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岳母寻婚游     
岳母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中年守寡,含辛茹苦地把几个孩子拉扯成人后,自己也已步入老年。虽说岳母有一份退休工资,儿女们逢年过节也给点孝敬钱,她晚年生活无忧,但孤寂的精神生活却很难熬,特别是最小的女儿出嫁后,岳母整个人就像失去航标的船,不知该驶向何方。  相似文献   

2.
胥加山 《老年世界》2009,(17):22-22
和岳父母生活在一起近10年,从我的观察中,岳父对岳母百依百顺,乖巧得像个听话的孩子,从没见过他对岳母有一句高声;岳母对岳父百般依赖,从没见过她自作主张做过一件事,哪怕一件很小的家务事。  相似文献   

3.
十几年前我曾写过岳母,而今岳母年高九十。她不仅不显龙钟老态,而且越老越显年轻。她好奇、好动、好学、好客,所以我戏称她为“四好”岳母。  相似文献   

4.
我给岳母当红娘李彦长我岳母本是一个性情开朗的人。岳父患肺癌住院,她日夜精心照料,忙得连自己的六十大寿也忘了,直到我当日送贺礼上门,她才猛然记起。尽管再苦再累,只要岳父还有一口气,她就满怀深情守护着,寸步不离。然而,岳父终因病入膏育,于1991年6月离...  相似文献   

5.
2008年4月3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一手术室内,气氛寂静而紧张。无影灯下,医生们正在进行着一台特殊的取肾手术。接受手术的是一位50多岁的妇女,她要将自己的肾脏捐献给31岁的女婿。持续7个小时的换肾手术终于成功了,岳母的一个肾脏已植入女婿的体内,正延续着他年轻的生命。  相似文献   

6.
小幽默     
《老人世界》2010,(2):62-62
一个小镇上有两个非常爱搞恶作剧的淘气小男孩,一个8岁,一个10岁。两个小家伙给父母惹了很多麻烦。小镇里只要有什么恶作剧发生,这两个小男孩肯定参与其中。一天,他们的妈妈听说小镇有一位传教士已经成功地训导了许多淘气的孩子,于是她费尽周折找到传教士,请求他也和她的两个儿子谈谈话.让他们变得乖一点儿。传教士爽快地答应了,但是他提了一个要求,就是要分别见这两个小家伙。  相似文献   

7.
前几天,我接待了一位学生家长。这个学生参加了北大的保送生考试,但没有通过。家长不甘心,还想给孩子争取一次机会。这是一位母亲。她带来了一个很大的双肩背书包,里面全是孩子在中学获得的各种奖励、参加社会活动的材料,还有画作。每一个证书、每一摞材料、每一张画作都用塑料袋干干净净地包好。她一边给我看材料,一边讲述孩子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70年代初未成家时,不占地、不占房.只有一张床,住某单位单身宿舍。因爱书成痴,日积月累.床下已收藏满满一箱好书了。成家后.几次迁居.都是从一个不大的平房搬到另一个不大的平房。考虑到自己是倒插门女婿.随妻子孩子和岳父岳母同住在一起.随身携带物品不宜太多。再说,人家对你那些印刷物并不稀罕.旁眼睨视为牛溲马勃。  相似文献   

9.
一个一字不识的老农.家中却有四个儿女先后考上大学。但这对他来说,是一份沉益的幸福。每当一个孩子考上大学,他的肩上就增加了一副担子,脸上就增加了几分愁容。为了孩子的学费,他给所有亲朋好友都写了借钱的欠条,就连家中7间破旧的瓦房也于去年为了贷款而抵押给了信用社。当他的第四个孩子考上大学时,为筹集学费,他不得不来到成都的街头向行人乞讨......这是一位悲苦而伟大的父亲。他,就是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武连镇秀钟乡双星村四组56岁的老农工文华。他的女儿,宜宾师专外语系九六级一班学生张明慧向我们描述了他眼中和心中的父…  相似文献   

10.
《现代妇女》2008,(8):15-15
新闻背景:她有双重身份,网上叫“一枝独秀”,在丈夫的建议和开导下开始换偶,并和丈夫一起开了一个“夫妻交友”网站,写文章描述换偶经历。而现实生活中她却是陕西礼泉县一位女警察.今年30岁,已结婚8年,有个5岁的孩子。2007年10月,“一枝独秀”在凤凰网《性情解码》节目中公开了自己的换偶经历。在讲述中,“一枝独秀”承认她很享受换偶的感觉.但这种另类的生活方式却给她带来了生活上的巨大变故:“一枝独秀”的公开亮相在当地引发巨大震动.她走到哪里都被指指点点,背负舆论上的巨大压力,最后她被公安局辞退.与丈夫一起,带着公婆和孩子,离开礼泉县去了北京.继续换偶的生活并在网上开博。  相似文献   

