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韩红  卢本琼 《人才瞭望》2017,(10):107-108
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和创新技能为基础内容,讲究创新、注重实践,力求培养出与专业相融合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笔者在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化对策,以期为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高职院校在国家的推动下越来越重视劳动教育,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但当前高职劳动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高职学生对工匠精神内涵的理解不深、探索实践能力不足、缺乏创新精神等,而工匠精神是一种注重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因此扎实开展工匠精神融入劳动教育势在必行。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劳动教育通识课程、实习实训、创新创业项目、第二课堂实践活动、传统手工艺活动等,实现理论教育和各种实践项目活动的结合,可以更好地磨炼和强化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助力高职院校培养出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识教育在高职院校中得到大力推行。英语教学作为通识教育的关键部分,对通识教育的开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令人担忧,通识教育的作用得不到发挥。本文将从高职英语教学在通识教育的作用出发,说明二者间存在的促进关系,并针对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提出了改革意见,希望能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沈芳 《人才瞭望》2017,(16):59-62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实践中面临着诸多困境:基础教育在价值上的迷失使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潜能无法充分释放,高职院校在行为上的偏差致使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无法有效提升,外部支持环境的缺失使创新创业教育推动受阻.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内外困境进行理性审视,改革基础教育的应试模式、创新高职教育的教学体系、完善外部支持环境,将有助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进入良性轨道,从而实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周晨  陈占武 《人才瞭望》2017,(10):124-125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思维欠佳,创新意识欠缺是制约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羁绊.如何有效地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已经成为高职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以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发展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国家政府应加大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投入,加快本科学历的高等职业教育,同时高职院校自身也应加大培养双师型教师,为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提供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7.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第二课堂活动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不可缺少的一项活动,怎样创新性做好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第二课堂活动实践探索,是新时代赋予高职教育者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旨在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第二课堂活动现状基础上,提出创新探索的方法策略和活动内容。  相似文献   

8.
陈曲 《人才瞭望》2016,(14):233-234
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素质越高,其核心竞争力就越强.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创新人才具有科学的创新观.创新人才在创新的时候必须首先思考“我为什么创新”“我怎么创新”等问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解决学生这些思想上的困惑.  相似文献   

9.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单独把法治建设作为专章论述、专门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举措再一次得到彰显。打造一支具有法治教育能力的高素质高职师资队伍,是新时代高职院校贯彻落实法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国家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依托。当前,高职院校教师法治教育还存在着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单一枯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不够以及法治教育未能有效融入思政教育等现实状况。本文通过分析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法治素养培养现状、教师法治教育能力现状,并进一步探讨当前法治教育对高职院校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并从创新法治教育的教学方法和形式、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相互结合、促进法治教育和思政教育的高度融合三个层面提出新时代高职教师法治教育能力的提升路径,最后呼吁教育部门进一步完善高校法治教育工作的相关文件,各高职院校建立并完善教师法治能力考核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0.
张明昌 《人才瞭望》2017,(8):123-124
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中,体育教育必须满足学生以后工作对身体适应和心理适应的需要,因此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中的体育职业体能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职业市场的不断变化,高职院校的体育职业体能教学也应与时俱进,不断进行内容、方式的调整和创新,以便更好地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身心健全的职业工人.笔者从创新高职体育职业体能教学体系的重要性展开,来探讨构建高职体育职业体能创新教学体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寇婕 《人才瞭望》2017,(6):164-166
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在人生必不可少的成长阶段,在这一阶段,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决定学生不同的人生态度.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不仅需要接受正常的学历和职业教育,除此之外还要为自己成长为创新型人才具备职业竞争力而努力.笔者简要阐述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就如何发挥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探讨,并提出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是创新创业的新时代,随着科技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变化,当今社会更需要的是集创新意识及创业能力为一体的综合应用型人才,这也是当前骨干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目标.普遍来说,高职院校的软硬设备与学生生源质量等问题是目前高职院校的一大软肋,和重点院校相较而言,高职学生通常在毕业后就直接走向社会,很少会继续深造.因此,在目前激烈的市场就业竞争环境下,应加强学生的危机意识,激发与提升其潜在的创业意向,骨干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在这其中就发挥着格外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思政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原则,以实践为导向是深化理论知识、推进实践活动的重要指引之一。坚持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实践导向,要以科学性的理论与思维为引领解决实践环节中的现实问题,进而在深化理论知识、创新思政教育过程中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坚持以实践为导向丰富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课程内容、创新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课程方式、创新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机制,将实践导向贯彻落实,为职业教育思政工作的创新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相似文献   

14.
在高职院校的发展过程中,连锁经营类专业对人才的培养是非常符合现代社会市场人才需求的.而高职院校的发展直接给企业管理和社会发展带来各种所需的人才补给,由于高职院校本身在发展中对人才的培养更侧重于技能,因此,对于很多社会中对人才技能需求比较高的行业领域来说,高职院校的发展和带来的各种教育成绩,关系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实现,关系着高职教育领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从高职教育中连锁经营类人才教育方面入手,对连锁经营类人才培养与企业衔接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进行分析解读.  相似文献   

15.
当前,由于乡村地区的人才力量相对匮乏,导致乡村发展速度较慢。在实际工作中,应突破传统的高职教育弊端,增加对高职教育的认可度,明晰当前的教育职责,明确担当与服务振兴乡村的重任。高职院校需要扛起职教工作的旗帜,将教学目标定义为通过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以此促进乡村振兴发展,在为职业教育增添光彩的同时,也是乡村振兴发展的基本保障。而通过开展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服务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乡村创业精神,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这样才能够有更多的高职人才投入到乡村建设中,进一步促进乡村振兴的发展。因而,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发展的成效与路径进行研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通识教育对培养人才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图书馆又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在开展通识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不仅有利于人才的培养,校园文化的建设,而且还有利于院校更好地发展。本文针对图书馆通识教育的开展策略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与总结。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以后,我国社会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期,社会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求日益激增.对高职院校而言,拥有一支能够擅长开展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非常重要,它能够帮助学校转变教育及人才培养观念,从传统就业型人才培养转化为创业型人才培养,实现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全面突破.基于高职院校的这一职业教育背景,分别探讨其创业师资队伍在建设进程中的现实意义和建设方向,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最后提出我国高职院校在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方面的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扩招,高职院校学生质量参差不齐,学生知识水平、自律能力、综合素养普遍不高。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主动的生活态度,脚踏实地的实践精神将使学生终身受益,因此学生自律性的培养尤为重要。本文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高职院校学生自律现状进行分析,剖析学生缺乏自律的普遍性原因,提出高职院校学生自律性的培养途径;根据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特点,结合教育学、心理学专业知识,探究出在高职院校实施自律实践教育的注意事项,提出一些适合高职院校自律教育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作为国家培养技术人才的战略基地,也是爱国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高职院校可以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的各项教育活动,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教育功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力、感染力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在高职院校"校企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影响下,思想政治教育也逐步向实际性、现实性和职业性靠拢,如何在思想教育中嵌入"校企一体化"思想是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重要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首先分析了"校企一体化"模式下高职思政课弊病,然后针对"校企一体化"模式对高职思政课制约性进行相关分析,最后重点讨论了"校企一体化"模式下高职思政课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