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熊希龄评传     
<正>熊希龄、字秉三,湖南凤凰人.一八七○年生.幼年聪慧好学,有“湖南神童”之称.十二岁入沅水校经堂.一八九一年中举,一八九四年考中进士,同年由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从一八九五年到一九三七年的四十三年中,他主要从事政治活动、教育、实业建设和慈善事业,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教育家、实业家和慈善家.一九六二年,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香山慈幼院是熊希龄创办的,曾教养了数千孤苦的儿童.熊希龄任过北洋政府的内阁总理,因为他是湖南凤凰人,当时人们尊称他为‘熊凤凰’”.胡耀邦同志两次到湘西,都谈到熊希龄,说:“湘西是有人才的,熊希龄就是一个.熊希龄有‘湖南神童’之称.他是中国第一个内阁  相似文献   

2.
熊希龄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有争议的人物。从他所创办的湖南瓷业公司的实业活动中 ,研究他独特的伦理思想和个人特点 ,将有助于人们对他进行更全面、恰当的历史评价  相似文献   

3.
熊希龄与近代新闻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熊希龄(1870—1937),字秉三,湖南凤凰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极具政治和社会影响的人物.但长期以来,人们似乎只注意了他在政治、实业、财政、教育以及社会慈善事业方面的思想与活动,很少注意到他在近代新闻事业上也还有些经历和贡献.其经历和贡献概括有二:一是办报,二是办新闻通信社.可是这些在现有的近代新闻史书中几为缺笔.为不致长期湮没,笔者就所接触到的有关资料爬梳整理,略作论述.  相似文献   

4.
黄遵宪不仅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外交家、诗人,也同样是出类拔萃的政治家、思想家.这主要表现在他担任湖南按察使、参与主持湖南新政之际.他首创了中国近代警察制度、在组织时务学堂、南学会中功不可没,而在鼓励实业、扶持民族资本的发展上,亦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湖南在新政年间,"民智骤开,士气大昌",与他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5.
通过认真梳理和考察我们可以发现,除了洋务工业技术学堂,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学堂和外国语学堂中也广泛开展了近代工业科技教育,工业科技教育在各类洋务学堂中呈弥散性分布状态。这种弥散性使洋务教育在中国社会的工业生产、教育乃至思想、政治等方面的现代化转型中发挥了独特作用,对我们重新认识洋务运动相关问题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6.
广西具有近现代意义的职业教育始于清朝末年。这一时期出现的中等实业学堂,其办学方式、办学目标和学校专业设置等方面都已经具有现代职业教育的特征。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实业学堂、专业设置紧贴实际需要、学员毕业后派往农村推广农业技术等方面,对现阶段发展广西职业教育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史学界对湖南地方现代化的研究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一个重要人物,即20世纪初湖南现代化起步时期曾担任过湘抚的端方。细考端方在湘活动,可以发现他在开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发展地方工矿事业、开埠通商和筹建现代军队及警察诸方面均有不同寻常的理念和建树。端方实是湖南早期现代化得以成功起动的关键人物。他大张旗鼓的改革实践突破了内陆省份原有的保守氛围,推动了湖南地方现代化的实质性进展。对湖南而言,端方是功臣,而非罪人,在地方现代化史上理当有其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实业救国是近代中国重要的社会思潮之一,以工商立国、振兴实业为主要内容,达发展国民经济、谋求国家富强之目的。知识界为实业救国活动的积极参与力量,或著文立说探索思辨,主张引进近代科学技术,改变传统生产和经营方式,宣扬实业为立国之根本,给实业振兴大造舆论;或投身创办和参加实业学会,开办公司,投资矿产等具体实业实践。近代知识界的实业救国活动与实业界相呼应,已非古代社会垦荒和奖励耕织等恢复与发展经济措施的复现,而是改变生产方式,变革生产关系,追求中国经济现代化的一次重要尝试。  相似文献   

9.
赵尔巽是清末湖南颇有影响力的巡抚之一.他凭借强大的背景、过人的胆识和坚韧顽强的性格,励精图治,锐意改革,在整顿吏治、发展教育、倡办实业、改良社会风俗等方面颇有建树,为推动湖南社会的近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初期,谭延闿三次督湘,大力发展湖南的实业建设,重视教育发展,倡导省自治运动,对湖南的早期现代化进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由于史学界长期以来较多关注谭延闿的政治态度,而对其在湖南早期的现代化中的作用未能提及,因而影响了对谭延闿作出全面公允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