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回药方》(以下简称为《回回方》)中有十几位古医人的姓氏,如能考证出它们是谁的,那么,就能知道有哪些古代医学家的医术思想在《回回方》中有所反映,这对弄清《回回方》医术思想的源流是有助益的.在考证之前,有必要对《回回方》的语言特征做一番简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回回药方》(以下简称《回回方》)与阿拉伯医学有很深的渊源关系。它收录了诸种阿拉伯古医书的方剂。其中,就有阿维森纳《医典》上的。这些方剂传入中国之后,剂量上是否有了变化?怎样变化的?这是些我们迟早要触及并应予以解决的问题,不可不察。由于人们对《回回方》的情况基本上是不熟悉的,因此,这些问题在过去无人问津。随着近年来我国学者对《回回方》研究的逐步深化,我们拟对此问题做一点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元史·氏族表》清代学者钱大听(1728—1804)根据(元史》、各地方志和私人文集编撰而成,是一部叙述有元一代蒙古、色目诸族历史起源和发展的历史典籍。包括“蒙古表”、“色目表”。其中“色图表”里又有“回回表”,记述25个回回世家,其中补充列入《元支...  相似文献   

4.
杨志玖老先生,回族。现任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历史大辞典》主编、《历史教学》副主编。杨老先生平生致力隋唐史、元史、回族史、中西交通史,中国土地制度史等领域的研究和教学,著作甚多,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盛誉。应本刊邀请,杨老先生撰写《元代回族史稿》,全书初步拟订有绪言和正文10章,即:回回一词的起源和演变,回回人的东来和分布,回回人的社会地位,回回人与元代政治,回回人的经济活动,回回人在文化上的贡献,回回人的华化及其成就,回回人的社会生活,回回人与各族人的关系、结语。以上各章由杨老先生陆续撰写,本刊陆续发表,请读者注意收读。全书完稿之后,争取单印成册,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由吴建伟教授编注的《回回古文观止》一书 2 0 0 0年 6月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收集了上起南宋、下迄清末 60 0多年间有代表性的 75位回回作者的古文 160余篇。比较集中系统地为回族伊斯兰文化研究提供了又一批基础性材料。该书对每一位作者的生平都有简要介绍 ,对每一篇文章在分段标点的基础上都有较详尽通俗的注释 ,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史料性和收藏价值。该书共 2 7万字 ,定价 19.5元。邮购价每本 2 2元。欲购者请径汇款到 :银川市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编辑部吴建伟教授。联系电话 :( 0 951) 2 0 6690 7,邮编 :750 0 2 1《回回古…  相似文献   

6.
论《儿女英雄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儿女英雄传》张佳生《儿女英雄传》是继《红楼梦》之后又一部著名的满族长篇白话小说。据此书“缘起首回”中说,小说初名《金玉缘》,又名《日下新书》,又称《正法眼藏五十三参》,是“燕北闲人所作”。燕北闲人就是文康。文康,字铁仙,又字悔庵,费莫氏,八旗满洲...  相似文献   

7.
回回一词最早出现在我国文献上,是北宋时期沈括的《梦溪笔谈》。该书卷五《乐律》中有《边兵凯歌》五首,其四云: 旗队浑如锦绣堆,银装背嵬打回回。 先教净扫安西路,待向河源饮马来。 这是我国历史文献中关于“回回”的最早记载,因此,不少专家学者对此处出现的“回回”一词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如;王日蔚先生认为:“宋神宗时(公元1068年),对维吾尔  相似文献   

