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俄罗斯外交的主要目标是重塑大国形象。虽然它不能象前苏联那样在世界舞台上同美国争霸,但绝不愿受制于人。它调整了向西方一边倒的方针,转而实行东西兼顾的外交政策,恢复大国影响。无疑,俄罗斯外交工作的重点仍然是美国和西欧。为重振大国雄风,首先是巩固俄罗斯在独联体的地位,起领袖作用。第二个层次则是在中东欧地区确立有强大支配力的大国形象,阻止北约东扩、在这方面双方将会经历长时间的争斗。在世界其他地区、根据轻重缓急,有重点地积极参与或以参与但不卷入的形式,有力地显示其大国形象和地位,确保其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尤其是在亚太和中东地区将会有积极的动作。  相似文献   

2.
袁红 《唐都学刊》2004,20(2):153-156
20世纪 60年代 ,戴高乐为维护法兰西民族独立 ,争取大国地位 ,利用有利的国内外条件 ,在军事、经济、外交、“非殖民化”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独立外交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打击了美国的霸权势力 ,提高了法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 ,缓和了东西方关系 ,对 60年代以后的国际关系和国际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俄两国作为国际政治力量对比中的平衡力量.对于维护世界稳定、安全与和平,促进两国共同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因此两国在对方国家的外交战略中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对奉行在东西方保持平衡外交政策的俄罗斯来讲,为避免美国一极主宰世界,需要借助其他力量达到均衡的目的,即用东方外交平衡西方外交,而这个平衡的依重力量就是中国.并且,中国是世界和亚太地区发挥重要作用的国家,又是俄罗斯的最大邻国,所以,发展与中国的关系是俄外交政策的优先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4.
2012年以来,内部政治经济局势的动荡、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动、普京重新当选总统等因素促使俄罗斯外交出现转型,乌克兰危机则加速了这一转型进程。本文分析了俄罗斯外交转型的传统背景和现实原因,认为此次转型背后有一个必然和偶然变量累积的过程。俄罗斯对欧亚和亚太地区的战略、国家软实力和国家认同建设领域都做出了相应的政策调整,不仅注重围绕国家经济和安全利益改变外交政策,也通过改变公共外交方略和整合国内政治认同来影响外交工作的绩效。这些转型特点不仅体现了俄罗斯外交政策所具有的连续性和渐变性,也对中俄关系产生了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两国可能在某些领域出现利益、观念和政策的冲突,但这种挑战并不能埋没中俄采取适当方式将矛盾化为机遇、进一步提升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转型期的日本外交──评大平、铃木、中曾根内阁外交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姚文礼70年代末至80年代,基于发生了巨大变化的国际形势及本国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日本对其外交政策进行了战略性的调整,开始开展“大国外交”的尝试。日本当政者公开宣称:日本要“从被...  相似文献   

6.
目前 ,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正处于转型时期 ,在 2 0 0 2年 ,这一形势逐渐明朗。在 1 991~ 1 999年叶利钦总统执政期间 ,俄罗斯的经济濒临崩溃 ,整个社会动荡不安。然而 ,自普京总统执政以来 ,俄罗斯经济呈现出逐渐好转的迹象。在外交政策方面 ,普京总统采取了与西方国家联手反对恐怖主义的战略 ,对美国在中亚地区和高加索地区的影响保持沉默。时至今日 ,俄罗斯已成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战略伙伴 ,而独联体的作用正逐渐减弱。普京总统曾反复强调 ,经济振兴和俄罗斯人民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善是他的首要目标。目前 ,俄罗斯经济出现了某些积极的发…  相似文献   

7.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是现代中国外交史上一段从屈辱外交到独立自主外交历程的重大转折。前者是二战期间苏联推行大国强权政治、美英绥靖政策及蒋介石磕头外交等因素作用下的产物 ,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而后者是冷战开始后苏联调整对华政策与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一边倒”外交政策背景下签订的 ,维护了国家民族权益 ,揭开了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的序幕。  相似文献   

