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记得那是小外甥女玉子上小学一年级的事情了。有一天,见我下班回来,玉子迫不及待地跑来对我说:"姨娘,我们也学统计了!"我很惊讶地问她:"你学什么了?"她天真地说:"我们学统计知识了!我也会作统计图了"。"是吗?"也许是我在统计局工作的缘故,小小的她,似乎对统计颇有一番好奇感。翻看了她的课本后,我才第一次  相似文献   

2.
2011年,国家统计局对从事统计工作三十年以上的老同志进行表彰。我们的大姐,拿着她的荣誉证书和纪念杯给我看,从她幸福的笑容里,我看到了她对统计工作的热爱以及付出后的满足。姜秀英,她是我的处长,也是我的老师,更是我们口中亲切的姜大姐。她对统计事业的情谊,其实就如这份微笑般淡定从容、简简单单,不需要鲜花和掌声,只为一份职责,就能在"清贫"中执着不渝,在"寂寞"中默默坚守。工作日的早上八点,我走进办公室,她已经整  相似文献   

3.
结婚后,我们和婆婆生活在一起。没多久,我就发现婆婆个性好强,凡事总喜欢争先。她办事最牢靠,她做的饭是最好吃的,连她买的东西都是最好的。我偷偷对老公说:"你妈可真爱逞强,恨,不得说她打个喷嚏都是最响的。"老公瞪了我一眼说:"去!我妈一辈子就是这种不服输的个性,所以我们家的日子才过得比别人好。"  相似文献   

4.
【正】大概是十年前吧,我刚学会抽烟的时候,正念中四,妈妈还在。现在想起来,我在中学时没有肆虐地抽烟,全因我的母亲,她是个严谨、传统又情绪化的女人。她的关心和温柔,总是比《大话西游》中的罗家英,更扰人。她对我的成长忧虑和焦躁,一旦我有什么偏离她所认知的"小孩子该有"  相似文献   

5.
百期有感     
当收到《统计与预测》1999年第1期的时候,我即被她新颖的封面、众多的栏目、丰富的内容所吸引。她既有"调查与分析"的万树干林,也有"知识园地"的奇花异草,还有"统计春秋"的历史沿革......打开扉页,读完"致读者",更为编辑部的创新精神所感动。而"《统计与预测》走过十六载、九十六期的风雨路"一句,更引起我许多思绪和感·慨。转瞬间,《统计与预测》已出版100期,她也步入了17载的里程......我是《统计与预测》的忠实读者和业余作者。她是一位良师,我时常向她请教;她是一块园地,我时常不忘耕耘,用工作与实践的。C得体会,在这块园…  相似文献   

6.
爱情不等式     
【正】遇到他那一年,是上高中吧!他从外校转学过来,第一眼看见她,便傻傻地瞅着她乐。考大学之前,他曾偷偷地问过她:"你准备报考哪所大学?我们一起。"她笑,恶作剧地说:"我的成绩那么烂,考上哪儿算哪儿。"他一再追问,她才故作神秘地说:"别告诉别人,我打算报上海的大学。"得此信息,他如获至宝,美滋滋地去了。  相似文献   

7.
母亲今年90岁,喜欢住乡下老屋,我和老伴儿三番五次动员她到镇上与我们一起生活,她总是说:"蹲楼上,不习惯;没熟人,很无聊。"孝顺儿女要"孝"还要"顺",我们听从母亲的话,她的生活起居让我三个妹妹帮着照料。母亲与邻居们一起聊聊天,散散步,倒显得更有精神。我母亲生活俭朴,一日三餐从不讲究。  相似文献   

8.
【正】早上刚打开MSN,一位好友的信息就跳了出来:"实在忍不下去了,我要辞职!给我点建议吧!"于是,我发信息给她:"如果离开能使你的内心平静,那就是一种成功。"她又问:"这个单位待遇还是不错的,现在工作这么不好找,我担心辞职会是个错误……"我笑了:"你  相似文献   

9.
【正】亲情成为最远的水接到母亲病重的电话时,我人在纽约,正在和3岁的儿子玩游戏。电话是家里的阿姨打来的,她说母亲本不让她给我打电话,但她知道,母亲是想让我回去看她的。阿姨最后说:"贺贺,阿姨也不希望你有什么遗憾。"高中毕业后,我就出国留学了。同为大学老师的父母毫不犹豫地为我选择了这条路,他们认为对我来说这是最好的出路。...  相似文献   

