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农村经济体制与农业现代化胡继连所谓农村经济体制,也就是农村的经济制度,是农村经济关系的总和。农村经济体制对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制约作用。一、农村经济体制基本框架我国八十年代以来的改革实践证明,在农村经济体制方面,我们的选择应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  相似文献   

2.
近两年来,大家对农工商综合经营都十分重视。叶剑英同志在国庆三十周年讲话中曾指出,要使我国逐步变为农工商综合经营的富庶的农村。可见,农工商综合经营,既关系到我们农村应走什么道路,也关系到我们当前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结构的改革,因而是带有战略性的一个重大问题。 实行农工商综合经营,与其它现代化问题一样,也有一个中国式的问题。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现代化先进科学技术应用于农业,美国和西欧一些国家即开始兴办农工一体化  相似文献   

3.
农工商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是近些年来深化农村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生产经营形式,其特点是:以市场为导向,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龙头企业按照市场需求,与农民签订产销合同,建立生产基地,提供配套服务;农民按合同生产、交售,企业按合同收购、加工,把产品销售往国内外市场;利润在各个环节上合理分配,生产者、加工者、销售者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济共同体。常德市的农工商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建设工作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起步,随着乡镇企业的不断发展,先后出现了一批优质米加工厂、优质棉加工厂、优质油加工厂、冷冻厂以及竹木加工厂等,这批加工企业上联市场、下联农户,构成了常德市农工商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雏形。初步形成了群龙奔市场、强龙闹浜湖的农村市场经济新格局。  相似文献   

4.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研究中的前沿性课题。众多的实际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对此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是,对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遇到的难点和对策的研究尚属薄弱环节,应予以突破。(一)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是产供销一条龙,农工商一体化。正是在一体化经营的关键问题上,一些地区经营遇到不少困难。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尽管一些地方有产品、有农户、有基地,但产供销、贸工农联系松散,没有形成龙型产业链条,农工商一体化的程度很低。即使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农户与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长期使我们焦虑的农业生产所以能够在短时期内蓬勃发展起来,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的强大活力,根本原因就在于大胆冲破‘左’的思想束缚,改变不适应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全面推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发挥了八亿农民的巨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目前农村的改革还在继续发展;农村经济开始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转变……”《决定》所说的这一个转变,在产业结构上必然体现为由种植业为主向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转变、由经营农业为主向农工商综合经营转变、由生产初级产品为主向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转变、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较发达的商品经济转变。因此,适时地调整、改革农村产业结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历史任务,是农村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6.
当前,世界上不少国家都在兴办农工商联合企业。由于各国的政治制度、经济情况和自然条件不同,农工商联合企业都有各自的特点。我们认为,我国创办农工商联合企业应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征。第一,农工商联合企业必须以农业为基础。有的同志把农工商联合企业比作一条“龙”,那么农业就是“龙头”。各个资本主义国家搞农工商综合经营,无论采取哪一种形式,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资本主义的最大利润。我国创办农工商联合企业的目的,是发展农业生产,增加收入和积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探讨在既定的宏观资金配置格局下,农村经济内部积累机制的变化过程及其不同的特质,特别是分析在农村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经济转变的过程中,积累机制被赋予了哪些新的特质。 积累机制是由经济体制的状况所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经济体制,就会产生与此相适应的积累机制。随着农村经济关系和经济体制的不断变化,我国农村经济中的积累机制大体经历了三种形式的演变。 1、个体农业时期的积累机制。  相似文献   

8.
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迫切需要,也是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一项根本任务。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一个多成分、多主体、多层次,纵横交错、经纬交织的服务网络。多成分就是有国家、集体、个人等多种经济成分的服务组织;多主体就是由国家多种经济技术职能部门、乡村两级社区合作经济组织、产供销一条龙的龙头企业、各种专业生产合作社、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农民个人兴办的服务企业  相似文献   

9.
从上海嘉定县农村经济的发展可以看出,兴办农工商联合企业是保证农民生活富裕和农业实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嘉定农村经济发展概况 解放三十年来,嘉定县农村经济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五十年代嘉定的农业,基本上是单一的种植业经济。农民虽有饲养家禽、家畜和手工业等传统的家庭副业,但在整个农业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不大。1957年全县农业总产值5,428万  相似文献   

10.
经济落后区域走出传统农业的战略选择(下)●刘立军三、发展农业产业化是经济落后区域走出传统农业的正确战略选择农业产业化,是“农工商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经营方式的简称,即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  相似文献   

