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傣族寨神勐神祭祀的考察,提出祭祀具有鲜明的集体表象特征,是在集合群体的共同参与中进行。集体表象特征表明傣族寨神勐神祭祀是社会性的存在,具有引导和规范人们行为的教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作者从诸多古代文献中抽取出中国先秦土地神“社”的崇拜,并将之与近代老挝、越南未受佛教影响的泰族土地神勐神的祭祀进行比较研究.他通过文本分析和田野考察、汉学与人类学交叉的视角,认为中国古代文明和泰、倮倮以及苗族文明之间有诸多的关联点和令人吃惊的相似性,通过比较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的社会与宗教.同理,文章也揭示了关于少数民族宗教与社会研究的另一个视角.文章还说明了近代白泰和黑泰的勐神祭祀,其实是这个族群得以维系数百年的重要纽带,现代西方制度的介入亦不能从根本上将其改变.  相似文献   

3.
傣族图腾似乎从未有过专文论述.自然,作为和人类童年有密切关系的图腾文化,是难以泯没的,傣族也不例外,只不过如拨雾看花罢了,所以本文命题就是傣族图腾文化及其史影觅踪.泰族图腾文化的孑遗,看来主要有:一、蛇图腾《山海经·海内经》载:"南方……有神焉,人首蛇身."蛇图腾崇拜是古越人几乎共有的,西双版纳傣族自然概莫能外.傣文古史《泐西双邦》开篇就是一位"人身蛇尾"的"勐神"("勐"是傣语,本意为国家或部落,现通译为地方或坝子.按:"勐神"取其本意,即国家或部落神).传说这  相似文献   

4.
试论社神的起源、功用及其演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地崇拜是原始宗教中自然崇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土地神信仰在中国源远流长。社神源于原始时代的人们对于大地的崇拜,年淹岁远,社神不断演变,其功能趋于多样化。  相似文献   

5.
论原始宗教形态的逻辑发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始宗教诸形态是一个具有逻辑关系的整体 ,在共时性和历时性结构中 ,它以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至上神崇拜的形式得以展现。自然崇拜、图腾崇拜 ,主体通过物质活动占有活动的对象 ,把自身的本质投射到客体之中 ,并借助主体与客体、主体与主体的关系表现出来 ;祖先崇拜、至上神崇拜 ,主体的观念取向由外在客体走向内在主体 ,主体将自身的力量、社会存在方式通过人化的客体表现出来。原始宗教形态的逻辑发生 ,不仅体现了主体的完善和发展以及主客体之间的现实关系 ,而且也体现了自然人化向人化自然转化的历史趋势。  相似文献   

6.
论壮族蛙神崇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蛙神崇拜是壮民族诸多的古老图腾崇拜之一 ,曾深刻地影响着壮族人民。本文通过历史文献和民族学材料 ,从蛙图腾的起源、发展及衍变 ,蚂虫另节与蚂虫另歌会、蛙纹铜鼓、花山崖壁画等阐述蛙神崇拜的意义和影响 ,以及壮民族从血缘到族缘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古代诸民族中,有不少动物曾作为图腾受到人们的崇拜。牛也不例外,曾被许多少数民族视为与自己族源有关系的神物加以信仰,从而留下了各种神话。古羌人中的一支被称为“牦牛羌”;珞巴族中流传着“三神牛”的故事;北方的契丹和蒙古人,也把牛当做氏族图腾崇拜;南方的彝族、壮族、布依族、傣族、黎族、傈僳族、怒族等少数民族都还保留着牛崇拜的习俗。说明这些民族都曾把牛作为氏族部落的图腾。可见有关牛崇拜的文化现象,不仅有很深的历史渊源,而且涉及的地缘范围也很广。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引用大量民族学、人类学相关论述的基础上,对史前时期土地神观念产生的两个阶段予以了详尽的分析,指出:土地神观念的产生始于原始社会自然宗教时期万物有灵思想下的土地有灵意识,但这时人类土地崇拜的对象,仍然是作为自然的土地,并未具有神的观念。当原始人类由土地生养万物联系到女性也具有土地一样的生殖功能,由单纯的土地崇拜转向“地-母”崇拜,土地神的人格化现象渐趋成型,土地神的观念到此才真正产生了。  相似文献   

9.
傣族长诗,自建国以来已发掘、整理、出书多部,有的并改编成其他文艺形式与读者、观众见面,在国内外早已享有盛名。但是,在古典文学理论方面,却一直没有重要发现,几乎还是一个空白,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不久前,傣族文学工作者们竟挖掘出一篇三百六十七年前著述的、相当于汉族《诗品》的诗论——《论傣族诗歌》。还有一篇写于四百三十多年前,是论述傣族发展的著作,即《谈寨神勐神的由来》。这两篇著作的发现,震动了关心傣族文学的文艺界和学术界。它不但填补了傣族古典文学理论的空白,  相似文献   

