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谚语是语言中的精品。英汉谚语极大地丰富了英汉两国的语言文化。本文试图对英汉两种语言在不同文化中的谚语进行对比,把谚语当作窥探文化的窗口,使学生更深入地领会两种语言的奥秘,帮助他们从新的角度了解两个民族文化的异同。本文试图借助语用学的观点,对英汉谚语的翻译方法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2.
英汉翻译是跨越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交际活动。从关联理论关于语言交际的角度分析发现 ,英汉翻译过程并不是简单的语言解码———编码过程 ,而是一种明示———推理的认知过程。翻译者应充分对比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 ,以寻求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3.
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一直密不可分,动物以其特定的功能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历史、地理、文化、习俗与宗教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赋予了动物词汇不同的引申含义。本文分析了动物词汇在英汉两种语言运用中的差异,从而展示出具有文化特色的英汉动物词汇,以期帮助人们克服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理解障碍。  相似文献   

4.
英汉两种语言的称谓语存在很大差异,而称谓语中的性别表征方式有许多相似之处。两种语言称谓语差异有其深层的历史、文化背景,而称谓语中的性别表征是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一种现象,也是家庭、社会、经济以及性别差异的自然产物。研究分析英汉称谓语差异的深层文化根源,了解两种语言中称谓语的性别表征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文化内涵,有利于更好地理解男性和女性的称谓差别。  相似文献   

5.
文化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趋同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差异是英汉翻译中的主要障碍,由于对原语文化的不了解而造成的翻译失误随处可见。文化趋同增加了英汉两种语言的共核成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英汉两种语言中民族物质化符号、民族意识化符号、民族地域化符号和民族社会化符号的可译度。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 ,趋同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差异是英汉翻译中的主要障碍 ,由于对原语文化的不了解而造成的翻译失误随处可见。文化趋同增加了英汉两种语言的共核成分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英汉两种语言中民族物质化符号、民族意识化符号、民族地域化符号和民族社会化符号的可译度。  相似文献   

7.
习语作为语言的精华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充分反映出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英汉习语的翻译不只是两种语言的简单转换,更应是两种文化的交流.本文就英汉习语的文化内涵进行了对比而且还探讨了习语文化信息的几种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8.
英汉人名的文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姓名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隐含着一个民族的语言、历史、地理、宗教和阶级状况的信息。采用对比法对英汉姓名的构成、来源以及命名方式的差异进行比较,并对英汉姓名差异所体现的文化差异进行尝试性分析。  相似文献   

9.
通过浅析三大颜色词在汉民族文化与英美文化的联想意义、象征意义及语义的异同,并且列出两种语言中常见、易混淆的短语及习语进行英汉对译,让人们了解颜色词在英汉两种文化中的重要之处,以促进跨国际间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0.
论英汉称谓语的差异及其文化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称谓语属于民俗语言的范畴,可分为亲属称谓语和社交称谓语两大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被大量使用。英汉两种称谓系统存在明显差异,其称谓语的数量和指称范围也各有不同,其实质是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分析和了解英汉称谓语的异同,有利于加深对英汉两种文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英汉民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英汉语中都有着大量的以动物为喻体的丰富词汇,它们是语言发达的标志和文明进步的象征。试图从相同动物名称的同义现象与异义现象以及不同动物名称的同义现象三个方面对英汉动物的意象加以比较,这种比较研究可以使语言学习者从中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和许多有趣的语言现象,从而对今后的学习和研究起到帮助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文字系统的异同着眼,将进入到英语的外语专名分为罗马化语言的专名和非罗马化语言的专名,在此基础上对中外人名、地名和机构名称在英语中的应用形式进行了简略的对比分析。作者认为,汉语拼音已经使汉语和英语之间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书同文现象。汉语专名向英语的转换要做到与国际接轨,就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第一,摒弃以跨语言重新命名来形成英语译名的方法;第二,明确界定语义翻译的适用范围;第三,汉语拼音在名称跨语言应用中的地位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中文科技期刊中植物拉丁名的规范使用——以枸杞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枸杞为例,考察了2009年发表于中文核心科技期刊的论文中植物拉丁名的使用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提出在科技论文中应规范使用植物拉丁名,避免拉丁名与英文名的混用,区分植物拉丁名与中草药拉丁名。  相似文献   

14.
从比较文化的角度出发,以英汉姓名的结构、命名方式和称呼为研究对象,挖掘两者之间的相通和相异之处,探讨比较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地名不仅是地理名词,而且也是文化的符号,通过地名可以了解一个民族历史上的分布范围和迁徙路线。佤语地名具有以"永"、"班"、"耿"、"达"、"斯"、"叶"字为首的六大特点,这对于进一步研究云南古地名和云南民族历史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功能对等观照下媒体名称的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是大众媒体传播的主要渠道,媒体名称的翻译对于媒体的生存和流通至关重要。作为文化的载体和传播的介质,媒体的英译名称应以功能对等翻译认识观为指导,感召为主,形式辅之,采取适宜的方法,才能取得最佳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7.
姓名作为姓氏文化的一部分 ,在世界各民族中反映出不同的文化内涵和可追溯的历史根源。英国人的姓名同其他民族的姓名一样 ,具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英国人的姓和名都可以按照其起源和语义进行分类 ,从中可以看出在历史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 ,历史事件、自然环境、职业、宗教等因素对姓名所产生的影响以及人们在选用这些姓名时寄予的各种愿望  相似文献   

18.
与传统店铺名称的研究不同,语用学视角认为店铺的命名是商家与顾客的隐形对话,其命名的过程是与语境相互顺应的结果,是顺应语言现实、顺应文化、顺应心理的过程。求大心理、盼吉心理、趋利心理等顺应体现在音、形、义几个层面。  相似文献   

19.
壮语地名中壮文化最容易流失的是一地二名,其次是意译。音译最便于壮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但也要注意"雅化"也会造成壮文化的流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