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从“隆中对”说起 正如柯林伍德的“问答逻辑”所揭示的,任何“言说”都是一种有意图的行为,都是对言说者心目中特定问题的回答。因此,要理解某一言说的真正“意涵”,人们必须要首先“复原”该言说者心中的问题。这一点同样适用于剑桥学派的方法论研究,也就是说,我们要想真正洞悉剑桥学派方法论的精义之所在,就必须返回到剑桥学派所面对的困惑及其所意欲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引子 在“我说故我在(as we speak,so we are)”的口号下,20世纪的主流西方哲学采取了一种“语言转向”。在其影响下,近平所有的人文社会学科都对“语言”问题呈现出一种戏剧性的、重生的兴趣。人们开始意识到,作为一种人类活动,语言不仅是一种工具,而且也是世界的构成性要素。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斯金纳等人吮吸着由奥斯汀和维特根斯坦等人所遗留下来的丰富思想乳汁,开始在人类最古老、最保守的文化事业——历史研究(尤其是思想史研究)中奏响“语言转向”的号角,并在对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极负盛名的《关键词》的批评中成功地打响了“革命的第一枪”。在斯金纳看来,威廉斯的分析不够精细,也欠深入,因为他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固守着传统的representation--reality之间的范式性关系,把由语言所承载的“意义”看成是副像性的(epiphenomenal),是由语言外的现实所决定的,而没能意识到语言在意义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的构成性作用,从而忽略了语言和社会现实之间的相互塑造的复杂纠结。  相似文献   

3.
从事文学人类学的“仪式”研究,自然会首先注意到“文学与仪式”的内在关联。从20世纪文学批评中的神话--原型批评派的实践与英国的仪式学派(又称“剑桥学派”)的渊源关系上,就可以得知大概。民族志电影作为一种主创人员通过人类学视角创作的叙事文本,其中的仪式叙事有其重要的内涵和价值,但易被研究者忽略,本文即是从文学人类学的视角,以电影《赛德克?巴莱》为例,浅析其贯穿影片的仪式叙事,揭示其深厚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4.
阅读剑桥     
钟芳 《老人世界》2011,(8):41-41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徐志摩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再别康桥》,宛若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唤起了人们对剑桥的无限遐想,剑桥也由此变成了无数中国人魂牵梦萦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剑桥数桥     
子逸 《老人世界》2020,(1):43-44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徐志摩这首脍炙人口的《再别康桥》,唤起了多少人对剑桥的无限遐想,剑桥也由此成为无数中国人向往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一、由电影《罗生门》说起 日本导演黑泽明的《罗生门》,讲述的是一件发生于竹林中,涉及盗贼、武士及妻子的凶案,其中武士被杀,其妻子被强奸。影片由庶民、樵夫和云游僧在一个废弃的罗生门下的偶遇以及由此而引发出的对话正式展开。  相似文献   

7.
美国副国务卿佐立克于2005年9月在其所发表的《中国向何处去:从成员到责任》一文中7次引用“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一词。不少学者将其视为新时期美国政府对华政策新的定位,认为它标志着美国风行一时的“中国威胁论”转向“中国责任论”。结合佐立克演讲全文的内容和语境,中国对“中国责任论”的态度,应区别于先前的“中国威胁论”,厘清其中“责任”的涵义,中国在争做“负责任大国”方面的责任定位。  相似文献   

8.
张耀芹 《现代交际》2011,(11):81-82
库尔特·冯尼格特(Kurt Vonnegut Jr.1922-2007),是美国后现代文学的先驱者之一。本文试图对库尔特。冯尼格特在小说《加拉帕戈斯群岛》中的未来学思想进行探究,解读《加拉帕戈斯群岛》是如何呈现其作者的“末日论”的。  相似文献   

9.
徐达 《现代交际》2010,(4):98-98,97
对某一位经济学家的思想,某一种社会思潮的分析理解都离不开对当时历史背景的认识,法国重农学派的领袖人物魁奈的“政府之手”学说,与其说是一种思想创新,不如说是基于当时的社会现状而下的一剂良药。本文试图通过对魁奈所处历史阶段的解读,更深入地领会这位带有保守与进步双重色彩的古典经济学大师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10.
“安琪之家”的全称是“南宁市安琪之家脑瘫儿童康复教育中心”,成立于2002年儿童节。它的创办人王芳希望孩子们在这里能够生活得像天使(“安琪”是英文天使“angel”的译音)一样快乐。2007年3月,王芳荣获第六届“广西十大女杰”称号。 2005年,“安琪之家”入选清华大学《中国NGO(非政府组织)500强》,王芳作为全国20家NGO慈善机构的创办人,受邀参加了建国以来首次由政府举办的中华慈善大会;2006年国庆节,央视《半边天》《寻找母亲》系列节目第一个播出了介绍王芳事迹的《妈妈是天使》;2006年12月,王芳被评为“中国百名优秀母亲”。 这些夺目的光环背后,有多少辛酸和磨难,让我们来听听王芳的丈夫是怎样讲述的。  相似文献   

