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金成吾 《安家》2006,(7):102-103
近日,北京各大媒体活动频繁,不时组织众多开发商们进行交流,意在"国六条"出台后,地方政府相应细则尚未出台之时,了解大家目前的心态及商量对策.  相似文献   

2.
刘子莉 《安家》2006,(6):118-121
政府之所以出台招拍挂政策,目的是为了土地交易市场的公开与透明化.但是,招拍挂的政策出台后却又出现了太多的新问题,比如说"地荒"论.有人说,当前,"地荒"已经成了几乎每个地产大腕们心中最大的隐忧. 不过,在"地荒"论高调进行的同时,机警的房地产开发商已经找到了另一条出路;明智的房地产开发商似乎也早已发现,其实这条路早就存在. 据相关媒体报道:京城有不少开发商的二级市场拿地计划在悄然进行中:潘石屹已经在CBD拿了一块二级土地;某香港房地产投资公司就正运作在长安街沿线拿地,该公司负责人称,长安街沿线尚待开发的土地其实还有一些.但在未真正拿到土地前,他们不愿透露交易的具体细节,包括土地规模、供应商等.  相似文献   

3.
10大新变化     
专家预测,2006以及2006之后的中国商业地产,即将迎来一次重大转折.在太多失败或准失败的案例过后,商业地产开发商站在了破与立的生死关头.从投资者、商家、消费者的渐趋理性,我们不难发现市场对于专业化、规范化的要求;从开发商由住宅开发模式向商业开发模式的积极探索和转型,我们不难看出开发商观念的进步;从国家"住宅禁商"和"限外"的一系列政策,我们不难得到商业调控的讯息.  相似文献   

4.
何莉 《安家》2006,(12):279-282
每逢岁末将至,便是地产界统计收成的日子. 2006年对于众多开发商来说可谓是个多事之秋,"国六条"出台后的两个月中,市场供需两方大部分都处于一种观望的心理状态,与去年观望期不同的是,买方心理占据了很大的优势,反观地产企业,要么忙于修改规划,要么在等待政策细则的出台.  相似文献   

5.
随着电子商务技术的日益完善和人们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喜欢在网上购物,同时消费者对配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从电子商务最常用的配送模式——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的服务质量分析入手,明确目前的现状和问题.并对第三方物流配送质量提出了改进和提升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安家》2005,(4):249-251
是提供建筑精品,还是提供建筑垃圾?是提倡以人为本,建造"宜居楼盘",还是把购买者仅仅当作财富积累的工具?这就是开发商的社会责任感."3·15"一年只有一天,但是社会的责任感却是要时时刻刻摆在心头.要对得起社会、对得起消费者,这就是"3·15"的精神所在.开发商做到了,社会就会认同,市场就会认同,历史就会认同.  相似文献   

7.
投诉第一位装修后室内空气污染 在去年,"绿色装修"成了一个时髦词,消费者对于家庭装修环保问题的关注上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家里装修完工以后要求权威部门对室内环境进行检测的越来越多,同时,施工过程中消费者对装修材料的环保指标关注越来越多.与此同时,装修结束以后的环保投诉第一次占总数的第一位.在签订合同时,很多消费者已经要求装饰公司在合同的补充条款里加入与室内环境有关的合同条款.  相似文献   

8.
中央九部委“十五条”意见公布后,楼市观望气氛甚浓,迟迟未出台的上海实施细则成为买家卖家共同关注的焦点。开发商等待细则相机而动,消费者则期待楼市进一步调价。对此,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尹伯成教授认为.“十五条”已非常详细,留给地方政府操作的弹性已不大.因此不论上海细则何时出台.短期内上海房价不会再向上拾升.而且外环以外的房屋将面临很大的降价压力。今年年底至明年初.上海楼市将趋向平稳。  相似文献   

9.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消费者使用手机上网越来越普遍,手机流量套餐成了消费者首选的消费模式。手机流量套餐月底清零是三大运营商的普遍作法,但一直以来受到消费者的质疑。近期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和律师团体以公益诉讼的形式进行维权。本文从流量套餐的性质入手,进而分析消费者与移动公司套餐合同的性质,最后对手机流量套餐月底清零的合法性及流量套餐的定价方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2014,(1)
正发放折扣券、礼品卡、VIP会员卡等,是当今商家促销的一种手段。但消费者使用这些卷卡时,一旦遇上侵犯其权益的情况,商家都有自己的"最终解释权",让消费者很不爽,觉得自己被带了"笼子"。我国《合同违法行为监督处理办法》中明确规定:"经营者与消费者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经营者不得在格式条款中排除消费者解释格式条款的权利"  相似文献   

