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6 毫秒
1.
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作为实现祖国统一的既定方针,已成功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也必将促成台湾问题的最终解决;党的十六大对祖国统一又有了新发展;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模式,首次明确提议“三个可以谈”,郑重地将一中原则“新三句”及台湾问题的解决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思想写入报告,对促进两岸关系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作为实现祖国统一的既定方针 ,已成功解决香港、澳门问题 ,也必将促成台湾问题的最终解决。“一国两制”关于台湾问题的基本内容提出后 ,“蒋、李时期”台湾当局对之作出了不同反应 ,李登辉最近提出的“两国论”实质是“台独论” ,使两岸关系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我们坚持“一国两制”的原则 ,已经使香港、澳门顺利回到了祖国怀抱 ,这一科学构想在实践中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在台湾问题上 ,我们相信坚持“一国两制” ,和平统一不仅对全中国人民有利 ,对世界的和平发展也有利。“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4.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想,其提出的过程、依据及基本内涵本身都充满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互相联系、不断发展,互相统一、不可分割的思想。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深入探讨邓小平“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对继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之后,进一步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一国两制”是我国党和政府解决国家统一问题的一项长期方针和基本国策。“一国两制”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内容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这一构想是以邓小平同志为领导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第一代领导集体关于统一理论的基础上集中全党智慧,按照党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尊重香港、台湾的客观实际,经过深思熟虑后提出并在特定的条件下形成的。这一科学构想,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又充分考虑…  相似文献   

6.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和香港、澳门问题 ,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这一构想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 ,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港、澳问题 ,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符合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的大趋势 ,1997年 7月 1日 ,1999年 12月 2 0日 ,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和澳门行使主权 ,这不仅洗刷了中华民族的耻辱 ,开启了港澳历史的发展的新纪元 ,更重要的是它证明“一国两制”这一伟大构想在解决祖国统一问题中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学习“一国两制”理论加速祖国统一步伐魏绍辰“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科学构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恢复行使香港、澳门主权,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所制定的一项战略决策。这项政策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渐形成,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的。它是...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解决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遗留问题,中国共产党确定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战略方针。在此后几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对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大致方针和具体政策不断充实和日臻完善,逐渐形成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一、国共两党进行第三次合作,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于人为的及历史的原因,台湾与  相似文献   

9.
台湾问题夹杂着复杂的国际、国内因素。为使“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在台湾早日实现,既要借鉴香港、澳门回归的经验,又要充分考虑到台湾问题的特殊性,创造出一个适合台湾特点的“一国两制”新模式。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造成的遗留问题,完全属于中国的内政。台湾问题必须在没有外来势力干涉条件下独立自主解决。“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一国两制”台湾模式的核心与基石。台湾问题是中国内部问题,在解决台湾问题上,大陆要有比对香港、澳门更灵活、宽松的条件,实行更加高度自治政策  相似文献   

10.
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它的确立不是偶然的,而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坚持和平统一祖国方针的必然产物,是邓小平正确把握时代主题,深刻分析香港、澳门、台湾和大陆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的结晶。  相似文献   

11.
台湾回归祖国、实现祖国统一,是我国人民在八十年代的三大任务之一,也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邓小平同志所提出的“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为实现这个伟大任务打开了一个突破口,此前香港问题的园满解决,博得国内外各方面的交口赞誉和广泛的支持,说明这个构想是切实可行的,也是顺乎时代潮流,合乎人民心愿的,它确实是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好办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个特色,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对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处理,就是‘一国两制’。”[‘J“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和实施,今年7月香港回归祖国的实现,对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振兴中华和促进世界进步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为此,本文试图对“一国两制”构想的哲学基础作一探讨,从哲学的高度把握认识“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性、实践性、可行性。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实事求是的产物马克思说过,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我们时代的精华就是建设有中国特…  相似文献   

13.
<正> 我国政府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思已经圆满地解决丁香港、澳门问题。同时,解决香港问题与澳门问题的实践表明:台湾问题同样可以依照“一国两制”的构思加以解决。因此,随着我国在本世纪末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以及将来台湾与大陆实现和平统一,我国将进入“一国两制”的时期,这个时期必将在我国的社  相似文献   

14.
“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提出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一项旨在和平统一祖国的基本国策。中国共产党人已经用自己独创的“一国两制”的方式解决了港澳问题,也必将以这种可行的方式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一) “一国两制”的提出首先是以解决台湾问题为出发点,从台湾问题开始,并在“一国两制”的总方针下对台湾的政策比对香港更为宽厚、更为灵活、更为特殊。这样,就  相似文献   

15.
“一国两制”是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导人、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根据实事求是的路线思想,提出的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香港、澳门、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伟大构想与基本国策。按照这一伟大构想和基本国策,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使香港这块被英国强占150多年的土地和600多万同胞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中国共  相似文献   

16.
李登辉提出“两国论”,为祖国统一设置障碍,祖国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构想是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伟大创举。“一国两制”是实事求是的产物,“一国两制”的内涵、“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特定涵义和若干个基本点。“一国两制”的前提是祖国统一,主体是社会主义,立足点是和平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其实施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合法性。这一构想坚持了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坚持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港、澳问题,充分尊重历史和现实,尽可能照顾有关方面利益,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符合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的总趋势,有利于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也有利于保持台、港、澳地区的繁荣稳定和继续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广泛的现实基础。这一构想从当代国际国内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以独创性的内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上,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并积极推行的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1997年7月1日,这一方针率先在香港得到实现。今年,澳门也即将回归。这一方针得到了广大人民,包括港澳台及广大海外同胞的热烈欢迎。然而,李登辉却不欢迎,最近他在《台湾的主张》一书中不仅为“一国两制”罗列了一系列罪名,而且提出了他自己的统一主张,要看清李登辉的真实面目,此书不能不读。一、关于“一国两制”在《台湾的主张》中,李登辉说:“我们要再一次坚定拒绝所谓‘一国两制’的构想。‘一国两制’的本质具有暖昧性,因为看似平等  相似文献   

19.
香港回归祖国,这是本世纪末举国欢腾、全球瞩目的历史盛事。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迈出了实现祖国统一的十分重要的一步。在英国强占香港一百多年的漫长岁月里,中国历届政府曾多次试图收复香港,但都因为中国贫穷衰弱,而未能如愿。今天,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国家综合国力增强,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科学地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香港才顺利回归。香港回归祖国,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香港问题和台湾问题虽有不同之处,但两者有很大的共性,台湾和香港都是中国的一部分,都必须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实现统一,目前两者实行的都是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完全适用于解决台湾问题。因此,香港的回归,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开辟了美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战略思想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东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战略思想经历了“武力解放台湾”和“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两个阶段。这一战略思想发展的轨迹,充分反映了毛泽东和我们党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坚定信念和在复杂形势下处理台湾问题的高超斗争艺术。特别是在“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阶段逐步形成的“一纲四目”方针,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提出及其实践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