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一、释籑、(食巽)、纂 在西周册命金文中,史官宣读册命时说明受命者职司的动词之一有,见于(艹刂辛)氏《历代款识》之铭文。其铭曰: ……王册命曰:易女……易……用 乃祖考事,官司尸仆、小射、底鱼。…… “”字用法及“用乃祖考事”句文例与其它册命金文言“更”言“”相同。例如:  相似文献   

2.
怒江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南麓,怒江上游的藏民称其“那曲”,意为“黑水河”;怒江流经云南境内,由潞西进入缅甸后,称萨尔温江,最后注入印度洋。云南境内的怒江.奔腾于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之间.两山海拔多在4000—5000米。怒江河床海拔仅800米左右.河谷与山颠等差达3000-4000米。形成世界上第二大峡谷——怒江大峡谷。  相似文献   

3.
审美:尺度、属性、规律、价值、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世纪之交关于马克思《巴黎手稿》美学思想的讨论,集中表现在内在尺度、审美属性、美的规律、审美价值和审美关系五大问题上的分歧。只有坚持以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克服旧的直观机械的唯物主义,运用感性对象性的实践理论和对象化的方法,从关系中去探讨美,才能对上述五大问题作出科学的解答。  相似文献   

4.
■、■两个形体是利用人们远行要带上衣服备用的社会现实表达"远行"概念的本字,■、■、■、■是孳乳的形体,表示的也是"远行"。这些形体在卜辞中有的用本义,有的用引申义,有的假借表示姓氏"袁"。  相似文献   

5.
受苦、神正论、训诫、利用韦娜·达斯对痛苦问题的经典性阐释可以在神正论的种种学说里找到。“神正论”一词出自莱布尼茨1701年发表的一部著作。但不论出以什么名誉,一切形态的人类社会无不关心对痛苦的解释。主张把痛苦作“社会利用”的论点认为,痛苦对于权力机构之在教育领域起训诫作用至为必要,而另一方面每一个社会所经受的由战争、犯罪和在人类组建的法庭上理性地施加的痛苦却都根本没有做到公正。从教育角度重新立论来解释受苦的必要性似乎让人感觉受苦不再是“毫无意义的”,但那些不得不承受痛苦的人则不断地向这类学说提出质疑。社会人类学对上述问题的卓著贡献在于:它坚持认为,只有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不是以研究抽象问题为基础才能弄清楚痛苦的实质,并且从而揭示社会的传统、风俗、制度等等如何深陷于两种相对立的模式之中;这就是说,这些传统、风俗、制度既卷进了制造痛苦的模式,又卷进了创造各式各样的能救苦救难的道德社会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有新的挑战,同时也是新的机遇,关键在于如何把压力转化为动力。面临新的阶段,要有新的思路,特别是构建速度、规模与质量、效率(益)和结构相协调的宏观经济生态。为此,还要有新的对策,靠转变政府职能,以努力培育完善的生产、经营和投资环境为己任,实现人民富裕、地方繁荣。  相似文献   

7.
释羌、笱、敬、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們对于某些古文字,如果追溯其構形的由來,往往可以看出有关古代人类的生活动态和风俗习慣,值得我們很好地加以利用。与此同时,我們如果留意古代史籍和少數民族志中所保存的古代人类生活习慣,也可以寻出自来所未解决的某些古文字的創造本意。 許氏《說文》时常引用古代人类的生活习慣或語言来解釋文字,例如:貝下云:  相似文献   

8.
宪法草案序言中指出,中国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逐步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高度民主的、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我国过去革命和建设中的一条基本经验的总结。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引导中国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伟大旗帜。但是,有些人,特别是一些青年,因为党在一个时期指导思想上发  相似文献   

9.
<正> 研究古代汉语,从实际的语言素材出发进行探索,有时是可以透过一些语言现象了解古代社会文化的某些方面,为研究古代史服务。这里,我想就“权、衡、机、枢、桥”几个字义训诂,了解其命名与应用,从而说明我国古代人民已经较好地掌握了杠杆作用的一些力学知识。权在古代人民日常生活应用中,一指秤锤;一指移动秤锤,亦即移动秤锤在秤杆上的位置。陆德明《经典释文·庄子音义·胠箧》第十:“权衡”。李云:“权,秤锤;衡,秤衡也。”是权指秤锤。《孟子》云:“权,然后知轻重。”《周礼·考工记》云:“权之,以视其轻重之侔也。”是权指移动秤锤,即称的意思。权是秤锤,可以称物,因而可知轻重。权是移动秤锤,所以权有变动之意。权与经义适相反。《公羊传》云:“权者何?权者反于经;然后有善者也。”(桓公七年传)权有变动之意,因而引伸起来,“权”与“权术”、“权谋”“权变”诸词相联系。《论语》云:“可与立,未可与权。”《孟子》云:“执中无权,犹执一也。”《左传》云:“中权后劲。”(宣公十二年传)都含有变动的意思。权是移动秤  相似文献   