11.
张九坡 《安家》2006,(6):86-87
对于房价和地产政策走势,老百姓也有自己的想法. 4月28日,<安家>杂志和新浪网联合主办了"北京房价将向何处去"的网上调查.此次调查从房价和可能出台的房价调控政策等方面进行了精心的议题设置,以了解社会各界朋友对房地产行业的看法为出发点,认真聆听了每个网友对当前房价和国家政策的看法.截至5月10日,已有11532名网民积极参与了此次网上调查,其结果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2.
张九坡  王文芳 《安家》2006,(6):88-91
从<安家>几年来对地产行业的观察中,我们几乎可以认定,北京房价疯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为开发商左右不了房价.一个现存的事实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功臣们--地产开发商却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被日益"妖魔化".一个极具代表性的观点便是:房价疯涨是开发商们唱"双簧"炒作的结果. 客观地说,"妖魔化"的理论对开发商是不公平的.<安家>认为,对于京城的房价和政策走向,始终处于市场第一线的房地产开发商们才最有体会,他们的观点也最能反映客观事实--起码是一部分不容抹杀的真实.基于此,我们选择了30位京城知名地产公司营销总监以上级别高级管理决策人员为调查对象,了解了他们对于当前房价和政策走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和城市化水平的日益加快,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土地制度和住房制度的改革,把中国的房地产业推向市场,房地产市场蓬勃兴起并持续发展,呈现良好势头.住房的商品化使得住房类型也翻陈出新,形式多样,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住房选择.由于土地严控、银行信贷紧缩等国家宏观政策的出台和进一步落实,导致土地日益成为紧缺资源.楼市竞争出现"拐点",大盘时代粗放型土地开发模式走向尾声,开发商手头地块的变小,使得做"小众"市场越来越成为可能.为了满足居民多样化的住房需求,房地产市场逐渐由批量生产式的大众开发转向锁定特定人群的分众开发.  相似文献   

14.
法言 《老年人》2008,(2):50-50
问:我与某房地产开发商签订了一份房屋预售合同,后来才得知,开发商尚未取得该商品房预售许可证,请问:我与其签订的房屋预售合同是否有效?  相似文献   

15.
如今没有什么比房子好卖了,从杭州购房者提前彻夜排队"逼宫"开发商开盘,到北京众多楼盘"一号"难求,从过去开发商费尽心思推销楼盘,到如今购房者自己主动送上门,这样的转变似乎只在2008和2009末尾这一个数字的变化之间.  相似文献   

16.
何莉 《安家》2007,(1):92-94
2006年,建筑设计师已经真正从幕后走到了台前. 过去的一段时间内,明显可以看出,开发商、地产媒体对于大部分建筑设计师的关注和尊重仅仅是表面的,或者正如一些建筑设计师自己坦言:"我们在整个地产开发领域中的地位是被忽视的.开发商甚至不在楼书上为建筑设计单位署名,一些开发商也仅仅是把建筑设计机构当成炒作的必要手段和工具."  相似文献   

17.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关注,政府也将食品安全监管提到了日程上.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法律法规到检测技术、从商家到消费者,都需要担负起相应责任.本文调查研究了我国食品安全现状,针对当前食品安全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希望能够为"舌尖上的安全"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网上开店,将要销售的商品或服务的相关资料"挂"在网络中,消费者可以足不出户,通过上网"逛店"、选货以及付款,这种网上购物的方式被认为是未来理想的购物模式。  相似文献   

19.
2006年是我国进入新一轮宏观调控后,针对过热的房地产业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最多和力度最大的一年,中央政府通过房地产开发政策调整、土地出让政策调控、外资购房政策严控、房地产金融适时紧缩和房地产税收的不断规范,使我国的房地产业开始从快速增长期进入理性发展期,在房地产价格逐步趋于合理,房地产投资增速开始下降,开发商建房告别暴利时代,投资投机者分批撤离住房市场和消费者购房以改善为主的情况下,房地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开始对和谐社会的建设起到支持和促进作用.然而,就全国而言,仍有部分省市房价继续上涨,影响了投资环境的改善和市民的购房热情,这就促使国家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国家金融工作会议上出台进一步的规范和指导我国房地产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使房地产宏观调控落到实处的同时追求实效和讲究实际,真正将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融入整个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和协调发展的轨道中去.  相似文献   

20.
李方 《职业》2010,(31)
面对就业压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从"网店"起家,网店具有启动资金少、创业成本低、交易快捷等特点,成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和白领一族的创业初始平台.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网商数量已经扩大到7000万,预计2012年底将超过1亿家.而淘宝网发布的最新就业指数显示,截至2010年4月30日,已经有106万人通过在淘宝网上开店实现了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