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音乐作品的思想力源于作曲家自身的个性,并且和作品的内涵融为一体.分析了思想力的特征,探讨了思想力表现及其作用的相关因素,并根据钢琴演奏的特点,系统分析了钢琴家在钢琴演奏中的思想力,认为思想力的表现及其作用在于演奏家深化对作品意图的理解,演绎"人-琴-人"合一规律,感悟演奏机能与灵性的结合,展示演奏技巧、风格的内涵与底蕴,体验激情的冲动与升腾.  相似文献   

2.
钢琴演奏与教学不同于一般的知识学习和传授,它以实践为主,强调技术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理解和把握作品的风格与内涵,注重演奏技能的训练与提高,强调音乐体裁的使用,注重钢琴的演奏,是提高钢琴演奏与教学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颜元《四存编·性理评》中所秉持的“琴”学理念,蕴涵着古琴演奏中“学琴”—“习琴”—“能琴”三阶段间之关联,其艺术原则和演奏方法对现代钢琴演奏艺术仍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主要从作品内容与演奏技巧、演奏心理与动作技能、音乐内涵与演奏境界三个方面对颜元的琴学理念加以探讨,就其对现代钢琴演奏艺术所具有的借鉴价值进行了深入解析.  相似文献   

4.
钢琴演奏既需要娴熟技巧,又需要彻悟音乐内涵的心弦。练琴需要修心,演奏技艺与道德修养要融为一体,才能准确表达作品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5.
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演奏须注意作品理解、演奏理念、技术技巧、模拟音色等四个方面的问题。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复杂性决定了钢琴演奏者只有深入理解、准确把握作品的内涵与风格,才能对音乐作品的艺术真谛进行恰到好处的表现;演奏者必须树立多声融合的立体感、传统音乐线条感和民族器乐演奏的即兴性的演奏理念;钢琴弹奏技术的训练对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演奏的技术掌握和形象刻画具有重要意义;中国钢琴音乐作品演奏中对于模拟音色的意识和把握亦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学习钢琴的演奏技术是为了更好地表现音乐。钢琴的演奏技术必须服从于音乐的创作风格和音乐的思想内容,任何一个钢琴演奏者只要一接触乐曲,就会遇到音乐的技术问题和音乐内容与风格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我们认为,钢琴演奏中技术的运用必须服从于音乐作品的风格和思想内容的需要。西欧钢琴音乐史上早就根据作品的音乐风格特点,把它们划分为古典派、浪漫派和印象派等不同的风格类型,各乐派之间的音乐风格是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7.
钢琴演奏是根据乐谱上的符号,运用音乐思维来认识、理解作品,调动各类音乐因素,把乐谱上静态的符号转化为富有艺术内容的音乐音响的过程。音乐思维在认识作品、促动音乐情感的表现、深化演奏记忆都发挥着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钢琴演奏心理是指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应针对钢琴演奏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和障碍及其根源进行研究,找出解决办法。演奏心理对钢琴的学习与演奏过程具有重要影响,演奏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钢琴演奏浅议李玮作为表演艺术的钢琴演奏,既是作品与听众(即创作与欣赏)的“中介”,也是创作目的的完成和实现。优秀的钢琴作品,只有通过成功的演奏,才能把“潜在”的美,诉诸听觉,呈现出美的光环。因此,把作曲叫做一度创作,演奏称为二度创作。演奏在音乐生活中...  相似文献   

10.
对<肖邦练习曲>学习演奏中提出节奏思维问题,并陈述了问题的10个有意义的佐证.节奏是涉及与音乐有关"时间"上的一切要素,不同的节奏在表情意义上也是不同的,它表达了彼此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方法,并由此体现在钢琴演奏技术的思想及表现手段中.  相似文献   

11.
传统琵琶乐曲在整个琵琶音乐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对于《十面埋伏》、《阳春白雪》这类经典乐曲,人们通常会更重视研究其演奏技法和流派风格的传承,而较少涉及乐曲定弦的研究。传统琵琶乐曲的定弦种类大致有三种,其中以D调数量为最多。传统琵琶乐曲的定弦暗示了乐曲的和声语言及其音响特征,对于乐曲内容的表达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从音乐审美教育和创新精神两方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行了探讨,结合音乐教学实践,阐述了在音乐教育中要对学生引发好奇心、发挥想象力、展开创造思维、形成个性心理,使其具备创新的精神,增生创造的才能。  相似文献   

13.
朱熹好琴,精于乐律,著有不少谈论音乐的文章,其提倡雅乐的思想具有崇古性,其提出创办音乐学校、培养精通音乐的专门人才的思想又具有创新性。  相似文献   

14.
纵观我国和世界各宗教的历史演进及现状,可以看出文化对宗教本土化的影响和启示是重要而深刻的。深入研究文化及其衍生出来的宗教文化与本土化之间复杂而互动的关系问题,对进一步挖掘宗教和宗教文化的和平、和谐等内涵产生重大作用,对构建和谐社会同样会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英国贝弗里奇著名的《贝弗里奇报告———社会保险与相关服务》,为英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给世界指明了一条新的福利道路即福利国家模式。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实现老有所养的战略目标,而我国当代养老保险制度尚存不足。贝弗里奇福利国家思想对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启示在于:以行政统一管理为基础建设城乡统筹一体化的养老保险制度,坚持公平建制理念兼发挥效率作用,坚持政府主导地位并鼓励社会合作,落实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使农民老有所养,建立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全方位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理解的对象是文本,音乐的文本指的是用符号记下来的乐谱按照规则而组成的乐句系统。因此,理解西方音乐的关键是对西方音乐文本制度的正确解读。首调唱名法的制度原则给予我们对理解西方音乐最大的启示是,"音"与"乐音"之间的重要区别,即"音"要在具体的音乐制度体系中才有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论电视新闻中同期声的有效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期声在地方电视新闻节目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运用得不恰当,因而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为更好地发挥出同期声的作用,必须处理好同期声与观众接受信息,与主播声,与同期声,与新闻时,与画面、音乐、图文符号诸元素五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李斯特是19世纪中叶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其风格各异、形式多样的钢琴音乐作品与文学、诗歌、美术、宗教思想完美结合,新奇而独特的手法,以及高难度的演奏技术,都是李斯特钢琴音乐作品个性特征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音乐作品的意境美是音乐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征。中国古典音乐作品意境美的表现途径有三种:一是触景生情,二是移情入景,三是情景交融。中国古典音乐作品的意境美,保持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理想和鲜明的民族风格。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使得中国古典音乐意境美永远散发出新鲜独特、意蕴无穷的芬芳。  相似文献   

20.
对于钢琴演奏而言,高超的技艺固然重要,但它只是演奏的手段,而音乐乃是演奏的目的。提高音乐中的艺术性,方能使演奏得以升华,这就需要钢琴演奏者重视自身文化修养、情感体验、音乐表现力等三方面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