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回族是天津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数百年来他们为天津城市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在分析天津回族的来源及形成过程的基础上,简要地阐述了独特的回族文化对天津城市历史文化发展的影响和贡献。  相似文献   

2.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时,只有53名党员。这53名中共党员中,有一位回族女党员的名字却鲜为人知,或知之不多、不详。她就是革命先驱刘清扬。刘清扬,1894年出生在天津一个回族家庭。1911年辛亥革命时,在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读书的刘清扬,就参加了同盟会在天津的秘密组织——天津共和会。  相似文献   

3.
回族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中,为维护国家独立、领土完整,回族人民和汉族及各族人民一起,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广大回族青年经受了革命的锤炼。当时已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马骏、郭隆真、刘清扬等,都是斗争中涌现出的回族青年知识分子中最优秀的代表,马骏成为天津各界人民反帝爱国运动中卓有威望的领导人之一。  相似文献   

4.
一中国现在有五十几个少数民族,回族是其中之一。他们人口较多,与其他少数民族集中居住在特定的地区不同,他们广泛分散于中国各地,与汉族杂居,我亲眼,目睹在北京、天津、太原、西安、开封、南京、泉州、昆明等城市都有回族居住区,天津南郊还有回族自治县。回族这一名称由来于“回回”一词。田坂兴道认为,回回一词来源于唐代的回纥、回鹘。  相似文献   

5.
在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天津代表队的“回族飞毽”夺得了银奖。但并不是只有回族才有毽子,在许多少数民族那里,都有踢毽子这种民间体育娱乐方式的存在。  相似文献   

6.
回族革命先烈马骏马骏(1895—1928),字泉,号准台,黑龙江省宁安县回族。1906年入本县清真小学读书,1915年考入天津私立南开中学。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被选为天津学生联合会副会长兼执行部长,及天津各界联合会负责人,领导天津各界的罢课、罢...  相似文献   

7.
贵刊1991年第4期登载的《回族地名发微》一文,是篇带有研究分析的资料性论文,较有价值。但其中有一小误,即89页倒数第9行至倒数第6行“天津南开区是天津回族较为集中的地方,清嘉庆年间这里就有回民居住,南开村的地名意为向南开发,这也表明清时这里就有回族和其他民族进行屯垦开发”。作者误将天津塘沽区的南开村认作市内的南开区,系行政地域之误。  相似文献   

8.
回族流行音乐在中国流行音乐民族化热潮中发展了近30年,相关研究却凤毛麟角。作为当代回族文化之一,回族流行音乐集中体现了回族文化传统与现代的交会,并在回族地区和回族群众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阐释和分析当代回族流行音乐的基本概念、生成机制、创作和消费群体、素材来源和发展趋势,不仅可见回族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也可见当代回族的精神需求、现代意识和审美情趣,还应看到回族流行音乐是回族音乐和流行音乐乃至回族文化和世界文化发展的双向追求。  相似文献   

9.
丁雪梅 《回族研究》2004,(1):110-114
回族是一个有着优良体育传统的民族。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不少蜚声海内外的回族体育人物。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党和政府大力提倡体育运动,给各族人民创造了大量的展现体育风姿的机会,体坛新人不断涌现。回族人民在新中国体坛上也有不俗的表现。下面择其比较优秀的代表人物分述于后。回族武术在中国历史上颇有影响。回族聚居的河北省沧州市被誉为“武术之乡”。沧州的“马家枪”自古有名,明代爱国人士戚继光曾在《纪效新书》中提及。其后代曾出现过马凤图、马贤达等武术界名人。马凤图于1911年在天津与叶云表筹建中华武士会,所创通臂劈挂拳…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回族家庭教育的概念,追述了回族家庭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并指出,经堂教育是一种独特的回族家庭教育模式,它在回族的生存、发展中,在回族文化和回族精神气质的形成、发展中,曾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90年代(1990-1997)的回族史研究,如同80年代一样,继续保持迅速发展的势头,具体表现在:一、地区回族史研究丰收。不仅表现为面积(地域)上的丰收,还表现为数量上的丰收c先后出版的著作有:1990年出版的《北京牛街》、《天津回族简志》。1991年出版的《北京牛街》的姐妹篇《北京牛街志书——同志》、福建的《陈漆回族史研究》。1993年出版的《百崎回族研究》,同属福建地区的回族史研究;同一年出版的还有《湖北回族》、《宁夏回族》clop年出版的《甘肃回族史》是又一本西北地区回族史著作;同年底出版的《呼和浩特回族史》是在此前…  相似文献   

