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2 毫秒
1.
关于宋诗的成就和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胡念贻的一篇遗作。文章简要论述了宋诗的主要成就,并对宋诗的特色提出了一些看法。长期以来,人们常以“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和所谓在“夺胎换骨、点铁成金”口号下进行剿袭为理由指谪宋诗,本文对这两点做了认真的分析,认为这样概括宋诗的特色和贬低宋诗的成就是不公正的,在方法上也是不周密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历代对苏氏诗歌创新特点的指责,从题材、立意、构思、用事等方面全面考察了苏诗创新的优长,并且对唐宋诗之争作出了初步的合乎历史观的检讨,认为:宋代是唐代后最有成就的诗歌朝代,宋诗的成就在于没有学唐诗,后代所有学唐诗的唐诗派比起宋诗的成就相去甚远,所以苏轼不是使古代诗歌倒退的祸首,而是创造唐诗后又一座高峰———宋诗的功臣。  相似文献   

3.
王辉斌先生对宋代文学的研究,不仅视野开阔,涉猎广泛,论析深刻,而且在宋词、宋诗、宋代乐府这三方面研究都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本文作者与王先生就宋代文学研究进行一次深刻对话。  相似文献   

4.
宋代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高峰,宋代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也有着辉煌的成就。宋词以词体之冠独领风骚,宋诗则以其题材之广、说理透彻足可与唐诗相抗衡。本文探讨了长期以来宋诗被轻视的原因,比较了宋诗与宋词、宋诗与唐诗的异同,指出了宋诗在古代文学史中应占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在成熟的文学思想的指导下,宋祁的诗歌创作体现出鲜明的由"唐音"到"宋调"的过渡.与其兄不同,其诗更显"宋诗"的特色.在诗歌内容方面,他对内心世界"怨愤"的抒发,开拓了宋诗题材的表现内容.诗歌风格方面,由早期的绮艳转向晚年的沉郁、奇涩.宋祁很快抛弃了早年诗中的浓辞丽藻,而代之以奇字俗语.在艺术表现上,其诗善用典故、意象以表现深沉的情感,同时也不乏直抒胸臆之句,充分体现出其诗的过渡特色,为宋诗另开"精工"一路,这对后代诗歌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浅见洋二是日本宋诗研究的中坚力量,他对宋代诗学中关于诗与绘画、风景的关系,诗与现实的关系,诗与历史、作者的关系,诗的“内部”与“外部”关系等方面的论说均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突出成就,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促进了日本学界宋诗学研究的繁荣,对我国的宋诗研究极具参考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繁荣的宋代文化,与其并不强盛的国势形成强烈的反差,这种不同步早为诸多学者所指出。陈寅恪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金明馆丛稿二编》)全面考察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这一论断绝非夸饰。与文化繁荣同步,两宋文学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然而人们往往以宋词与唐诗、元曲并称、宋诗似乎降到了次要地位。这一方面是因有唐诗横亘在前,超越不易,一方面则是宋词之名遮掩了宋诗的光辉。有人统计宋代诗人与诗歌创作皆五倍于《全唐诗》,果真如此,则宋诗数量高达25万余首,超过《全宋词》十二倍之多。如果一个人每日研读10首宋诗,那么他将花费68年之久的时间才能完全将宋诗读毕。卷帙如此浩繁,堪令学人止步。专门研究唐宋文学或先秦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人,可以不去理会元明清文学的有关问题,但研究元明清文学的人却难以回避对宋诗的讨论。明人论诗多主唐音,当然也有为宋诗呐喊几句的,方孝孺  相似文献   

8.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宋诗研究逐渐成了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新宠”,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宋诗理论和宋诗创作实践展开多维度的分析讨论,精辟的论著迭出。张文利博士的新著《理禅融会与宋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8月版)是这一领域出现的一部新的力作。本书的特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角度新颖独到,拓展了宋诗研究的学术空间从哲学、文化学的角度出发,考察其对文学的影响,一向是深受学者青睐的研究方法,因其有助于揭示文学活动的深刻的文化与哲学背景因素,是文学活动具体的、微观的研究不可或缺的宏观…  相似文献   

9.
宋末元初的诗论家方回在《孙后近诗跋》中说:“近世之诗,莫盛于庆历、元祐。”而比较起来,以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为代表的庆历诗坛,其诗歌创作兴盛的局面和所达到的成就,远不如以苏轼、黄庭坚为首的元祜诗坛。那么,元祜诗坛何以兴盛呢?本文试作探讨,以求教于宋诗研究的同行。元祜之前的宋诗发展,我们认为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真宗景德、咸平之际,西昆体为代表,二是仁宗庆历前后,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为代表,三是仁宗嘉祜前后,王安石为代表。描述这三个时期的宋诗发展,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宋诗如何从五代芜杂萎靡的诗风中振起,又如何逐渐摆脱唐诗而形成宋诗的个性,这些,都为元祜诗坛的兴盛准备了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0.
宋代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一个光辉灿烂的时代,无论诗、词、散文、小说,在唐代的基础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丛书综录》著录宋代别集六百种,是唐人别集的三倍左右。据厉鹗《宋诗纪事》和陆心源《宋诗纪事补遗》记载,存世宋诗约十五万至二十万首左右,作家六  相似文献   

11.
论柳永词     
通过对柳永生平及柳词艺术成就和贡献的论述 ,意在给柳永及柳词在宋词的发展过程中一个客观的定位。柳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崭新的艺术形式和接近生活的内容在宋词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继往开来的作用。赞扬一种文学来自于生活服务于大众和对封建正统的反叛精神。  相似文献   

