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闻一多先生的诗经研究——为纪念闻一多先生八十诞辰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闻一多先生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一位伟人,在他身上兼有诗人、学者和战士的三种品格,他在新诗创作、古代文学的研究和为新中国诞生的战斗中,都做出了他独特的贡献,为我们树立了一面旗帜。但令人痛心的是,闻一多先生竟以四十八岁的盛年,死于国民党反动派的枪弹下,他没有亲眼看到为之献身的新中国的诞生,也没有完成他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所拟定的宏大的蓝图。一九四七年。当《闻一多全集》出版时,郭沫若同志说:“一个人倒下去,千百万个人站起来!在革命工作上我虔诚地希望能够这样,在为人民服务的学术工作上我也虔诚地希望能够这样。”在纪念闻一多先生八十诞辰的时候,作为一个热爱闻一多先生品格和学问的后学,我愿意把自己学习闻一多先生有关《诗经》研究的心得写出来,以响应已故的郭老在二十多年前,为纪念闻一多先生所发出的这一切实的提议。  相似文献   

2.
朱自清先生很早就十分明确地指出:“闻一多先生为民主运动贡献了他的生命,他是一个斗士。但是他又是一个诗人和学者。这三重人格集合在他身上,因时期的不同而或隐或现。”(《闻一多全集·朱序》) 是的,诗人、学者、战士这三重人格集中于闻一多一身,只不过因时期不同或隐或现而已!他一生经历过两次大的转变:由以美为艺术核心的追求者变为所谓不过问政治的学者,再变而为狮子吼的民主战士。这个过程可以用图表作如下表示:  相似文献   

3.
鲁迅既然是无产阶级的英勇战士,尤其是他的后期,同我们党的关系又很亲近,为什么他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呢?冯雪峰说:"据我了解,当时我们和鲁迅先生自己,都不曾考虑过他入党的问题,是有下面两个实际原因的:一是加入党,就要过党的组织生活,这在当时的白色恐怖之下,对于鲁迅先生太不方便了。二是当时国民党反动派逮捕或屠杀非共产党员的革命分子或进步分子,比逮捕或屠杀共产党员,要多一层顾虑。像鲁迅先生这样的人,国民党是恨之入骨的,几次要杀害他的。他当时不入党,也就可以少给国民党一个借口。  相似文献   

4.
闻一多是唯美主义诗人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十三年前,闻一多的老朋友朱自清在《闻一多先生怎样走着中国文学的道路》一文中,对闻一多的一生作了十分中肯的评价,他说:“闻一多先生为民主运动贡献了他的生命,他是一个斗士。但是他又是一个诗人和学者。……学者的时期最长,斗士的时期最短,然而他始终不失为一个诗人;而在诗人和学者时期,他也始终不失为一个斗士。”  相似文献   

5.
闻一多是一位“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手枪”①的民主战士,是一个极负盛名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成绩卓著的学者。已往有关闻先生的纪念文字、传记文学不少,这是十分必要的。但对他的学术遗产,却还研究得很不够。 闻一多自称“是以文学史家自居的”②,曾“表示要写一部唯物史观的中国文学史”③。他在研究古代文化上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写了一百多万字的文章,这些文章占了《闻一多全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内战与和平,独裁与民主的历史转折关头,闻一多先生挺身而出,振臂高呼,反对内战,争取和平与民主,于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于昆明翠湖西岸西仓坡街头,鲜血染红了春城大地,至今已四十周年。重读先生被害前五小时在云南大学“致公堂”举行的李公朴先生追悼大会上作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先生那种义愤填膺的气慨和大无畏的英勇形象,犹历历在目,拍案指斥国民党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声犹震耳。因而忆及我当时记录和整理、发表这篇讲演的原因和经过。 这篇演讲词,原为《大众报》采访“李公朴追悼大会”实况而写的记录。在“一·二一”运动中,主要由中法大学的一部分同学组成了“大众报社”。《大众报》即该社在闻一多、李公朴及赵沨等先生指导下出版的报纸。《大众报》于1946年3月在昆明发行,  相似文献   