12.
“我们是要打服务牌的”———访天津市民委主任李仁智文·图/迎耳晓宁宏闻天津是个古老的城市,到目前,天津的回族人口有16万多,占全市少数民族的80%。在天津市总人口中,少数民族只占23%,他们分属42个民族,包括蒙古族、壮族、朝鲜族等。天津又是个现代...  相似文献   

13.
代林 《回族研究》2007,(1):130-133
像梵高、毕加索等大艺术家一样,他生前命运蹇促,并不为世所重,故去后却声名鹊起,成为当今国画界空前关注的重量级人物。这就是著名的传统派回族书画家梁崎先生。他一生勤学奋勉,勇于探求,以一个自学成材的民间艺术家,步入了神圣的艺术殿堂,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艺术高峰,并以一个回族书画圣手在中华艺林赢得一席之地。而今,这位曾经湮没不彰,后又以奇艺惊世的梁崎先生堪称是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大家,一代宗师,回族文化艺术界杰出代表。先生生前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画院画师、天津文史馆馆员、全国书画函授学院特聘教授、广西石涛艺术学…  相似文献   

14.
全国第七次回族史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12月2日~5日在我国的西北名城西安市召开。 在此之前,回族史讨论会已经举行了六次,对撰修回族史志的工作进行了宣传,提高了认识,扩大了影响,起了有力的促进作用。各地回族史志的收集、研究、编写、抢救资料等都取得了很大成绩,云南、湖南、吉林、河北、天津、内蒙等省区都出版了回族史或简史、清真寺史,还写了大批的论文和出版了文集,渤海第二回支(后来的铁道兵二师)编写了回忆录,回族简史已基本完成,回族人物志第四卷已全部完稿即将付印。据悉,这次会上不仅收到80多篇论文,还收到近10个省、区的回族史和文集。通过各次会议,对大家在一起交流情况,增进了解,商讨问题,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等都起了很好、很大的作用。 第七次会议,侧重评价近现代历史人物和研究回族地方史、志资料的收集和编纂等问题,将会对编写一部《中国回族通史》起非常有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三重关系互动中的回族认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族认同理论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对“回回”认同的不同理解。从回族与其他民族的 关系以及与国家政权的关系这个互动视角来把握和理解回族认同,是界定回族认同的一种比较宏 观的分析方法。回族在与其他民族的互动中,展现出与伊斯兰教有关联的回族内在特征以及自身 性质和自身特点中那些已经被涵化了的汉文化属性,并以此区别于其他民族。国家政权则整合和 强化了回族认同。对回族认同的界定,应有一种历史的眼光,应从回族与其他民族以及与国家政 权的关系,从回族形成、发展及演变的整个过程来加以综合考察。  相似文献   

16.
1988年8月23日至26日,第四次全国回族史讨论会,在承德市举行.会议代表共56人,其中有专家、学者和专业研究人员,也有北京、上海、天津、云南、陕西、吉林、河北、河南、江苏、福建、湖南等省、市民族事务部门的负责人.因此,这次会议是一次研究回族问题的理论工作者和从事实际工作者相结合的会议.会上共收到专著、论文集和学术论文21篇(本).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讨论近现代史上有关回族经济文化、革命斗争、历史事件与人物等问题.与会代表围绕上述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表述了各自的学术观点.1.回族聚居区和散居区的对外开放问题  相似文献   

17.
天津回族重刀武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传承人传承问题、经济状况和文化艺术本身的特点等原因,其传承处于困境之中。本文重点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相应提出了完善管理体制、加强宣传、深入挖掘并加以整合等保护策略,以期有益于它的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18.
论艾芜小说《月夜》中的回族女子形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草 《回族研究》2005,(1):57-62
著名作家艾芜小说《月夜》中所写内容,涉及到了回族的历史背景,并正确地、艺术地描绘了一个年轻的回族女子形象。在有影响的现代文学作品中,《月夜》恐怕是唯一一篇反映云南回族遭受兵灾之后孑遗生活的小说。因此,它很可以成为云南回族受难史的一个艺术旁证。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类文化的代码。民族语言是民族历史的“活化石”、深层精神文化的表征。从语言学角度看,回族语言与回族自身形成发展的历史密切相关,而回族语言的演变过程,正好反映了回族历史进程中族源的多元化、早期语言的多样性,从而为回族历史的客观性提供有力的佐证。回族青年学者杨占武的《回族语言文化》,就在这方面进行了成功的尝试和探索。1.从语言学的族际语言关系理论视角,梳理和勾勒回族语言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总要与别的民族存在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接触和联系,并在相互影响中不…  相似文献   

20.
云南回族研究,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并取得丰硕成果。本文对以往的云南回族研究进行了回顾,展望了未来的云南回族研究工作。认为21世纪的云南回族研究,应根据云南回族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作出全面、系统的研究。云南回族研究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