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4 毫秒
1.
企业志愿者群体的诞生与壮大是中国公益事业近十年发展的一项特别成就。目前,国内对企业志愿者群体的理解和认识,与他们对建设公民社会的价值和潜力相比还远远不够。企业志愿者已成为中国公益事业的新生力量,其中,青年志愿者占大多数。对企业员工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动机、影响因素以及如何评估企业志愿服务,进行全面的梳理,发现不论是在企业志愿者的定义、特征上,还是动机、影响因素、评估研究上,都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社区志愿者、青年志愿者、企业志愿者……越来越多的志愿者群体进入公众视野,他们实践着自愿、不取报酬、公益利他的志愿行动,传播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同时,也正以巨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吸引着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但是,志愿服务是不是仅仅等同于学雷锋做好事,个体的志愿行为如何获得良好效果,志愿者领袖如何才能带领好团队,志愿服务项目如何开发和管理,志愿者组织怎样进行能力建设?这些问题往往困扰着实务工作者。本栏目特别邀请到具有丰富培训经验的北京惠泽人咨询服务中心志愿者培训部主管白晶,与读者分享解开上述困惑的理论和实务经验。  相似文献   

3.
生活中。志愿者的身影随处可见。特别是在一些非同寻常的日子里,志愿者的形象更加伟岸,他们将志愿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人们欢迎志愿者,赞美志愿精神。但是,习惯于简单地把志愿者看成是做好事的人或好心人。  相似文献   

4.
青年志愿者作为志愿服务的主体,对志愿服务的水平、方向以及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笔者通过对北京市青年志愿者调查发现,在当前的青年志愿服务中,存在着志愿服务的精神理解不深刻、志愿服务的实践缺少规范化和持久性等问题,因此.要通过加强志愿精神宣传、增强对志愿者的培训、强化对服务过程的管理、维护志愿者的合法权益等方面探讨建立青年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促进青年志愿服务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虽然中国志愿精神和志愿活动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以前.但志愿者和志愿精神、志愿服务作为社会服务领域的新概念.是在改革开放后出现的。志愿者是指那些具有志愿精神.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而不关心报酬的人,或者说是不为报酬而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人。  相似文献   

6.
志愿服务项目的运作离不开志愿者,然而目前在社会服务及项目运作过程中,对志愿者的关注度较低,导致他们产生被忽视的感受."老年乐园"项目就是在意识到志愿者培养、志愿者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后,采取培训、管理与激励相结合的方式,不仅注重志愿者服务他人的能力,也注重志愿者自身能力的提升,让老年志愿者在实现老有所为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他人.  相似文献   

7.
张静宇  汪华 《当代青年研究》2014,(2):97-100,123
在当前利益多元化的现实背景下,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有了更深层次的动机和多维的目标诉求,大学生对志愿活动拥有较高热情的同时参与的持久性却很低,其参与活动动机除受到志愿者个体的影响外,家庭和高校两大外在因素的影响尤为显著。因此,应完善志愿者激励机制,理性构建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内部和外部激励机制,以促进志愿者活动的规范化、制度化和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8.
有问必答     
《中国社会导刊》2009,(33):10-10
河南省安阳县梁莉:贵刊10月(上)策划的那组《志愿者新生代》的文章很精彩.让我懂了不少东西。我也加入了志愿者队伍.在我们这里的社区志愿者协会进行了登记.但是至今还没有参加过一次活动,我想问.为什么获得志愿服务的机会似乎并不容易?  相似文献   

9.
缺乏骨干力量,是志愿组织发展中面临的普遍问题。我想在这方面提出一些想法。 热心参加志愿组织的人有各种类型,其中大学生、企业员工、居民占多数,看似缺乏骨干、缺乏人才'但是仔细观察、深入了解就能够发掘骨干力量。我有一次到某市观摩新志愿者的培训。为了调查的真实性,我事先没有告知举办者,而是悄悄进入新志愿者群体中,一边听课、一边留心志愿者的反应。  相似文献   

