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春桃 《兰州学刊》2004,4(6):305-306
1994年,陈尚君、汪涌豪《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辨伪》提出《二十四诗品》并非司空图所作。这个观点给学术界带来极大反响,引发了包括域外学者的大量讨论。讨论过程中各抒己见,挖掘了大量有价值的资料。本论文以此为契机,从文献学的角度,梳理《二十四诗品》及相关文字的流传过程。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综述和分析自 1 995年以来有人否认《二十四诗品》作者司空图的辨伪争论 ,认为陈尚君、汪涌豪提出《二十四诗品》作者不是司空图 ,而是明人怀悦 ,《诗品》内容出自怀悦的《诗家一指》 ,证据尚欠充足。张健指出《诗品》出自怀悦的“《诗家一指》是错误的” ,言之有据。但他说《二十四诗品》作者可能是元人虞集似乎无充足理由可以肯定 ,而虞侍所编的《虞侍书诗法》只收《二十四诗品》中的十六品。由此可见 ,元明有关《诗法》、《一指》之类的书 ,并非某作者所撰著 ,而是用以指导学诗的编集。宋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一鸣集》所说的一段话 ,可证《二十四诗品》出自司空图之手  相似文献   

3.
小引自1994年秋以来,关于《二十四诗品》的作者问题,学术界展开了讨论。事情是这样开始的,1994年秋,在中国唐代文学研究会第七届年会上,陈尚君、汪涌豪H先生合作撰文《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辨伪(节要)》,提出:《二十四诗品哟作者是明代嘉禾人怀悦。1995年3月16日,上海《文汇报》策8版,有篇报导,题为《二十四诗品作者是明代怀悦》,文中说:陈、汪二先生在们空图(二十四诗品)辨伪件“指出:《二十四诗品刷真正作者应为明代景泰间嘉末人怀悦。”1995年9月,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会年会上,陈、汪二先生又提出他们的新论断,…  相似文献   

4.
一、《诗品》的理论系统关于司空图《诗品》的理论系统,迄今,学术界仍未取得一致的看法。苏东坡在《书黄子思诗集后》里说:《诗品》是司空图“有得于文字之表者二十四韵。”依此看来,他认为《诗品》并非是一部有系统的诗歌理论著作。但是,  相似文献   

5.
唐代诗人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是一部以诗论诗歌风格的美学论著,历代影响很大,仿作也较多.自《二十四诗品》问世后,论者论及风格美,常以.《二十四诗品》.的种类区分.今人肖驰著文论述《二十四诗品》,认为《二十四诗品》.“是世界艺术批评史上的一个奇迹,一部永远值得中华民族骄傲的杰作.”就我细读,决非虚谈.对于《二十四诗品》的研究,历代都有一些进展.其间在理论方面的研究,当推本世纪八十年代左右成就最为显著.但是《二十四诗品》相当难懂,其难处又不同一般的古代诗文难在文辞和典故艰深方面,而是难  相似文献   

6.
《二十四诗品》有中国传统哲学根基。司空图以易学原理考察诗歌,《二十四诗品》的构架类似于《周易》。二十四品均与生命意兴密切相关。《二十四诗品》又有中国传统美学根基。传统美学重神,即重客观事物的生命意兴,重人的精神审美。《二十四诗品》每品都或显或隐地提出要求,要诗人展现出高尚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7.
《二十四诗品》一般认为是晚唐司空图所撰,近年来其真伪问题引起学界热烈讨论,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对有关《诗品》文献的辨析、《诗品》的版本源流、司空图与《诗品》诗学思想的异同这三个方面,由《诗品》真伪的讨论还引起对相关问题的关注,如对古籍版本的重视,对《诗家一指》的研究等。本文综述了这场讨论中正反两方的意见,以见这场讨论的概况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诗品》研究史上,本文第一次提出用《易经》来解释《二十四诗品》。认为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是以《易经》的观念作为它的思想体系的,他把天地人文视为一体,又以天地为纲,确立阳刚、阴柔为诗歌的两大美系,还取象以四时,以二十四节气为诗歌的二十四种风格  相似文献   

9.
在《诗品》研究史上,本文第一次提出用《易经》来解释《二十四诗品》。认为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是以《易经》的观念作为它的思想体系的,他把天地人文视为一体,又以天地为纲,确立阳刚、阴柔为诗歌的两大美系,还取象以四时,以二十四节气为诗歌的二十四种风格。  相似文献   

10.
静穆:司空图推崇的一种审美心态吴全兰读过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的人,大概都会注意到,《诗品》中的人物形象,如畸人、可人、美人、高人、碧山人等,都风神清逸,满脸仙气,远离尘嚣,似乎不食人间烟火他们总是生活在幽寂的环境中,对一切默默无语,永远恬然自适,清...  相似文献   

