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群山 《决策探索》2003,(12):26-27
一位美国企业家认为,企业要出市场精品,首先要出"人才精品".日本学者伊丹敬之说,现代企业中那些有独特能力的、能为企业长期固定工作的人,是比股东提供的资本更为稀缺的资源,并对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最本质的贡献.的确,人才与知识作为企业中的核心资源,对于制造市场精品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作用至关重要.时下,打造"人才精品工程",已成为企业人力与知识资源管理创新的重要战略任务.研究中外知名企业核心"知本资源"管理创新之道,对于我们的企业建设"人才精品工程"颇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2001年12月11日,我国成为世贸组织的正式成员.中国入世,就是融入经济全球化之中.经济全球化,是指经济资源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全面、大量、综合地流动与配置,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开放与相互融合,各国经济的发展与整个世界经济的变动相互影响和制约.融入经济全球化,给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长足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给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是面对国际大企业的竞争,必须在调整结构中不断发展壮大自己.  相似文献   

3.
<正> 当今世界经济已从工业经济时代悄然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变。知识经济概括了世界经济的最新特点和发展趋势,是知识作为一种独特的资源,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研究美国企业知识经济管理创新与发展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将有助于我们的企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适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制定和实施新的经营管理谋略,以在知识经济竞争中取胜。 一、突出全球化的“现代意识管理” 美国企业普遍认为,知识经济时代具有经济全球化特征,知识、倌息、物流、人才等不受国界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革命性地促动着世界经济的变革。我国跨世纪的发展必须将知识经济作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战略核心,实现全面深刻的范式转换,才能抢占世纪经济的制高点。 一、知识经济: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核心知识经济是指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它一改过去那种以资源与资本的总量和增量决定经济成败的模式,而将资源和资本的决定意识深化到创新的知识这一本源。正是知识这一资源的无限创造性和更新快捷性,使知识已不是经济增长的“外在变量”,而成为经济增长内在的核心因素,推动了全球经济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全面的、深刻的、伴随着阵痛的经济变革。经济与科技的紧密联动不断地降低了资源浪费和生态的恶化,为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相似文献   

5.
王明喜 《决策探索》2007,(14):16-17
在经济全球化大潮和新科技革命突飞猛进的今天,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知识总量和人才素质的竞争.知识和人才成为决定创新成败和竞争胜负的关键资源.但创新成果的产生并不意味着市场竞争优势,创新成果只有获得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保护,成为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才能将技术创新优势转化为独特的市场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6.
知识型企业固定知本增值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钱明辉 《管理科学》2004,17(2):12-18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资本日益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成为人类最可宝贵的资源,而那些可控性更强、风险更小的固定知本则时于知识型企业的知本运营更具突出的意义.开展对知识型企业固定知本增值模型初步探讨,在分析了知本概念及其构成、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固定知本的概念,指出了其构成以及对知识型企业的重要意义;讨论知本定位系统的构建,提出了量增值与质增值的概念,进而提出了固定知本量质交替增值模型,指出随着模型作用的延续,企业的固定知本将以量增值与质增值交替进行的方式不断在数量与质量上获得发展.同时,也指出企业可以通过知本的获取、知本的转移和知本的创新这三个环节来控制模型作用的发挥,进而来影响企业固定知本的增值效果,并对这三个环节的运作策略分别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开放式创新环境下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环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我国国家长期竞争优势和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需要,也是我国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核心所在。本文首先分析了在知识与资本全球化背景下出现的“开放式创新”模式及其对中国开展自主创新的启示;并分析了传统的技术创新理论在新环境下受到破坏性创新、不连续性创新、网络创新等理论与实践的挑战,这些新的创新理论给中国自主创新带来的新思路与发展机遇;最后就开放式创新背景进行自主创新所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支持环境和政策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企业领导如何提高领导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领导力,就是领导激发员工跟随自己一起工作,以实现共同目标的能力。这种能力是通过日常积累获得的。领导力完全是一种主观性的东西,无法客观测量,更多依赖于领导的个人素质所具有的感召力。在学习型企业的创建中,如何提高领导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一、领导者首先应是一个好的学习者创建学习型企业,首要的角色就是企业家本人。企业家只有以学习为先,成为学习型领导,这样才能提高领导力。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知本”将逐渐取代“资本”,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面…  相似文献   

9.
10月22日在天津召开的“2006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作了题为“高等教育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报告,强调高校要成为国家创新引领力量。章新胜说,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知识在财富的创造和积累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特别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尤其是高等教育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生活质量以及个人成长中所起的关键作用越来越突出,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结合越来越紧密。高等教育已经逐步从象牙塔走向经济社会建设和个人生活的…  相似文献   