11.
自1978年我国试办农工商联合企业以来,国营农场已试办了近200个单位,人民公社也有几十个县正在试点。用农工商联合经营的方式来促进生产的发展,是改革我国经济体制和调整经济结构的一个重大措施。因此,对农工商联合经营的科学概念、必然性及条件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有着迫切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1978年以来,四川省在一些初步具备了试办农工商联合企业条件的地方,陆续办起了农、林、牧、茶、果、药、蚕、渔、桐等各种类型的衣工商联合企业。这些企业,充分发挥当地优势,以农业为基础,把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供产销一条龙,农工商一体化。有的也经营一些和农业生产本身没有直接联系的,为大工业、为出口、为人民生活服务的工、商业。经过两年多来的试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展示了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我区农村和全国一样,正处在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发展、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性大转变之中。发挥圩镇在农村经济大转变中的作用,是一件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正如胡耀邦同志所指出,要发展商品经济,不恢复小城镇是不行的(转引自《瞭望》周刊1984年第2期第18页)我区的圩镇绝大部份在农村人民公社所在地,一般是一个公社一个圩镇,也有少数是一个公社几个圩镇的。由于历史的原因,除桂东南等一部份地区的圩镇较为发达外,其他大都  相似文献   

14.
社队企业是农村社队举办的集体所有制性质的企业。积极创办社队企业,是促使农村社队实现农工商一体化,高速度发展农业的必由之路。大力扶持社队企业,是财政部门贯彻“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方针和为农业现代化作贡献的一个重要方面。财政部门应当怎样促进社队企业的发展呢?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我们认为,用无偿投资的办法,搞供给制,不利于按经济规律办事,弊多利少,亟需改革。一九七七年  相似文献   

15.
农工商联合企业是我国近年来农业中出现的一种经济联合体。本文拟就农工商联合企业的必然性、优越性及其兴办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的几个经济关系问题,谈谈我们的一些粗浅的看法。当前这些问题在理论界和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认识,谨以此就正于有研究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16.
发展贸工农一体化联结产加销一条龙席爱瑞,黄建军(一)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经营既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的客观需要,又是当前广大农民发展商品经济的迫切要求,可以说,它的重要性不亚于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笔者认为发展贸工农一体...  相似文献   

17.
实现农业增长与农村发展,关键是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转变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必须以经济体制转变为前提条件,实现农业增长与农村发展的基本动力是经济体制转变,即农村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这个转变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制度结构的双重转变。即:不仅是资源配置方式意义上的体制(system)转变,而且也是新制度经济学意义上的制度(institution)变迁。因此,寻求农村市场经济的制度结构之于农村发展与改革不无意义。一、作为一种体制的农村市场经济又是一种制度:农村市场…  相似文献   

18.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山东省农业生产连续五年高速度发展,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9%以上,农产品商品率由32%提高到50%,农民收入增长两倍多.专业户、重点户的大量涌现,促进了农业内部的分工,单一的农业生产开始变为农工商综合经营的多层次的商品生产,这标志着我省农业正在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大规模商品生产转化.中央1984年一号文件高度概括了发展农业商品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调要把在稳定和完善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提高生产力水平,疏理流通渠道,发展商品生产,作为今年农村工作的重点.如何适应这种新形势,促进商品生产的发展,本文拟就我们在编制农业发展规划工作中的体会,谈几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9.
一、农村产业结构现状农村产业包括种植业、农林牧副渔各业、农工商运建这三个水平不同而又互相联系的层次。其中种植业,特别是粮食生产是其它两个层次发展的基础。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在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违背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不断地向有限的自然资源进行掠夺式的经营,加以我们在农村政策和工作上的失误,就严重的破坏了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使农村产业结构的比例失调。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从种植业这一基础结构向农工商综合经营这种结构发展的进程,也制约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深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为新疆国民经济的发展 ,尤其是新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更加繁荣将会提供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以及雄厚的发展条件。在实施这次西部大开发中 ,新疆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的国内外经济发展条件和社会外部环境 ,既区别于 2 0年前实施的东部大开发 ,又区别于以往实施的两次西部开发。第一 ,我国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 ,产品市场发生变革。 2 0年前 ,东部大开发刚起步的时候 ,我国的经济体制是完全统一的计划经济制度 ,所有的社会、经济资源由政府来统一分配 ,社会大生产的过程也是按照政府计划指标来完成 ,在产品市场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