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心理学角度探讨了中国古代文论中虚静的内在活动机制对创作的重要作用,认为虚静中有深层心理活动,而且这种“动”是在无意识层面进行的,外“静”(理性抑制)为内“动”(无意识兴奋)提供了心理空间,并导致“动”的产生。人的生理、心理活动引起个人无意识、集体无意识的活跃,为构思创作既带上个人风格又具有共性奠定基础。通过虚静与醉、梦的比较,进一步论证虚静的动态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虚静”心态是中国古代审美创造最重要的心理状态。“虚静”心态是虚与实、静与动两组矛盾范畴的组合,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内涵。在创作发生、审美体验、构思想象、艺术法度、技巧运用等审美创造的各个环节,“虚静”心态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今天的审美创造,“虚静”心态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从西方文艺心理学看中国古代文论中虚静的动态心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虚静是中国古代文论的重要审美范畴,若从西方文艺心理学角度探求虚静的心理动态机制,就会发现,是虚静中的动静相宜、个性心理和集体无意识心理,虚静与醉并行不悖的心理机制,虚静与梦求同存异的心理特征等,共同构成了虚静的动态心理的价值与意义。虚静的动态心理,为构思创作提供了活跃的思维和广阔的心理空间,是创作构思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4.
《南都学坛》2017,(4):57-60
"虚静"是中国哲学和美学中重要的精神和范畴之一,文化内涵丰富复杂。"虚静"源于道家哲学,也与佛家义理相契合。李商隐可谓佛道双修,他的诗歌必然会有"虚静"文化精神的涵养。李商隐诗歌中的"虚静"之美很独特,"虚"主要体现在意象意境的虚无缥缈、情感的虚泛朦胧之美、虚中有实的创作手法,"静"主要体现在诗歌中静的审美趋向、诗歌呈现的静美意象、静中有动的创作心理。李商隐不仅在创作心理和文学意境上受到"虚静"的影响,更有着超越了具体物象而与"虚静"本质相契合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道家的“虚静”说与审美创造自由心态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虚静”说源出于道家哲学,老庄认为道的基本特征就在于“虚”和“静”。其时,“虚静”属于人生哲学范畴。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虚静”哲学范畴被进行了美学改造,从而使得“虚静”具有了艺术创作论和审美态度论的双重内蕴。西方的“静观”说作为一种重要的审美态度理论,它与中国古典关学的“虚静”说在审美创造的自由心态的论述层面上是基本一致的。在对苏轼论“空”、“静”的个案研究中进一步揭示和论证了虚静(静空)与审美创造自由心态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神思》篇“虚静”说释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心雕龙·神思》篇“虚静”的语义本于老庄哲学认识论的虚静说。刘勰以之论述作家创作的艺术想象活动 ,是对老庄神秘的直觉主义审美观的转用。其文学理论意义即在于揭示了作家展开艺术构思活动所应备有的主体条件 :“虚静”就是要求作家临文创作应实现由生活态向审美态的转换 ,排除世俗尘杂而生成审美心胸 ,在由“虚静”心态所拓展的艺境之中 ,凝神结虑 ,驰聘文思 ,从而创造出妙造自然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7.
“虚静”是中国传统的文化现象,有着久远的历史文化背景。早在春秋时期,“虚静”这一文化现象就已经形成。道家的创始者老子思想的出发点就是返本复初,他认为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是循环往复的圆圈。道家所倡导的虚静观对国人心理影响甚重。正是这种虚静思想的影响才形成了华夏民族特定的审美心理。“虚静”观对绘画作品的创作与欣赏和对艺术意境的创造过程,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也正是在虚静观的积极作用下才使得中国现代工笔花鸟画普遍带有幽静、清雅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8.
陶渊明的诗歌淡而有味,淡中见奇,于平淡中体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和高洁的意趣,具有独特的魅力。陶渊明诗作的“虚静”主要体现为诗人物质追求的虚静、精神追求的虚静及审美追求的虚静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虚静”说在本体论视域下呈现如下特征:首先,虚静自显为一种具有主客相通性质的本体存在;其次,虚静因审美主体明晰的精神指向性而具有一种意向性特征;最后,意向客体在虚静中超越有限的在场之物,并借助意向性想象在精神上得以呈现。  相似文献   

10.
古代诗学“虚静”论发韧于老庄哲学,滋润于佛学.它以技艺创造心理为契合点.虚静就是在博大富实的心灵中虚化静化掉阻碍自由创造的杂念和俗念.艺术创造需要心灵虚静,虚静的目的是为了更好更有效地实现心灵自由,启发引爆主体心理潜能,从而使主体更好地“以天合天”,物我一体。  相似文献   

