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即将在全国提速的事业单位改革,直接涉及近3000万人的命运;相当一批事业单位要变成企业,不少职工要告别“国家干部”身份,转变为靠市场吃饭的“社会人”;这是继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企改革之后,中国又一次在一个重要领域内打破吃“大锅饭”的做法  相似文献   

2.
王选,被誉为“当代毕舁”、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发明人已于2006年2月13 日驾鹤西去。“结婚,就是为了名正言顺地照顾你”当年,北京大学数学系的青年女教师陈堃銶宣布自己即将与王选结婚的喜讯时,得到的却是许多老同学直言不讳的发问:“你怎么会找那么一个半死不活的人?”的确,在有200多人的数学系,好小伙子可以大把大把地抓,何况她聪明、开朗,歌又唱得好。这个幸运的“病鬼”便是王选。当他荣任准新郎之际,也正是他“岌岌可危”之日,“动一动都要大口喘气”。青年女教师陈堃銶说:“结婚,就是为了名正言顺地照顾你!”。  相似文献   

3.
12月18日多云早饭吃过很久,在走廊里碰到一个厂家的师傅,正匆匆忙忙往餐厅赶,还问我:“不去吃饭?”我说:“吃饭?吃哪顿饭?”他说;“早饭啊。”我看看表,又看师傅的表,哈!原来他昨天晚上没按新时区拨快1小时,连早饭也省了。我把这好笑事讲给大家听,船上人见惯不怪,说这种事每回出海都有。上午正在采访舰务长和舰务教导员,广播里通知我到一号平台去。跑上去一看,是一只挺大的(坚鸟)鸟绕着30千瓦天线在飞!这可是贵客啊,远离大陆  相似文献   

4.
稻花飘香     
天地间最重要的生灵是什么?是人。人世间最要紧的事情是什么?是吃饭。昔者仓颌造字,造到“饭”字的时候很伤了一番脑筋,后来不知怎么灵机一动,一下子造出了个千古绝字:一个“食”“字加一个“反”字,成个“饭”字。“饭”字这般结构,其意一目了然——有“食”为“饭”,大家高兴;无“食’侧“反”,人人不安。个体无饭反其身,群体无饭反其国。吃饭之事成了关乎社会稳定平和之要,为此还编出了顺口溜: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不是一般俄,是饿得慌,人一债就容易出事,不可等闲视之。所以历来的中国政府都把满足国人吃饭…  相似文献   

5.
小候我觉得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就是“大人”。不用再按时回家吃饭,可以亲女孩子,能随便吃零食,随心所欲地玩耍到半夜,不用早早被赶上床。后来长大了发现,果然不用按时回家吃饭了,因为妈妈不会再给你煮饭了;的确能亲女孩子了,只是没有女孩子让你亲啊;零食想怎么吃就怎么吃,可你已经完全不想要,常常玩耍到半夜,却全是孤寂。  相似文献   

6.
美国人天真、朴实,他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是务实,不求虚名。不论是普通人家还是百万富翁,在餐馆里吃饭都会根据实际需要点菜,吃剩下的饭菜则会打包带走,当主人因故不能带时,客人也会打包带走,丝毫没有丢面子的感觉。当年,克林顿全家访华在上海城隍庙餐馆里吃饭时,点菜也是精打细算。每当星期五,你会在大小街口等处看到写有“YardSale”的小广告,单从字面来看,你会以为是出售院子的广告,实际上它是在美国普遍流行的“庭院跳蚤市场”。在自家庭院里出售家里多余的或是要搬家进行清理的东西,大到家具、家用电器,小到儿童用品,甚至服装鞋帽…  相似文献   

7.
新工时制实施以来,都市吹起一股“休闲风”,每到公休日,都市人都有一番安排:或走亲访友,或做东请客,或逛街购物,或举家旅游。然而机关中的一部分同志却休闲不得,他们照例匆匆忙忙,按时上班。南方某市纪委在一个双休日对市委、市政府大院检查时发现:整个大院工作人员不到2000人,上班的就有1180人。人们不禁要问:“上班族”究竟在忙些什么?  相似文献   

