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我国西部地区幅员辽阔,资源富集,经济发展环境容量巨大,然而由于生产力发展程度低下,资源转换能力薄弱,在建国后的工业大建设中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使现实经济社会发展和未来可持续发展都面临着特殊的矛盾和困难。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治理推动下,西部的环境保护工作发展迅速,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在国家西部大开发号角吹响的今天,我们应该继续运用可持续发展思维,探索在开发西部过程中,如何切实有效的保护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从而实现西部开发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初衷。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国家地质公园建设策略浅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地质公园是自然资源的组成部分 ,可以实行产业化。建设地质公园应该走绿色开发之路 ;把地质公园作为旅游地质资源的一部分 ,纳入到旅游产业的链条中 ;地质公园应该建成科学、探险旅游的基地。省市相关部门在地质公园资源的调查和开发过程中应该给予政策指导和资金扶持。安徽省应积极筹备 ,早日申报安徽大别山国家地质公园 ,不仅使这一世界级的地质遗迹得到保护 ,而且为安徽省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大发展和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3.
论西部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与人力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育的发展、人力资源的开发是决定西部民族地区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提高其经济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保障。本文从西部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现状入手 ,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5 0多年来 ,西部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 ,差距仍然较大 ,表现在基础教育薄弱 ,高等教育发展滞后 ,劳动者受教育水平低等 ;低下的经济发展水平、恶劣的自然环境、不合理的教育结构及教育体制改革的滞后是制约西部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认为加快西部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途径 ,要把教育发展纳入基础设施建设的范畴、纳入市场机制运行的轨道 ,提出加强基础教育发展是关键、加快职业技术教育是重点 ,积极发展高等教育的政策取向 ,并从教育投资、教育结构、教育体制、人才引进等方面提出了加快西部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西部地区地域广袤,自然资源丰富,存在着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在优势.然而,由于西部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文化与观念落后等原因,西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与东部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用详实的资料和数据对东西部地区金融发展状况的差距进行了实证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5.
南海是中国唯一的热带海区,旅游资源特色鲜明,旅游市场前景广阔.无论是从捍卫南海主权,保护生态环境,满足人民海洋旅游需求,还是从改善南海军民生活条件等方面来看,南海旅游开发意义十分重大.南海独特的区位、良好的自然环境,较高的旅游资源品位都为旅游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应以三沙市的设立为契机,大力推动南海旅游发展.应重点开发热带海洋观光、潜水健身、休闲渔业、科普探险、国防教育等旅游产品,并通过建立良好的运作机制与保障体系促进南海旅游开发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水库有吸引旅游者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遗存以及人工创造物等旅游资源,为旅游者从事观光、求知、娱乐、度假、探险猎奇、考察研究等活动提供了平台。但我国水库旅游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水库旅游开发的规模小、产品层次低、项目类型单一,缺乏将水库与周围环境有机结合起来的意识。因此,探讨了水库旅游深度开发的必要性、内容和步骤,以期对水库旅游开发起到一定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了依托资源优势,实现西部经济的大发展,党中央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然而,西部地区自然状况十分恶劣,生态环境明显脆弱。在西部大开发中,必须首先注重环境问题,把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实现西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疆地区属于我国“三北”地区 ,具有采暖期长 ,地域辽阔 ,特殊的地理环境及恶劣的自然条件等特点。国家近几年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逐步加大。为保证西部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及自治区有关部委对“实施建筑节能 ,开发利用新能源 ,改善大气环境”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9.
开发知识资源 实现跨越式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资源是最重要的发展资源 ,但西部发展的最大瓶颈是知识资源的匮乏和对现有知识资源的利用不足。在西部大开发中要从主要开发自然资源转向开发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 ,在开发知识资源中通过提高知识吸收能力、知识交流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 ,带动教育产业、信息产业和科技产业的发展 ,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0.
西部大开发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既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也应该包括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目前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问题关注较多,而对文化环境的保护研究较少。时下,西部民族地区的文化生态环境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并且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西部民族地区的文化资源和文化生态将会受到更加严重的冲击,对此问题若处理不当.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直接影响西部大开发的成效。要在保护自然生态的同时,采取多种办法,加大力度保护文化生态,使西部民族地区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1.
江苏沿海地区体育旅游资源丰富,人文历史沉淀丰厚,以国家级港口为主的都市体育旅游资源、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主的休闲体育旅游资源、以名山森林为主的探险体育旅游资源、以现代化体育设施为主的健身观摩体育旅游资源,均亟待开发和利用。通过重点发展港口旅游、绿色旅游等休闲体育项目,创新营销手段,规范体育旅游市场,推出专项体育旅游产品,培养专业体育旅游人才等手段,既可以在加强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同时,拉动沿海经济发展,又能够实现江苏沿海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论西部旅游开发与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西部旅游开发实质上主要就是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此乃民族地区实现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的战略抉择.西部旅游开发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应当同步推进,以求互动.同步推进西部旅游开发与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着重采取七条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3.
江苏沿海湿地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沿海湿地资源丰富 ,区域特征显著 ,已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成为重要的环境资源和旅游资源。江苏沿海湿地旅游资源的开发 ,必须以生态旅游为特色 ,开发与保护相结合 ,建设连云港山地海岛湿地自然风景区、盐城国家湿地公园、南通湿地民俗文化旅游区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当前少数民族文化有被边缘化的趋势,而将少数民族文化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可以促进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更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但若“单一”地开发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成本过高且缺乏吸引力,应对其进行“系统”开发,比如以流域为纽带等。本文详细论证了“酉水旅游带”的开发,特别应明确该旅游带的“文化主题”、系列个体旅游点的“文化主题”及其联系。  相似文献   

