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梁启超一生对《桃花扇》评价甚高,对《桃花扇》的研究也用力甚多.梁启超为《桃花扇》作注所用底本为暖红室校刻《汇刻传剧第二十三种》本《桃花扇》.梁启超用批注这种传统的治学方法来研究《桃花扇》,和他本人的学术思想、治学理路及其转变有关.他为《桃花扇》作注,主要是旁征博引、依据史实,指出剧中情节本事,介绍剧中角色生平.梁启超对《桃花扇》作为虚构叙事作品有清醒的认识,他对同剧作本事、人物生平来说的移易时地,给予了理解和肯定,并指出了孔尚任具体运用的叙事技巧.他又能从舞台演出的视角来看待和理解《桃花扇》创作的虚实相间.只是在几处情节严重失实的地方,梁启超对孔尚任进行了比较激烈的批评.  相似文献   

3.
《桃花扇》是我们民族的故事。《桃花扇》凝聚着传统文化的因子。《桃花扇》传播着中国历史文化的信息,堪称是中国历史剧的典范。《桃花扇》还渗透着家国文化的因子。这种家国文化中的去国之悲也形成为浓重的文化心理,根植于国人的内心深处。《桃花扇》还打上消费文化的印记,传奇《桃花扇》记述的晚明的故事,同时记述晚明的时尚生活。《桃花扇》描述的是发生在南京的故事。《桃花扇》艺术是南京城市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  相似文献   

4.
王国维眼中的《桃花扇》的悲剧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维在《桃花扇》与《红楼梦》的悲剧比较中,指出了《桃花扇》的悲剧特征,认为《桃花扇》虽与《红楼梦》同为悲剧,但其悲剧性则大异其趣。如果说《红楼梦》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普遍而必然的人生哲学悲剧,那么《桃花扇》只能属于借“风花雪月”及“人生之事”以写“故国之戚”的、偶然而“例外”的、“他律的”社会政治历史悲剧。《桃花扇》的悲剧性亦体现于此。  相似文献   

5.
明代后期,文坛重爱崇情,浪漫思潮一时颇为盛行。许多文学作品将写情放在了首位,《长生殿》和《桃花扇》亦是如此。《长生殿》对李、杨的爱情悲剧给予了无限同情,不但对李、杨两人的爱情加以美化和净化,而且特别宣扬一种“一悔能教万孽清”的思想;《桃花扇》以侯朝宗和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反映了南明弘光王朝从建立到亡国的短暂历史过程,描绘出明清易代时的广阔社会生活画卷。言情谈爱之余,二剧均表现出浓厚的兴亡意识和民族情绪,这也正是明末清初那个复杂历史时期时人情感心绪的艺术展现。  相似文献   

6.
《桃花扇》问世之初,主要以抄本形式广泛流传。康熙间介安堂刻本是《桃花扇》现存刊刻年代最早的刻本,也是其后所有刻本的祖本,刻印精良。《古本戏曲丛刊》和《续修四库全书》所收录的《桃花扇》的底本,是国家图书馆所藏的康熙间两函八册本,但该本存在很多缺陷和错误。《桃花扇》最晚近的刻本是刘世珩(1874-1926)在清末民初主持、组织刻印的暖红室《汇刻传剧》本,并先后进行了多次校刻。  相似文献   

7.
作为孔子的后代,深谙儒家之道的孔尚任在他的名著《桃花扇》中,对作为儒家代表的士大夫阶层,虽然也隐微地寄予了自己救国救民的期望,但更多的则是对他们或祸国殃民,或无能救国的批判,而赞扬了被孔子认为“难养”的“女子与小人”的侠肝义胆,有勇有谋,并在他们身上寄托了未来的希望。这不能不说是对儒家政治观的一大发展。  相似文献   

8.
《长生殿》与《桃花扇》具有互补性 ,在题材选择上 ,前者偏于虚 ,后者重于实 ;情政选择上 ,前者偏于情 ,后者重于政 ;悲剧成因上 ,前者偏于内因 ,后者重于外因 ;哲理命意上 ,前者是悲怆 ,后者是悖论。《长生殿》与《桃花扇》各以其独特风姿 ,共同丰满了中国古典传奇剧坛  相似文献   

9.
“桃花扇底送南朝”。传奇本《桃花扇》是部启示录式的作品。很多人误以为侯李之间有爱情,从而衍生出建立在这种误解上的种种不同的结局。孔尚任借助高超的戏剧结构和别致的创作手法,着眼点更高,完成了最好的结局。文章重在探究其写作手法和写作意图及其结局的高明之处。  相似文献   

