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安西王阿难达是元朝前期政坛上一位重要人物.为了实现问鼎皇位的政治野心,他不仅充分利用元帝国中央到地方的各种政治势力来扩张势力,还积极利用东方的高丽王国势力以及在元的高丽国宗教、贡女、宦官等政治力量来提高自己的影响,为元朝前期与高丽政治交往中备受重视的政治人物.  相似文献   

2.
杨青 《民族研究》2004,(1):102-104
高丽贡女制度是元代特殊的文化现象 ,是高丽王国以一种制度化的形式大量向元帝国献纳本国女子供通婚或役使的国家行为 ,是元代统治者强权政治、实施民族压迫的一种手段。由于资料匮乏 ,此前国内没有学者做过专门研究 ,更未见一篇论文 ;就是朝、韩学者也很少谈及。2 0 0 3年 8月由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喜蕾博士的专著《元代高丽贡女制度研究》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该书钩沉历史 ,发凡疏证 ,在学术探讨和研究方法上都有独特的价值。在学术探讨方面 :第一 ,该书综合分析了元代初期的社会历史 ,还原了大批高丽贡女出现及高丽贡女制度产生的时代背景…  相似文献   

3.
蒙元帝国时期是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蒙元帝国的崛起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从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汗国到忽必烈称帝建立大一统的元王朝 ,人们简称为蒙元帝国。它在再造中华大一统的伟业中曾树立起一座威震欧亚的历史丰碑。长期以来 ,贬低或歪曲蒙元帝国历史地位的种种论调 ,曾在国内外学界产生过消极和不良影响。本文在讲述蒙元帝国再造中华大一统的历史进程和开创中华一体的新纪元的评论基础上 ,又从开拓疆域、促进民族融合、革旧创新、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建树、促进中西交流诸方面 ,深入具体地论证了蒙元帝国对中国和世界历史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赵璧是蒙古帝国大汗蒙哥(史称蒙哥汗)、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时的股肱之臣,蒙元著名的政治人物.赵璧出身贫寒,少有大志,一生经历曲折复杂;虽然屡经党争,但他靠自己过人智慧化险为夷,转危为安;赵璧仕途并不平坦,但却是元朝建国功勋,也是元廷精通汉蒙两种语言第一人.因元朝史料贫乏,一个伟大的政治家被历史风尘所淹没.笔者历时四年,专注于研究蒙元历史,竭力还原一代名臣赵璧.研究赵璧事迹对了解元朝宪宗、世祖朝的政治和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赵璧是蒙古帝国大汗蒙哥(史称蒙哥汗)、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时的股肱之臣,蒙元著名的政治人物。赵璧出身贫寒,少有大志,一生经历曲折复杂;虽然屡经党争,但他靠自己过人智慧化险为夷,转危为安;赵璧仕途并不平坦,但却是元朝建国功勋,也是元廷精通汉蒙两种语言第一人。因元朝史料贫乏,一个伟大的政治家被历史风尘所淹没。笔者历时四年,专注于研究蒙元历史,竭力还原一代名臣赵璧。研究赵璧事迹对了解元朝宪宗、世祖朝的政治和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戴辉 《民族学刊》2012,3(6):45-53,98-99
大理地区拥有长达六百多年的地方王国统治时期,随着蒙元军队进入,当地社会逐渐被纳入到元帝国统治之下。元王朝在大理地区的帝国构建进程包括兵民一体、兵民兼管两个阶段,但这一过程中,地方社会的控制权力实际上一直掌握在段氏总管为首的大理国贵族故旧手上,其权力体系直接继承大理国的政治文化传统,甚至元末大理社会精英的力量再度崛起。我们将以元代大理地方社会的具体运作为本位,自下而上的探讨元帝国构建在西南边疆的发展程度。  相似文献   

8.
岳蓉 《世界民族》2004,(6):50-56
英格兰王国与苏格兰王国原是不列颠岛上两个比较大的独立政治实体。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六世入主英格兰后 ,力主对两王国进行政治整合与民族整合。这一政策的制定并非完全出于建立个人统治的政治谋略 ,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詹姆士顺应两王国历史趋势的举措。然而 ,由于历史宿怨、独立的国家形态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两个民族的融合远不及两王国的王朝联合那样容易 ,詹姆士的整合政策最终遭致失败  相似文献   

