人口普查时的全国总人口100818万,只要稍加推算,客观数值反映出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1982年人口普查之后的历年全国人口数与自然变动指标普遍偏低。尤其是1988年至1990年的三年间,自然变动指标差异则更加明显。准确地推算两次人口普查间的历年全国人口数与自然变动指标,既是科学分析80年代人口控制的基本依据,也是80年代人口增长控制呈反弹态势的数据说明。  相似文献   

18.
本文依据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和有关老年人口生活情况等资料,对平凉市老年人口现状与近期变化趋势作一初步探讨。一、现状1982年7月1日,平凉市老年人口(65岁以上)12,194人,占总人口(351,307)的3.47%,比全国同期平均水平的4.9%低1.43个百分点,比1964年全国平均的3.6%低0.13个百分点,人口老年化系数为9.42%,比全国同期平均水平的14.59%低5.17个百分点,比全国1964年的平均水平8.66%高0.76个百分点。从老年人口生活情况看,主要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9.
人口城镇化对我国人口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引言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20.8%,大大低于世界城镇人口平均比例(1982年,37%;1985年,41%),也大大低于除中国以外的其他发展中国家城镇人口的平均比例(1982年,32%;1985年,36%)。随着近几年城乡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城镇人口比例正在很快增长。据1987年全国1%城镇人口抽样调查,我国城镇人口比例已上升到36.9%,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手工汇总公报公布的我国(包括设区的市的区人口,不设区的市的街道人口与所辖镇的居委会人口以及县辖镇的居委会人口)的市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26.2%。我们认为,我国的比较确切的城镇人口比例当在两者之间。因为前者完全按行政区划而把市镇郊区一部分农业人口人为地划分为城镇人口,而后者又没有包括居住在城郊甚至城区的长期从事非农业劳动,但未转非农户  相似文献   

20.
<正> 据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国鄂伦春民族人口总数已达到6,965人,比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的4,132人增加2,833人,增长68.56%。黑河地区是我国鄂伦春民族人口的主要分布区之一,笔者根据现有的第四次人口普查手工汇总资料,对黑河地区鄂伦春民族人口八年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粗略的分析,作为深入研究鄂伦春民族人口的序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