8.
日本对华政策进入新阶段济南陆军学院杨运忠90年代初期以来,在争当政治大国目标的驱动下,日本政府对其外交战略进行了一系列重大调整。作为日本外交政策重要组成部分的对华政策,也随之发生变化,进入了强化政治外交的新阶段。日本对华政策的新变化,直接影响到未来中...  相似文献   

9.
缅甸独立后的外交政策先后经历了冷战时期的中立主义外交,1989~1992年的对华友好外交,1993年后的多边外交。进入21世纪后,缅甸把油气资源作为其多边外交的新手段,对中国、印度、泰国等邻国,以及区域外的俄罗斯等国推行以油气资源为重要内容的多边外交,并利用各国相互制衡,以保持其内政外交的独立自主。缅甸的油气资源外交较大程度地维护了国家利益,增强了缅甸在国际政治舞台的博弈能力,并对相关国家的对缅政策产生了复杂的影响。2011年上台的民选政府势必会继续利用这一外交新手段在对外关系中追求平衡,完善多边外交。  相似文献   

10.
苏联解体后,新欧亚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思潮活跃于俄罗斯的学界及政界。新欧亚主义思想在继承俄罗斯古典欧亚主义思想的同时,结合当下国情和时代特色,从历史、文化、地缘等因素出发,为俄罗斯指出了一条独特的社会发展道路。新欧亚主义思想符合俄罗斯人民的心理需要,因此,备受各阶层人士的高度关注。新欧亚主义倡导的全方位外交政策符合国家的最高利益,其外交理念无疑会对俄罗斯的外交走向产生深远的影响,进而改变国际社会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1.
沈旭辉  刘鹏 《日本学刊》2007,84(2):34-46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的中亚外交政策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已经逐渐从原来的“援助型外交”升级为“战略型外交”。这一转变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经济援助主导阶段”、“经济援助与战略外交并重阶段”以及“战略外交主导阶段”。相对于时下比较流行的“贸易说”和“能源说”,本文提出了“政治战略说”来理解日本中亚外交政策升级的背后逻辑。并总结了三大具体原因,其中内因为日本对国家政治利益的追求,外因为日美同盟关系的微妙变化以及大国地区外交竞争的推动。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诸多方面继承苏联超级大国的地位,安全战略有其特点。旨在重振大国雄风,确保原苏联地区势力范围,竭力防止北约东扩。恢复元气前“绵里藏针”,基本上守而不攻,至多守中有攻。安全战略的调整,体现综合国力,适应形势变化;注重当前,着眼长远;重视地缘因素,突出大国关系。表现为从对西方“一边倒”转向外交全方位;在平等基础上与西方国家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加强独联体经济、军事安全一体化。中国处于俄安全与外交战略亚太方向之重要位置。地缘因素对中俄关系存在双重影响。目前两国睦邻友好、互利合作关系发展顺利,潜力巨大,彼此得益,并将对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西方科学外交肇始于21世纪初,主要关注科学合作、国家间关系及应对全人类共同挑战等议题。由于科学外交的新兴属性与内涵的多样性,西方学界对其概念未有相对一致的看法。总体来说,科学外交是一个外交领域和一种外交政策工具。科学外交虽有其积极意义,但带来的挑战和局限不容忽视,其作用的发挥面临着客观现实与传统政治的制约,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视科学外交为追逐自身利益的工具,损害了其他国家的利益。在新形势下,中国需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科学外交战略,坚持主权平等和科学原则,聚焦共同利益,共享科学合作成果,加快科学外交"走出去"步伐,主动应对西方发达国家"科学外交"带来的地缘挑战。  相似文献   

