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德川时代三大改革的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历史系沈仁安德川幕府建立的幕藩体制在德川时代的前100年期间,基本上适合日本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因而推动了社会的前进。元禄年间(1688~1703年),德川幕府的统治达到极盛时期,出现了一片兴旺发达的太平盛世景象。...  相似文献   

2.
儒学与武士     
儒学与武士吉林大学哲学系王中田本文试从实践的层次上考察江户时代日本儒学与武士之间的关系、儒学对武士阶层的影响、武大道对儒家思想的吸收。江户时代(1603~1867年),是儒学传入日本后发展的高峰期。经过德川幕府的极力推崇和儒学者的辛勤努力,儒家思想从...  相似文献   

3.
武玉环 《唐都学刊》2003,19(2):16-19
江户时代的日本儒学 ,受幕府支持而繁荣发展 ,并形成了儒学各派。江户时代的日本儒学有不同于以往时代的特点 ,并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一、分析江户文化的新视角 1603年,德川家康基本削平群雄,由朝廷册封为征夷大将军,在江户城设立幕府,逐渐确立以江户幕府为中央政府和以各地臣服的藩为地方诸侯的“幕藩体制”,在直至1867年15代将军德川家喜实行“大政奉还”为止的260余年间,实施军事封建  相似文献   

5.
日本江户时期,也可以说是盯人的时代。日本的封建社会在这之前经历了四百余年的历史。自十七世纪初德川幕府取得政权后,从封建社会内部分化出的叮人阶级已经成长为具有独立于世的实力。商品的流通、贸易的繁荣、手工业的发达,使这个阶级拥有巨大的财富。它的力量、勇气、意志,它的感情、精神,它的社会地位,它的弱点,创造了它在艺术上的一系列代表人  相似文献   

6.
武士道与“士道”的分歧和对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户幕府的确立,结束了日本连年战争的局面,随着江户幕府统治的日趋巩固,武士阶层面临的社会环境也随之发生变化,与旧类型武士相对,一种新类型的武士应运而生。旧类型武士大多信奉武士道,新类型武士则推崇"士道","士道"在江户时代武士的政治、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过十分显要的地位。本文拟就武士道与"士道"的分歧和对立作以分析。  相似文献   

7.
竹内实教授指出:日本被迫开国(1854年)后14年就推翻德川幕府,建立了明治新政权。中国被迫开国(1840年)后71年,才推翻清王朝,实现辛亥革命。日本推翻德川幕府后迅速实现“维新”,走向资本主义。中国辛亥革命时则半殖民地的格局已经形成。 这就是说,两国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应变能力”,亦即能否不失时机地实现国内社  相似文献   

8.
上方文学     
“上方”系日本京都和大阪一带。上方文学指古代以京都和大阪为中心的文化圈内创作的文学作品。日本的近世始于德川氏族开创的江户幕府(1603~1867)。江户(今东京)当时尽管是政治中枢,但在文化方面还是一块未开垦的土地。相比之下,京都是皇城,文化传统已长达千年,大阪有“天下厨房”之称,是日本经济最发达地区,文学因出版业的发达而得到快速发展。元禄时代(1688~1703)之前,文学艺术的世界几乎为京都和大阪所独占。从武家社会传统的雅文学(古典文学、和歌、汉诗)到新兴的町人社会的俗文学(假名草子、浮世草子、俳谐、净琉璃、歌舞伎),大都出于…  相似文献   

9.
日本德川幕府的土地制度为等级领主制,亦称为"石高分封制",这种土地制度改变了中世以来多重土地支配隶属关系,是以领主农民间的阶级关系为基础的封建领主制.它通过检地将土地生产力表现为"石高",明确了农民保有土地的担税责任.建立起幕府一大名一农民间的统治、被统治关系.德川幕府的领主及其家臣武士团整体离开农村,集中于城镇,他们的生活来源基本依靠农民交纳的地租,小农经济是德川幕府幕藩体制的经济基础.农民的生产与生活状况直接影响到德川幕府统治的稳定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0.
“锁国政策”的功与过———论日本德川幕府时期的对外政策祁颖近代日本腾飞的重要事件是明治维新。导致明治维新的因素有内因与外因两方面,而研究这个问题就必然要把注意力集中于日本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德川幕府时期的对内对外政策,“锁国政策”在当时对外关...  相似文献   

11.
略谈“长崎会所”与“十三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淑娟 《日本研究》2003,18(3):59-63
日本江户后期,在对外贸易政策的转变中,一个重要特征是将贸易权逐渐收归幕府手中。经过幕府多年的政策性选择,专事对外贸易的日本商人群体逐渐发生变化,江户贸易商由平户相对自由贸易时期的多元化主体,最终定型于“长崎会所”——一个幕府直接控制下的近乎于行业管理性质的贸易机构。而在中国清朝,也有这样一个类似的外贸商人群体——十三行,它的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历史,也折射出了清朝政府的贸易管理政策的基本立场。  相似文献   

