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玉霞 《现代妇女》2014,(11):390-390
丁澎是清初著名的回族词人,为"西泠十子"和"燕台七子"之一,名重一时。他在回族文学史以及中国文学史上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本文将对其词学思想做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
山野零食     
儿子的小床底下,我们放了一个大桶子。买来的、爷爷奶奶捎来的、好友同事送的五花八门、天南海北的零嘴儿塞了个满满当当。快要“干涸见底”了,小家伙就会及时的提醒:“妈妈,我没东西吃了”。然后我们就带他到超市采购一番。  相似文献   

3.
在守法成本高于违法成本的情况下,单纯地谴责企业没有良知无济于事。正是监管制度缺失,处罚力度不足,才让跨国企业在中国淘金的时候,少了一颗"畏惧的心"。在商业领域,有沃尔玛"5公里死亡圈"之说,即在一家沃尔玛超市的方圆5公里范围内是不会存在其他超市的,顾客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购齐所有需要的商品。  相似文献   

4.
嘘!严肃点     
嘘!严肃点不要绿色安娜:"吃点菠菜,会给你的脸蛋添点颜色。"尼娅:"可我不稀罕绿睑蛋!"脑袋的作用有个士兵分不清前后左右,军官见他这样笨,便对他说:"记住:凡事都要学会动脑筋,否则真主给你安个脑袋子什么。"士兵立即答道:"为了戴帽子、"把药水摇匀妈妈...  相似文献   

5.
阿颖 《老年人》2011,(4):8-9
为了儿子,50岁的妈妈勇敢学唱《春天里》2009年9月的一天,安徽广德县农妇董观荣正在自家稻田里堆草垛,邻居春子婶急忙跑来叫她:"他婶子,赶快回家,刚才彪子打电话到我家,说他得了重病。"董观荣一听,吓得腿都软了。  相似文献   

6.
王德顺不仅仅是影视演员——从24岁起投身话剧表演,到49岁创造"造型哑剧"将中国哑剧推向国际舞台,再到57岁做人体"活雕塑"蜚声欧洲载入《图片中国百年史》……在跨入影视圈之前,他居然是个"搞艺术的"。不过,与一般深沉内敛的艺术家相比,他又多了些飞扬跳脱的玩性。在他温和有礼的外表掩盖下,总有些狂放不羁的东西冷不丁要迸发出来。他经常觉得,自己仍然是个精力旺盛的顽童,所以才有他60岁开始学冰上速滑、64岁踏入演艺圈、70岁做男一号的“青春”经历。  相似文献   

7.
儿子在深圳     
儿子在深圳(小小说)钱书忠,彭亮钦起八爷的独生子在深圳一家企业当人事科长。那些想去特区淘金的乡邻乡亲纷纷来找赵八爷,求他给儿子写封信,帮忙在深圳找份工作。赵/\爷总是来者不拒,每次给)L子写信,都是要他多多关照乡亲:"我们这块地方太穷呢。"父贤子肖,...  相似文献   

8.
詹丽冬 《女性天地》2011,(12):25-25
日本人 民众常常把"节约"两个字挂在嘴边,超市商场里的商品唯有强调节约、帮消费者省钱,才能让消费者掏出钱来。  相似文献   

9.
鲁礼敏 《老年人》2011,(5):26-28
在当代哲学界,李泽厚曾经"红极一时":上世纪50年代,在"美学论争"中,李泽厚尚未"而立",已成一家之言;70、80年代,蛰伏了20年的他一气写出了《批判哲学的批判》、《中国思想史论》.  相似文献   

10.
董晓平 《现代交际》2013,(11):80-80
1941年,张爱玲在《西风》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天才梦》的散文,结尾写出了这样一句名言:"可是我一天不能克服这些咬啮性的小烦恼,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本文拟将"蚤子"的意象作为研究的对象,以张爱玲的生命情感体验、作品以及"张学"为底色,试图在张爱玲的世界里做一简单的爬梳剔抉,尽力从各个视角诠释"蚤子"在张爱玲世界里的涵义。  相似文献   

