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理论上,自由贸易政策与竞争政策的目标大体上一致,实践中,两者规范的对象越来越交织在一起,越来越多的贸易问题带有竞争性的一面,竞争政策越来越影响贸易的效果,而且,这种现象会随着服务贸易比重的上升,全球化趋势的加强进一步增多。但是与贸易政策不同的是,竞争政策没有如WTO这样的多边体制的管辖,各国竞争管理机构各行其是必然会引起国家间的争议,人而产生矛盾,尽管目前建立全球性的统一的竞争规则条件尚不成熟,但是WTO与各国竞争管理机构的合作,对于竞争政策的统一化问题会有积极帮助。  相似文献   

2.
随着贸易自由化深入,反竞争行为可能对国际贸易造成阻碍,我国宜从WTO规则、贸易自由化、市场准入与反竞争行为、竞争规则模式、竞争政策与贸易政策关系等视角全面分析WTO框架下的竞争规制,进而根据经济转型期现状,在国内与国际层面采取全方位应对措施,包括:“积极防守”,完善竞争规制立法,强化执法;“主动出击”,运用竞争法例外规则促进我国出口能力;“多管齐下”,运用双边、诸边与多边协定加强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3.
WTO管辖范围有不断扩张的趋势,其触角已触动到了与贸易相关的竞争政策问题.但由于WTO规范的是成员政府行为,因此在未来WTO竞争政策的谈判中,竞争政策规范的对象只能是成员政府的限制竞争行为,即通过其政策或行为表现出来的积极的作为和消极的不作为,由此也决定了必须对WTO未来竞争政策谈判范围、争端解决权力进行有效的限制.考虑到WTO能力的有限性、竞争政策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各成员方市场化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WTO对竞争政策的协调只能是以国际合作模式为主,辅以部分的实体规则.而中国在未来的竞争政策谈判中应积极参与,并支持WTO竞争政策议题的谈判.  相似文献   

4.
WTO框架下我国竞争政策的调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国际经贸角度分析了加入WTO对我国竞争政策的影响。指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竞争政策的协调统一迟早要纳入WTO的谈判议程。竞争政策的调整和实施正成为一些国家提升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我国必须加快竞争政策的调整和竞争秩序新框架的构建 ,弥补入世后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功能的弱化。实现竞争政策与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调 ,以适应国内深层次改革和加入WTO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WTO竞争政策与中国反垄断立法(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争政策作为市场竞争规律与国家管理经济职能互相作用的产物 ,在关税壁垒和传统的非关税壁垒逐渐不再成为突出贸易障碍的今天 ,受到WTO各成员国的关注。本文从多边竞争政策的历史渊源着手 ,在对WTO各成员方对该议题的立场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我国的基本立场以及实体和技术层面上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徐士英  杨超 《社会科学》2004,(10):48-57
竞争政策作为市场竞争规律与国家管理经济职能互相作用的产物 ,在关税壁垒和传统的非关税壁垒逐渐不再成为突出贸易障碍的今天 ,受到WTO各成员国的关注。本文从多边竞争政策的历史渊源着手 ,在对WTO各成员方对该议题的立场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我国的基本立场以及实体和技术层面上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竞争政策选择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从技术因素、体制原因、要素密集性等多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外贸发展对竞争政策选择的影响机理 ,并引入“大国模型”考察其对贸易品部门行为模式的影响 ,指出中国现阶段竞争政策应着重通过涵养竞争优势改善本国企业在世界市场中的位置 ,用竞争政策规范部门或产品层次的贸易、产业和技术政策 ,从而实现中国贸易品部门在世界市场结构中的均衡位置  相似文献   

8.
《多哈宣言》 ,WTO成员方将在 2 0 0 3年 9月墨西哥召开的WTO第 5届部长级会议上就制定一个益于推动国际贸易和发展的竞争政策多边协议进行谈判。本文论述了竞争政策与国际经贸活动的关系 ,评析了竞争政策领域迄今的双边合作和多边合作 ,阐述了WTO成员方特别是欧盟、美国以及发展中国家关于竞争政策多边协议的立场 ,并提出中国应有的立场和对策。中国应当积极参加WTO关于竞争政策多边协议的谈判 ,并在这个大背景下 ,抓紧制定反垄断法。反垄断法是市场经济国家的法律基石之一 ,是确保市场机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提高经济效率的一部基本法。竞争政策是国家的长期策略 ,而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因此 ,应当注重竞争法和竞争政策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竞争优势理论与我国外贸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丈介绍了竞争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并在与传统贸易理论作比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应采用竞争优势理论代替比较优势理论来指导贸易战略的制定,同时分析了竞争优势与我国的适用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和印度是人口和资源禀赋条件相近的发展中国家,在两国诸多的竞争领域中,服务业的竞争备受关注.中国在服务贸易总量上具有优势,但印度在服务贸易产业结构上的优势使其竞争力超过了中国.中印服务贸易存在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印度的歧视性制度和政策、两国文化差异、以及地缘政治等制约了中印两国服务贸易的合作发展;迅速发展的双边贸易、渐趋密切的政治联系、优势互补和避免竞争损失的理性选择构成两国服务贸易的有利条件.两国应加强多边联合对话、加强两国服务贸易政策和制度制定的合作、构建互信互认机制、促进文化交流等,推进双方服务贸易合作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世界贸易体系发展到今天的 WTO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过程。作为世界经济全球化实现“载体”的 WTO是统辖国际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与投资等规则的永久性世界经济与贸易协调组织 ,它是 GATT多边体制的继续 ,是更加完善的世界贸易体系。由于南北国家间存在利益分歧和冲突 ,风险中的多边体制在 2 1世纪经受新的考验。 WTO将借新一轮谈判在投资、竞争政策和政府采购等方面制定新的“交通规则”,短期内可能对发展中国家带有较强贸易保护主义色彩的国内贸易政策与立法产生较大冲击。但不论现在还是将来 ,WTO对协调国际贸易与促进世界经济增长都具有重大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12.
胡加祥  刘婷 《北方论丛》2012,(3):152-156
WTO的透明度原则作为WTO的基本原则之一,不仅蕴含在多边贸易体制之内,同时也贯穿于WTO各成员的承诺之中。WTO"争端解决机制"和"贸易政策审议机制"是检验透明度义务履行的两套重要机制。尽管入世后的三次WTO贸易政策审议报告对中国贸易政策透明度的改进给予了肯定,但是中国政府在透明度方面仍需改善,潜在的贸易纠纷依然存在。本文从WTO贸易政策评审机构的视角,结合WTO透明度原则理论分析,评析中国贸易政策透明度的改进,力求客观全面地认识这一原则的内涵和中国自身的实践与完善目标。  相似文献   