8.
(一)一次在清华食堂吃饭,对面坐了两个女生,听到一位对另一位说:“我还没吃饱,想再吃一点儿。”另一位说:“你要什么?我去买。”前一女生说:“就是那种扇形锐角饼,你帮我再买两块儿。”我暗想:清华女生确实不一样,我们平时只是称那种饼为三角饼。  相似文献   

9.
兄弟饭     
中学时,我曾有五个最好的伙伴。我们六人彼此形影不离,情似同胞兄弟。逃课一起逃,吃饭一起吃,放学一起走,就连早恋的时间都足那么默契。兴许是方言的缘故,我们彼此都喜欢称自己为“老子”。“嘿,你小子去哪儿了?老子找了你一个下午都没找着。”“你再说那女生,老予跟你拼了!”“喂,把你那本小说给老子看一下。”  相似文献   

10.
“来到中国,我最大的变化就是把肚子给吃大了。”亚历山大用双手卡着凸起的肚子,笑着说。年近四旬的俄罗斯“大男孩”,一副学院派的黑框眼镜下藏着一双童稚的双眼,—下子就拉近了学生与他之间的距离。亚历山大是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的俄语外教,很多学生都知道这个老师很“能吃”。跟同学们一起吃饭的时候,大家肯定会把菜单给他,让他去点菜。亚历山大则会把菜单一合,用不太标准的汉语说着:糖醋里脊、日本豆腐、水煮鱼、酸辣土豆丝……这几样都是他最喜欢的中国菜。一天中午下课后,亚历山大请我们几个学生去吃牛肉面。  相似文献   

11.
开餐馆,谁不抢个地界儿繁华、临街的门脸儿开呢?厉善麟不,将餐馆开在自家不足10平米的耳房里,门口连个幌子也不挂,15年了,就一张桌; *每有政客拜访,狭窄的羊房胡同必定挤满了轿车和随行人员,吃的只有一桌,随行的却有上百人; *这家餐馆谱真大,再谱大的人来,从不让点菜,我做什么你吃什么,爱吃不吃,有的是人来;拳王阿里、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美国前国务卿贝克、加拿大前总理克拉克都曾是厉家菜馆的座上宾。新加坡前总统黄金辉在厉家菜馆就餐后,特意邀请厉家人去新加坡,在著名的莱弗士大酒店献艺半个月。  相似文献   

12.
惩治昏官     
芳芳 《人才开发》2004,(6):35-35
时下,有的干部官不大,但架子不小,下乡检查工作时,行要专车接送,吃要山珍海味。住要高档宾馆,玩要丰富多彩,实地考察时还要多人相伴,前呼后拥.群众谓之这样的“公仆”是“供菩”——被人供奉的“菩萨”。 《共产党宣言》把“官员”改称为“公仆”,表明了共产党的“公仆”与封建社  相似文献   

13.
胡铨(1102-1180)是庐陵人,即今天的江西吉安.庐陵是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文化厚重之地,两宋三百余年,从这里走出的槃槃大才一个接一个,或名臣,或名相,或名将,或名儒.其中名望最大者六人,分别是欧阳修、杨邦乂、胡铨、周必大、杨万里、文天祥.他们去世后,因为生前贡献卓越,都被朝廷追加了荣耀极高的谥号,欧阳修为“文忠”,杨邦乂“忠襄”,胡铨“忠简”,周必大“文忠”,杨万里“文节”,文天祥后被明代追谥“忠烈”,合为庐陵“五忠一节”.  相似文献   

