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文化外交是一种民心相通工程,不仅可以为一国外交战略的实施提供社会和民意基础,也是国家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太平洋岛国是中国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南线的重要区域,因此也成为中国文化外交的重要目标国。中国的太平洋岛国文化外交目标在于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打造岛国民意基础,塑造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进而提升中国在岛国地区的影响力。目前,中国文化外交通过文艺展演、文化教育交流、侨务外交、孔子学院等路径,增进了岛国对中国的了解,也增强了中国在岛国的软实力。不过,受异质文化因素及中国传统文化外交路径缺陷的影响,中国在太平洋岛国地区文化外交的成效还比较有限。今后,中国文化外交需要增强双向度交流平台、交流方式、智库和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
海洋命运共同体视角下的中国海洋公共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海洋强国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需要海洋公共外交提供助力。中国海洋公共外交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一部分,以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为理念,以阐释中国海洋战略、讲好海洋合作故事、扩大蓝色朋友圈、传播传统海洋文化、提升蓝色软实力为使命。中国的政府部门、沿海城市、中央企业、主流媒体以及智库机构普遍具有政治可靠性高、易于统筹协调的特点,因此可重点发挥其优势,形成"五位一体"的海洋公共外交主体布局,协力讲好海洋领域的"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3.
张静  田卫亮  王非 《社科纵横》2013,(7):101-103
近几年来,中国通过推行文化外交在软实力的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通过孔子学院,"中国文化年"等文化交流形式,中国拓展了自身文化的世界影响力,体现了强大的综合国力,面对全球化的趋势,中国应当继续中国特色的软实力建设,同时警惕文化霸权主义的入侵和渗透。  相似文献   

4.
公共外交是全球化时代塑造国家形象、增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基于中国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与台湾当局"外交"博弈的需要,中国亟须获得南太平洋岛国民众对中国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增强中国在南太平洋地区的影响力。近年来,中国通过文化外交、华侨华人外交、援助外交等公共外交项目的开展,在南太平洋岛国的影响力有所增强。本文认为,由于大国竞争性公共外交的影响,中国在南太平洋岛国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仍显不足,应秉承"和平、合作、和谐"的外交理念,继续拓展外交空间。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凸显及各国复合相互依存深入拓展的时代背景下,地区战略谋划和地区战略选择在大国外交战略布局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大国地区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既要考量国家在该地区所扮演的角色,更要考虑如何运用包括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硬实力与软实力在内的多重国家力量,与其他国际行为体进行战略博弈,以谋求利益最大化。尤其是软实力所包含的制度认同力、文化与价值观吸引力、经济发展道路影响力,以及军事外交沟通力等要素,在大国地区战略博弈过程中发挥着独特作用。本文以东南亚地区为例,从政治、经济、安全等多层面分析了软实力在中美东南亚战略博弈过程中的运用,并得出结论:平衡中国软实力及中国"整合型"战略的影响力是美国"盟主型"战略的重要指向,且主要体现在以获取实质性利益及制度性权力、认同性权力、同化性权力为目标的战略选择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6.
文化软实力彰显的特性与我国的提升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透视中外文化软实力的形成、积蓄和发展态势,它具有传承性、凝聚性、支撑性和创造性的特征.较之发达国家,我国提升文化软实力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优势,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形象优势,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保障优势.把握特征,发挥优势,我国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策略为:发展文化产业集群,激活文化产业的集聚效应;扩大文化产品消费,拓展文化生产力发展空间;制定文化创新规划,构建国家文化创新体系;致力高端文化产品"走出去",增强我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亲和力.  相似文献   

7.
施雪琴 《创新》2013,7(1):12-18,126
东南亚作为中国的近邻,长期以来都是中国外交战略的重点地区,同时东南亚也是华侨华人聚居的主要地区,如何利用华侨华人开展中国在东南亚的公共外交,成为一个跨学科研究的热点课题。通过在跨国移民与国际关系互动的框架下,探讨移民在公共外交中的地位、角色与优势;以中国在东南亚开展侨务外交与公共外交的历史为鉴考察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在东南亚以侨务为轴心的公共外交方式、特点、效果与局限;新形势下,中国政府挖掘并整合东南亚华社历史文化资源,探索中国在东南亚促进公共外交的新方式、新媒介、新平台的现状,可为中国政府如何依靠公共外交来塑造中国形象,提升软实力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8.
约瑟夫·奈是国外软实力概念的首创者和研究的领军人物,其他主流研究深受其影响。但奈的软实力理论针对的是美国霸权衰落论,目的是维护美国的利益和霸权。奈认为,国家软实力资源主要由富有吸引力的文化、内外一致的政治价值观和有道义的外交政策构成。国外不同机构推出的国家软实力排名主要以奈的研究为基础。尽管中国的吸引力在不断增强,但在英国《单片眼镜》(Monocle)杂志与知名智库"政府研究所"每年联合发布的全球软实力排名中,2010~2012年中国的排名不断下降。这种排名是否存在偏见?软实力实证研究是否科学、客观、公正?我们倡导的是文化软实力,面对约瑟夫·奈批评中国软实力建设路径错误的指责,我们一定要坚定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自觉、自信与自强,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建设道路。  相似文献   