10.
<正>一、引言创新经济时代,知识资源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知识资源本质上来源于企业员工所具有的知识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但仅仅拥有人才并不能使组织内知识及其效益最大化,在拥有知识和人才的基础上,企业应该更好地利用、管理和发展系统内知识。传统的知识管理方法是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信息环境系统建立来指导员工解决问题。这些信息系统克服了时间和空间的障碍,能够被企业反复使用,能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企业的全球学习模式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我国企业在国内市场已面临着激烈的国际化竞争,通过全球学习迅速培育和发展核心能力便成为当前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首要战略选择,并进而关系到新世纪中国在整个世界经济中的战略地位。据此,本文从国内市场的互动型学习和国外市场的本土化学习这一双层学习视角,构建中国企业的全球学习模式,并进而针对核心能力的培养与更新,系统地设计互动型学习与本土化学习的层次、架构和流程。最后运用全球性的战略眼光,从全球学习机制、知识管理、企业家三个方面研究全球学习实施的渠道、手段和核心,提出通过全球知识共享来全面提升中国企业国际核心竞争力的新构想。  相似文献   

12.
孙进 《决策与信息》2004,(12):49-50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全球范围内资源不断优化配置的过程,它包括生产、投资、贸易和资源利用的各个方面。当前电力企业必须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尽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在全球范围内去寻找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基于知识转换的人力资本与组织资本的良性互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力资本是组织创新的动力源泉;组织资本是人力资本发挥效用的组织保证。通过知识转换,实现知识在人力资本与组织资本之间的传播、利用和创新,一方面可以记录、整合和提升个人的知识和技能,实现人力资本的融合和互补;另一方面能够提高人力资本的使用效用,获取人力资本的规模收益,最终达到提高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人才就是资本”,“知识就是财富”,这是信息时代的口号。与传统工业不同,如今采用最新技术的企业,对资本的需要远不如对人才和知识的渴求。因为只有知识密集型的企业,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取胜。知识只有通过人才,才能发挥作用。人才是知识的载体,知识是人才的内涵。如果知识是企业无形的财产,那么人才就是无法估量的资本。 因此,企业管理最关键的问题,便是管理者对人才与知识的管理:什么事情值得去做,什么人值得去用,管理者的价值观念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人才观念、效率观念、时间观念等都与价值观念息息相关,信息时代…  相似文献   

15.
企业的品牌全球化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明 《经营管理者》2002,(12):58-59
<正> 20世纪80年代以来,贸易、技术、资本、信息在国际间自由流动急剧升温,掀起经济全球化的滚滚潮流,席卷了世界各国各地区。与经济全球化并行不悖,品牌全球化经营已是不争的事实,并且在进入90年代后愈演愈烈。以品牌输出为代表的全方位输出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新亮点,品牌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全球商战日益演变成品牌战,品牌全球化经营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我国企业面对经济一体化和品牌经营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必须科学合理地进行品牌全球化决策。  相似文献   

16.
构建了高技术企业集群式创新的微观理论模型,利用长春软件产业集群142家软件企业的调研问卷验证理论模型及所提出的假设.研究结果表明隐性知识溢出、企业潜在吸收能力和实现吸收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正相关;吸收能力调节知识溢出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集群外部社会资本与显性知识溢出正相关;集群内部结构资本与隐性知识溢出和显性知识溢出正相关;集群内部关系资本与隐性知识溢出和显性知识溢出正相关;集群内部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与认知资本正相关;集群外部社会资本、集群内部结构资本和集群内部关系资本与企业潜在吸收能力正相关;集群内部认知资本与企业实现吸收能力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正> 知识资源是西部社会和经济发展不竭的动力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化的时代,知识资源已成为加快发展的最重要因素。经济发展对知识资源需求量的增长速 度远远超过同期对自然资源需求量的增长速度。这种市场需求的急剧变化,迫使人们从开发自然资源逐渐转向开发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  相似文献   

18.
知识经济是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经济增长和全球社会形态的根本性转折。企业要赢得竞争就需要不断进行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以及营销创新等知识创新。企业寻求科研院所或高校的协助;而科研院所或高校需要得到企业的帮助,将理论中的结论进行验证,在他们之间形成了知识的流动。当知识范围扩大到中间代理机构时,就形成了知识供应链。知识经济产生了知识供应链,而知识供应链的核心就是知识创新。在企业知识供应链形成与管理过程中,符合自组织机制的特点。因此,研究企业知识供应链的自组织发展现状,对于指导企业进行知识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世界经济三大支柱是在经济全球化下产生的,同时使全球范围内的法制有所变革,这也构成了国际经贸法制体系构建的基础。WTO就是在经济全球化下的背景下,变革并创新了国际经济法。但是,在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经济法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为此WTO在积极应对挑战的同时,要制定一系列的措施来适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制度。  相似文献   

20.
凤文 《领导科学》2003,(20):38-3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新一轮的人才大战正在掀起,人才与科技已成为竞争取胜的决定性因素。为此,跨国公司在实施全球化战略中,已将开掘人才上升为企业的“第一要务”,不断创新人才理念与战略。探索跨国公司开掘人才资源宝藏的成功秘诀,对于我们的企业加快更新人才理念,紧紧跟上世界人才竞争步伐,全面提升企业国际经营核心竞争力是很有教益的。“无边界”理念———创建独有的企业精神以争夺人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信息化等现代科技迅速发展,出现了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的发展大趋势。在这一现象还在被经济学家忙于注释、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