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0 毫秒
1.
农村子女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的影响   总被引:49,自引:2,他引:49  
本文利用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 2 0 0 4年 7月在安徽省寿县、河北省承德县和河南省浚县等 3地调查的数据 ,对农村子女外出务工后对留守老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农村子女外出务工后 ,留守老人在居住方式上逐渐呈现出空巢化和隔代化 ;留守老人的家务负担和农业劳动负担都有所加重 ,而且在生活和经济等方面 ,面临着一些新的困难 ,留守老人的经济条件有所改善 ,但孤独感加重。此外 ,外出务工子女的孝顺观念没有因为外出发生明显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农村留守妻子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农村留守家庭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核心劳动力,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当前她们在婚姻家庭、 生产生活负担、 自身的保障和发展等方面都面临一些困境和挑战,急需社会关注.基于此,本文分析了2015年我国留守妻子在规模、 分布和社会经济特征上呈现的新特点;突出家庭的视角,通过留守家庭的居住安排和同住老人、 子女的状况进一步剖析留守妻子在工作生活等方面面临的问题和困境.提出当前亟需开展全国留守妻子专项调查、 增强留守妻子及其家庭的发展和建设能力、 依托精准扶贫优先解决其生产和生活中突出困难、 实现留守妻子及家庭帮扶常态化、 体系化、 制度化.  相似文献   

3.
家庭迁移决策分析——基于中国农村的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状况调查数据,以家庭为单位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有无子女、子女年龄是影响家庭迁移的重要因素。与无子女的家庭相比,有子女家庭中夫妻二人至少一人外出打工的概率会大大降低,且子女年龄越小,影响越大。老人健康因素对一个家庭中夫妻二人是否至少有一人外出打工的影响不大,但家中男性老人健康较差会大大减少已婚子女夫妻共同外出打工的概率。  相似文献   

4.
劳动力外流下农村家庭代际支持性别分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2001年、2003年和2006年"安徽省老年人生活福利状况跟踪调查数据",采用随机效应的Logistic模型,从老年父母和成年子女两个角度研究农村老年人家庭代际支持性别分工机制的变化。结果发现,农村老年人家庭代际交换仍然符合合作群体模式,由于不同性别在家庭中的角色和性别分工不同,老年父亲从子女外出中直接获益更多,老年母亲更多地是获得补偿性支持;儿子仍然在家庭养老中承担主要责任,女儿得到老年父母帮助时提供的补偿性支持更多,劳动力外流促使儿子和女儿对老年父母代际支持的性别差异缩小,女儿在家庭养老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劳动力迁移过程中的农村留守老人照料问题研究   总被引:32,自引:7,他引:25  
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人口的外出务工,农村留守老人照料问题日益突出,2004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组织了大型“农村流出人口对老年人生活影响”的调查,以此为基础,探讨农村青年劳动力人口外流对农村老年人生活照料的影响。一方面照料提供者的减少,农业劳动、家务劳动等负担的增加加剧了农村留守老人的健康和日常生活照料问题;另一方面社会照料网络如农村基层组织、农村社区、志愿者等为留守老人提供的照料体系还不完善。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网络对老年人提供的照料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我们不能因为农村劳动力外流弱化了家庭照料老人的功能而忽略了其对社会照料体系构建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子女的代际支持行为对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本文利用西安交通大学人口研究所2001年在安徽省巢湖市进行的“安徽省老年人生活福利状况”抽样调查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结合农村实际状况,详细分析了代际支持网络的性别差异、居住距离、规模和密度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子女在中国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中占据核心地位,父母的需求、性别偏好、居住空间距离对代际支持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韩枫 《西北人口》2017,(1):77-84
本文基于2014年中国家庭发展追踪调查数据,从双向代际支持的角度详细对比分析城乡空巢老人代际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城镇空巢老人给予子女经济支持多,农村空巢老人则更依赖子女经济支持;城镇空巢老人的子女与其日常沟通更为紧密;子女对空巢老人的日常照料相对较少,目前主要还是靠空巢老人自己和配偶。  相似文献   

