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5 毫秒
1.
李雪 《理论界》2009,(10):172-174
本文集中分析手机使用中的负社会功能问题.本文认为,手机具有作为单纯的通讯工具的"第一身份"和作为承栽社会功能即人际交往的社会工具的"第二身份".而这"第二身份"的存在使手机的使用社会化和复杂化了.其结果,一方面它使手机使用者获得了一些促进社会交往的正社会功能,而另一方面它也使手机的使用者获得了一些负社会功能.这些负社会功能的存在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很大,形成了对手机使用者的"反控制"或人际关系的破坏.本文还指出,手机使用的负社会功能的存在原因主要是手机使用本身具有的私秘性、易侵入性和即时性等.  相似文献   

2.
试析社会结构要素对我国当代社会时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时尚,是由崇尚和模仿而引起的、具有某种标准形式并流行于一定时期内的较为新颖的行为模式。它参与社会的整合,具有规范、协调、诱导诸功能。社会学的研究表明,时尚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其他事物一样,也有着特定的结构,即一定的组合要素及要素间的排列、秩序、模式。然而,时尚毕竟是一定社会时代的产物,因此,其形成、变化和发展,与一定时代的社会结构要素的影响密切相关。社会结构,是一种社会体系各组成部分或要素之间比较持久、稳定的相互联系模式,是关于人们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体模式和秩序。它包括社会的人群组合、社…  相似文献   

3.
郭景萍 《社会科学》2006,(4):143-149
制度化是基于正式规别而发展的一套稳定的社会互动模式。社会化和社会控制是有效的情感制度化机制。经济制度、婚姻家庭制度、教育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分别建构了“工作型”、“私人型”、“职业型”、“公共领域型”和“价值型”的制度性情感特征。情感制度化存在着不同的功能性要求,其失调有可能引发一些冲突。情感制度化的结构是否合理、功能是否积极、手段是否恰当是影响情感制度化带来冲突的主要因素。按照冲突论的观点,情感制度化带来的一个情感冲突恰恰是它压抑了应当引发冲突的情感,因而有可能成为一种阻碍社会变革的保守力量。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费孝通先生的家庭社会学思想和理论--以"人类种族绵续的保障"为中心的婚姻家庭本质论、以"社会结构中的基本三角"为模式的婚姻家庭结构论和以"双系抚育"为中心的婚姻家庭功能论.婚姻从表象上看是个人行为,从本质上看是社会行为.现代社会变迁使婚姻家庭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并没有动摇它的地位.维护家庭结构的相对稳定,使家庭功能得以有效发挥,对于社会的整合和绵延仍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社会资本”研究一直缺乏对其中蕴含的理论思想作深入地探讨。本文通过梳理社会资本理论所遵循的社会学传统 ,将“过程性”和“嵌入性”作为社会资本的两个本质特征 ,并在“社会结构的网络化性质”这一框架下对“过程性”和“嵌入性”特征加以整合 ,以此作为社会资本理论的建构基础。这一分析框架突出了行动者权宜性行动策略对社会规范结构的建构和重构意义 ,以及人际关系互动所体现的行动者能动性对社会结构网络化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学术界普遍认为,中产阶层具有强大的社会整合功能,要实现社会稳定、有效促进社会整合,大力培养中产阶层,形成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社会结构是其必由之路。事实上,尽管中产阶层在社会急剧转型的历史时期确实能够有效发挥其社会整合的功能,但这种整合功能的发挥由于受到自然的、人文的以及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具有边际效应递减的倾向性,是极为有限度的。  相似文献   

7.
宋衍涛 《齐鲁学刊》2007,(1):139-143
社会冲突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存在的必然现象,社会冲突既具有正功能也具有负功能,如何对社会冲突进行有效控制和整合,也就是如何使具有负功能的社会冲突转化为具有正功能的社会冲突,是我们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目的事实上就是解决当前所存在的社会冲突问题,或对社会冲突进行有效控制和整合的问题,因此构建和谐社会与社会冲突控制和整合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李秀辉  韦森 《学术月刊》2023,(11):63-72
货币制度史基本问题的梳理有助于从不同时代的社会结构和思维模式中理解其货币制度的特点和作用,为当前货币制度的发展提供历史借鉴。货币制度史研究认为,货币是一种社会制度,货币制度史应融入经济史研究之中,经济史分析的“韦伯—波兰尼—芬利”方法传统有助于理解货币制度发展的实质,波兰尼对社会整合三种方式的划分为理解各时期货币制度所处的社会环境提供了框架。这决定了货币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社会功能,意味着不同的货币职能有着独立的起源,货币的起源也有多种可能,它深刻影响了早期文明的发展进程。信用是理解货币等级和货币制度的重要视角,三种社会整合方式中存在着复杂的信用关系,影响甚至决定了货币制度的发展,如何解决过量债务对社会稳定的冲击是不同时代货币制度都要应对的主要问题,也是货币制度史研究的一条主线。  相似文献   