7.
家人的封号     
在我家,每个人都有一个比较适合其自身弱点的“封号”,这也算是我们家的一大“特色”吧!爸爸的封号是“烟视大王虫”,整天除了工作就是看电视,除了看电视就是叼着一根烟卷儿悠闲地抽。有一次,我遇到了一个难题,不知道应该怎样做,就喊:“爸爸,这道题应该怎样做?”爸爸正在一边抽着烟,一边看着电视上的篮球赛,一边喊着:“火箭队,加油!好球!”我一连叫了好几声,可爸爸还是置若罔闻,我行我素,等他反应过来,已经差不多把一支烟抽完了。你看我这个爸爸,是不是“无可救药”了呀!妈妈的封号是“唠叨烦人虫”。一天下来,她不知道要唠叨几次。每当早上…  相似文献   

8.
随感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有这样一句话:“英雄可以被毁灭,但是不能被击败。”初见这句话时,有些疑惑,只觉得这句话很有哲理,却又说不出什么来。什么是英雄?真正的英雄!我不知道。总以为英雄只是以某方面来说的,在另一方面,他可能只是个小卒。就拿二战后的日本和德国来说吧。他们都是从战败的烽火中重建,居然有了仅次于美苏的经济成就,甚至让世人怀疑:到底是谁打输了二次大战?撇开其他的,就这点而言,日德某种程度中也称得上英雄。但是二战中,日本对其周边国家,尤其是我们中国的迫害,德国对犹太人惨无人道的待遇,都是令人发指的。尤其是日本,它…  相似文献   

9.
闻一多先生的师德刘兆吉“闻一多集诗人、学者和斗士这三重人格于一身,形成了特异的风骨。”[1]这是大家公认的。他一生的贡献和壮烈的爱国行为,毛泽东同志都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2]但在这种盛名之下,掩盖了他还有一项最伟大、时间也最长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闻一多先生诞生八十周年,又正逢五四运动六十周年。五四运动是新诗诞生的标志。这个时候,全面地研究闻一多的新诗,是对他的一个纪念。闻一多的新诗,还没有得到充分的估价;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四人帮”的破坏。“四害”横行之日,江青窜到闻一多的母校清华大学,在光天化日之下,编顺口溜无耻地辱骂闻一多。那时候,谁争取过民主,就成了异端。因为“民主派=走资派”。就这样,为争取民主而献出自己的鲜血和生命的革命烈士闻一多,竟然在九泉之下也受到株连。“四人帮”垮台以后,我们一直更深切地怀念闻一多。新诗的第一个十年间,出了八十二个诗集。闻一多占两个:《红烛》(1923年)和《死水》  相似文献   

11.
互相挑剔     
有两位雕塑家在国际上都享有盛名,可是两人谁也不服对方。两人时常对着记者互相批评:“他最近的一部作品,手部的雕塑太匠气了!”要不然就是:“他的刀法过于粗糙,不知道是在表现什么!”这两人不相往来,却又密切注意彼此的一举一动。  相似文献   

12.
看轻你自己     
一位年轻作家初到纽约,马克·吐温请他吃饭,陪客有30多人,都是本地的达官显宦。临入席时,那位作家越想越害怕,浑身都发起抖来。“你哪里不舒服吗?”马克·吐温问。“我怕得要死,”那位年轻作家说,“我知道,他们一定会请我发言,可是我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一想起可能要在他们面前出丑,我就心神不宁。”“呵呵,你不用害怕,我只想告诉你,他们可能要请你讲话,但任何人都不指望你有什么惊人言论。”  相似文献   

13.
轻松一刻     
《社区》2005,(14):63-63
买早点有三个人到早餐店买早点。第一个人跟老板说“:老板,我要一个煎蛋,但是不要蛋黄。”老板就照着他的话煎了一个蛋。第二个人也跟老板说“:老板,我要一个煎蛋,但是不要蛋白。”老板也照做了,但是已经有点不耐烦了。轮到第三个人,老板就不客气的问他:“你呢?你的蛋不要什么?”第三个人有点胆怯地说“:我……我的不要蛋壳……”毛毛虫两只毛毛虫正爬过草地,公毛毛虫跟母毛毛虫说“:让我们回家去,如何?”母毛毛虫说“:好啊!”这对毛毛虫回到了母毛毛虫家时,公毛毛虫却发现,母毛毛虫戴着结婚戒指。公毛毛虫说“:我不跟已婚母毛毛虫约会。”…  相似文献   

