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所指"实力派"人物,是那些功底厚、能力强,在单位内能"拿得起,放得下"的人.一个单位或部门有一批这样的人存在,当然是件好事.  相似文献   

2.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常听到一些部门领导抱怨下属能力不行、干不好工作,或者说下属工作积极性不高,甚至有抵触情绪等.事实上,抱怨并不能解决问题,部门领导应着眼的是解决部属"能干"和"想干"的问题. 解决下属"能干"的问题,是部门工作能否做好的基础.部门领导要使自己的下属有足够强的工作能力,可采取两种方法:一种是搬掉铁交椅,建立能上能下的用人制度.  相似文献   

3.
领导的职责是要发挥下属的工作积极性,通过下属或与下属一起去实现组织目标.领导的水平不在于自己完成了多少工作,而在于能够高效地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去实现组织的目标.因此,领导至少应具备"途径-目标"意识和"天平"意识这两种重要的意识.  相似文献   

4.
一般而言,出色的下属总是容易获得上司的器重.然而,现实中却有不少出众者长期被冷落,以致"怀才不遇".这一方面与某些上司不识"千里马"有关,另一方面也可能与下属自身有关:不善于展示自己或过于张扬、位置摆不正,等等.出色的下属要想赢得上司的器重,必须把握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5.
方俊 《领导科学》2002,(16):12-12
在现实社会中,领导与下属之间的关系大多数情况下是和谐的、融洽的,但也存在着下属与领导顶牛,彼此之间面红耳赤、唇枪舌剑、针尖对麦芒的现象.这种现象若不能及时得到处理或处理不当,轻则被人们传得沸沸扬扬,影响领导威信,重则影响单位或部门士气,增加摩擦成本,使工作很难开展,甚至陷入瘫痪.  相似文献   

6.
所谓领导者被下属"劫持",从重度上讲,指领导者实质上丧失了对领导工作的主导权,自己的领导意图和领导行为受制于某个下属,无法自主地运用法定的权力,自己的权力、权威、尊严和影响微乎其微甚或荡然无存,自己只是名义上的领导,是典型的自己当官、别人当政;从轻度上讲,指领导者在某一时期、某一特定背景下或某一方面的工作上过于依赖某位下属,下属则以这种依赖来反制甚至要抉领导,而领导却一时缺少有效的手段采制约下属,不得不与下属达成某种妥协,迁就和容忍下属一些明显过分的要求和行为.领导被下属"劫持"与领导对下属充分授权具有截然不同的性质.前者,领导是无奈的,也是无力的,下属左右着领导;而后者,领导仍是权力的操控者,能自主地指挥下属.  相似文献   

7.
龙文平 《领导科学》2002,(24):36-36
由于受学识、阅历、秉性或掌握信息量多少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同一件事的处理,不同的领导会有不同的意见.如果这种状况不能及时得到解决,不仅不利于领导间的团结,而且会使下属无法正常开展工作.因此,面对领导间的不同意见,下属一定要采取灵活的方法,妥善地予以解决,这是对下属能力素质的重要要求.  相似文献   

8.
一个领导的时间、精力和社交面都是有限的,生活中难免遇到没时间或无法直接出面处理的私事,有针对性地选择并委托下属办理是人之常情.作为下属,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是工作之外的又一考验.笔者认为,对此既不能袖手旁观,也不宜大包大揽.具体说应把握四点.  相似文献   

9.
正大部分领导都喜欢服从管理、听从召唤的下属,然而偏偏有些下属却不太"听话",不怎么买领导的账,有些时候言谈举止甚至表现得比领导更为强势。对待这样的下属,如果方法简单、针锋相对,不仅有失身份,而且容易影响内部团结,形成"窝里斗",削弱单位或部门的整体战斗力,最终对事业发展造成极大损害。如何领导强势下属,是领导干部应当关注和思考的重要问题。细观察:怎样逞"强"强势下属往往会在有意或  相似文献   

10.
<正>在日常工作中,很多公共部门或事业单位都会存在"问题下属"。由于体制等多种原因,这种"问题下属"难以被清理出局,给部门或单位造成了管理障碍,并最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改革发展效率。"问题下属"形态各异,有的懒惰怠慢,有的倚老卖老,有的凭借"关系"拒不服从管理,有的时时处处跟领导对着干,有的无事生非制造麻烦和矛盾。这种无事生非的麻烦制造者就属于"刺头型问题下属"。与其他"问题下属"相比,"刺头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