10.
在史学家、作家的笔下,经常出现英雄、和平使者和叛徒、问谍等等形象。刻画这些形象,是历史赋予他们神圣而光荣的职责。史学家通过创造这些形象阐述自己的历史观点、文学观点,传播正确的历史知识,从而给读者以启发和教育,鼓舞读者投入当代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历史发展作出自己的最大贡献。我国  相似文献   

11.
在干部的考察中,不仅要考察干部的政绩,而且要善于通过政绩来考察干部的"官品"、"志趣"、"谋断"、"能力"和"大器"等方面的素质,以便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干部,避免和克服干部考察中的形而上学和片面倾向,以匡正不良的用人之风.  相似文献   

12.
实然、应然和本然是我国哲学研究中经常使用的范畴,但学界并未对其内涵意义进行能得到普遍共识的分析和确定,以致在哲学对话中造成诸多理论的歧义和解释的困境。本文试图从形上层面、知识论层面和意义层面,对这三个范畴及其关系进行界定和梳理,在预定的语境中,以确定这些范畴的意义可能。  相似文献   

13.
苏轼在词的发展进程上作出了空前绝后的贡献。贡献之一是,在创作中,他对于部分词牌的句读、字数多少和各字的平仄不是一味墨守成规,而是勇于、且善于灵活变通,例子见后文。对此,人们给予了肯定。但人们在语言表述上,用词混乱,修辞有欠严谨。有人说:苏轼“为了充分表达意境,有时还突破了音律上的束缚。”(见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三册57页)这里用了“音律”一词。陆游说:“世言东坡不能歌,故所作乐府词多不协。晁以道云:‘绍圣初,与东坡别于汴上。东坡酒酣,自歌古《阳关》。’则公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耳。”(陆游《老学庵笔记》)陆游说苏词部分不合声律。也有人说苏词的这种现象是不合“格律”,如:“苏轼写词完全以表达思想感情为主,因此  相似文献   

14.
理想、现实、斗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往今来,各个阶级都为他们的理想做出了很多各自不同的文章。那些剥削阶级的人物,用种种美丽的词藻来宣扬自己的“理想”,可是,他们的所谓“理想”,只能是  相似文献   

15.
近年在关于天地会的性質問題的討論中,于涉及青帮时,意見頗有分歧,若干問題还沒有得到完滿的解决。諸如:青帮何时兴起?青帮是否为天地会的支派?青帮是否为白莲教的支派?以青帮在运輸业中的活动說明天地会的社会經济关系是否恰当?天地会中是否也有运輸工人的成員?等等皆是。本文試就青帮的起源、組織、活动及其与天地会的关系,白莲教的流衍情况及其与青帮的关系等方面,举出一些資料并做一些初步探索,以期对于上述問題的解决有所帮助。不当之处,尚祈讀者明教! 青帮与天地会清代初年以来,民間秘密結社的风气是很为盛行的,青帮也是其中之一。关于青帮的起源,詳确的文献資料很缺乏,但青帮內部的传說却很  相似文献   

16.
本届政府任期的5年,是我市在抢抓机遇中保持率先发展的5年,在攻坚克难中谋求科学发展的5年,在统筹兼顾中和谐发展的5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面对艰巨繁重的工作任务,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把长远眼光、时代要求、历史机缘结合起来,把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7.
广泛开展增产节约、增收节支运动和坚持改革、开放、搞活,是当前经济领域中的两项重要工作。把这两项工作结合起来抓紧抓好,是完成经济领域各项任务,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关键。赵紫阳总理在六届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增产节约、增收节支是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和结果,改革是增产节约,增收节支的直接动力。”这就阐明了改革、开放,搞活与“双增双节” 的关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增产节约、增收节支和改革开放、搞活应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古典文学遗产,浩如烟海。从《诗经》开始,历代名家辈出,他们留下了许多作品;如果再加上那些不知名作家的作品以及古典民间作品,那就更难以胜计。我国古典文学遗产中有许多很宝贵的东西。诚如毛泽东同志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中所指出,“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作品时候的借鉴。”但毋庸讳言,在我国古典文学遗产中间,固然有不少是反映历代人民  相似文献   

19.
罗义俊同志《为新版〈中国通史〉一条史料订误》(《社会科学》1979年第三期)认为,尽除全国田税的仅汉文帝十三年一年。涌泉同志在《汉文帝免收田税十二年辨》(《南京大学学报》1980年第四期)一文提出异议,确认:“汉文帝免收天下农田租税凡十二年。”罗义俊不同意涌泉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避讳、文字狱、株连九族是中国封建专制独裁统治的特有产物之一,是中国封建暴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日益腐朽,这种封建的禁锢、镇压、杀戮手段也愈来愈厉害,愈来愈骇人听闻。 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连同皇帝老子早在一九一一年被推翻了。但是,这种被封建独裁统治者使用了二千多年的禁锢、杀戮手段,并没有随着旧制度的死亡而失去效用。在林彪、“四人帮”得势之时,从“避讳”、“文字狱”到“株连九族”这一套全都用上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