8.
《竹枝词》 ,本巴渝一带的民歌。唐贞元中 ,诗人刘禹锡“以里歌鄙陋 ,乃依骚人九歌作竹枝新词九章” ,根据原民歌体制改作新词 ,歌咏三峡风光和男女爱情。在刘禹锡和白居易等人的积极影响下 ,后人仿效其体写《竹枝词》的很多 ,且多咏土俗琐事。七言绝句、语言通俗、音调轻快成为其鲜明的形式特征。在保存下来的古《竹枝词》中 ,有大量有关回回先民风土人情的作品 ,并因其民歌风格而使许多丰富的回回生活历史素材得以鲜活再现 ,这为我们探究古代回回生存状态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中国土家族梯玛歌研究》是目前最为系统的梯玛歌研究专著,从学术梳理到理论阐释,从不同版本梯玛歌的标准注音和基本解读到文化生态背景的延伸研究,笔者阅读后,对土家族梯玛歌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产生了在文化变迁背景下土家族梯玛歌生存危机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东阳田器志》木牍考释蓝日勇(广西博物馆)广西贵港市罗泊湾一号墓出土的文物中,有一方自铭为《东阳田器志》的木牍。此牍杉木制,已残缺,一面墨书,三行二十四字:“东阳田器志/人卅插,正月甲申中侍口口/口口十八其九口口”①。其木牍和书记内容虽已残缺不全,但...  相似文献   

11.
《安多藏族史略》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藏族居住地区极为辽阔,由于各地自然条件不同,一般分为三大藏区,即藏文史书上所称的上阿里三围,中卫藏四如,下朵康六岗。其中朵康(又称朵甘或朵甘思)又分为朵堆和朵麦两部分。朵麦即安多。据称,由圣地印度金刚座北走一百由甸,有萨迦大寺,又向北走一百由甸,即步入朵麦藏区。它越过长江上游色俄龙让的巴颜喀拉山,东面有安沁岗和多拉两座山,取山名首字合并而称“安多”。所谓安多藏区,即指今四川西北部、甘肃南部、河西走廊及青海除玉树以外的全部藏族居住区,是我国藏族中极为重要而又比较特殊的一部分。公元七世纪吐蕃王朝兼并了原来居住在这里的吐谷浑和西羌的诸族部以后,这里成了吐蕃王朝的辖区。九世纪中叶吐蕃赞普达玛禁佛,不少佛教僧人辗转逃亡到此间躲避,至十世纪时,现今西宁一带已经成了一个闻名遐迩的佛教文化中心。佛教以藏传佛教的形式在卫藏地区复兴,来自安多地区的佛教是一支重要的力量,史称“下路宏传”。自十一世纪确厮哕王朝的兴起,以迄清朝对这个地区的统治,有大量的史实是通史体例的“藏族史”所无法包容的。 青海民族出版社新近推出由黎宗华、李延恺两位先生合著的《安多藏族史略》,可说是一部独具特点、填补空缺的“藏族史”研究专著。这项新成果虽然只有十六万字的篇幅,但  相似文献   

12.
在故纸堆里尘封了500多年的《回回药方》(以下简称“药方”),系红格纸手抄孤本,现珍藏于北京图书馆内。该方共计36卷。目前残存的《目录》一卷58页,仅载有卷12和卷19至卷36的各门、类方剂目录,而内容比较完整的则为卷12和卷30各63页,卷34—卷49页。现在,这一残本蒙北京图书馆惠允复制,经校点另排而将同世人见面。这是回族文化史和中华医药史上的一件大好喜事,也是民族团结进步在此一领域的具体体现。在此,仅就《药  相似文献   

13.
“昼理耕耘事,夜品书墨香”是读书人的一大乐趣。读罢马平先生所著的《回族心理素质和行为方式》(以下简称《方式》)一书,觉得有一种“此种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感觉。回回民族的灵魂就在于她丰富的精神世界,而《方式》则是对回回民族心灵世界进行探索的学术力作。我读《方式》,以下四个方面的印象是最深刻的:一、选题恰当,准确理解和把握了民族特点我们知道,“回族的民族心理素质不仅是回族形成的重要因素,而且也是回族生存与凝聚的前提条件,是支持与推动回族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因此,在回族研究中,对回族心理素质的研究,就显得比较突…  相似文献   