9.
民族认同首先属于文化的范畴,它同时也属于政治的范畴。民族认同的政治表达有多种形式,主权国家、国籍、国语等只是民族认同之政治表达的外壳,具有普世性价值观的民主才是其核心。民族的多样性决定了实现民主的形式也具有多样性,这就是民主的民族性,只有民族性的民主才是民族认同可接受性的政治表达。独联体国家发生的“颜色革命”是美国藉“民主化改造”之名用美国的种族政治手段推行的一种“新帝国范式”。  相似文献   

10.
蒙元服饰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国到忽必烈称帝建立大一统的元王朝,简称为蒙元帝国。蒙元服饰展现出集草原游牧文化、中原农业文化与中亚文化相交融的多元文化,在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极富有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东真”与“大真”同不蒲鲜万奴政权的前朝国号。元明时代朝鲜人对自身文化及其与周边的民族关系的认识是《高丽史》中不称蒲鲜万奴政权的国号为“东夏”而代之以“东真”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哈尔滨市朝鲜族人口地理分布情况、居住特点等基本情况和朝鲜语言使用现状以及展望等。  相似文献   

13.
浅谈满族文化及其对东北地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满族的历史悠久。满族的起源可追溯到远古,最早称"肃慎",汉代时称"挹娄",南北朝时称"勿吉",隋唐时称"靺鞨",辽、宋、元、明几个朝代则称"女真"。16世纪后期,女真人在努尔哈赤的领导下,融合了部分汉人、蒙古人、朝鲜人,形成了一个新的大家族———满族。(杨烈,2010,P105)本文以东北地区满族人民的语言、服饰、饮食、民居、宗教等五个方面为重点,介绍了满族的传统民俗,及满族民俗文化对后世尤其是东北地区民俗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钦察、阿速、斡罗思人在元朝的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的历史运动 ,导致元朝大量西域人的内迁。这些入华西域人 ,种类众多 ,族籍复杂 ,元人通常乃多以色目称之。本文试就元代色目人中钦察、阿速、斡罗思的东迁过程、职业身份、在华分布和宗教信仰等相关问题予以全面、系统的考述 ,以探究其在元朝社会的活动轨迹  相似文献   

15.
回族历史碑刻跨时长久,题材广泛,分布面广,数量众多.本文依据元代至1949年回族历史碑刻的发掘成果,试图从碑刻的内容分类、地域特色及文字演变分析入手,探索回族伊斯兰文化融入中华文明的印迹.  相似文献   

16.
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是元朝在藏区设立的三大宣慰司都元帅府之一,治所在河州。对于元代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的机构设置学术界至今尚待深入研究。本文认为,元代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的机构设置实际上是由这样几部分组成:一是"掌军民之务"的宣慰司系统,如总管府以及总管府下辖的各州、县,这一系统是以行政管理为主。二是都元帅府所属的军事系统,如元帅府等;三是吐蕃等处宣慰司兼管的万户府等。四是招讨使司系统。二、三、四系统均以军事管理为主。五是管理藏传佛教、汉传佛教的宗教机构,但这一系统不在本文讨论的范畴中。一些论著中之所以未能理清元代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的管理体系,其原因就在于元代吐蕃等处宣慰司与都元帅府两大系统都兼有一定的军政管理职能,也都管辖着相应的行政与军事机构,只是吐蕃等处宣慰司更侧重于行政管理,而都元帅府则偏重于军事防务。  相似文献   

17.
元杂剧是在元代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入,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给杂剧的创作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并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它一扫汉唐以来文艺作品鄙俗崇雅、保守尚静的特点,在审美风格方面表现出了自然质朴、酣畅淋漓、壮逸遒劲的主体特点,从而使元杂剧深深地植根于民众中,焕发出了勃勃的生机。  相似文献   

18.
元朝与察合台、窝阔台汗国的关系 ,在元朝与四大汗国交往中具有特殊性。和战并存是主要特点。在不同历史时期 ,因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政治角色的变化 ,他们与元朝的关系也有明显区别。最终 ,窝阔台汗国灭亡 ,察合台汗国与元朝分别走上了自主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一直承认朝鲜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一员的平等和合法地位 ,并以朝鲜族的特殊历史为依据 ,制定了在朝鲜族地区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的一系列具体的方针、原则。其主要内容为 :保障朝鲜族人民的平等权利 ;承认朝鲜族自治权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解决朝鲜族人民的土地问题 ;积极争取和团结朝鲜族人民 ,共同进行抗日救亡运动 ;建立朝鲜族人民武装 ,共同进行抗日武装斗争 ;大力培养朝鲜族干部 ;发展朝鲜族文化教育和语言文字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