14.
妈妈去吃生日酒,带回来一个酒桌上的故事。由我复述出来吧。 妈妈这一桌六男四女,有七个年轻的。这个是老男人——耳朵很大,脸滚圆的,穿的戴的郜很炫,还很健谈。每桌都有一两这样的人吧,任何话题都能展开来。他说一句,年轻的会接上来。只有一个——刚毕业的吧,穿得朴索,不苟言笑,只顾吃着。圆脸的注意了,就专门和他聊起来,一问,一答。  相似文献   

15.
第二炮兵某基地司令员杨业功少将,一生简朴留典范,成了名副其实的“本色将军”。他家艰苦朴素最大特色有“三个一”:一套上世纪80年代的老沙发,盖着一条陈旧的棉毯;一张结婚时用四个箱子拼成的大床,已经睡了 31年;一个掉漆的搪瓷碗已经跟随他戎马生涯35年,从排长到将军,他在吃饭的时候都是用的这个碗。本色将军杨业功,数十年如一日坚  相似文献   

16.
有个段子,每到过年的时候就会流传:各大部委格子间里的小李、小张、小王、小赵踏上回乡路,摇身一变成了李处、张局、王厅、赵司;而写字楼里的琳达、玛丽、薇薇安、乔治挤上火车回乡,变成的却是桂芳、翠花、秀兰、大强.虽然表达有些夸张,却折射出真实的城乡价值观差别. 以往过年,谁家门前车多,迎来送往不断,十有八九是干部还乡.即便是机关里的普通办事员,村里人也会去问候拜访一下,“万一将来能帮上忙呢!”若是一些级别较高的领导干部返乡过年,当地干部更会当成重要任务安排接待.而在城市里靠服务业致富的,靠“互联网+”起家的,回乡却少有人问津.一位在外开餐馆的兄弟,聚会场合被人说道最多的竟然是:“早点结婚生子,在外面瞎鼓捣,什么时候是个头”.  相似文献   

17.
看钟星座吃西餐是一种精神上的放松——他把餐桌上的刀叉推到一边,然后招呼侍应生:“麻烦您给我换一付筷子。”西餐厅怎么会有筷子?但侍应生很快就拿来了,因为钟星座是这里的老主顾,诗应生都知道他有这么个习惯,钟星座说他这样做只是为了能轻松地吃一顿饭。“只要是从小到大都用筷子吃饭的,你就得承认,肯定比用刀、叉吃饭省劲儿,既然如此,干吗为向别人显示你有教养非得把吃饭搞得那么累呀!又不是正式的社交场合。再说,一个老外不会用筷子,本着咱们民族的宽容大度,你也不能笑话人家。钟星座用刀叉的技巧与风度绝不比任何一位受…  相似文献   

18.
美国人天真、朴实,他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是务实,不求虚名.不论是普通人家还是百万富翁,在餐馆里吃饭都会根据实际需要点菜,吃剩下的饭菜则会打包带走,当主人因故不能带时,客人也会打包带走,丝毫没有丢面子的感觉.当年,克林顿全家访华在上海城隍庙餐馆里吃饭时,点菜也是精打细算.  相似文献   

19.
25日晚,深圳海关向公众通报了“大鹏海关副关长兼缉私局局长肖某45桌婚宴”事件,称婚宴已提前报备,未发现违纪违规行为。现场7辆被曝光公车中有6辆来自罗湖公安分局,分局回应称,这些车当天在执行公务,仅是“路过”,与婚宴无关。(1月26日《武汉晚报》)  相似文献   

20.
茶在民间婚俗中历来是“纯洁、坚定、多子多福”的象征.男女订婚,要以茶为礼,茶礼成为男女之间确立婚姻关系的重要形式. 男子向女子求婚,称“下茶”,女方受聘茶礼,称“受茶”,即成为合法婚姻.如女子再受聘他人,会被斥为“吃两家茶”,为世俗不齿. 旧时在江浙一带,将整个婚姻礼仪总称为“三茶六礼”.其中“三茶”,即为订婚时“下茶”,结婚时“定茶”,同房时“合茶”.也有将“提亲、相亲、入洞房”的三次沏茶合称“三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