14.
《格萨尔》是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历史悠久,结构宏伟,卷帙浩繁,内容丰富,气势磅礴,流传广泛。从分布的格局上看,《格萨尔》的流传有若干个点,四条线和两个面。点连成线即东北线、东南线、南线和西线四条线。线铺成面,即东北线向北在蒙古草原驻足,又向四周辐射,形成以蒙古草原为中心的蒙古族《格萨尔》传播面,东南线、南线和西线铺成以青藏高原为中心的藏族《格萨尔》传播面。  相似文献   

15.
明代以前的中国文献,很少涉及穆斯林的宇宙观念。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在明代以前,尚未出现中国穆斯林在哲学和天文学理论方面的有影响的著作。这些著作,要到清初以后才开始出现,其代表人物有王岱舆、刘智和马德新等人,二是中国历代的统治者之所以注重回回天文学,是要利用回回天文学家所掌握的术数知识为其服务,他们崇奉儒教,对穆斯林的哲学观和宇宙思想并不感到兴趣,故回回天文学家在中国钦天监中工作400余年,他们的宇宙观念却没有得到传播。这个方面,只有通过伊斯兰教组织和穆斯林知识分子自身的工作来完成。这里所要讨论和介绍的就是刘智的《天方性理》。此书的作者刘智(约1660~1730年),是清初伊斯兰教学者,字介廉,晚年自号一斋,江苏上元(今南京市)人。青  相似文献   

16.
《寻求真理者之友》(Anīs al-Tālibīn)是一部用波斯文写成的穆斯林圣者传,成书于公元1696年前后。书中记述了明末清初西域伊斯兰教宗教领袖们的业及黑山派、白山派的斗争,反映了当时叶尔羌汗国统治下的天山南部地区的政治、社会状况,是一部重要的穆斯林语文史籍。 作者沙·马合木·本·米儿咱·法齐勒·楚刺思(shāh Mahmūd ibn Mīrzā Fāzil Churās)出自叶尔羌汗国权贵、重要的军事封建主家族——楚刺思家族,而这个家族的代  相似文献   

17.
《居悉》(藏语《四部医典》的简称)是藏医学的经典著作。是藏族人民在与疾病进行长期斗争以后,参考了其他民族、其他地区医学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也是祖国伟大医学宝库中的瑰宝。《居悉》成书于八世纪末,其主要作者是古代藏医医圣宇妥·元丹贡布宁玛。此书原文是用韵体古藏文写成。1983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汉译本(译者李永年)。书名为《四部医典》,是蒙译本以外的又一种全译本。为了尽量保持原书的风格,也用韵文译成。《居悉》翻译成汉文的《四部医典》由四部分构成(总则医典、论说医典、秘决医典、  相似文献   

18.
《啰哩回回——元代的吉普赛人》是杨志玖先生晚年的一篇名作,发表后学界多有赞誉。本文在杨先生之作的基础上,沿着杨先生论文的思路,作进一步的探寻,试图对中国的吉普赛人问题能稍有深化,也通过此文来表达笔者对杨先生去世10周年的纪念之情。  相似文献   

19.
芦笛 《回族研究》2011,(4):84-90
大型真菌是独立于动植物以外的一类特别的生物,在中医古籍中源流甚早且自成体系。作为最重要的古回医典籍之一,《回回药方》(残本)中提及大型真菌药物的词多达一百次以上,其中既有阿里公、阿里浑、阿儿公、福忒而、祖马鲁黑等回药音译,也有茯苓、天麻、蘑菇等汉药名称。它们分见于近百种药方之中,且药方之药效记载也多种多样,显示出古代回...  相似文献   

20.
小说《德米安》出版于1919年,当时的欧洲刚刚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洗礼,政治和经济都陷入了巨大动荡期。当时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都渴望发动一次改革或是战役,从而为"改变"和"新生"寻找到一线生机,人们期待的不是看着成千上万的人死去,而是新的人类的诞生。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德米安》应运而生,引领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踏上追寻自我的征程。至今,这部小说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