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两个大局”与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的“两大主题”,着眼于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塑造人类共同发展新格局、探索人类社会发展新道路、追求人类文明发展目标、人类前途命运提出的独具中国智慧的中国方案,不仅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光辉,也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的独特智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之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精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创造性回答了“时代之问”、“世界之问”、“人类之问”,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价值观、发展观。为新时代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作出了极其重要的原创性贡献,蕴涵着丰富且科学的方法论,必将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引领人类未来发展方向、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方法论遵循。  相似文献   

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着眼于全球发展和人类发展,在关照“两个大局”基础上创造性提出的变革全球治理体系的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坚实的理论依据,全面继承和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升华了中国始终坚持的和平外交理念。作为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内核理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能够维护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解决人类发展的共同难题,推动多元文化的交流互鉴,共建和平发展的新型国家关系。新时代需要通过培育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增强共同利益意识,完善和健全话语传播体系等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3.
戴兆国  毕亚琴 《江淮论坛》2022,(1):93-100+193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共产党宣言》所阐发的世界历史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历史意义生成的前奏包括:对自然共同体观念的终结、对虚幻共同体认识的扬弃、对真正共同体思想的确立。在此基础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历史意义得到了真正的开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政治、安全、经济、文化和生态“五位一体”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人类文明发展新形态,是超越虚幻共同体走向真正世界历史的必经阶段,是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中国共产党人立足新时代续写的21世纪的《共产党宣言》。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党的领导人将唯物史观与全球发展情况相结合而得出的结论和判断,是解决世界发展难题的"中国方案"。要想真正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考察其历史依据、客观条件以及将会面对的现实阻力,并以此探讨这一"中国方案"给世界发展带来的价值指向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东岳论丛》2017,(11):5-10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常常谈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问题。尤其是2017年前后,他在许多重要场合发表主旨演讲,共同主题,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关于国际战略思想和外交政策的精髓、核心,也是习近平同志站在实现"强起来"的新的历史起点上,为解决人类发展问题贡献的"中国理论"。习近平同志"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坚持共识,建设价值共同体;坚持共建,建设行动共同体;坚持共进,建设发展共同体;坚持共治,建设安全共同体;坚持共享,建设利益合作共同体,构成一个较为严密的体系。这也是当代中国对世界人类发展作出的最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向全球经济、政治发展势态,为积极应对全球发展困境而提出的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史理论的一脉传承,而随着社会历史文化的不断变迁、科技的日新月异,如何在积极顺应时代发展的前提下寻求思想与观念的更新,则成为推进国家建设的根本所在。以马克思主义世界史理论为背景,以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观为依据,深入探究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内涵、世界性体现与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7.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必须坚持胸怀天下”,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解决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难题,实现开放、合作、共赢的世界交往,推动建设更加美好世界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胸怀天下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理论的新时代阐释,是倡导人类共同价值和构建未来人类社会理想图式的中国智慧,是以世界各国人民为主体,以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基点,以“立己达人”为实现径路,以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为目标,在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开放大格局中与世界各国人民一起,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想目标奋斗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理论新成果.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都具有强烈的时间意识和历史感,构成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历史观前提;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世界历史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下"观念、大同思想相契合,皆是基于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形成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诠释的经典对话;人类命运共同体追求和谐的国际关系,彰显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共有的价值理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了跨域时空的融合,二者在运思方式和学理上的一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形成的理论逻辑.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以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为观察视角,科学预测了世界发展进程。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空前加深的联系与交往再次证明了这一理论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世界发展趋势和人类前途命运进行了深邃思考,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一脉相承、逻辑贯通、实践关联,是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趋势的科学把握,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精髓要义的当代承继,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实践图景的现实布局。  相似文献   

10.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深刻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命运与共、不可分割,彰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科学性。同时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性风险和挑战日益加剧。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刻审视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入挖掘其理论根源,厘清其形成的理论基石、文化底蕴和经验继承;充分理解其基本特征,把握其鲜明的人民性、创新性、互利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深刻领会其现实意义,把握其对中国和世界的重要价值,对科学认识及合理运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使其重大意义得到充分发挥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具有深刻的原创性思想:“整体性观察基本矛盾”来“把握社会发展方向”,创新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因果必然性理论和抓住社会主要矛盾的方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首次以“引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推动论”,揭示了引领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深层关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丰富发展了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揭示了“命运共同体”的必然性和“构建”方略;以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是运用历史规律的自觉行为,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说明了人类社会规律的实现是主体实践自觉的结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与实践的理论。  相似文献   

