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七五”期间,民族地区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的差距呈拉大的趋势. 对于这种差距,我们需要认真分析和高度重视.这种差距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差距,而不是私有制条件下的两极分化的差距.它是前进中的差距,具有可调节性.只要我们采取有力措施,这种差距是可以逐步缩小的.从经济  相似文献   

2.
<正>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从“九五”开始,要更加重视支持中西部的发展,实行有利于缓解差距扩大的政策,并逐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朝着缩小差距的方向努力。这标志着我国的区域政策已从“沿海倾斜”战略进入到了一个以“区域协调”求发展的新阶段。具体来说,就是要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差距。东西部差距是一个经济问题,但在我们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里,由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原因,东部地区主要是汉族聚居地区,西部地区基  相似文献   

3.
关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问题,是一个极端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涉及的范围很广泛,比如大家最关心的各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越来越不平衡,其中最主要的一个问题是民族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带相比较经济发展差距越拉越大的问题,以及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战略方针才能解决好这样的问题等等都是包括在内的.这里仅就差距问题谈一些个人的看法.题目是《差距·加速与均衡》,中心思想还是围绕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方针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过程中,要缩小以至消灭两个差距,一个是同科技上先进国家的差距;一个是国内各民族间、内地和边疆间经济文化的差距。如果忽视了后一个差距的存在,这个差距会越来越大,就会拖四个现代化的后腿。要真正解决中国现代化问题,就要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文化。帮助少数民族,实现各民族事实上的平等,才能真正做到“共同繁荣”。帮助少数民族发展起来,重要的是要帮助他们提高文化,所以我们应当“智力支边”。民革、民盟、民进、农工、九三学社等民主党派,都是由有政治觉悟的知识分子组成  相似文献   

5.
王传习 《民族研究》2004,(3):103-104
党的十六大报告已经明确规定了未来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目标,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思路,就是要在“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以更快的速度加快缩小日益扩大的地区发展差距,而加快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重点和难点又在于如何加快缩小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与内地汉族聚居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温军博士的研究专著《民族与发展:新的现代化追赶战略》一书(清华大学出版社2 0 0 4年1月出版) ,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如何加快缩小发展差距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思路和政策背景。(一)问题与背景中国的基本国情是地区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深化改革开放中,有一个问题摆到了我们的面前: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与沿海和內地的差距,有相对扩大的趋势。从全国看、民族地区1952年到1985年工农业生产总值增长13.8倍,比全国平均增长总值低1.75倍,比沿海地区增长总值更低。从云南省看,少数民族聚居区“六·五”期间工农业总产值平均递增9.9%,比全省平均增长总值低1.3%;人均水平的差距由1980年的148元,扩大到了1985年的236元。  相似文献   

7.
当今民族文化的处境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地球村”、“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等等,是近若干年来听得最多的一些字眼儿,也确确实实是世界发展趋势的真实写照。在这种形势下.民族文化如何发展.就成了每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这里所说的民族文化,应该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指族  相似文献   

8.
王助 《世界民族》2001,(3):11-18
新喀里多尼亚曾是法国的殖民地,1946年成为法国的海外领地.20世纪60年代起岛内开始爆发有组织的独立运动并于肋年代进入高潮,不断出现剧烈的政治暴力活动.1988年的马提翁协议和1998年的努美阿协议为新喀里多尼亚问题的政治解决奠定了基础.从1998年起,新喀里多尼亚将经历20年左右的过渡期,在2014—2019年期间,新喀里多尼亚将举行一次全民公决,以决定新喀里多尼亚将是一个“独立国家”,还是一个与法国联盟的“主权国家”.  相似文献   

9.
对《民族理论学科新的研究热点初探》中有关问题的探讨熊锡元永浩:许久没通书信了。近读《黑龙江民族丛刊》1998年第4期上你的文章,其中有基础理论,又研究了现实问题,提出了对策,应用研究颇有份量,是一篇佳作。关于东、中、西部“差距”及“不均衡”问题,我觉...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使各民族经济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一个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即民族地区与先进地区经济差距有越拉越大的趋势。在云南这个多民族的边疆山区省份,这一问题尤为突出。以1991年统计数字为例,人均社会总产值全国为3782元,云南为1972元,其中57个民族贸易县为1146元,三者间各相差一半;人均工业产值全  相似文献   

11.
引 言“则卡特 (Zak仭t)”和“欧舍尔 (’Ushr)”② 是伊斯兰财政制度中的重要手段。此手段通过有效性资源提供社会保障以满足贫困者的基本需求 ,缩减有产者与无产者之间的差距 ,并带来社会经济公正。“则卡特”一词的字面意思是“增长”或“纯洁”。作为一个伊斯兰专  相似文献   