11.
喝西北风原作“吸风”。指道家所宣扬的一种境界,即不食人间烟火,只靠呼吸空气生存。指没有东西吃,空着肚子过日子。出自《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不食五谷,吸风饮露。”唐朝·枉檐《游边》中写道:“边云四顾浓,饥马嗅枯丛。万里八九月,一身西北风。”如“叫我们管山吃山,管水吃水,都像你这一毛不拔,我们喝西北风。”(清朝·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1回)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导刊》2011,(17):12-13
2010年11月27日~12月4日,《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第八检查组,对内蒙古、山西、天津三省(自治区、直辖市)落实《规划》情况进行了检查评估。总体来看,“十一五”期间,山西、内蒙古、天津三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政府对老龄工作高度重视,将贯彻落实《规划》纳入到党委、政府的重要议程,《规划》中所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基本完成。  相似文献   

13.
黄曼霞 《职业》2023,(7):65-68
<正>课程思政是党中央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厦门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作为厦门市唯一一所公办技工院校,致力于打造“全国一流的技能人才培养摇篮”,在教育教学中,认真贯彻《意见》要求,充分发挥新时代技工院校在美育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文化观,培养具有审美修养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4.
道家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学派,其核心思想“道法自然”自古便深刻影响到了书法审美理念中,并孕育出与《绮丽》相对立的书法品评范畴——《冲淡》。宗白华在其《美学散步》中提出了两种审美理想:“华丽繁复的美”和“平淡素净的美”。这里的“平淡”并不是平易浅俗,而是以老庄“道法自然”、“虚静”、“无为”的思想为内蕴,崇尚以清静空明的胸怀体现万物,创造出符合道家最高艺术理想的“自然平淡”的意境。在现代社会充斥了浮躁贪念和奢华物欲的背景下,书家创作更需要一颗平静淡定的无欲无为之心。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物质生产是如此,精神生产亦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马恩选集》P225)“不成熟—成熟”理论是行为科为的一种学派思想,作为以心理学、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为基础的行为科学亦可以看作是这种公共精神财产中的一部份。  相似文献   

16.
郑武生  田兆杰 《现代交际》2010,(11):216-216,215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工作方针和战略主题的要求,也是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当注重四个效应:一是讲求“情感效应”,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学生心灵深处;二是追求“实际效应”,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三是树立“榜样效应”,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和生命力;四是保证“持续效应”,以严格的制度、健康的运行机制,确保思想政治工作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近日复旦大学杨玉良校长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所谈到的有关中国大学精神虚脱的话题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作为一名曾经在复旦任教的教师,我为复旦出现了这样一位睿智的校长感到欣慰,同时也为杨——作为一名中国大学的校长——感到无奈。杨的访谈很好地回答了两个基本问题,即“中国大学(目前)是什么样子的”和“中国大学应该是什么样的”,但从逻辑上看,他的讨论在一定程度上忽略或者说回避了另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即“为什么是(目前)这个样子的”。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2002,(9)
我们宁乡县2002年发行《老年人》杂志4165份,比上年增长近千份,且自费订阅率达到了85%。我们的做法,主要是“四到位”。一、宣传发动到位。我们把发行《老年人》杂志作为贯彻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老干部政治待遇的重要任务,摆上工作日程。去年,在全县召开了乡镇和县直单位离退休人员党(总)支书记、老干专干会议,同时邀请乡镇组织委员和县直单位分管老干部工作的领导参加,研究、部署加强离退休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活动,并就《老年人》杂志发行工作进行动员和布置。会后,层层…  相似文献   

19.
九,是数字中最大的阳(奇)数。《内经》云:“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在古代,九往往用于数之极限,“凡数之指其极者,皆得称为九,不必泥于实数也”(刘师培),如九块、九天等。九的字形,一笔三折,屈曲自如,恰如一条游龙。《易》曰“九五,飞龙在天”,象征至高无一上的皇权。九的字音,与久相同,大写的玫,本意为黑色美玉,音符为义,引为健康长寿、天长地久。可见,“九”有多么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吉祥、尊贵的意蕴,故为古今人名所喜用。古代,有盛唐名相张九龄,以名祈求高寿。由于权奸所嫉,他虽然未能活到九十高龄,…  相似文献   

20.
文中所探讨的《二三子》中“孔子曰”问题,其实就是《二三子》中释《易》者是否为真孔子问题。“孔子曰”不见于今本《易传》(今本《系辞》中只有“子曰”),帛书《易传》五篇也只有此篇通篇全用“孔子曰”,文中论证了此篇中的孔子确为真孔子。解决“孔子曰”问题不仅对研究此篇帛书十分重要.更对我们研究孔子与《周易》关系及其易学思想有极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