8.
《人口学刊》2019,(4):84-93
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1997-2015年数据,采用倾向值匹配分析方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评估农村地区成年子女外出务工对留守家乡父母的健康造成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没有成年子女外出务工的对照组,农村成年子女外出务工会使留守父母过去四周患病的概率显著增加2.7%,65岁及以上的留守父母IADL受损概率显著增加6.1%。这种负面影响也显著地体现在对留守父母心理健康的影响上。研究发现留守父母的生活满意程度显著低于非留守父母。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从性别差异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子女外出务工对留守父亲的身心健康产生的负面影响比母亲更大;和女儿相比,儿子外出务工对留守父母身心健康的负面影响更大。文章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实现"健康老龄化"的道路上,农村地区留守父母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因此,政府部门应出台支持家庭老年照料的政策,加强对农村地区社区和机构照料的投入,减少子女外出务工引发照料缺失给父母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代际支持对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影响的纵向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利用2001年、2003年和2006年安徽省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跟踪调查数据,采用个体增长模型,结合农村实际状况,考察代际支持对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发现老年人获得子女提供的经济支持、代际间双向的家务帮助和情感支持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在代际支持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中,老年人获得子女提供的经济支持对获得子女提供的家务帮助具有替代作用;结果反映了农村家庭代际支持仍是以老年人的需求为中心,揭示了养儿防老的儒家孝文化在中国农村仍盛行,而老年人为子女的牺牲精神现实生活中不可被轻视,揭示了代际支持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机制为主效应模型的增益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刘伟江  丁一 《西北人口》2015,(2):117-122
本文利用国家计生委2011年对吉林省中朝边境地区人口流动的抽样调查数据对我国延边朝鲜族地区的女性劳动力流动与留守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女性劳动的外流决定显著的受到家庭中学龄前儿童数量、婚姻状况及本地劳动力市场成熟程度的影响;对于本地非外出的女性劳动力其短期外出规划会受到家庭中是否已有劳动力外出等多个变量的影响,而长期外出规划则仅仅受到其当前劳动分工的影响;相对于非留守女性,留守妇女的家庭负担主要来自于抚育子女。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村老年人家庭代际交换的年龄轨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生命历程理论的研究视角,借助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与美国南加州大学合作在巢湖农村进行的历时9年的四期纵贯调查数据,构建起代际交换变动的多层曲线增长模型,对老年人在60岁及以后的整个生命阶段中,个体年龄、出生队列和家庭生命阶段三方面因素对家庭代际交换的效应进行了分解,并描绘了代际交换的年龄发展轨迹。结果表明,代际交换的发展动力源自于社会、家庭、个体三个层面,其动态轨迹既是个体发展过程和历史过程,也是家庭策略,其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个人时间、历史时间和家庭时间的同步。  相似文献   

12.
This study examined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influence of marital status and marital quality on life satisfaction. The roles of intergenerational support and perceived socioeconomic statu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riage and life satisfaction were also explored. Th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with data from the Chinese General Social Survey (CGSS) in 2006, representing 1,317 women and 1,152 men at least 25 years old. Chi-squared tests and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s were used in this process. Marriage, including marital status and relationship quality, has a protective function for life satisfaction. Marital status is more important for males, but marital quality is more important for females. The moderating roles of intergenerational support and perceived socioeconomic status are gender specific, perhaps due to norms that ascribe different roles to men and women in marriage.  相似文献   

13.
罗小锋 《西北人口》2012,33(2):36-40,44
本文以6个省1586户农户的问卷调查结果为依据,运用序数Logistic模型,探讨农村公共事业、农民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对农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对农民生活满意度影响显著,其中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对农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发展对农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最小。根据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在今后的农村公共事业发展中,政府应渐进增加农村公共事业支出比重,不断调整农村公共事业支出结构,并随时更新文化娱乐活动内容,以适应广大农民的精神需要。  相似文献   

14.
互动论视角下的农民工生活满意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国珍  雷洪 《南方人口》2011,26(3):25-34
本文利用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在武汉市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了1200个城市农民工,主要从符号化和典型化互动、日常生活规范互动、权力结构互动等三个方面探讨了农民工的生活满意度,最后得出前两种互动影响着农民工生活满意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o identify and quantify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rural physicians' satisfaction with their jobs and life as a whole.Design: Cross-sectional, mailed survey. Study population: Family physicians practicing in rural communities eligible for British Columbia's Northern and Isolation Allowance. Main measures: Demographics, Domain satisfaction,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 and Life Satisfaction.Results: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s reveal the greatest predicators of rural physician overall life satisfaction are satisfaction with jobs, personal relationships, health, finances, and absence of depression. These predictors account for 70% of the variation in rural physician overall life satisfaction. The greatest predictors of rural physician satisfaction with jobs and satisfaction with current place of residence/practice, on-call shifts, personal accomplishments, and absence of emotional exhaustion. The predictors account for 44% of the variation in rural physician job satisfaction.  相似文献   

16.
In order to understand intergenerational financial transfers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for older mothers, this study argues that marital status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o be considered. Using the first wave of the Korean Longitudinal Study of Aging (KLoSA), this study finds that married older mothers report higher levels of life satisfaction when they provide economic support but widowed older mothers feel higher levels of life satisfaction when they receive economic support. Also, regular or irregular financial support appears to also matter in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financial support and life satisfaction.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married and widowed older mothers have different viewpoints about the parent-children relationship.  相似文献   

17.
"The paper presents a structural analysis of the living arrangements of the elderly in Poland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a 1988] Polish retrospective survey.... Evaluation of living arrangements includes persons aged 60 and over and concentrates mainly on: family and household composition, intergenerational transfers, occupational activity of retired persons and selected aspects of health and life satisfaction."  相似文献   

18.
罗小锋 《人口研究》2012,(3):104-112
基于6个省1586户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次序Logit模型,探讨农村计划生育、农村卫生事业、区域环境特征、农民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对农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计划生育的两个因素中只有是否享受奖扶政策对农民生活满意度有显著影响,是否受过超生惩罚对农民生活满意度没有显著影响,农村卫生事业的两个因素,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以后看病是否改善和医疗支出负担对农民生活满意度都有显著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在今后的农村公共事业发展中,政府应渐进增加农村公共事业支出比重,进一步完善利益导向政策体系,适当提高奖励扶助标准,加大对农村超生家庭的处罚力度,使惩罚标准与收入及财产相对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