10.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志愿服务和志愿精神在我国已经被普遍接受并推崇,总量6000多万的志愿者也成为社会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服务提供着重要的人力资源。在当前中国志愿服务繁荣发展之际,进一步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完善志愿服务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志愿服务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成为摆在社会和志愿服务各相关部门面前最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青年志愿者心理资本对志愿行为影响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志愿者心理资本包括感恩感戴、责任使命、乐观希望、坚强韧性和自我效能5个维度,且各维度正向影响志愿行为。在对18名青年志愿者研究基础上,构建了志愿者心理资本影响志愿行为的机制模型,即社会支持和志愿动机在心理资本与志愿行为关系中起链式中介效应,角色认同在其关系中起调节效应。为促进志愿行为可持续发展,就要培育志愿者"为国谋发展、为民造福祉"的价值理念,赋予其更加崇高美丽的价值形象;培育志愿者理性强烈的需要动机,促使其坚守"自利利他,法皆具足"的初心和使命;培育志愿者积极乐观的心理预期和理性的归因方式,涵养强大的心理复原力;构建完备、体贴、温馨的社会支持系统,形成志愿行为产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合力。  相似文献   

12.
马潇 《现代妇女》2014,(4):94-94,93
毋庸置疑,高校青年志愿者已经成为全国青年志愿服务队伍的中坚力量,如何规范高校青年志愿者的管理问题,保障志愿者的合法权益和志愿服务的顺利进行,已经成为在志愿活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唯有从立法上完善对高校青年志愿者的管理,才能保障志愿活动的规范、有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社会导刊》2009,(9):F0002-F0002
“环保课堂”是北京富平学校志愿者中心推出的企业员工志愿服务项目系列之一,以流动儿童为服务对象,组织企业员工带这些常年居住在城市边缘的孩子们认识北京城,了解环境现状,培养环保观念。  相似文献   

14.
《中国社会导刊》2012,(18):16-17
北京市东城区的社区志愿服务始于1990年。20多年来,东城区的社区志愿服务工作以建设高素质、多层次、相对稳定的社区志愿者队伍为依托,以打造有品牌、具特色、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项目为载体,以建l立职责清、规则明、规范健全的工作机制为保障,在不断加强组织建设、完善运行机制、实施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全力推行社区志愿者网上招募、注册、“时间储蓄”等制度,探索社区志愿服务记录制度建设,逐步构建起组织网络健全、注册志愿者充足、服务项目齐全、激励措施到位、运行机制完善的社区志愿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导刊》2014,(36):F0002-F0002
2014年12月5日是第29个国际志愿者日,也是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数以亿计志愿者共同的节日,中央文明办、民政部、共青团中央联合组织开展国际志愿者日主题宣传与实践活动.并于当日在京举办了活动启动仪式。启动仪式上正式发布了中国志愿服务标识.  相似文献   

16.
这是历史上第一支来自中国、由青年人自发组织的志愿者团队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COP会议)。39名来自高校、民间组织、媒体和企业的18~25岁的中国青年,经过严格选拔和培训,组成这支“COP15中国青年代表团”。哥本哈根归来,他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收获。有激动也有沉默。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企业公民实践早已证明,志愿者服务不仅是企业员工单方面的付出。由于担负起与企业一致的社会责任,它可以加强员工对企业使命感的认同。这种企业公民行为的组织方式。对员工个人发展、企业使命的贯彻以及社区被扶持对象来说。都是共赢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正处于起步阶段,企业在参加志愿者活动和公益事业宣传、社会捐助等企业社会责任指标性工作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完善立法、加强政府监管.促进国内科研机构和国外NGO交流合作.充分发挥媒体优势、构建企业社会责任机制是促进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志愿服务,从来自地方率先探索的”一条热线“、”一个社团”、”一部法规”发展到如今形形色色的志愿者组织,吸纳着千千万万的志愿者在社会的各个层面开展着服务。从本期起.本刊将陆续刊登资深志愿服务专家谭建光教授在20多年亲历志愿服务的研究中.记叙下的中国当代志愿者群像。  相似文献   

20.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是向世人展示中国改革开放形象的一个契机,世博会中广大志愿者的辛劳与付出为这样的展示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以"小白菜"、"蓝精灵"为代表的大学生志愿者更是广泛分布于园区内外为游客排忧解难,他们将中国志愿服务事业又一次推向了高潮。志愿动机是影响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反映了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价值取向。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参与上海世博会志愿服务动机的实证研究,目的在于了解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类型,从而更好地把握大学生的心理、思想状况,以期为更有效地激发大学生广泛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提供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