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尊娟 《职业》2014,(23):146-147
加强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是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职业教育的目标。技工院校德育课内容丰富、涵盖范围广,对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当前德育课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创新德育课教学,对推动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周晓妹 《职业》2015,(9):144-145
现代企业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要求愈来愈高,技工学校应把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作为学校教育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本文尝试从技工学校学生现状以及社会发展需求两个方面分析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性,以及在教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3.
韩袁艺 《职业》2013,(9):75-76
德育课是一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课程。为适应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改革的需要,德育课教师必须立足授课群体,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式,从而真正提高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黄曼云 《职业》2014,(14):123-124
技校德育课对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技校德育教学面临实效差等难题。如何提高技校德育教学有效性,已成为广大技校德育教师的共识。本文从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考核体系入手,研究提高德育课教学效果的策略,真正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养和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5.
叶孝嫣 《职业》2014,(17):134-135
技工教育以能力为本位,旨在为社会培养具有专业技术和管理能力的复合型实用人才。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内在表现,对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在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应当渗透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精神。本文从技工院校语文教学实际出发,探讨在课堂中渗透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可行性、研究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职业素养是决定学生在职业发展中能否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本文阐述了技工院校在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意义,并以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的英语应用能力课程为例,介绍了该校在英语教学中以职业素养培育为导向,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7.
数控机床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课程是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的核心课程.本文基于工作过程,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导向,就数控机床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实训课程开发展开研究.基于工作过程、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理念源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理论.该理论要求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出发点,根据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优化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以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在仿真环境中学习理论以及进行专业实训,体现技工院校工学结合的教育优势,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张宇杰 《职业》2014,(32):158-158
随着技工院校基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已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在技工院校的化学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教师更好地从技校生实际认知水平出发,激发课堂活力,既提高了教学效果,又对学生进行了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9.
方建京 《职业》2017,(29):95-96
技工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一流的技能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这就要求技工院校培养出的学生不仅具有一定理论知识,而且要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和较高的职业素养."工匠精神"作为技能人才的重要素质,应该成为技工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进程中,加强技工院校学生在生产实习教学中"工匠精神"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蔡静 《职业》2020,(1):79-81
中职学校的高一德育课内容广泛,但是缺乏对学生职业素养有针对性的培养,不能满足社会、企业对员工职业素养的要求和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德育课教学的角度分析如何融合电商专业“客服岗位”的职业素养要求,介绍了通过“前中后三段法”的策略,即课前谋“合”、课中优“教”、课后励“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德育课的教学效果的实践做法,以期满足学生专业的个性化需求,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11.
黄丽果 《职业》2020,(3):87-88
职业人文素养作为高级技工的基本素质之一,对高级技工的工作及生活的适应程度及职业发展很大的影响。技工班的语文课程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开设的。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高级技工班学生的职业人文素养,已成为众多教学工作者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韩德敏 《职业》2016,(31):47-49
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的今天,企业渴求更多的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工人员,因此对从业人员的基本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专门为企业培养技工的技工院校就要结合企业的用人需要,要高度重视"工匠精神"的培育,在课程体系中渗透基本职业素养的教育与训练,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结合技工院校的培养目标与办学特点,阐述了学生职业素养训练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姚为民 《职业》2014,(27):14-15
以语文为代表的文化基础课对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语文学科为代表的技工文化基础课程适于动态生成的课堂构建,教师通过完善教学预设、营造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为动态生成创造有利条件,提供良好的氛围。教师应努力抓住课堂动态,及时推动生成。  相似文献   

14.
张丽梅 《职业》2013,(15):51-51
本文就提升技工院校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对策,谈了几点看法:通过多种形式,在社会和技工院校的合力培养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着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尤其是提高隐性职业素养,以此提升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陈莉莉 《职业》2015,(9):141
本文针对当下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及技工学校学生素质普遍偏低的现状,对一体化教学过程中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及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并对技校生的责任意识有待提高、职业素养存在较大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职业》2009,(18)
职业:请您谈谈为何要在技工院校开设<通用职业素质训练课程>? 负责人:开展通用职业素质训练课程是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是推动技工院校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提高技工院校学生素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纵观当今技工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程的相关教材,职业素养教学已经成为技工院校学生的核心学习内容。本文通过分析提出,就业指导老师需要与时俱进,改变固定单一的教学理念,运用先进的教学模式,使职业素养教学向系统化、职业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加快向实体经济回归的新形势,技能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如何进一步摆正人才培养定位,树立以综合职业素养为核心竞争力的教育理念,构建完善的综合职业素养培养体系,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已经成为技工院校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技工院校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内涵做了全面调研,得出创建良好机制、强化基础能力建设、提升师资队伍能力等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尤为重要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刘健  王文侠 《职业》2023,(1):44-46
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等方面。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与技能培养同等重要,不可忽视。根据现代职业教育培养高质量技能人才的要求,本文主要从思想引领、教学主导、活动支撑、岗位延伸四个方面探讨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赵秀东 《职业》2016,(2):113-114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中职德育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仅仅依靠一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不足以实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必须针对社会经济发展对技术人才的要求,结合中职学生就业质量的现状分析,依托整个中职德育课教学平台,发挥中职德育课的优势,全面渗透职业生涯教育,从而提高中职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借助中职德育课的教学平台,发挥中职德育课的作用,加强对中职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提高中职生职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