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以<苏联经济学评论>为题汇集起来的毛泽东的这些文章,主要形成于大跃进运动期间和其后的一段时间.从以下几个密切联系的方面去读<苏联经济学评论>是很有益处的:第一,它是毛泽东对苏联模式的内容及其对中国的意义所做的一个关键性的初步总结.第二,它是从不断革命的角度对大跃进运动所作的强有力的辩护.第三,它是对苏联政治经济学原理和俄国革命经验的几个要点,特别是斯大林统治时期,所做的开拓性的检视.  相似文献   

2.
大跃进运动前夕,毛泽东率领中国党政代表团出访苏联并参加莫斯科会议,这次出访活动对毛泽东发动大跃进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其实,毛泽东在莫斯科会议上提出"赶超英国",既与其在国内反"反冒进"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而且也深受苏联的影响;同时,莫斯科会议使毛泽东感到中国作为政治大国受到了经济束缚.为消除经济束缚,实现"赶超英国"的目标,毛泽东决心发动大跃进运动.  相似文献   

3.
再论“大跃进”的历史成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跃进”运动作为特定时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一种历史性“创造”,它的发生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原因,是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给予历史结局总的影响的结果。国际环境的压力和国内形势的变化是“大跃进”产生的政治心理原因;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多种发展模式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客观选择是“大跃进”产生的经济原因;摆脱苏联束缚,走自己的路与自身建设经验的不足是“大跃进”产生的认识原因;毛泽东过分强调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是“大跃进”产生的思想原因;国家政治体制中存在的某些弊端和毛泽东个人专断作风的形成是“大跃进”产生的体制原因  相似文献   

4.
一、从《湘江评论》到《政治周报》《湘江评论》是毛泽东五四时期主编的影响深远的革命刊物,其文章与评论很多是毛泽东亲笔写的,从内容到形式,丰富多采,很有战斗力、说服力。《湘江评论》的创刊宣言,宣传了“世界革命”、“人类解放”思想。《湘江评论》论述了“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的思想。毛泽东的《民众的大联合》论文  相似文献   

5.
中国政治经济学史(社会主义部分)在我国经济思想史领域还是空白。对它进行研究并写成专著,可以说是件开创性的事。如果搞好了,对于经济理论研究和政治经济学的教学无疑会有很大的意义。现就编写此书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一、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在我国的发展从经济理论研究方面看,当前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理论研究的形势是好的。五十年代,中国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基本上是按照斯大林的那本书《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和苏联的教科书讲,直到1956年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的发表。除此而外,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理论,可以说是从苏联搬来的,很少有我们自己的东西。六十年代,经过五十年代后期的“大跃进”,社会主义建设受到了挫折,才促使大家想了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的《矛盾论》是中国革命经验的哲学总结,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从任何书本上抄不到的。以事实为根据,厘清了它与苏联哲学、李达的《社会学大纲》、陈伯达、艾思奇等的关系,驳斥了否认毛泽东是《矛盾论》原创者的谬论,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7.
在博大精深的毛泽东思想理论宝库中,其中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毛泽东的人才思想。近几年来,在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和宣传中,不少理论工作者已经涉足于这一理论领域。作为一个毛泽东人才思想研究的后来者,想就毛泽东的经济人才思想形成的几个阶段,做点粗浅的探讨。 毛泽东的经济人才思想,从现有公开发表的书刊资料中可以发现,按照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时序,其形成过程大体经过了如下几个阶段: 一、毛泽东根据地经济人才思想 井岗山革命根据地,处在白色势力的四面包围之中,军民日用必需品和现金极为缺乏。毛泽东在《井岗  相似文献   

8.
一九四二年五月,毛泽东同志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均简称《讲话》),是一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文献,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文艺问题的一般原理与中国革命文艺运动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讲话》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论述了“五四”以来我国革命文艺运动所存在的基本问题和当时以延安为代表的解放区文艺界所发生的许多复杂问题,阐明了革命文艺的方向、方针和方法问题,为我国的革命文艺运动指出了正确的发展道路。可以说,《讲话》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代表作。四十年来的文艺实践证明,《讲话》  相似文献   

9.
今年5月23日,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纪念日。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的革命文艺工作者在《讲话》精神指引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实践充分证明,它的丰富内容和基本精神,对文艺工作的今天和明天都有根本的指导意义。在这部光辉著作里,毛泽东同志全面地总结了“五四”运动以来我国革命文艺运动  相似文献   

10.
曹靖华是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散文家,教授。二十年代初,即开始介绍进步的俄罗斯文学和苏联文学。他是与鲁迅、瞿秋白等并肩战斗,把革命的苏联文学介绍到我国的老前辈。几十年间,他先后翻译了《铁流》《保卫察里津》《一月九日》等苏联文学名著几十种,达数百万字,对党领导的革命运动和文艺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解放后,曹靖华创作了许多优美的散文,独具风格,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的经济思想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关于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理论;一部分是关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理论,内容是极为广阔和深刻的。在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概念与经济理论,其代表作是《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等,形成了完整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本文拟主要从毛泽东关于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经济形态的分析;关于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关于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的思想等三个方面论述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思想。  相似文献   