9.
浅谈日本的文化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日本实行借助动漫、影视等"软实力",促进与海外的相互理解和友好,输出其价值观和提高国家形象的新型"文化外交"战略,为扩大其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提高国际地位,实现政治大国的目标而做出了种种努力.日本的"营建日本酷文化,打造日本国家品牌,赢得世界好感"的文化外交理念有着长远的战略目标,在亚洲地区主要是为了缓和侵略战争的历史后遣症,增强年轻人对日本的理解,提高日本的国家形象,培养更多的"知日派"和"亲日派".形成区域内共同的价值观和利益观,从而实现它所倡导的"东亚共同体"构想.  相似文献   

10.
新加坡虽是小国,但在冷战后其外交成就显著,究其原因是新加坡的自我认知判断明确,因而研究新加坡的自我认知对于理解其外交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加坡的自我认知包括两个重要的方面:区域秩序的参与者和"全球性城市"。从地区来看,新加坡以东盟为中心建构东南亚的区域秩序,融入区域秩序当中,并把新加坡对区域秩序构建的理念推广开,成为区域秩序构建的重要领导者。从全球来看,新加坡作为"全球性城市",积极发挥外交的自主性,利用地缘政治优势、科技实力、软实力等展开广泛的外交,积极地在国际舞台上扮演各种角色,为新加坡谋求更为广阔的外交空间。然而,随着中美等大国间竞争和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又逢新冠肺炎疫情,新加坡的外交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新的外交形式,公共外交近年来在国际关系舞台上扮演着越发重要的角色,它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中国拥有无比丰富的软实力资源,但中国公共外交能力尚有待进一步加强。本文从软实力的战略视角出发,深入发掘中国的软实力资源,尽快构建起一个较为完备的中国公共外交体系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卞敏 《阅江学刊》2011,(2):39-44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独特的文化传统,一个地域也有其特色文化。城市作为地域文化资源的一个主要载体,在地域文化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地域文化的发展规律,从总体上说,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而展开的。地域文化体现城市文化发展脉络,而城市发展在历史上形成的文化特色又积淀、留存下来,成为城市文化的地域性特征。一个城市的独特魅力,在于其特有的文化个性。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她的软实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文化软实力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3.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十七大以后被提到了国家战略层面。结合部分学者的理论思考,可以将软实力的概念理解为某种形态的文化及其蕴涵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凝聚力、感染力、吸引力与影响力。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有助于消解文化冲突,推动综合国力的提升。可以从和谐世界理念推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中华传统文化彰显三个方面着手,构建以文化为核心的中国软实力战略。  相似文献   

14.
对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而言,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密切互动,面临着挑战与重塑的双重压力。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密切结合的角度,就制度、经济、文化、政治、战略等五个维度深入剖析中国国家认同,有助于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家认同变迁的轨迹。通过凝聚国内共识、提升国际认可来强化中国国家认同,中国应进一步培育公民意识,加强国家软实力建设,强化国家认同、地区认同与全球认同的关联,积极担当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桥梁。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高铁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国高铁外交也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中国高铁外交是一种着眼于交通、服务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外交手段,其目标是建立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高速交通网络和便利的贸易网络。中国高铁外交将极大地促进中国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强亚洲地区的文化交流,并加速东亚一体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文化大发展的最终目标在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本文分析了我国文化软实力所欠缺的内涵和文化创意产业中人文精神的缺失状态,指出只有进行价值体系的范式变革,才能真正提升我国文化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17.
提升广州文化软实力是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必然趋势,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培育世界文化名城的重要路径。以"策源地文化"为主线创新与建设广州对外文化交流平台和载体,有利于凸显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广州,在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中的地位与作用,为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及培育世界文化名城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其民族文化在文化全球化中的影响力直接相关,因此,增强民族文化国际影响力是文化全球化对民族文化提出的新要求。民族文化国际影响力范畴的提出经历了一定的历史过程。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大对外宣传工作的力度、保持民族文化的先进性,是增强民族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