11.
"今天,中国终于有勇气凭良心说话,承认自己对不起司徒雷登,对不起这位为中国活了一辈子的美国人。"《南风窗》杂志2011年第4期刊登了《难以道别的司徒雷登》一文,不仅试图重塑一个"别样的司徒雷登",将之装扮成一位"为了心中那不灭的信念和伟大的爱"而献身中国的爱心使者,甚至要国人向这位原本"别了的司徒雷登"道歉。 然而,司徒雷登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如果说,1946年就任大使前的司徒雷登还可以说得上是一个"教育家"的话,那么,1946年以后的司徒雷登就成了美国在华利益的忠实代言人,其个人人格已经过了帝国主义的"格式化"。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1949年,是中国历史的最紧要关头,是中国人民处于帝国主义压迫深重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司徒雷登已没了他时常挂在嘴边的那些"中国朋友",这时他心目中有的只有美国在中国的殖民利益。  相似文献   

12.
近日,《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评论,认为在毛泽东逝世的三十多年后,在如何评价他的政治遗产上,中国的左派和右派正各执一词。这种肤浅的二分法,笔者无法苟同。事实上,当下中国并没有真正的"自由派",更没有所谓的"右派"。中国思想界的主体,不过是形形色色左翼思想的芜杂混合。所谓"自由派"、"新左派"的对立,不过是左翼阵营的内部分歧。  相似文献   

13.
宋臻 《职业》2014,(13):42-43
詹天佑,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他是大清留美幼童的杰出代表,他亲自设计、指挥修筑了我国第一条自建铁路,被誉为"中国铁路之父"。他身上所体现出的民族气节和职业精神,就像八达岭青龙桥火车站那座詹天佑青铜雕像一样,历尽风雨,巍然屹立,给后人以无限启迪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4.
曾苑 《现代交际》2011,(3):147-148
近年来,河源中小超市面临着大型超市和小型便利店的双重"夹击",竞争环境日益激烈。本文指出河源中小超市的现状及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假期里,他乘飞机回家.回到家也没别的事,主要是陪母亲看看电视,聊聊天. 第二天,母亲说,咱俩去买鸡蛋吧!他一听就笑了.在公司里,他是大经理,有专门的秘书与司机.但他点点头说,好. 随母亲出了门.母亲说,去某某超市.他闸,附近不是有家超市吗?母亲眨眨眼,有些得意,说,某某超市的鸡蛋便宜,一斤三块二,附近的这家要三块四.他咋了咋舌.  相似文献   

16.
张东亮 《伴侣(A版)》2008,(10):12-13
一位在约旦经商的山西小伙子,冒险跑到巴格达美军兵营开了一家超市,在这片满眼废墟、流弹横飞的土地上,他的财富梦想能实现吗?在这位中国青年眼里,驻伊美军的生活又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17.
幕华 《女性天地》2011,(6):30-31
俗话说"穷养儿子富养女",周游和王丽丽就十分相信这句话,为了挣钱让女儿过上更富裕的生活,他们连自己的健康都牺牲了。但这样的牺牲,到底值不值?为"富养"女儿,他们成了"月光族"周游在南宁某杂志任编辑,王丽丽在某大型连锁超市任主管,两人的收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相似文献   

18.
多年前,美国世界观察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关于"未来,谁来养活中国"的发问,我们迄今记忆犹新。为了让自己的论点更有说服力,莱斯特·布朗甚至从"农田在消失"等方面预测21世纪中国在耕地和粮食保障方面将不可避免出现危机。而后来的事实证明,他错了。  相似文献   

19.
唐雪元 《老年人》2011,(5):20-22
温家宝总理称赞他是一位"有良知、有灵魂、有道德、有感情、心系灾区的企业家",并向他"表示致敬"。他对自己和家人吝啬,却对他人慷慨大方。迄今为止,他已向慈善事业捐款捐物累计超过14亿元人民币,助人70多万次。他承诺去世之后把财产一分不剩地捐给社会,并号召中国民营企业家每年拿出利润的20%到50%捐赠社会。他就是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  相似文献   

20.
问: 吴先生和我结婚前,就与其母亲共同经营一个小超市.婚后,吴先生的母亲自动退出,超市由吴先生和我共同经营,我们每月约有7000多元的收入.婚后第三年,因感情不合,我一气之下离家出走.此后,吴先生雇用了一个小工继续经营超市,但超市的一切大小事情均由他一个人操心费力.又过了近一年时间,见我仍未回来,吴先生通过我的父母联系到我,提出离婚.我表示同意,但双方在分割超市财产时,我提出近一年来的收入应为共同财产,自己应分得二分之一.吴先生则认为,超市本来就是他的个人财产,且我自愿离家出走,既未参加经营,也未从事家务,无权要求分得超市收入.吴先生的说法对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