12.
古尔德(E.H.Gould)在《美国历史评论》总第104期上发表《英联邦与美国革命的皇家遗产》一文,对18世纪美国独立革命的作用提出新看法。 古尔德认为,为美国革命所突出和强化的事物不是别的,正是英联邦政治权力混合、多极的这一特点。与当今学术界的见解相反,他并不强调这场革命将北美东海岸英国殖民地合而为一的事实,而是指出,这场革命的重要性在于它塑造了后来英联邦的概念。英联邦是这样一个政治共同体,由形形色色的政治、经济和情感群体结合而成,却没有一个单一国家所具的典型的清一色框架结构。针对当今学  相似文献   

13.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我国近现代史上一次彻底地打倒封建主义的革命运动。毛泽东同志在他的《新民主主义论》中,总结这次运动的成就为:“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文化革命的两大旗帜,立下了伟大的功劳”。由于它的彻底反封反帝取得了伟大胜利,因而为我国近现代史开辟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相似文献   

14.
协作是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在"大跃进"运动中,为了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同时也受苏联建立经济区的影响,毛泽东提出要成立经济协作区,并规定了相应的会议制度,从组织上设立经济计划委员会.但由于"大跃进"的特殊环境以及对协作的错误理解,协作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一九三六年冬天,著名女作家丁玲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时。毛泽东同志赋《临江仙》词一首相赠。其后,丁玲又经常与毛泽东同志接触,毛泽东同志对她及其作品有过许多评论,还给她和欧阳山写了一封信,丁玲在谈到这封倌时说:“毛主席过去读过我的文章,并且同我谈论过。后来,他又读过我的文章,也同我谈论过。他对我的文章有过评语。虽然都是平常谈话,但我却把这些当成是从一位最高明的人,一个知音那里来的悦耳之音,常常铭记在心的。”(《毛主席给我们的一封信》)毛泽东同志评论丁玲作品的内容,丁玲在一些文章中提到过。我们把毛泽东同志对丁玲的有关评论加以综合考察,不仅可以看出他对革命作家的亲切关怀,而且可以看出他在评论人物方面的深刻思想。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从青少年时代起就怀有救国救民的伟大抱负 ,并为之努力奋斗。“五四”运动以后 ,为了研究和宣传革命思想 ,唤起民众觉悟 ,求得人类解放 ,1 91 9年 7年他主办了《湘江评论》并于 9月主办了《新湖南》 ;为了发动全国民众驱逐湖南反动军阀张敬尧 ,1 2月他成立《平民通讯社》并亲自撰文 ,散发全国各地 ,且于 1 92 0年 4月指导驱张杂志《天问》的编辑工作。介绍了毛泽东这一历史时期的革命编辑活动  相似文献   

17.
《矛盾论》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代表著作,但经常受到历史虚无主义者们诬陷。面对诬陷,学者们对其进行了积极反驳和论证,但都没有注重挖掘文本。为了彻底反驳历史虚无主义者们对《矛盾论》的诬陷,以矛盾特殊性表现论述为例,把《矛盾论》与《社会学大纲》、苏联教科书进行了详实的文本对比,发现《矛盾论》与《社会学大纲》和苏联教科书在文本上根本不同,《矛盾论》中的思想远远高于《社会学大纲》和苏联教科书;从《毛泽东哲学批注集》中的哲学批注到《矛盾论》对矛盾特殊性的成熟表达,可以证实《矛盾论》是毛泽东长期认真阅读、仔细思考的伟大成果;从《矛盾论》文本对中国教条主义的批判和中国革命出路的分析,可以看出《矛盾论》是毛泽东对中国革命斗争实践和斗争经验的概括与总结,根本不是《社会学大纲》或苏联教科书中可以抄袭或照搬的。  相似文献   

18.
1917年的十月革命和1919年的五四运动,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下的中国来说,是接连而来的猛烈冲击。它激起了空前的思想解放高潮。毛泽东也同当时的许多进步青年一样,精神上受到极大震撼。从此,他开始将视角从思辨的领域转而面向现实。他曾创办《湘江评论》,致力于“呼声革命”;然后又积极投身于驱张(敬尧)运动与自治运动,作改造湖南的尝试。自治运动的失败,使毛泽东清醒地认识到和平请愿的方式决不能达到社会变革之目的。于是,他决心改弦易辙,另辟道路。但探索新的道路,需要有理论的启发和引导。因此,攻读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与师友切磋琢磨,参与理论界的辩论与批判,就成为毛泽东政治理论取向转变的决定性关键。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对五四以来,特别是对左联以来革命文艺运动理论上的高度概括和最佳总结。实践证明、它的许多原理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文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沦。同时,自《讲话》发表之后半个世纪以来,正是《讲话》培育了一大批新一代优秀艺术家和文艺理论家;而且自《讲话》发表以来的现代中国文艺的许多优秀成果都与《讲话》的主导思想指  相似文献   

20.
“大跃进”运动是建国以来经济领域的一次大规模、急于求成、狂热冒进的运动,是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一次重大失误。发动大跃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毛泽东的赶超思想、心理与现实的反差、自力更生的信心与不平衡的认识论对大跃进运动的发动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