11.
怀念岳母     
王涛 《老年人》2016,(4):27
岳母走得很突然,之前没有一丝迹象,没有一句遗言。直到今天,每当我回家打开房门,总会下意识地看一眼她住过的房间,仿佛还看见她戴着老花镜端坐在窗台边纳鞋底。我真的不相信她就这样走了。那年的9月10日晚,我从学校下班回到家,打开廊灯时,已经睡觉的岳母还转过头望了我一眼。可第二天早上,我见她没起床,就去叫她,却永远叫不醒了,她就这样在睡梦中永远离开了我们。岳母走时还很年轻,只有59岁。岳母是个大好人,直到今  相似文献   

12.
王淼 《老年世界》2011,(17):27-27
我是个“倒插门”女婿,自打结婚到现在已经整整17个年头了。17年来,我和岳母一直在一个锅里搅稀稠,自然少不了磕磕碰碰,甚至还会爆发一些“局部战争”,既影响家庭和睦。又给两代人增加心理压力,于是,我在实践中慢慢地学会了“哄”岳母。  相似文献   

13.
老爹认错     
张帮俊 《老年世界》2014,(13):23-23
前些日子在楼道口,碰到了对门的李老爹。他见到我就说:“小张,你能不能让你岳母帮个忙,让她想办法把我的老婆子给接回家。没有老伴在身边,我这日子没法过了。”稍后,我把李老爹的话传给了岳母。她听后,边摇头边笑着说:“现在知道没老伴在身边的苦痛了吧!想当初为啥把老伴气走,都这么一把年纪了,还耍小孩脾气,真是个老小孩!你跟他说,我去试试看,这回接回来,要是再闹离家出走,我也没办法了。”  相似文献   

14.
艾米 《当代老年》2008,(4):38-38
自从岳父退休以后,岳母就开始操心了。先是岳父不愿意出去闲逛,整天闷在家里闹心。后来岳母好不容易找了几个老头老太约他出去玩,岳父又整天不着家了。除了吃饭睡觉,岳父的生活里好像没有岳母的存在一样。这下轮到岳母开始闹心了,她抱怨岳父把家当成了旅馆,就是当成了旅馆也该说几句话吧,人家赵本山演的小品里那个笨老头还知道单字蹦呢,岳父倒好,半个字都没有,气得岳母好几次要和岳父吵架。岳父对此倒也有办法,来个三十六计走为上。  相似文献   

15.
岳母的情结     
辛占林 《老年世界》2010,(13):23-23
今年春节前,岳母整天哭哭啼啼,要看因诈骗入狱的儿子。岳母已经85岁了,她一个人走,我又不放心,只好开车送她去万水泉监狱。  相似文献   

16.
向爱而生     
《金色年华》2007,(10):21-21
一个信仰基督教的朋友给我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她的一个西方教友志愿到我国西部某贫困山区支教。她在一所简陋的小学里教孩子们读书.课余时间走街串巷为那些不识字的村妇扫盲。在那里,她不能给人们宣讲基督.因为,他们不懂也不想理解。多少个漫漫长夜,只有一盏孤灯、一本《圣经》陪伴着她,但她无怨无悔。因为,她心里有来自上帝的光和爱。但有一次,她经历了一件让她心碎的事:在路上,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2010,(12):22-23
“朝鲜战争中,一个名叫王清珍的女战士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她是个铁路工人的女儿,只有十七岁。那时她在五圣山后面的坑道病房护理二十多个重伤员,喂饭、换药、洗绷带,还要背伤员出洞解大小便。有个伤员嘴巴化脓,不能咀嚼,她先把饭嚼烂,像大人喂孩子一样,一口一口地喂到他的嘴里……”  相似文献   

18.
30岁时,她便失去了丈夫。 身材窈窕,姿色动人的她,竞没有再嫁。为养活四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她没日没夜的为别人缝洗衣物,甚至拮据到自己吃一碗素面都要默默盘思半天。虽然疲惫,但是一看到活泼可爱的孩子,便心满意足。  相似文献   

19.
匡峻 《老年人》2008,(9):30-31
我是个不幸的孩子,才一岁,正值壮年的父亲就丢下我们兄妹四人和母亲去了天堂。 父亲上山时,有人就说:“可怜这次出殡回来,只怕这个家也就散了!”散了吗?没有。虽然家里突然失去了顶梁柱,但我们还有母亲!她用赢弱的身躯把家顶了起来。由于家里孩子多,母亲身体又不好,当时一些好心人劝母亲,让她送走一二个孩子给别人去养,减轻一下身上的担子。母亲舍不得,她说:“孩子都是我的心头肉,即使讨米也不能送人。”  相似文献   

20.
岳母染发     
潘伟 《老年世界》2007,(15):20-20
一天,我和妻下班回家,看到岳母原来的一头黑发变成了金黄色,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哇,妈好漂亮啊。”说得岳母不好意思起来。随着岁月的流逝,岳母原来的一头黑发如今添了不少白发,脸上的皱纹也增多了不少,有时小儿干了“坏事”受到岳母的教训后,爱当着我说:“爸,外婆教训我时还真有道理,就像她的头发——黑白分明。”岳母听了笑起来:“你以为外婆老糊涂了是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