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人物多姿多彩,这是历史教学中最能吸引学生的部分。可是,目前许多涉及到人物的历史教学课例或教学设计,往往将人物淡化,以突出历史事件。不少教材在介绍历史人物的时候也只是生平介绍,这就会造成历史人物教学的苍白无力,  相似文献   

2.
张予宏 《人才瞭望》2014,(9):104-106
著名人物年表是查阅著名人物历史的工具,也是著名人物档案应具备的特色之一,更是著名人物研究报告的基础性文件。著名人物年表能够为著名人物档案利用提供翔实、快捷、系统、全面的信息文库,有了著名人物年表,就可以对著名人物一生的活动轨迹和学术思想以及对学术界的贡献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  相似文献   

3.
听这位历史老师讲历史就跟在茶馆里听评书段子似的,所有的知识点都能用一套大白话唠扯明白,所有的历史人物都和自己家亲戚一样耳熟能详,所有的历史事件就像发生在昨天自己跟前儿一样历历在目,如果你摊上这个人教你历史,我看你也算得上是史上最幸福的学生了。  相似文献   

4.
教师积极利用历史上众多人物的事迹,来撞击学生的心扉,激发学生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从而使学生对爱国主义的内涵和价值形成系统的、全面的理解,并能够以这种价值观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作出正确的判断,以此规范自己的言行。  相似文献   

5.
高守国 《人才瞭望》2013,(10):32-33
(一)例题精讲 (例题)①单纯罗列史料,构不成历史 ②只有在史料引导下发挥想象力,才能把历史人物和时间的丰富内涵表现出来 ③历史研究不仅需要发掘史料,而且需要史学家通过史料发挥合理想象 ④所谓合理想象,就是要尽可能避免不实之虚构 ⑤这是一种悖论,又难以拒绝 ⑥但是,只要想象就难以避免不实虚构出现.  相似文献   

6.
曾希圣是中国共产党的老一辈知名人物,他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尤其是在长征和战争以及建国后主持安徽工作初期,曾作出过突出的贡献;但自1958年“大跃进”时期也犯过错误。贯彻“左”的一套,产生了一些严重后果。不过他在后期又能幡然悔悟,知错图改;在人事方面既伤害过不少同志,又有一些独特成就。此文向读者,表明对人物评价应取慎重分析的态度。毕竟对曾希圣同志全面来看,他功大于过。我们主张对已故的历史人物如曾希圣应汲取他的成功经验,避免犯错误的教训。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晚清的历史中,就不得不提到李鸿章,他在这段历史上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而就是这样一个历史人物,我们在对其评价的时候却出现了截然不同的观点。有人一口咬定他是“卖国贼”,有人亦说他有开放的眼光和卓远的见识。但是对于一个人的评价,总不可能是“非此即彼”的极端观点,对于李鸿章这样重大的历史人物的评说更是这样。故而,本文拟通过了解相关史实,并运用相关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来客观的评价李鸿章,同时也深化我在“中外历史人物评价”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  相似文献   

8.
高中新课程进行已有几个年头了,在今年应届高三学生历史课堂教学中,很多试题的考查具有广泛性和多角度性,故应从课堂教学和复习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全方位、多层次分析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齐艳 《人才瞭望》2016,(16):104-105
生涯人物访谈作为大学生对未来职业生涯的一次探索性活动,对于解决高校就业指导教学中存在的主体混淆、责权不明,实践不足、认识不清,形式单调、收效甚微、缺少案例、事倍功半等问题,具有重要作用.笔者建议通过激发参与兴趣、精心设计组织,选准访谈对象、提高访谈效率,注重总结评价、不忘分享激励,重视活动细节、扩大访谈收获等不断提高生涯人物访谈实效,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及职业规划.  相似文献   

10.
柳宗元所写的《非国语》借书评来论“理德”,是相对于《国语》的旧思想旧观念的一种新思想新观念的阐述。它是柳宗元贬官后完成的一部重要作品,对深刻认识柳宗元后期的思想影响颇深,开创了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将文章与义理两分而美恶各趋一端的文学批评模式。它体现的思想特色很多,本文主要从因果关系和历史人物的评价两个方面来剖析。  相似文献   

11.
司各特是著名的历史小说家,他的小说区别于以往的传奇故事,带有深厚的历史真实感,这种真实感的体现,一方面在于作者选用特定时期的特定历史人物作为自己小说的主要人物,另一方面,作者还大力描述了生动真实的自然景观,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本文就是从自然景观方面粗略的分析一下作者如何用风景表达一种历史真实感。  相似文献   

12.
一堂成功的历史课,应该是课文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统一,是历史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的结合。第一,历史教学要突出形象性与情感性特点。初中教师面对的是12~16岁的青少年。历史课堂上,他们愿意听、乐于记形象性强的人物事迹和故事。教师授课时就应  相似文献   

13.
历史课堂呈现知识的方式不同于其他学科,历史知识的呈现是多面的、立体的,无论人物或事件,均有一定的场面性、情节性,历史课本的每一个单元、每一个章节,都在向我们呈现过去人类走过的辛酸和荣耀,这其中蕴涵着深刻的思考与感悟,无论自豪、痛苦、愤怒、耻辱、荣光……都需要教师在课  相似文献   

14.
电视人物短片是电视台自办节目中最具影响力的节目之一,其主题鲜明、真实感强,以特定人物为典型代表,通过影片反射人物内心世界,并引导人们的思想行为。短片创作也是一项个性化的影视创作工作,本文就电视人物短片创作的过程包括选材、拍摄、后期处理进行了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人才开发》杂志已经蓬蓬勃勃地走过了二十个春秋。在已出版的二百多期杂志中,刊载了许多院士、学者、专家对人才开发的高水平论述,介绍了很多古今中外在人才开发方面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反映了一些曾为国家、民族作出卓越贡献的著名历史人物奋发成才所走过的道路,因而杂志在人才开发  相似文献   

16.
我们强调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主要是要培养学生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以及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历史责任感,健全学生的人格。  相似文献   

17.
三国时代的历史人物关羽被封过两次侯,但当时所有的史料都没涉及他是神。大概是隋唐时期,关羽开始被"神化"。据唐代《重修玉泉关庙记》记述了关羽帮助隋代智大师兴建玉泉寺的传说,说"(关羽)生为英贤,没为神明……邦之兴废,岁之丰荒,于是乎系"(《全唐文》卷六六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学习手段较为单一。绝大多数学生仅凭历史教材和练习册学习历史。上课勾教材、课后对教材、考前背教材,考完扔教材,成为中学生历史学习的主要环节。这虽然也可以学到一些历史知识,掌握一些历史学习方法。但是,这种学习方式不仅消磨了广大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也长期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严重制约了学生思维的主动  相似文献   

19.
在老舍先生的文学作品中,设置了一系列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通过对底层人民的描述,全面的展示了社会的现实。而对这些人物的描写不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表现了人民的生活状态,也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展现了历史的画面。  相似文献   

20.
在传统的教学中,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教师所关注的是学生的成绩,却忽略了学生的思想、情感等特点,这就没有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我们从历史教学的功能方面来探索,主要是依据当时的历史事迹进行相关的记录,使得学生建立一个准确地历史情境,对历史进行再现,实现了对于历史的时间、空间和历史人物的活动的把握,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学生的情感特点的基础上,来对学生进行情感的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