11.
《二十四诗品》(以下简称“《诗品》”)一直被认为是唐代诗论家司空图的的代表作。朱东润《司空图诗论综述》曾指出:“有唐一代虽以诗著,然唐人论诗之作传于世者,实不多见,就其中诸作家论之,求如司空图之比者,更不易得,东坡称其诗文高雅,有承平之遗风,又云‘盖...  相似文献   

12.
李梦圆 《理论界》2015,(2):136-140
撇开《二十四诗品》是否为晚唐诗人司空图所作不论,单就《二十四诗品》这一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重要著作来做一探讨。《二十四诗品》的诗性朦胧蕴含了广阔的阐释空间和可能性。《二十四诗品》的特点之一,便是其交互性的充分显现:《二十四诗品》的文本本身具有交互性,这既表现在每一品的内部,也表现在各品之间;诗歌作品可以用《二十四诗品》做交互性的阐发,主要表现在不同的品可以用来解释同一首诗歌方面;《二十四诗品》是中庸与开放交互性生成的杰构,展现了既定与不定、古典与现代、本土与世界的贯通。  相似文献   

13.
从诗经,楚辞肇始的我国古典诗歌,到了唐代,出现了它的鼎盛时期。从南朝齐梁时代钟嵘《诗品》(又题《诗评》),到唐末司空图《诗品》(又题《二十四诗品》),一代又一代卓越的诗人和诗论家无不试图总结这些历史成就及其经  相似文献   

14.
晚唐诗人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是“思”与“诗”结合的典范。本文择取《雄浑》一品,从其哲学思想渊源及其发用,探析其蕴含的体用哲学思想,从而窥探中国传统哲学对诗歌艺术创作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 我院语言文学研究所乔力同志著《二十四诗品探微》,最近已由齐鲁书社出版.《二十四诗品》是晚唐诗人、诗论家司空图的一部诗歌理论专著,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美学代表作之一;它上承曹丕、陆机、刘勰、锺嵘、皎然,下启严羽、王士祯,影响甚大.所谓二十四诗品,是司空图把古典诗歌美学风格具体区分为二十四个品目,即雄浑、冲淡、纤秾、沉著、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每品各用十二句四言韵语,形象地描述其风貌特征.由于其所用的是"比物取象"的诗的形式,是以诗论诗,以诗喻诗,虽足可启迪读者领悟各类风格,但读来总觉迷离惝恍,难以读懂.乔力同志不避艰难,在前人开拓的基础上知难而进,积多年自学之功,潜心精研,深掘细剖,心终于结晶为这部近十四万字的研究专著.  相似文献   

16.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悲慨》,最能代表他本人隐忍之后真实思想感情状况,既是一首爱国主义优秀抒情诗,又是一篇探讨"悲慨"诗歌风格产生的生态环境、主客原因、表现主题和艺术特征的精美诗歌理论,集总结性和创造性于一体,具有思想理论和艺术审美的双重属性。  相似文献   

17.
在《二十四诗品》中,"自然"是贯穿全篇的核心理念,是司空图推崇的最高文学创作境界。司空图生动形象地描述了自然而然的写作状态,全面具体地阐说了"自然"境界的审美特征:在审美体察上亲临实境、缘物触发,在审美情感上心存真情、性情所致,在心物关系上物我妙契、合道传神,在审美表现上袒露自我、率真表达。司空图的描述和阐说对于文学创作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情悟”是指审美主体的情感对审美活动具有决定性重要意义,情感的意向性对领悟、体验、审美、判断活动有直接影响。晚唐著名诗论家司空图在他的《诗品》中提出了“清悟”的命题,这可以说是他诗论的核心,也是他的主要审美方式。司空图诗论美学的基础来自禅宗的顿悟哲学。历来关于《诗品》的争议聚讼,其焦点也在一个“悟”字。由于《诗品》乃以诗论诗之作,对“情悟”之说语焉不详,更由于司空图采用了“比物取象,目击道存”的方式,致使人们难见其庐山真面目而多将其忽略。因此,对司空图的“隋悟”理论作一些探索,就是十分必要的了。  相似文献   

19.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描述了文学创作的"冲淡美"境界,其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创作主体具有澹泊素洁、虚静专注的精神心态;心物关系具有物我融通、心物妙契、物淡我亦淡的特征;取象造境具有幽柔、淡远、恬静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一《詩品》研究的偏向晚唐诗人司空图的《诗品》是由二十四首描摹诗歌意境的四言诗组成的。这篇作品以风格论的形式,具体发挥了司空图在许多文章中提到的“韻味”的理论,它主要是总结的田园隐逸诗派的创作经验,而且具有严重的唯心主义倾向,对后代的诗歌创作的理论与实践都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但如果我们能够以彻底的革命批判的态度来重新评价这篇作品,对于批判地研究古代文学中“神韻”一派的理论,对于正确地认识和总结唐诗创作的艺术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