14.
朱自清论     
一红云呵!鲜明美丽的云呵!你给了我一个新生命! 世界上的事情有时会出现惊人的相似。朱自清曾这样评论闻一多:“他是一个斗士。但是他又是一个诗人和学者。这三重人格集合在他身上,因时期的不同而或隐或现。”其实,朱自清的一生也是集合着与闻一多相似的三重人格,也是经过了诗人、学者、斗士这样三个阶段。如果我们考察他的包括创作和批评在内的全部文学活动,就能够生动地认识他的全个人格,也就能够认识在拂去历史灰尘之后,把“朱自清”的名字写进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全部意义和全部价值。朱自清(1898—1948),出生于一个小官僚的封建家庭,幼时随家从东海移居古城扬州,故自称“扬州人”。在扬州两淮中  相似文献   

15.
虽九死其犹未悔──纪念闻一多李凌“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闻一多1946年7月15日,著名的诗人、学者、民主斗士、西南联大教授闻一多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毛泽东写道:“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  相似文献   

16.
“四人帮”反党集团中的狗头军师张春桥,一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左派”、“老革命”自诩,但是剥开他的画皮,就可暴露他的原形——一个货真价实的国民党特务分子、地地道道的“假革命的反革命”。翻看张春桥的罪恶历史,这个出身于祖辈三代都是官僚、地主家庭的孝子贤孙,早在中学读书期间,就充当了国民党特务,积极反共,密告领导反蒋抗日学生运动的负责人和积极分子,成为国民党复兴社在济南建立的法西斯蒂组织华蒂社的“中坚”分子。一九三五年,他又混迹于上海文坛,充当国民党反动派和日本帝国主义的凶残打手。他在复兴社特务崔万秋的指使下,破坏进步文艺阵营,围攻鲁迅;又摇动秃笔,写文章,编戏剧,作小说,炮制了一篇篇毒汁四溅的黑文,为蒋介石的“卖国有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有功”大造反革命舆论,以此向敌人“献媚”或“替他们缴械”,博得了蒋介石的欢心和日寇的青睐,彻底堕落为中国人民不共戴天的死敌。对此累累罪行,必须彻底清算,狠狠批判!  相似文献   

17.
闻一多早期诗歌美学思想,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文艺现象,表面看来,确有相当“矛盾”的地方.建国初年,李广田先生就指出:这个“矛盾”是他“一面说‘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而同时又在喊着我们的主张是‘艺术为艺术’”.李广田先生的文章旨在全面论述闻一多的政治思想、文艺思想的发展及其生活和创作道路的演变,因而未能对闻一多早期诗歌美学思想的“矛盾”作进一步的探讨.遗憾的是,五十年代出版的几家中国现代文学史,对于闻一多早期诗歌美学思想的研究,并没有将李广田先生提出的问题深入下去.著作者只是以现象的外观代替本质的分析,简单化地以“矛盾”二字作为闻一多早期诗歌美学思想的实质性概括.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张毕来编著的《新文学史纲》,著者认为:“闻一多的创作活动是充满了矛盾的”.“五四时期,他在政治感情上是一个热烈的爱国主义者,在艺术思想上是一个极端的唯美主义者”.丁易、刘绶松编撰的两种文学史,也持类似观点.认为:闻一多既是一位爱国主义诗人,又是一个极端唯美主义者.这种观点,延续至今,几成定论.但我对这些观点却有不同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现代史上,闻一多的名字是大家早已熟悉的,他的光辉形象已经熔铸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毛泽东同志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曾对闻一多作过很高的评价: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  相似文献   

19.
诚信的回报     
“哥哥!快,我们出去玩呀!”表弟把我拖下床。“好了,好了,我就来了!”“你呀!只知道玩!”我点了点他的鼻子说。他像没听见似的拉着我往外走。我们来到星际广场,在草地上追逐着,打滚着……“咚!”我的脚好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似的,好痛!我一看,一个大苹果!“老天一定知道我口渴了,特地送我一个大苹果。”我暗地高兴。“弟弟,你看!天上掉馅饼给我们了,来,我们一人一半。”我刚要分,表弟却夺过了苹果。我想:“他一定是要独自享用了。”可表弟拿着苹果,用袖子擦了擦,抬起头看着前方,一位老奶奶正背一筐苹果,慢慢地向前走着。“哥哥!这个苹果一定是…  相似文献   

20.
幽默与笑话     
《老友》2005,(9)
鬓卫丝竺扁 十个男子一字形排开,旁边一个人喊:“怕老婆的向前一步走!”九个人都迈出了一步,只有一个人没动。别人问他:“你不怕老婆吗?”他小声说:“我不知道怕不怕,反正她说过,人多的地方让我别去。”口‘粮’,无米也念‘良’,去了‘旅’边米,加女就成‘娘’,谁娘不爱子,谁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