10.
欧阳予倩三度把孔尚任名剧《桃花扇》改编成京剧、桂剧和话剧,并创作了电影剧本《新桃花扇》。他在改编时尊重和依托原著,并未将原著人物、情节、结构等完全推倒来另编故事,也不是为改编而改编,对原著照搬照抄,而是将戏剧改编和时代需要相结合,在改编中体现时代变化,表达时代诉求,以便当代观众的接受和欣赏。他通过截取故事的几个重要场景突出主要人物和矛盾冲突,在描写忠奸斗争之外着意表现民族气节、爱国情怀,并在表现李香君精神气质的同时强烈书写她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且努力提升“小人物”在历史上的地位。欧阳予倩的《桃花扇》改本为古典戏剧的现代改写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11.
目前,历史教育改革中,历史教学注重引用史料,并将史料引入考试之中。但是,对于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的原因、使用史料的方法以及使用史料可能遇到的问题,很少有人进行深入的探讨。从运用具体史料进行历史教学入手,就利用史料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和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广阔性时史料解析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提出了具体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2.
汉英语篇结构差异的根本在于汉英语族人思维模式的不同。具体说来,中国人基于整体观的螺旋式思维方式使得汉语语篇一般呈(语)篇首开放、(语)篇尾收缩的事先铺垫型结构。与此相反,英语族人则倾向于以个体观为基础的直线式思维,英语语篇呈(语)篇首封闭、(语)篇尾开放的事后补充型结构。汉英语篇结构的差异无论在句子层面上还是在篇章层面上都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13.
《文选》李善注的成就在于首先将征引式注释应用于大规模的集部注释,为文学文献注释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式;其次是为后世研究语言提供了资料和课题,并对后代训诂和选学产生深远影响。同时李善注也存在训诂局限,但同其成就相比,犹白璧微瑕。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历史哲学用实践界定"历史事实"。历史本体不是实在论的"神秘东西",也不是非实在论的语言虚无,而是"现实的人"在实践活动中的生成。排斥或强化"历史事实"的知性或价值属性,都可能使得对于历史本质的理解走向神秘主义或虚无主义。对于"历史事实"属人实践意谓的开启,使得历史敞开了对于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傅山的成就同他所出生及其常年聚居的太原古城密不可分。从地域文化的视野,对傅山文学、艺术、医学等诸多方面的造诣进行梳理,力求反映特殊地理环境中的文化沉淀对一代名师的深刻影响,考察分析清代以来的傅山研究成果,指出保护太原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析乐山佛教的自然、人文环境,继论乐山佛教而以凌云大佛展开,探索弥勒文化之影响;尤其对峨眉山佛教长久隆盛的诸种因素予以研讨,其于今日佛教之发展或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严遂成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研究其咏古诗。其咏古诗数量很多 ,且大多史识不凡、富有感情。这些咏古诗是他“功业情结”的外化  相似文献   

18.
以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馆藏黎族服饰为研究对象,揭示黎族五个支系的服饰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特点,与其历史进程有着密切关系,各支系的服装款式有一定的前后历史顺序关联。  相似文献   

19.
国内教材对类型学的定义大多只强调对跨越时空、文化、民族、语言背景下的文学现象作类同性的研究,而忽视对异质性的关注。而苏俄历史类型学是既求同,也求异的,只不过是偏重于求同而已。曹顺庆先生提倡类型学应该在寻觅整体文学演进通则和规律的同时,发掘出相似类型表象下深层次的文化差异,彰显民族文学的异质性。这是对苏俄历史类型学求同存异的研究思路的回归,但是又与之不完全相同,而是更偏重于寻求不同文化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20.
李涉的《井栏砂宿遇夜客》,是历代《唐代文学史》、《隋唐五代小说史》,以及《唐诗纪事》、《唐才子传》、《唐诗鉴赏词典》等诸多图书乐于收录、鉴赏的一首名诗佳作。但长期以来,对它的写作时间、事发地点、诗赠对象姓名,以及传承因缘和传承中形成的某些差异,缺乏钩沉、解析和考证。文章在广泛搜集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对历朝收录此诗的内容,进行深层次的发掘、考证、排比,使这些问题逐一廓清,正本清源,以增强此诗的吸引力、影响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