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江苏省仪征市清代朴园位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朴园是清代仪征县一座著名的园林,建于嘉庆年间(1796—1821年).主人是盐商巴光诰家族.朴园位于仪征市北部的浅山丘陵地带,它的建筑布局参照了袁枚的随园,其中大假山的设计者是著名造园家戈裕良,朴园被钱泳称为"江南第一名园".咸丰年间(1851—1861年),朴园被烧毁,随后迅速衰落.朴园承载了仪征古代园林大量的文化信息,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从陈从周先生开始,一些学者试图进行实地考察,找到朴园遗址,确定它的位置.但是由于交通闭塞等原因,加上行政区划、自然地貌都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位置的确定非常困难.在大量的文献搜集和实地调查基础上,通过文献分析和逻辑推断,最后确定了朴园遗址的位置在今天的仪征市马集镇爱国村西洼组.  相似文献   

2.
白沙翠竹江村是清代仪征县一座著名的园林,它位于长江北岸,景色优美,景点众多。很多著名人物,例如石涛、曹寅、吴敬梓等都曾经到这里游览,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作,但是,清代后期,这座园林已经毁坏。当地人士一直希望能够恢复这座园林。由于在古代文献中这座园林的位置信息、园主信息十分简略,同时缺少遗存下来的实物证据,所以,长期以来,人们不能确定它的位置和余氏主人的名字。通过文献分析并结合实地调查,确定了白沙翠竹江村的位置是在东升村花园组,白沙翠竹江村的余氏主人是余熙。  相似文献   

3.
东园是仪征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座园林,也是中国宋代最著名的园林之一,在中国古代园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梅尧臣、苏轼、王安石等人都曾经在园中游览,留下了优美的诗篇,欧阳修为它写了著名的散文《真州东园记》.虽然这座园林在清代已经消失,但是今天许多人士希望能够确定东园遗址的位置,重建这座园林,为仪征保留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由于年代久远,仪征当地的地形地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东园遗迹几乎完全消失;同时,文献中东园位置的记载也是十分简略的,因此,确定它的位置非常困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查阅文献并结合实地调查,确定了东园遗址的准确位置和边界.东园遗址的位置在以今天文墩遗址为中心,真州城东翼城遗址的南侧,真州城东门遗址的东侧,清代儒学遗址的北侧,小教场遗址的西侧.  相似文献   

4.
姓氏谈     
中国姓氏,是标志家族系统的称号.家族是以婚姻血缘关系结成的社会单位.我国古代社会,姓与氏最初是分开的.《通志·氏族序略》”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践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  相似文献   

5.
坐隐园是主人汪廷讷在万历二十八年(1600)建造的一座私家园林,规模宏大,景点众多。时至今日,在坐隐园园址和园主家世这两个方面的研究依然存在一些不清晰的地方,亟待后续的研究进行澄清。通过对新发现的《汪氏谱略》《颍川越荫堂汪氏家谱》《环翠堂华衮集》进行分析,得到了汪廷讷的家族成员和后代的信息。同时,证明了汪廷讷是汪仕齐的亲生儿子而不是义子,更正了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汪廷讷个人身份的一个误解。同时找到了有关坐隐园位置的新证据,进一步证明了坐隐园园址位于安徽省休宁县东部的万安镇汪村(今黄山市经济开发区新潭镇陈坑村)。  相似文献   

6.
《真州竹枝词》是江苏仪征的一部地方文学.仪征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它是大运河的入江口、扼江、淮河运道的枢纽,唐时已是著名的工商业城市,宋真宗曾指定在这里熔铸金像,由于铸像仪容逼真,以后就有了“真州”、“仪真(征)”的地名.这里历来经济发达,人文荟萃,有“风物淮南第一州”之称.“好是日斜风定后,半江红树卖鲈鱼”(清·王士祯《真州绝句》),“酒店原开红袖底,城门亦在绿杨中”(清·孔尚任《由扬州之仪真》)等等动人的诗句,就诞生在这块土地上.小说家也没有忘记这块土地,刘鹦在《老残游记》一书中曾经提到:“到了仪征大码头,可以随便吃到一些美酒佳肴,那里住有数万富户……”这些也许要算作外乡人写仪征,若算仪征人写仪征,我想《真州竹枝词》(尽管它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无甚名  相似文献   

7.
文献记载表明,计成与阮大铖曾经交往过一段时间,并为其扩建了一座园林.但是由于缺乏相关文献,因此,学者们对这座园林的名称、位置、设计者、建造时间、扩建时间的观点是不一致的.作者进行了文献查阅以及相关考证,结果表明:阮大铖在家乡怀宁建造了集园、百子山庄、石巢园、俶园.俶园的位置在怀宁县城,主人是阮大铖的父亲,俶园前期修葺的设计者是来自南京的张鸣玉,时间为崇祯元年(1628年)以前.咏怀堂是俶园中的主体建筑.计成为阮大铖扩建的园林是俶园,扩建俶园的时间大致为崇祯六年(1633年).  相似文献   

8.
元朝《故漕运同知粘合公妻逸的氏墓志铭》是一份珍贵的文献资料,通过对墓主人瑞童的介绍,补充了《元史》有关察罕家族及粘合氏的记载不足。从中亦可管窥元代民族关系和谐的一面。  相似文献   