11.
2 .7 汉人对致动、意动语义关系的分析“致动”(现在古汉语语法书上多说为“使动”)、“意动”是陈承泽《国文法草创》提出的 ,现在古汉语语法著作 ,特别是教科书都要谈及 ;认为这是古汉语述宾 (包括名词、形容词做述语 )意义关系最重要的两种 (有的称之为“特殊动宾关系”、“名词、形容词的活用”等 )。这两种语义现象汉人已有所认识 ,注释书中有清楚的表现[2 6] ,其表现方法可用转换公式表示。2 .7.1 致动语义关系的分析动词作述语 :V—O—使 /令—O—V( 1)服不氏掌养猛兽而教扰之。 [扰 ,驯也 ;教习使之驯服。]  《周礼注·夏…  相似文献   

12.
传统中国的“厌讼”现象及其原因作为一个法学、文化学问题已经被学界关注多年。但不知应遗憾还是欣慰的是,学界在这个问题上取得了比较一致的看法,即“厌讼”心理的存在是“厌讼”现象的关键原因。然而,如果我们放弃用当今理论或术语去剪裁古典社会的做法时,我们却发现了一种别样的情形首先,传统中国虽然存在几乎不到官衙解决纠纷的现象,但却可能不存在今人所谓的“厌讼”现象;其次,传统中国民众之所以不到官衙诉讼,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而非部分学者所说的那样单一。  相似文献   

13.
迄今为止 ,学术界对新发现的沙河古桥的定性问题尚未取得一致意见。有的学者认为 ,沙河古桥就是历史上的“汉唐西渭桥”;有的学者则持有异议 ,认为沙河古桥与所谓的“汉唐西渭桥”之位置相去颇远 ,两者之间毫无关联。从其地望上来考察 ,沙河古桥应为“沣河古桥”无疑。本文作者通过对沙河古桥所进行的综合分析 ,认为后者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4.
《豫章行》现存汉唐时期的文人拟作共9首,其流变特点是:主题上所写的时事与古辞"伤别"主题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在语言形式上,显示出明显的文人化倾向。这些特点,体现了文人拟乐府创作的基本规律,说明文人拟乐府是介于音乐与文体二者之间的创作行为,在其文化功能上既有音乐文化因素,也有文体意义的性质,六朝许多文人诗歌范式就是在拟乐府的创作机制中逐渐形成的。  相似文献   

15.
文章诠释了学者们未得其确诂的两个古书疑难词句:“民力之普存”(《左传》)就是“民力普遍地保存和保全”;“劳军”(《报任安书》)意为“反击!”。文章同时对三个古书疑难句子的诠释分歧意见作了辨正,结论是:“子元元”(《战国策》)意为“统治天下百姓”;“士无不起,躬自流涕”(《报任安书》)当为“士无不起躬流涕”,意为“士兵们没有谁不站起身来,流下悲愤的眼泪”;“身虽陷败,彼观其意”(《报任安书》)当为“身虽陷败彼,观其意”,意为“他自己虽然陷落在匈奴那里,但我看他的意图”。  相似文献   

16.
古之学者与今之学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之学者淡化名利,今之学者有追逐名利的崇名之风;古之学者治学"文无定法",今之学者以论文为主(专著实际上是扩大了的论文);古之学者治学突出"简易"二字,今之学者治学倾向是"增"而不是"删";古之学者治学具有通俗化的特点,今之学者的思想却日益学究化;古之学者治学既重文字也重口语,今之学者的治学活动重书写语言轻口述语言。  相似文献   

17.
古人默默抄书功不可没。抄本书可保存和流传珍贵典籍 ,补正缺失 ,尤其是精善抄本 ,价值更高 ,倍受学人珍爱  相似文献   

18.
古代杰出文学家各自的具体生活方式和文本风格可能有很大不同 ,但他们的生活都展现出动人的光华则无异。寻绎不同时代不同性格的杰出文人的共同之处 ,可以发现他们预设的人生目标都是高远的 ,在人生价值取向和生活态度上都有超越平庸与面向日常矛盾统一的特点。揭示这一特点 ,有助于从宏观上把握杰出文人的整体特征 ,对现代人的人生价值思考也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有一部分学者不认同我国古代存在独立的商事法律制度。本文以两个部分,分别阐述了我国古代商事法律制度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以及我国古代商事法律制度的独立性及其渊源,以期澄清现代社会对我国古代商事法律制度的误解。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政治环境的日益宽松,不少学者对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进行了重新探讨,在反思旧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诸多新的看法,显示了勇于探索真理的理论勇气,表现了以构建符合中国古代历史实际的中国古代史体系为己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但尚未取得一致的认识.本文在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古代史应分为四个大的时代,即血缘家族--氏族部落时代、封建时代、州郡时代、行省时代,并认为这一划分可最大限度地避免分歧,反映中国古代历史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