12.
民族问题具有多重属性,既表现为经济问题,也表现为政治问题,还表现为文化问题等,是一个综合性问题,不可能把它人为地“政治化”或“文化化”.民族问题“去政治化”的指向是取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目标是不承认民族身份、目的是建立(单一)民族国家,其实质,就是要“去”中国共产党成功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整套理论和政策.  相似文献   

13.
中央提出的沿海发展战略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与此同时,西部和东部、少数民族和汉族、边疆和内地之间的发展差距也在逐渐拉大,引起了心理上的不平衡.越来越多的同志提出,西部、特别是大西北怎么办?面对这一问题,不少专家、学者和干部、领导同志都研究探讨西部发展战略尤其是大西北对外开放的新思路;提出过不少建设性的意见.中央和各省(区)党政机关也从实际出发采取了一些政策措施,形成了一个边实践,、边研究,在实践中探索路子,在理论上寻找依据,“东引西进”、“双向开放”,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新局面.本文拟从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一是应当重视西部发展战略的研究;二是发展民族经济与对外开放;三是既要坚持对外开放,又要反对“渗透”、活动;四是做好统战工作,为西部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形势下,由于各地改革的条件和深度不同,经济发展的基础不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出现了不断拉大的状况。就是在一个省(自治区)、地(州)、县范围内,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在经济发展上,一般也出现差距拉大的趋势。究竟应当怎样看待当前出现的“差距拉大”的问题呢?目前,这个问题是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而沿海地区的发展更快的情况下出现的。据统计,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民族自治地方工农业总  相似文献   

15.
“花儿”的渊源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它涉及与“花儿”相关联的许多方面,不作多方面、多角度的研究,要科学地认识这个问题是不可能的.关于这个问题,过去虽然曾经有不少研究者作过论述,但由于多仅从某一个或某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往往难以获得对这个问题的科学认识.本着这一情况,本文拟在汲取其他研究者已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对“花儿”的渊源问题进行一些多方面、多角度的综合探寻.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就,1979年至1989年的10年间,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发展平均每年以8.7%的比例递增,其他各项事业也呈现繁荣发展的势头.但是,与东南沿海和内地的发达地区相比,经济发展的差距仍很明显,甚至有所扩大.对此,不仅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颇感忧虑,迫切要求加快发展,而且党和国家也极其重视,为尽快缩小这种差距创造条件,如何看待这种现实的差距,已成为当前关系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历史形成的差距是造成现实差距的基础,逐步消  相似文献   

17.
族际整合是多民族国家整合的重要议题,关乎国家认同和合法性的缔造.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以“三大差距”为表征的社会利益结构失衡,影响到多民族国家的有效整合.协调族际利益关系,是族际整合中最为根本的问题.消解多民族社会结构紧张,应在公正协调的发展逻辑下,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社会发展优先.特剐是要发挥社会政策的调控作用,着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优先缩小人类发展差距,确保各民族、各阶层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维护族际利益整合的公正性及建筑于其上的政治合法性,创造中国族际整合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8.
关于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问题,我们提出若干政策性建议,供研究采择. 国家宏观发展战略要同民族地区实际情况相结合.改革开放十年来,国家对民族地区实行了一些优惠政策,但从总体上讲,一些部门的许多政策、规定还是从全国普遍情况出发,没有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和特殊性.特别是“六五”计划以来,国家投资和经济政策双重向东部倾斜,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同西部民族地区的协调发展,致使其经济增长速度慢于全国平均速度,同发达地区的差距拉大了.  相似文献   

19.
进入九十年代,扶贫工作面临具有战略意义的转折.要认识和实现这种转折,首先要看到贫困问题是千百年来历史积淀的结果,是全球性现象.因此,彻底解决贫困问题、也需要一个历史过程.“七五”期间,全国农村人均纯收入2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从1.2亿减少到3800多万,下降了62%.大部分连片贫困区,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到1990年底,全国可以基本实现1986年国务院提出的“七五”期间解决全国大多数贫困地区人民温饱问题的目标. 国际社会对近年来中国政府卓有成效的扶贫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以缓解贫困问题为主题的1990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预测:到本世纪末,中国的贫困发生率仅2.9%,将是发展中国家贫困缓解速度最快、贫困发生率最低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20.
海南经济特区建设面临着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其中,民族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很有必要深化认识、正确处理的问题.其主要理由有如下五点. 第一,海南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少数民族在省内既有“人口众多”,又有“地大物博”的双重特点.据1988年底统计,有少数民族102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6.少数民族地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一半以上. 第二,海南岛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区,是全省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