10.
【正】和女友相恋的时候,她所有的亲朋没一个支持的,都觉得她委实是疯了,再倒退几十年也没有她这样傻帽的:大学毕业生,有好工作,好家庭,好外貌;竟然找我这样家里是农村,没学历、没工作,举债度日的穷小子。我为此也有些自卑,女友鼓励说:"你是潜力股,我很看好你,加油!"她带  相似文献   

11.
【正】一日,由于误会,我在言谈间无意中得罪了一位老同事,当时她什么也没说就走了。我担心她生气,回家后一夜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次日清晨,我匆忙地赶到单位,准备向她道歉,将误会解释清楚。我忐忑不安地推开她办公室的大门,却没有看到我想像中阴沉的脸,她一脸阳光灿烂,神采飞扬地看着我。我小心翼翼地提起前一天晚上的事:"老师,昨天...  相似文献   

12.
微爱情     
【正】"帮我订张去广州的飞机票吧。"他不好意思地笑着。每次出差,他总请她帮忙,她都会答应。只是又会为几天见不到他而偷偷难过。距离拉长了相思,一周后,他回来了。"谢谢你!"他看着她,眼神里有一丝坚定,"能再帮我订张票吗?""又要去哪里?""你的心里!"  相似文献   

13.
【正】N年前,闺密拿着一张照片跟我说:"就是他了!"当年的我对这句话并没有太在意,要知道这位姐姐的兴趣5分钟一换,说起喜欢的东西来比川剧变脸还快。谁知道,这句话一出口,她还真就没变过。眼睁睁地看着她从水嫩嫩的大姑娘变成大龄妹,从大龄妹又进化成为"剩斗士",以前人家问她"有对象了没",现在别人开始问"孩子多大了"。她父母...  相似文献   

14.
60米的母爱     
【正】那年,她独身一人前往苏州,刚安顿好住处,母亲的电话一个接一个的打来,她不接,母亲又发短信。"丫头,告诉妈妈,你在哪儿?""妈妈只是太希望你有一个好的将来。也许我的方式不对,但妈妈的初衷惟有一个……"再三思索,她回了一条短信给母亲,"妈,我很好,在学沙画。不要试图去找我,否则我会再次消失,让你无法找到。我只是太累,...  相似文献   

15.
【正】日前,一位网名叫"长英的宝贝"的80后母亲,为3岁女儿写的"遗书"在网上疯传,网友深为她无私的母爱而感动。"长英的宝贝"身体健康,工作如意,家庭幸福,既然如此,她为什么要给3岁的女儿写遗书呢?她这样解释:"看到动车事故中失去爸爸妈妈的小伊伊,我就动了给女儿写遗书的念头。我当时很犹豫,也不希望那样的悲剧发生。但世事...  相似文献   

16.
有人对她说,统计工作难有出头之日,你干了这么多年,可以换个地方了。她摇摇头,我喜欢统计工作,我选择统计事业;有人对她说,统计就是三分统计,七分估计,对基层数据何必较真。她坚定地说,每一个统计数据都是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数出有据,应统尽统是职责。有人评价她说,生活上傻里傻气,工作上精明干练,她无从辩解,只会淡淡一笑。确实,虽说不是统计专业毕业的,但自从迈进了统计的门,她就死心踏地"嫁"给了它。  相似文献   

17.
我与妻     
<正>妻子是我的读者。她大学时学的是金融,毕业后在南方的一家香港公司担任部门经理。她喜欢文学远远甚于喜欢自己的专业。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读到了我的《火与冰》,便按照模糊的地址,尝试着给我写了第一封信。她在信中写道:"迄今为止从未给陌生人写过信,但王小波的死给了我极大的冲击,因为他就是我曾想要给他写信的人,  相似文献   

18.
"5.12"汶川大地震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大家寝食难安,时刻关注着灾区的情况.震后第二天,我接到了一个电话,这是震区统计局一位同志的电话,她对我讲述了她亲身经历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一)妈妈走了,在我生日那天!那天夜里,妈妈陷入了深度昏迷。我拉着她的手,任生命细若游丝地从她的身体中抽取出去。妈妈的手背因为输液淤血而全变成了黑色,拉着她的手,我甚至有了放弃的念头。此前,妈妈不止一次对我说过"人啊,谁也不知道谁怎么死!  相似文献   

20.
【正】美国巅峰潜能训练公司董事长哈福·艾克不久前在Facebook的留言版上贴了一个问题:"如果不喜欢去做,为什么去做呢?"看到这个问题后,我的第一个反应是:"这个问题太好了!为什么去做呢?"这个问题让我想到了小时候的经历。我6岁的时候,母亲要我去上钢琴课。她不问我是否喜欢乐器,也不问我是否喜欢弹钢琴,她只是替我做了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