14.
英国“三环外交”政策论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20多年间,英国外交政策的核心内容是“三环外交”。一般认为,“三环外交”是不成功的,而且是不现实。但实际上,从“三环外交”出笼及其被推行的特定历史环境看,这一外交政策虽然没有达到设计者的终极目的,却仍然是可行的、现实的。因为“三环外交”在一定时期内维护了英国的大国地位,有利于英国处理好战后初期同美国和西欧各国的关系,使英国完成了由殖民帝团向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转变、这种转变是历史的进步。虽然“三环外交”对冷战起到了推波动澜的作用,但这项外交政策并未失去应有的灵活性。“三环外交”体现了英国传统外交中丰富的想象力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高超的外交技巧,不能对其彻底否定,相反值得我们今天认真研究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在叶利钦执政8年期间,俄罗斯远东对华关系经历了一个由波动、调整到健康稳定发展的过程。展望后叶利钦时代,在中国和俄罗斯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继续发展的大格局中,两国边境毗邻地区的经贸合作和睦邻友好关系仍将保持积极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6.
试论印度地区外交政策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印度自1974年独立以来,一直把在南亚确立主导地位和势力范围作为其地区外交政策的根本目标。为此,印度积极推行霸权和扩张政策,致使与邻国关系紧张:与中国于1962年发生过边界战争;与巴基斯坦则三次兵戎相见;与其他国家诸如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小国多以政治渗透、经济封锁、武力威胁乃至军事干涉为国家间语言,和睦相处的少,关系紧张的多。冷战术结束后,印度对外政策虽然作了很大调整,在处理与邻国双边争端中采取积极、灵活乃至宽宏大量的作法,但其地区外交的根本目标没有丝毫改变。一、地区外交政策的理论如同任何一种外交…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土地私有化与农业政策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私有化是俄罗斯农业改革的切入点 ,也是俄罗斯变革土地所有制关系 ,在农村全面实行私有制的重要举措。无论是前总统叶利钦还是现任总统普京 ,都倾注全力推进土地私有化进程。土地私有化不仅引起土地所有制关系的重大变革 ,而且客观上也要求俄罗斯对农业政策做出重大调整。本文依据相关资料 ,首先对叶利钦时期和普京时期土地私有化的基本情况、特点和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 ;在此基础上 ,考察了俄农业改革和土地私有化所带来的正负效应 ;继而阐述了俄罗斯基于农业改革和土地私有化的现实问题而对农业政策所做的调整 ;最后得出了若干结论。  相似文献   

18.
当西方逐渐相对衰落时,当今的中国已经处于"坐二望一"的权力地位。面对国际形势和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剧变,当前中国外交正面临巨大的转型机遇与挑战。在经历了致力于生存的革命外交与致力于国内发展的发展外交之后,中国正迎来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国外交新阶段。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践行要符合世情、国情与现实需要,大国外交的"中国特色"在于,这是一条告别传统大国主义、强权政治的大国外交之路,而致力于自身和平发展的同时促进和谐世界的新型大国外交之路。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国威胁论"在西方国家特别是在日本被大肆渲染。中国经济大国的实现与适度地增强军事力量,真的对日本及世界构成威胁吗?本文对此做出验证。首先分析了中国威胁论产生的背景;其次论证了中国军事力量的增强并不能构成威胁,最后,分析了中国的军事、外交战略与成为经济贸易大国之间的关系,认为适度增强军事实力,是成为经济贸易大国必须的,不是扩张主义的,这一点从其多年坚持的多元协调外交政策也可以得到证明。  相似文献   

20.
在俄罗斯整个历史上,以地理扩张以及由此催生的救世使命为根本内核的地缘政治思想不仅在保障国家安全方面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且造就了俄罗斯与西方之间的安全两难。冷战后俄罗斯地缘政治的一大现实就是欧亚大陆外围势力向核心区域渗透,而不是传统上的核心影响边缘。在这一地缘政治条件下,俄罗斯国家的民主转型根本改变了作用于对外政策制定的几乎所有因素,致使俄罗斯外交政策不可避免地成为国内政治的主要议题之一,结果使得可以进行新的选择的俄罗斯常常感到自己缺乏这样做的力量。新生俄罗斯外交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之一就是自身的不安全感,而外交政策的紊乱恰恰是地缘政治和民主转型双重作用的结果,是其不安全感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