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在北宋以前,学术思想不具有全国性影响与地位,直到北宋湖南道县周敦颐①著《太极图说》、《通书》,创立"濂溪学",才标志着湖南学术思想在全国重要地位的确立。周敦颐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在他及其弟子理学思想的影响下②,催生了极具经世济用的"湖南理学",或曰"湖湘学派"、"湖湘文化"。湖南理学或湖湘学派的形成与发展,培育了一种特立独行,  相似文献   

2.
周敦颐是湖湘文化的奠基人,其在湖南做官、讲学所产生的影响,使得湖湘学人对周敦颐的历史记忆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色彩。因此,将濂溪文化与现代化建设接续起来,发掘濂溪文化的经济价值,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对于推动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周敦颐是中国古代出现在湖南这块土地上的大思想家,他的出现标志着湖南本土崛起了一座思想的高峰。六百多年后,湖南又崛起了一座思想的高峰,那就是明末清初的王夫之。王夫之将周敦颐在内的湖湘出现过的人文故实当作湖湘传统加以继承,并高扬湖湘精神,通过评析理学宗派源流而宗濂溪为理学之祖,精研濂溪学而创出带有浓厚唯物主义色彩的新理学。  相似文献   

4.
《湖南教育史》计三大卷,洋洋200万言,堪称湖南教育古往今来的全景式扫描。说到湖南教育,不能不提及湖湘文化。在研究湖南教育与湖湘文化的因果关系时,我们不必陷入“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泥淖,而应着重注意湖南教育的主导作用和这种作用所致的内在规律。一、湖南教育的“先天”优势催促湖湘文化的发展一般地说,湖南教育源远流长,湖湘文化博大精深。从澧县城头山出土的老城、稻田和谷物,说明湖南先民早在8000多年以前就初步掌握了种植、陨铁锻制和烧陶浇铸的技术。春秋战国时期就产生了湖湘文化的雏形———独具特色的荆楚文…  相似文献   

5.
鲁涛 《云梦学刊》2013,(5):74-74
田中阳著《承先启后的历史坐标——湖湘文化精神与“五四”时期湖南报刊互动关系研究》一书于2013年8月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从报刊人的文化精神入手分析,继而深入考察他们所办报刊的作为及其文化成因,从而揭示湖湘文化精神与五四时期湖南报刊传播的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6.
论流寓对湖湘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湘文化是在三湘大地上繁育出来的一种区域文化。在湖湘文化的背景熏陶下 ,湖南产生了一大批对中国历史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我们研究湖湘文化 ,便会发现一个奇异的现象 ,那就是湖湘文化的外来因素 ,即流寓对湖湘文化的影响 ,这是湖湘文化有别于三秦文化、中州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等其他区域文化的一个明显的标志。检索湖湘文化人物长廊 ,从屈原、贾谊 ,到杜甫、刘禹锡、柳宗元 ,到胡安国、胡宏、张等等 ,他们的籍贯与周敦颐、王船山、曾国藩、魏源、谭嗣同等的本籍身份绝然不同 ,湖南是屈贾伤心之地 ,他们个人生活的巨大不幸正…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近代史上,湖湘文化和湖南精神“有口皆碑”,叫响神州,声闻世界。却不料在时移物换的二十一世纪初,湖南精神又见诸国外报刊,且议事铿铿,发人联想,故特摘要供赏析,并浅探其源,以抛砖引玉。2001年9月2日新加坡《联合早报》发文:《湖南精神:惟楚有材》,首先介绍道:“湖南不属于可以先富起来的东部沿海省市,好不容易盼到要大力开发西部了,位于中南部的湖南又不在扶持之列。但是,6500多万湖南人可没泄气。”文章接着例举长沙“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和“远大空调有限公司”从零做起、一再强调独创精神的事迹说:…  相似文献   

8.
民歌湘军的崛起,是音乐界的“湖南现象”,是湖南人才群体现象的又一突出表现。民歌湘军的崛起与发展,离不开湖湘文化的推动与促进。湘籍民歌人才辈出,民歌湘军独领风骚,正是得益于湖湘文化的深厚底蕴。本文在阐述湖湘文化基本内涵与核心精神的基础上,论述了湖湘文化影响下湘军精神与湘军现象,介绍了民歌湘军的崛起及其代表人物,从多个方面剖析了湖湘文化对民歌湘军崛起并走向辉煌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9.
理学兴起于北宋时期,而宋明理学的开山鼻祖周敦颐是生于湖南,卒于江西。这个时期湘赣文化的互动,主要是以周敦颐为中心而进行的。在南宋时期,湘赣文化的互动,则主要是围绕着湖湘学派与杨万里和陆九渊之间的关系而展开。在明代,湘赣文化的互动,主要是江右王门与以楚中王门为代表的湖南士人之间的交往。  相似文献   

10.
周敦颐是出生在湖南的第一位对中国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学者。他以“太极”说“人极”,把宇宙论与人生哲学结合起来,创立了一种新的天人合一本体论,转变了整整一个时代的学术方向。周子的学术直接开二程洛学之先,以后又经过胡宏、朱熹等人的的阐扬,成为公认的道学开山祖。从周敦颐的道学到胡宏的“性命之学”,再到船山总结与批判未明新儒学,我们可以看到湖们派儒学在思想上前后相承的一种特色。(一)周敦颐的学术著作并不多,保留下来的最有影响的是一篇二百多字的《太极图说》和四十节的《通书》。周子生前既非达官显贵,死后也无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