9.
传统行政管理理论关于能级对应原理中的能级稳态结构模式唯正三角形结构的观点失之偏颇。事实上,政府体制的能级稳态结构不是教条式的,它因历史—社会—文化条件的不同而不同;政府体制的能级稳态结构不是僵化、一成不变的,它随历史—社会—文化条件的发展而发展。当代中国政府体制经过历次变迁正走向一条渐进、理性的道路,在保持“中国特色”政府体制稳态结构──正三角形结构的基本架构不变的基础上,随着历史—文化—社会条件的变化而不断作出调整和优化,这是一条走向全面现代化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0.
董立人 《理论界》2007,1(7):11-12
精神产品的社会功能是其社会价值的外在表现形式,或者说是它在社会进步与发展中所承担的角色。精神产品社会功能也有正与负的表现,其社会正功能就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进步赋予正价值意义,起着激励人们积极向上、奋力进取的作用。精神产品的社会负功能是指它对人类和社会发展进步起的阻碍或抑制作用.从而给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本文主要论述精神产品的社会正功能。  相似文献   

11.
我们已经看到,当代人的行为引起了资源消耗、核废料、环境污染以及基因改变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后代人的利益,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威胁。一种超越时间纬度的未来世代权利因此出现,其核心是“当代人有责任使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需要和利益受到充分的保护”。现在,对于作为一种新型权利的未来世代权利如何保护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法哲学问题。人类共同体理论能够为未来世代权利提供坚实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2.
我国社会学自恢复学科建制以来,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在研究方法上仍然存在缺乏统一规范、不够本土化等问题,这就阻碍了学科内的沟通,影响其解决实际问题的效力。通过对483篇有关社会学研究方法论文的统计和分析,可以发现十年来我国社会学研究整体层面的一些优势和不足。  相似文献   

13.
少数人作为道德王国的成员,其尊严也应得到尊重。伦理精神与少数人权利保护存在于统一的社会秩序之中,我们要在善恶因果律中把握少数人权利保护,在价值合理性中彰显少数人权利保护,在生态整合中体现少数人权利保护。在道德哲学层次,少数人的权利保护已不再仅仅是道德规范的实现,也涉及到伦理精神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真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在从相对走向绝对的过程中发展 ,在同错误的斗争中发展 ,在对真理颗粒的整合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化的哲学生存论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而又岐义纷呈的概念。文化研究的前提性、基础性工作是从哲学生存论上对文化进行解读。在生存论的视域中 ,人类文化是在特定的生存境遇中产生的 ,它直接源自于人在应对自然环境的活动中“显”生“隐”死的生命意识和生存取向 ;文化标志着人与自然和自身既“逆”又“顺”的双重关系 ,有着“显”与“隐”的结构和功能 ,具有本体和功用双重属性。所以人类文化也具有自我矛盾的性质。人经由文化的创造而提升于动物之上 ,形成具有内在张力的有意义的生存方式 ,但同时也导致人类内部高下 ,贵贱的区分。要卓有成效地研究并解答当代的人类文化问题 ,首先要做好这一哲学的解读工作。  相似文献   

16.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作者的生平事迹、著作等论述中存在着某些疏误乖违。本文依据地方志、别集序跋、小传等相关的文献资料,对《提要》所论及的作者,如陈轼、彭师度、姚菱、储掌文、汤斯祚等,从他们的科第、仕历,到作品的著录、版本、卷数、存佚等,均一一作了订正和考辨。  相似文献   

17.
经营城市:提高城市竞争力的新理念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城市的发展不能长期依靠“负债经营” ,要逐步实现“以城养城”。经营城市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理念的创新 ,我们不但要善于建设、管理城市 ,而且要善于经营城市。提高城市竞争力主要是指提高城市经济竞争力和城市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根本条件取决于城市的软、硬环境 ,更重要的是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降低交易成本 ,建设法治经济和信誉社会。  相似文献   

18.
“日常生活美学”批判与“超越性美学”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美学发生了日常生活美学与超越性美学的对立。日常生活美学肯定大众文化,主张审美回归日常生活,建立以感性快乐为本质的新的美学原则;而超越性美学则主张审美超越日常生活,应该对大众文化进行审美批判。现代性分裂为世俗现代性和反思现代性,世俗现代性沦为感性异化,而审美属于反思现代性,是对世俗现代性的批判。因此,要吸收后现代主义的合理因素,重建超越性美学。对大众文化,应持一种辩证的态度:一方面,肯定其合理性,承认日常生活审美化丰富、美化了人们生活;另一方面,警惕感性异化,坚持审美的超越性,开展对日常生活的审美批判,建设精英文化。  相似文献   

19.
学界普遍认为,马克思的独立思想发端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这个文本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围绕这部手稿展开的研究也层出不穷。但是,一般的研究通常只关注政治经济学转向的逻辑,而没有抓住马克思批判的内在逻辑。马克思之所以关注黑格尔的法哲学,除了受《莱茵报》时期的政治实践和青年黑格尔派的影响,也与人的解放问题相关。后者构成马克思和黑格尔共同的关切。基于整体的思路,黑格尔将伦理国家作为解决市民社会问题的方案;马克思却通过内在的批判发现黑格尔的论证无法完成市民社会向国家的过渡。因此,马克思不再将政治国家视为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并在方法论上放弃了青年黑格尔派观念论的批判方法,逐渐开辟出自己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福柯的美学主义涉及到人自身及其生活领域中的一切"美学态度"。此一美学无疑就是一种把人自身及其生活视作艺术品来看待并实践的"精神性"的、实践的美学。其植根于人自身的自由生存实践,或"自我技艺学"之实践之中,因而亦可称之为"自我技艺学化的美学",就是"‘自身的文化’的生存美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