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秩序是人类延续、社会进化的基础。伴随网络社会的崛起,网络社会秩序的供给成为重要的研究命题。为探究网络社会秩序生成机制,论文首先阐明了社会秩序生成的传统分歧,指出以主体多元、协调互动为理念的治理理论成为研究社会秩序生成的新范式,治理与网络社会运行十分契合,从历时态看网络社会秩序的生成经历了一个从网民内生自治秩序、业界技术规范秩序到政府管制秩序的分层演化过程,就共时态而言这几种秩序同时并存、彼此耦合,共同构成了网络整体秩序;基于这一分析框架,论文深入分析了网络社会秩序生成的自组织机制、演化机制、管制机制和治理均衡机制,提出网络社会秩序的生成在于网民内部共识的达成、业界经济理性与技术理性的双重发挥、基于国情的自治与管制之间政府定位的恰如其分选择,以及多元治理主体间按照协商民主原则展开的持续耦合互动;论文最后提出网络社会是由网民、互联网企业、政府等行为主体耦合成的复杂大系统,协同治理是复杂系统管理集成方法,网络社会的协同治理策略就是建构起主体多元,手段多样,机制自律、他律和互律相耦合的系统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论述了网络社会自由与秩序的冲突以及二者之间的价值关系 ,从而阐明在网络社会既要尊重个体的自由 ,也要建立必要的秩序 ,并提出建立和维持网络社会秩序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社会分类使社会秩序的出现得以可能.但人类的心灵天生并不具备建构这种复杂分类的能力,究竟什么是这种观念的安排模型?涂尔干认为这个模型就是社会本身.在他看来,最初的逻辑范畴就是社会的范畴,最初的事物分类就是人的分类;无论类别的外在形式,还是类别之间的相互关系都起源于社会;社会分类遵循"差异→分化→差异"的分类图式循环;情感是社会分类之源.尽管在论证方法上和逻辑上存在一些纰漏,但涂尔干第一次把社会学探询的重点转向了理解人类的思维和社会生活这一具有基础性重要意义的主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NOVELL网络系统的广泛应用 ,网络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和故障的诊断工作更显现出其重要性。为使计算机网络系统平稳有效地运行 ,网络系统管理员就必须做好网络的例行维护 ,并在有问题出现时进行诊断、处理 ,最终达到增加网络稳定性和延长寿命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农村纠纷多样化与农村社会秩序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农村社会结构的分化、农村利益主体多元化、血缘关系日渐让位于利益关系,人际关系的理性化、契约化原因,农村社会纠纷呈现出复杂、多样化。在农村中传统的礼治秩序趋于瓦解,而法治秩序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的实际情况下,要依赖于情与理的社会整合功能、村规民约的社会整合功能、国家法的整合功能,来实现农村社会秩序的整合。  相似文献   

6.
"惩罚犯罪"与"保护人民"并非我国刑法的目的。前者作为刑法目的存在逻辑和解释论上的循环论证且会消减法治国家的刑法。而"人民"概念内涵不清且作为一个政治词汇并不适合成为刑法的保护目标。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以国家刑权力限制私力复仇,以达至社会生活秩序的维持,这作为原始法的初始目的,在法律(刑法)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贯穿于始终。"保护人类社会的共同生活秩序"是刑法的根本目的,而法益保护和社会伦理行为价值的保护则是"保护共同社会秩序"的具体化,是刑法的直接目的。  相似文献   

7.
热力学第二定律和进化论是19世纪50年代的两大自然科学成果,但却描绘了两幅完全相反的图景: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世界必然从有序走向无序,但进化论揭示的规律是生物不断从低级向高级进化,是一个越来越有序的过程.1969年普利高津提出的耗散结构理论将二者统一起来,同时也为热力学第二定律运用于人类社会领域提供了理论依据.人类社会系统符合耗散结构条件,人类社会既存在着熵增的必然态势,也存在着负熵流,人类的进化秩序及人类社会形态的变化秩序取决于宇宙法则、生命法则及理性法则之间的动态平衡.虽然人类凭智慧度过了一次次退化危机,一直保持着进化和发展态势,但也消耗了大量资源和能源,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这是人类社会在新世纪面临的最大挑战.  相似文献   