9.
从陈铁民先生的现场求证和研究结果来看,唐代《辋川图》和《辋川诗》中的许多景点都不在唐代诗人王维的辋川别业的范围之内。国内园林史学界将《辋川图》和《辋川诗》中的景点作为一个整体来证明“辋川别业”是“别墅园林”或“郊野园林”的证据并不能成立。该文通过对《辋川图》中“辋川居所”与城市园林在“私权边界”、“主人身份”以及周边“自然山水的人工因素”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提出王维的辋川别业和《辋川图》中的辋川居所不但在空间结构上与城市园林有着明显不同,在逻辑关系上也不应被划在园林的范畴之内。  相似文献   

10.
考证结果表明:明末清初,瓜洲存在南北两个于园,于氏南园和于氏北园。于氏南园在瓜洲城内,是瓜洲于氏的宅园,于氏北园在明代瓜洲城北郊的五里铺。瓜洲于氏南园和于氏北园的主人都是来自瓜洲的于通海家族。“余园”“余氏园”“余氏南园”的名称是因为把园主人的姓氏“于”写成了“余”。于氏北园的建造者或主人可能是于道南。天启、崇祯年间,于氏南园的主人应该是于承祖、于道章。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对《左传》中表示时间单位的“年、时、月、日”等词语的意义进行了深入探讨。其中,“日、时”具有多种与时间相关的意义,这些意义的体现除了与它们不同的结构形式有关,还与它们在句中的句法位置和语法功能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月、年”的主要功能相对单一,主要是与数词组合,但由于上古汉语没有序数和基数的区分,导致这种组合同时具有表示时点和时段的双重意义,而对这两种意义的区分,同样需要依靠其在句中所处的句法位置予以判定。  相似文献   

13.
清初政府为了管理热河地区蒙古诸部,实行了盟旗制度,随着蒙地的开垦,汉人移居,为了加强管理,府厅州县遂之设立,从而出现了盟旗和府厅州县交错分布的格局,本文介绍了热河地区盟旗和府厅州县交错格局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4.
新冠疫情的冲击放大了中小企业的脆弱性.中小企业需要对外部事件冲击进行持续跟踪和评估,同时培育短期应急管理能力和长期适应能力.根据事件系统理论,外部事件在时间、空间和强度上存在差异,并对员工个体、团队、组织和外部环境等不同层面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在不同事件特征维度下中小企业脆弱性产生的管理区域不同,进而影响其相应的管理工具选择.中小企业应根据事件特征及企业脆弱性区域,制定短期和中长期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16.
17.
This study describes and accounts for gender differences in earnings among the foreign-born in Israel and how these differences vary by origin countries. It expands on an earlier study that examined the effect of being foreign-born and female on employment status. I address three major questions: Do earnings corroborate the “double disadvantage” of immigrant women relative to both native-born women and native and foreign-born men? How do gender differences in earnings evolve with the prolongation of tenure in the new country? Does the combined effect of nativity status and gender act similarly among all foreign-born groups? Results of OLS regressions from the 1995 population census indicates that, everything else being equal, immigrants, including immigrant women, out-earn native-born men. The effect of tenure, by single year, shows that immigrant men and immigrant women follow very similar trajectories but the latter achieve similarity to native-born men much sooner. A detailed analysis reveals important stratification by country of birth. All the immigrant women who out-earned native men and native women originated in America or Europe. By contrast, all immigrant women who are at a disadvantage relative to native-born men are from Asia or Africa. The most common pattern, in which immigrant women earn as much as native-born men do but out-earn native-born women, characterizes immigrants from both Asia–Africa and Europe–America.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reference to three working hypotheses—“absorption climate,” “immigration motivation,” and “socio-cultural norms”—and in close connection with observations from the investigation on employment status.  相似文献   

18.
辽宋金元时期是北方以至东北少数民族迅速发展,建立政权并形成强大统治力量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华民族共同进步、发展与繁荣的重要时期。辽金元少数民族的发展壮大,是由于吸收和借鉴了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同时,这些少数民族也对中原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这些少数民族对祖国北方和东北边疆地区的开发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已经融合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就其对祖国历史的贡献表明,他们都是伟大的民族。  相似文献   

19.
Using unique 1990-round census microdata, thepaper describes the household arrangements ofelderly people in Bulgaria, the Czech Republic,Estonia, Finland and Romania. We overview suchtopics as institutionalization, ``headship'rates, ``relationship to reference person,'general household composition, and solitaryliving. Few elders in any country lived withrelatives other than children or spouses. However, elder living arrangements in Finlandexhibit a more ``Northern European' pattern,those in Bulgaria and Romania a ``SoutheasternEuropean' pattern and those in the CzechRepublic a somewhat intermediate pattern. Thesituation in Estonia seemed again distinct.  相似文献   

20.
权力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不仅受到行为体之间物质资源分配的制约,而且也受到行为体所处的社会和物质生活环境的重大制约,更重要的是它受到合法性政治的制约。合法性政治对现代国际秩序的性质和发展的影响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合法性政治塑造了现代国际秩序的轮廓,这种秩序最明显的特征是主权的全球化。第二种方式涉及特殊责任的界定和分配在处理全球挑战中的作用。从历史上看,国际秩序是通过特定国家尤其是大国之间的特殊责任分配来获得的,但由于这些特殊责任分配制度或多或少地会在主权国家之间构成一定的等级秩序,因此,它们将面临那些没有享受特殊责任的国家的挑战,或者是那些认为享有特殊责任的行为体没有履行好自己义务的行为体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