12.
深刻理解与论述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原创性理论贡献,这是新时代中国法学界关于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之一,就是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基于习近平法治思想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哲学阐释,深入探讨习近平法治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发展的原创性贡献,我们可以看到,习近平法治思想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创造性地阐发马克思主义法哲学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原理,悉心把握人类法治文明发展趋势,科学揭示人类法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统一规律和交流互鉴规律;创造性地提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大命题,深刻确证当代中华法治文明亦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明历史性生成的内在必然性;创造性地论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崭新理念,为重构全球秩序体系确立了价值基石,指明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前行方向,从而彰显了科学法治理论逻辑的真理性力量。  相似文献   

13.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提出的重要理念。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世界人民对和平发展、美好生活与国际新秩序新机制的迫切需要与殷切期盼。从世界历史发展来看,人民在人类社会共同体中具有主体性地位,蕴含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磅礴力量。从国际现实来看,构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本质上是对人民利益需求的全方面回应,符合时代潮流。不断凝聚人民的利益共识、构建人民利益共同体、发挥人民的主体力量,也就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因此,从人民视角出发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核心立意与价值旨归,及其对解决当今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完善国际治理体系、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肖倩 《南方论刊》2023,(8):21-2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源起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中国化时代化,内蕴着强大的哲学逻辑和哲学意志,其理论内核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挖掘“六个必须坚持”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深刻剖析、领会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是用哲学思维和哲学智慧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路径,是推进实践基础上理论创新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结合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在系统分析中国发展的历史经验与现实诉求基础之上作出的重大战略指引,是对我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问题的深刻回应。它以坚持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论为哲学基石、以统筹兼顾的系统观念为方法论依托、以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为根本价值取向,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意蕴。新发展理念作为指引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新发展理论,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为解决世界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彰显出了巨大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6.
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我国对外工作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理念,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进步事业的最新探索与鲜明宣示。全人类共同价值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广泛实践基础,并深入揭示其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基于规范性价值判定的内涵有机体,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兼容人类文明的多样与开放,超越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价值观分歧与对立,实现了人类发展史上一场伟大的价值观革命。全人类共同价值既广泛凝聚了世界不同文明优秀成果,也更多体现了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成功经验,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大国领袖、大党领袖对于人类前途命运问题的深入思考、不懈探求和创造性贡献。我们应该同世界人民一道广泛宣传、大力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坚决与西方“普世价值”谎言斗争,把全人类共同价值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实现各国人民利益的实践中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前途前进。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哲学方法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方法论在当代中国应用和发展的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使中华民族以豪迈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思想武器.它的鲜明个性特征,突出表现为显著的务实性,鲜明的时代性,勇敢的探索性和崭新的创造性.研究和掌握这些特征,对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正确认识和推进改革开放的发展进程,把握中国在世纪之交中的历史方位,更加自觉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国际间人文交流遭受阻隔的时代境遇下,习近平提出构建人文共同体,其相关重要论述具有多重逻辑意蕴。人文共同体是以马克思文化交往理论、"真正共同体"思想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理论基础,遵循世界人文交流融汇、中华文化包容式发展和中国文化外交的历史逻辑,立足于回答当今世界文化发展之问、破除中外文化交流壁障和推进上海合作组织人文交流的实践逻辑,为世界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全球文化治理和国际文化秩序构建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9.
党的二十大报告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坚持和运用大历史观认知思维和科学方法的典范,是中国共产党系统总结党的十九大五年工作成就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确定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的重大理论成果,充分展现了大历史观作为考察历史、审视现在、引领未来的科学方法论的重大理论价值。这一科学方法论以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为根基,从人民通过实践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推动社会历史进程必须遵循以人民为旨归的发展逻辑、以社会场域为基点的实践逻辑和以整体思维为引领的历史逻辑,是科学认识历史、把握历史、评价历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总和,是全方位把握人类社会发展大潮流、研判世界变化大格局、推动中国发展大历史、实现历史自觉、坚定历史自信、掌握历史主动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历史观。  相似文献   

20.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世界发展大势,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要战略思想,是一种新型的国际观和发展观,是面对世界问题提出的中国方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既顺应了时代潮流也迎合了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发展的需求.如何构建与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值得我们去认真分析并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