8.
对网络道德与网络伦理不加分辨不利于伦理学、道德哲学的发展,也不利于网络具体问题的解决。本文从道德与伦理、个体网络行为与网络伦理关系、网络道德自由与网络伦理秩序三个层面,分别对网络道德与网络伦理的关系进行辨析,认为二者在理论和实践上均有各自侧重对象和范围,但就其形成与实现的现实性而又相互关联。  相似文献   

9.
由于网络技术的影响,网络民事法律关系呈现出不同于传统民事法律关系的特点,对其要素需要重新解析,进而探索网络民事法律关系的构建之路,这正是网络民法秩序的需要和体现。  相似文献   

10.
法的价值具有社会性,这是因为法本身、人,以及人的需求具有社会性.因此,在研究法的价值时,不能脱离具体的社会背景.网络社会是由信息革命推动而出现的社会空间,网络社会既依附于传统现实社会,又悬置于传统现实社会之外,法的价值在网络社会中与在传统现实社会中也有着不同.秩序作为法的基础价值在网络社会中经历了工具论向空间论的转变.自由是人对法的永恒价值追求,必须用法明确网络社会中新的自由可能性转化为现实自由的边界.作为法终极价值的公正应在网络社会和传统现实社会中予以统筹,使其成为两种社会共同的终极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1.
“网络社会”的伦理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社会"是一个全新的世界,网络发展作为一场意义深远的科技革命,在给道德进步提供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反映了人自身发展的一种危机,走出这种危机,战胜这种危机,关键还要靠人自己.  相似文献   

12.
秩序成为问题,是转型变革社会的特征.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过程之中,社会秩序以前所未有的明晰性和严峻性凸显出来,这既是社会分工细化的市场经济对秩序地内在要求,也是现代社会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确定为具有终极意义的社会价值之后秩序实现要求,更是我国处在特殊的转型时期所导致的秩序的稀缺所致.而实质上,任何一种社会转型都是打破原有社会秩序建立新的社会秩序的过程,社会秩序对于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价值凸现.  相似文献   

13.
网络文化的出现使人类正迈入一个全新的"网络时代",它使大众文化资源和潜力得到了极大限度的发展,并且激活了大众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但是与此同时带来了一系列的困难与挑战,如虚拟化的挑战、多元化的挑战、开放性的挑战等。  相似文献   

14.
也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逻辑地包括了社会主义经济和谐、政治和谐和文化和谐,这要求我们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经济、社会主义和谐政治和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15.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体现之一。目前,我国教育不公平问题主要是制度安排引起的不公平,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很大影响。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消除教育不公平现象,主要应从改革教育投资制度,改革教育管理制度和建立弱势群体补偿制度入手。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没有农村社会的和谐,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和谐。就新农村和谐社会建构的重要性以及在新农村和谐社会建构中出现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生态保护型和谐社会建设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主体。关注生态和谐,促进人与自然相融,提高自然利用效率,是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选择。论文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主线,从生态安全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入手,在阐述没有生态和谐的社会不是真正的和谐社会的基础上,探讨了构建生态保护型和谐社会的理性思维,提出了建设生态保护型和谐社会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8.
网络机房是现代实验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条件,维护好网络,才能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本文针对机房常见的网络故障,结合笔者工作环境,通过实践总结出几种常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村落空间是村落历史的沉淀。不同于熟人社会研究的关系取向,文章引入空间生产的视角,基于南方村落的空间图式阐释熟人社会的空间秩序。“祠堂-阳宅”的平面空间图式定义了农民自然生命升华为道德生命的日常生活路径,而“庙宇-阴宅”的纵向空间图式定义了农民应对日常生活断裂的宗教生活模式。风水的空间实践镶嵌于村落空间图式,并促进了村落空间的结构化和立体化,而村落空间结构维系了村落熟人社会的公共性。可见,熟人社会的空间秩序是空间结构生产与社会秩序生产的统一。现代性力量逐渐抽离了村落空间的历史底蕴,释放了空间权利意识,导致村落空间结构破裂与熟人社会秩序紊乱。立足村庄社会的空间治理是突破村庄空间利益困局,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