13.
邱国侠  张红生 《学术界》2006,(6):204-207
本文着眼于WTO(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方的贸易与环境政策,结合WTO争端解决机制在贸易与环境问题纠纷中所采用的基本原则,分析了下列贸易与环境中的典型性法律问题: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与多边环境协议;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和生物多样性;以及转基因生物体和生物安全等,并提出,能否有效地解决贸易与环境中所凸现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员方及有关国际组织如何博弈。  相似文献   

14.
现代竞争理论的发展与流派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现代竞争理论的产生是以打破了把完全竞争作为现实和理想竞争状态的传统模式为主要标志的。熊彼特的创新与动态竞争理论 ,克拉克的有效竞争理论 ,哈佛学派建立的产业组织论的基本分析框架 ,芝加哥学派的理论对竞争政策方向的修正 ,以及新奥地利学派对反托拉斯政策必要性的全面否定 ,使竞争理论迅速发展 ,为竞争政策提供了经济学的根据。人们更加注重效率分析 ,并充分运用局部均衡福利经济学、交易费用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和博奕论 ,深入研究组织行为的福利与效率后果 ,使垄断问题的研究得以深化  相似文献   

15.
伍巧芳 《兰州学刊》2010,(12):121-123,86
众所周知,竞争政策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然而,与那些尚未采用竞争政策与竞争法的国家相比,这一促进作用在那些采用的国家中表现的并不明显。尚缺乏清晰的证据来证明这一促进作用,这也成为了一些发展中国家抵制采用这一政策的原因,也成为了竞争改革进行缓慢的原因。文章详细阐述关于竞争政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问题,讨论经济增长与竞争政策相互连接的各种渠道,介绍关于该主题的实证研究及其成果,并指出一些挑战和瓶颈,它们可能是造成竞争政策与经济发展之间没有形成所预期的明确联系的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16.
《江西社会科学》2019,(11):55-64
随着世界经贸环境不断变化,政策不确定性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点。本文以中国加入WTO为自然实验,以中国与美国、英国、德国、新加坡、墨西哥、智利、印度、韩国、日本和加拿大的贸易为研究对象,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出口的影响。通过对贸易进行二元分解,本文进一步分析了政策不确定性影响贸易的机制。研究发现,自加入WTO后,中国与美国等10个国家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有显著下降;无论是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还是贸易政策不确定性,都会显著抑制贸易的增长,且两种政策不确定性会显著增强双方对贸易的影响;集约边际是经济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影响贸易的主要机制。在政策不确定性日益严峻的环境下,为稳定出口,促进贸易发展,中国应保持经济政策的可预见性,并积极与其他国家签订优惠贸易协定,降低中国企业面临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7.
论反垄断法实施后我国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都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方式.但由于二者干预经济的理念、目标和手段的不同,如何协调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关系就成为市场经济国家经济政策的难点,也是我国实施反垄断法要面临的现实问题.我国实施反垄断法后,要使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协调发展,而两者最终都要以服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为目的.协调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关系时,要注意产业政策的阶段性和反垄断法的长期稳定性.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的关系要随着竞争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要加强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领域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8.
农业问题是世界贸易组织谈判的焦点问题.在WTO<农业协定>签署之后,美欧等国在不断加强国内"绿箱政策"支持的同时,并未真实降低"黄箱政策"对国(区域)内的农业保护,相反他们试图利用现行WTO框架内的"规则漏洞"给一些"黄箱政策"扣上"绿箱政策"的帽子继续规避其削减贸易扭曲的成员义务,维持并扩大其农业支持总水平,从而巩固和提高其农产品国际贸易竞争优势.本文试图从PSE和AMS两个指标角度来分析美欧扭曲贸易的农业支持程度和做法,分析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简要分析中国农业国内支持现状和政策改革取向.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认为,中国在加入WTO后要根据国际经济学中的幼稚产业保护论和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来选择国内必须给予适当保护的产业.农业、汽车产业和金融服务业是中国加入WTO后必须给予扶植和保护的产业,由于这些产业在短期内尚不足以同国外的同类产业竞争,因此必须从制度、法律和政策等诸方面给予倾斜和保护.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比较优势理论的拓展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加入WTO是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关键一步 ,也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进展。我国要迎接由此带来的严峻挑战 ,有必要先从理论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比较优势。本文首先回顾了传统比较优势的理论 ,进而剖析了新贸易理论的形成与不足。在此基础上 ,提出并阐述了我国比较优势的内涵可以从资源、外部经济及竞争优势三个层次予以拓展。本文试图以此为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