15.
仡佬族世代居住在贵州,道真县是其主要聚居地之一。仡佬族的生产活动、社会交往、信仰禁忌等,都既体现出本民族特有的风格,又是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的结晶,这些独特的文化事象都是有待开发的珍贵旅游资源。前期的相关研究既涉及对这些资源的有效开发,又涉及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切实保护。  相似文献   

16.
探险旅游因其危险性、专业性和刺激性等特点对旅游活动的风险防范、安全保障和技术支持提出了较高要求。我国探险旅游在这些方面均存有不足,供需失衡为主要诱因。我国探险旅游的供需失衡表现为市场需求与有效供给的失衡、产品构成与旅游期望的失衡、组织方式与安全需要的失衡。应通过规范市场供给、加强探险旅游产品开发、完善安全保障体系、引导探险旅游需求、帮助旅游者正确认识自身需求等措施,可使供需失衡问题得到消除或缓解。  相似文献   

17.
开发利用三峡旅游资源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资源具备一定功能和价值,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长江三峡融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历史资源、工程资源、影像资源、旅游资源于一体;旅游资源和水力资源一样,十分丰富,是旅游资源富矿。开发利用三峡旅游资源,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规划,统筹兼顾,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整合旅游资源,真正把三峡旅游作为支柱产业,尽快实现三峡旅游业突破性发展,打造世界知名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自然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明显地提升了,其经济价值和其他价值之间的矛盾也变得越来越突出。如果能够有效地利用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的比较优势来发展旅游业,就可以实现自然文化遗产所在地经济良性增长的目标,并使环境资源冲突与环境代价降到最低限度。因此,我们必须重新认识自然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既要重视自然文化遗产资源在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更要在开发与利用的同时,充分认识到这种珍贵而稀缺资源的脆弱性及其不可再生性,切实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其安全和延续。  相似文献   

19.
旅游对扶贫的作用机理,主要体现为旅游打破贫困地区生态文化资源丰富与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两难悖论,给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带来收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就业机会和岗位,带去消费,提高当地人口素质,突破贫困、人口、资源恶性循环等方面。旅游扶贫的减贫效应,主要包括经济减贫效应、社会减贫效应、生态减贫效应和文化减贫效应等。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选择新疆14个地州市的2000-2012年的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法,对旅游公共服务系统中的要素对旅游开放度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是旅游交通服务系统对旅游开放度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旅游人力资源状况,并且旅游安全保障、旅游信息服务、旅游环境服务等都对旅游开放度有着重要影响。而以酒店为代表的基础设施状况则对旅游开放度没有显著影响。因此,要提高旅游地的开放度,不应对基础设施过度投资,重心应该放在旅游交通设施建设及旅游人力资源的培养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