12.
一、时代造就的思想家1 8世纪中期 ,日本封建社会正处在从繁荣走向危机的转折时期。德川幕府在经历了早期“文治主义”政治变革以后 ,社会处于稳定时期 ,农业生产获得巨大发展 ,然而不久之后就已经显现出诸多社会危机。随着商品经济发展 ,传统自然经济面临巨大挑战。一方面 ,德川中央军事贵族统治集团和各地政权都遇到了财政困难 ,武士阶层生活穷困。另一方面 ,城市商人聚敛财富 ,或贷予武士 ,或经营新田 ,甚至进入政治舞台 ,活跃在社会的各个层面。德川幕府实行享保改革和宽政改革 ,政策摇摆不定 ,重臣田沼又推行了一整套旨在吸收商人能量…  相似文献   

13.
汉学是日本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日本历史上,汉学经历了几次繁盛时期,当然也经历几次停滞期。本文试图以五山文学和江户时代之间空白期的中世后期为时限,在探讨这一时期的游历者的学问和文学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游历者和战国武将们之间的关系,分析其活动对于江户时代的汉学的兴盛以及江户幕府采用儒学作为官学产生了何种影响。  相似文献   

14.
赵刚 《日本学刊》2006,(1):148-160
《遣大明国》、《遣福建道陈子贞》及《答大明福建都督》是江户初期最能反映幕府的对明朝外交政策的基本文件。日本在庆长十四年,与朝鲜缔结了《己酉条约》(庆长条约),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然而,幕府政权与明朝的外交关系,直至明朝灭亡也未能实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因为明朝政权在江户幕府创立不久就被清朝取代(1644年)。同时,最为重要的则是江户幕府通过两次大阪城之战的胜利,稳固了政权的基础。日本的外交政策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以上述史料为依据,对江户初期幕府对外政策的演变过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德川幕府初期对明朝和朝鲜的积极外交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明兵 《日本研究》2012,(1):124-128
从学界鲜有关注的幕府“海禁令”发布(1633年)以前三十年间的德川幕府对明朝和朝鲜李朝的外交来看,在明朝取消经贸往来、加强海防、既而军事威慑,同时附以战争罪责的道义质问和非难,以及幕府面临西方基督教而“禁教”而自我收缩的外交困境下,江户幕府积极主动与明朝的直接外交虽然未有明显的进展,但通过与朝鲜的积极接触进而实现了与朝鲜的关系正常化.同时,幕府也积极展开了对荷兰和越南的一些经贸往来.  相似文献   

16.
17世纪初德川幕府建立幕藩封建统治之后,在长达200余年的时期中,儒学在前近代的文化范畴中占据统治地位,这是研究日本封建时代和近代初期文化的一个重要课题。尤其是儒学  相似文献   

17.
锁国闭关时代中日认识西方的情报系统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是中日两国历史上的“锁国闭关”时代。在这200余年时间里,日本建立了锁国体制,中国实行闭关政策,但两国认识西方的情报系统却有较大不同。1、锁国时代,德川幕府虽然禁止外国人来日贸易,但仍开放长...  相似文献   

18.
“芙蓉毒雾海漫漫,我自闭关眠不动。一朝轮船炮声来,惊破看花众人梦”。这是我国近代研究日本的奠基者黄遵宪先生在其《樱花歌》中,用来描述德川幕府因闭关而对世界茫然无知和在黑船来日时幕府的惊惶景象。但是,近年来新发掘的史料表明,在闭关锁国中的德川幕府的统治者通过来长崎的荷兰等外国商人不仅很了解世界,而且在佩里所率黑船来日的前一年,就已事先通过“幕府线人”掌握了佩里来日的行期,甚至各战船名以及指挥官的姓氏均已掌握。根据日本神奈川县立历史博物馆所藏《阿部家史料》表明,早在嘉永5年(即在佩里来日的前一年的1852年),幕府…  相似文献   

19.
日本《日本历史》1984年6月号报道,日本最近出版了大久保利谦编纂的《近代史史料》。该书是江户幕府末期“开国”起直到明治末年的日本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方面重要史料的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专集。每项史料中均有时代概观和对于史料的简明解说。  相似文献   

20.
大名是指江户时代的诸侯而言,后也指江户时代之前的地方上有实力的武士土豪。14至15世纪守护成为一国或几国政治、军事、经济的组织者,为与镰仓时代的守护相区别称守护大名。其基本内容是,守护出身或从在地领主中上升的大土地领有者,通过在地领主控制农村自治共同体,集中了地方统治权;更从室町幕府手中分得越来越多的统治权,并且力图操纵幕府,从而建立了既不同于律令制时代,也不同于镰仓幕府时代的封建割据政治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