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改制后的城中村村民意味着要由农民转换成市民角色,农民角色与市民角色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角色,在这种转换过程中角色冲突的发生是难免的。本文试图借助社会角色理论和社会工作理论,分析城中村村民在角色转换过程中所面临的角色冲突及原因,并探讨角色冲突调适的社会工作介入策略。  相似文献   

2.
在今天,“男主外,女主内”性别合作结构和“男强女弱”的性别定位标准已难以再对两性的行为作出正确的导向——平心而论,今天“家庭矛盾丛生,角色冲突千奇百怪”的存在,传统角色规范的误导又何尝不该负重要责任?我们现在需要跃出传统的性别规范,跃出两性的对垒,以一种新的思维,平心静气地对两性价值进行新的定位。要构造一种新思维,或者从新思维出发,建树一种新的文化模式,目前还有许多前期性的工作要做。其中,最迫切的一项是定量分析。因为只有在量的统计和分析基础上把握了确凿的  相似文献   

3.
大学新生面临全新的环境和学习任务,处在角色转型的关键阶段。高校应该为新生新旧角色转换理顺通道,创设良好的互动环境,使其尽快实现角色认同,适应大学的学习与生活。具体而论,针对大学新生在转型期普遍面临的角色不适应与角色冲突,高校应从外部进行干预,建立良性的工作运行机制,从角色规范、互动环境、角色校正等多方面开展转型期教育,引导新生从身份不适转为角色认同,帮助他们成功跨越中学与大学之间的"鸿沟",顺利实现角色转换。  相似文献   

4.
青年自组织以其对象特定、目标明确、行动灵活等特点在联系、团结青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与新时期“两个全体青年”的工作要求以及团的四项职能存在着契合性,因而青年自组织是建构“大团建”格局的重要支撑。青年自组织建设的现实路径.必须在机构独立性和组织合法性的博弈中主动借力发展,在人治式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矛盾中探索制度保障,在资金有限性和需求扩张性的矛盾中以服务求支持。  相似文献   

5.
五四运动及稍早开始的法的转型,都是在近代中国对外失败、西风东渐的背景下发生,且相互关联。在中国现代化史上这两件大事中,青年是主体。学生特别是留学生、青年知识分子和现代职业的青年群体,是法的转型和五四运动的行动主体。他们以先行者、革命者、思想家、法学家(教授、学者)、传播者(记者)和司法官、律师等身份或角色,在中国现代化运动中,发挥了主导性作用。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青年的先锋性或进步性、激情性、结群性及"代"的特征,不仅对推进法的转型及拓展法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对思考五四百年后的民族复兴有着厚重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高层次人才位于人才结构金字塔的顶端,是传授知识和创造知识的主体力量,是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性资源,对于调整高校师资结构和优化师资队伍起着重要作用。为建立一支良好道德修养、素质过硬、业务精湛、忠诚于学校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必须转变高校高层次人才工作思路,创新人事人才工作机制体制,创建高层次人才发展平台,共享学习、学术资源,用感情留人、事业留人。  相似文献   

7.
教育事业被认为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事业,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前进的动力。没有教育,人类只能回到荒蛮愚昧的远古社会。孟子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主体,而大学教授更是教师队伍中最优秀的分子,最中坚的力量。可以说,教授的形象不仅代表了某一所大学的形象,而且还代表了一个社会教师队伍乃至整个社会知识分子队伍的整体形象。然而,目前我国高校的教授形象却不容乐观,许多教授的精神气质和学术水平无法与往昔杰出教授相比。现在,让我们来对教授的形象作一点考察与分析,来审视教授形象存在的问题,来重新塑造教授应有的形象。  相似文献   

8.
在发展导向的家庭行为中,农村年轻女性婚后主动作出角色转变与行为调适,选择回归家庭。不同于已有社会参与视角中的年轻女性地位建构研究与家庭结构视角中的年轻女性角色嵌入性研究,年轻女性耦合进家庭结构是一种以经营家庭为目的的行为策略。年轻女性回归家庭行为,是以牺牲个人发展机会与个体社会角色为代价,获得家庭结构的完整与家庭发展的活力,同时,也为年轻女性赢得家庭角色和家庭权力,过着无压力的生活。然而,年轻女性的耦合性家庭参与是当下婚配市场、村庄结构与农业生产共同作用的结果,体现了现代家庭中个体与家庭的关系转变。  相似文献   

9.
曹珍 《职业》2017,(1):54-55
高校辅导员是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骨干力量,承担着培养人、教育人的重要职责,扮演着重要的社会角色.考量高校辅导员角色,在这里笔者将"应然""实然"与"适然"作为展开研究的三个维度,即高校辅导员角色的"应然"要求——价值之维,高校辅导员的"实然"现状——现实之维,高校辅导员角色的"适然"之策——途径之维.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以我市三家医院共400名护士为调查对象,围绕护士的自我效能感、角色压力以及工作倦怠三方面的状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护士的角色压力与工作倦怠显著正相关,自我效能感和角色模糊、去人格化和个人成就有明显的相关性,其中与个人成就感关系显著。进过分析,解释的总变异量达64.5%,值为0.87,其中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分别解释了总变异量的36.85%和27.61%。如果护士的角色定位模糊,那么在工作中,极易出现倦怠,护士的个性和个人成就感将大大降低。结论:角色压力是个人成就感和情绪衰竭的重大影响因素,也是导致护士产生工作倦怠的核心因素,角色压力对工作倦怠三方面都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