10.
王川 《民族研究》2006,5(2):97-105
瓦合山神是清代中期以后西藏地方藏汉人民信奉的神灵。这一山神崇拜因初次发生并定型于类乌齐县的瓦合山而得名。瓦合山神崇拜在清代中期后逐渐成为民间信仰。本文在古代典籍及最近发现的清碑拓本的基础上,结合时人包括法国神父的记载,对瓦合山神崇拜的产生背景、原型、传播沿革及衰落过程作了详细的描述。研究历史上西藏的瓦合山神崇拜,有助于理解一个民间信仰如何在佛教影响巨大的西藏生根并获得较快的发展,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政府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论泰山崇拜与东岳泰山神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崇山理念与山岳崇拜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 ,由山岳崇拜发展而成的山岳神灵构成了中国信仰文化的独特现象 :五岳崇拜及其巡守、封禅仪典。本文以东岳泰山为研究对象 ,具体探讨了泰山崇拜的形成、封禅仪典的内涵 ,尤其是对泰山神的人格化历程进行了详细的考证。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藏族崇拜"鲁"神的起源,对"鲁"神的认识,崇拜"鲁"神的方式及崇拜的原因等四方面入手,对藏族"鲁"神文化进行了分析研究.作者认为,"鲁"是一种古老苯教文化的遗留,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形式多样的"鲁"神崇拜、祭祀和禁忌习俗,研究这一文化现象对现实生活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周代吴越民族原始宗教略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周代吴越民族原始宗教的主要内涵、祭祀形式及主要特点等。认为吴越民族存在自然崇拜、鸟及蛇图腾崇拜、祖先鬼神崇拜及占卜前兆迷信等现象。祭祀形式有郊祭、室祭、葬祭等,其祭仪有包括燔燎、瘗埋在内的物祭、人殉、人祭、歌舞祭及巫术等。其原始宗教既具有中国古代原始宗教的普通特征,又具有某些明显的地域文化特点。较之吴国,于越的原始宗教保留了更多的本民族的文化特征,这和二者受中原文化影响的大小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作为祭祀祖先的象征物,四川的客家神榜几乎浓缩了客家祖先崇拜文化的全部内涵,是祖先崇拜重要的载体.对四川成都东山客家区的神榜考察表明,四川客家神榜从书写、张贴到祖堂的设置等各环节存在一套严格的禁忌体系,反映了四川客家祖先崇拜有一种宗教般的虔诚;客家神榜在祖先崇拜中体现出尊宗报本、宗族文化认同教育、祈福和预兆等各种功能.  相似文献   

15.
白族地区并存着多种宗教信仰,佛教、道教、基督教等都曾有一定影响。其中,本主崇拜是白族最核心最独特的宗教信仰。它虽然是白族特有的宗教文化,但其包容性与多元的精神内涵使其在宗教态度方面,具有很强的开放性,除保留着本民族原生的原始崇拜的遗风外,还吸纳了佛教和道教的神、教义,以及儒家(儒教)所倡导的祭祀法则、重社稷、忠孝的思想,比如将道教的财神、佛教的大黑天神和观音等神灵移植进本主庙中作为祀神,形成了兼容并蓄的宗教文化形态,呈现出以本主崇拜为核心的多元一体的宗教信仰格局。  相似文献   

16.
神判是一种古老的人类学现象 ,也是一种古老的法文化现象。在原始法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 ,神判与原始“公法”、“私法”两个方面的许多形式都有密切的关系。本文从法人类学的角度出发 ,结合对原始宗教与习俗的理解 ,通过对神判与诸如原始献祭、放逐、杀戮、赔偿、仪式等早期习俗之间关系的研究 ,对神判中隐喻和凝聚着的早期法的原始含义进行了深入的解释 ,进一步从“公”与“私”两个方面揭示了早期原始法在历史演进中的某些特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试图把宗教社会学中人神关系的有关理论应用于对藏传佛教的分析和研究.一是从佛教发展及其在西藏传播的历史进行追溯,以厘清神的来由;二是以藏传佛教二元结构的分化为框架,分析在僧侣与信众之间神的角色所发生的微妙转化.进而探讨了这种人神关系的演化对活佛转世体系和政教合一制度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红河南岸彝族与哈尼族在交往的社会历史过程中,通过建构族际间仪式共同体方式,实现了两族“相遇到相融”的社会整合。红河南岸绿春三猛乡哈德村寨神、寨神林是彝族与哈尼族所共有,也是彝族与哈尼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更是哈德村的村寨共同体实践的物质基础、情感基石。寨神是哈德村全体村民共同的建寨始祖与图腾崇拜对象,是他们图腾信仰的基础。而寨神、寨神林物权、产权归哈德村民共有,主要表现于哈德村所有村民对祭祀寨神仪式活动具有同等参与权、仪式祭品的分享权、共同分享寨神灵力以及保护寨神林的日常化职责等。通过庄严而肃穆的仪式共餐与热闹的“流动的宴席”互享,维持着哈德村村落共同体。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早期生育信仰的产生、形式、过程和特点等进行了探讨,认为生育信仰源于原始人崇尚生命,对产生生命现象的崇拜,亦即对生育能力的崇拜,它出现在图腾崇拜之前。生育信仰有女性崇拜、图腾崇拜、男性崇拜等形式。最早所见生育信仰的偶像为孕体雕像,它是对生命产生过程的写实,没有性别的区分。女性崇拜是生育信仰最初阶段的重要时期,表明人类对性别有了明确的认识,对生命孕育者在性别上的肯定。但女性崇拜不是图腾崇拜,它曾与图腾崇拜并存过一个时期。男性崇拜的出现使生育信仰发生了较大变化,即生育的主体突出了男子的作用,它一方面说明人类有了“种”的概念,同时也是男子社会地位提高的反映。  相似文献   

20.
瑶族神符     
瑶族神符,是瑶族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瑶族的宗教活动中,往往是经文、咒诀、神符同时使用.缺一不可。我们知道,瑶族宗教的主要特征是多神崇拜和祖先崇拜。在瑶人的传统观念中,宇宙间的天界、阳间、地府、水府,是神秘的鬼神世界,它们主宰着人间的祸福,风调雨顺,人寿年丰,六畜兴旺,是善神的保佑和恩赐;而各种灾害,人畜疾病、则是野神恶鬼作祟所造成的。对善神,瑶人举行“还愿”等隆重的祭礼仪式和在节日庆典中,谢恩祈祷。而对付野神恶鬼的刹手锏,就是神符。瑶人认为,神符具有很大的神威,可以镇妖、驱邪、斩鬼、救疾、护身、保宅,“驱邪外出,引福归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