12.
王夫之的诗歌美学思想是宋明理学美学思想的总结性成果。王夫之将"心之元声"论作为其诗歌美学思想本质论的核心范畴,通过对"心之元声"的阐释,王夫之指出"心之元声"是人与世界的原初性关系的产物,是诗歌的本质所在 并且进一步阐明了"心之元声"的特征,认为"性之情"就是"心之元声"。王夫之的这一诗歌审美本质理论,是对中国传统诗歌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东坡词因其人的士大夫典范性与其词的特殊艺术性,在历代词评中一直是众家评论的焦点.就整体词史发展脉络而言,东坡词往往被视为词坛剐格,却仍有一定的影响力.事实上,东坡词的影响性除了开启南宋豪放一派词风的成就之外,在号称词学复兴与总结的清代,另有其他面向亦值得深入探讨.就清代重要的几种词选而言,大多自有其理论主张而选词,但因为东坡其人具有士大夫典范性,其词又富有新变性,使其词作入选的原因和状况显得较为复杂,反应出东坡词对清代词学所具有的不同层面影响力.因为清代词学一派理论之生发往往是为对治前一词派在理论与创作上的弊端而来,虽然各选本所选规模与选政等皆有所不同,但纵现其论词蕲向,其中隐约存在一前后对应而互有补充的变化脉络.因为东坡其人其词的士大夫代表性和多元词风,使得选家面对东坡势必有所取舍,才能将之纳入其理论体系中.本文拟以清代具有代表性意义及相关的几种词选,对东坡词之选录状况进行比较讨论,期以微现此中所透露的词学批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吴伟业诗学主张推尊唐诗,不废宋诗.其诗歌创作主要取法唐诗,但艺术上又与宋诗有相似处.清初在吴伟业的直接影响下出现太仓十子,形成娄东诗派.其叙事诗的成就,影响了有清一代的诗歌创作.吴伟业不仅以其诗论,而且以其诗歌创作的广泛影响力参与到清初唐宋诗之争中.  相似文献   

15.
泰戈尔的散文诗有三个特色 :以平淡为美 ,以随意见长 ,以静穆为大。宋诗具有散文诗的特征 ,这提供了对泰戈尔散文诗进行比较研究的契合点。泰戈尔具有浓郁的中国情结 ,他钻研过中国大哲学家的著作和大诗人的作品。泰戈尔的散文诗中包含着中国诗歌的美学品质 ,因而特别容易为中国读者所接受。泰戈尔在文学创作上所取得的成就 ,客观上可以视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一种积极成果  相似文献   

16.
金诗学唐的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代诗歌在受苏轼等宋代诗人的影响之外 ,也受到唐诗的浸润。本文依据金诗发展变化的自身情况 ,考察了金诗学唐的历程。文中将金诗学唐分为金初“借才异代”时期、“国朝文派”时期、金代后期等三个阶段 ,做了比较详细的论述 ,从一个方面展示了金诗发展的轨迹 ,揭示了金诗的某些重要特点 ,对于我们深入地认识金诗是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7.
《沧浪诗话》"尊唐抑宋"的理论对后世影响很深,但始终没有对"诗变"与"世变"的关系作深层的剖析,仅从消极方面指出苏黄诗风和江西诗派的某些弊端,未尝全面检视当时业已形成的宋诗的艺术特质,更未及探究这种艺术特质之所以形成的种种原因.严羽的批评与事实不尽相符,不能反映宋诗的实际成绩和真实面貌,理论上亦具片面性.由唐诗至宋诗是必然的发展道路.宋代士人长时期充当了"政体"的精英,他们成功地左右整个政局的发展,宋诗议论化的突显与宋代"议论煌煌"之士风的渗透息息相关;宋代文化理性精神的突显又与其时哲学思辨风气的促动相关;而创作主体集诗人、散文家、词人三重角色的独特性,也造成了创作思维的多元化,加诸文学演变的规律等方面,遂共同造就了宋诗独特的风貌.  相似文献   

18.
屠青  毛建军 《南都学坛》2002,22(6):78-79
王安石是北宋中期诗坛上一位重要诗人。在他留传下来的 16 0 0多首诗篇中 ,其中言及佛理与禅趣的诗就有 10 0余首。这些禅诗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可谓“自成一体”。王安石晚年禅诗的艺术成就包括以下几方面 :语言平淡 ,诗意恬淡 ;阐释佛理 ,启人心智 ;以禅入趣 ,尽显其志  相似文献   

19.
宋代诗歌与书法关系密切,书法文献在记录宋诗上有着独特的价值,可用来辑佚诗、审字句、辨讹误,然而书法文献也有许多缺陷,例如后人作伪、误冠作者、串改原诗。《全宋诗》及其补遗文献中,存在误把前代诗歌当宋诗、同一首诗歌分属不同作者的情况,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正确区别书画作品中诗歌的书法题写者与诗歌真实作者的关系。在文本字句上,书法文献中的诗歌,还存在更改标题、串改字句、分割组诗、割断全诗的变异情况。  相似文献   

20.
词是典型的抒情文学,尤擅长抒发心灵深处窈深细腻而难以直叙的情感和情调.宋词抒情的内涵分别是具有代表性的豪情与柔情,后者以"本色"占据主导地位.宋词在大胆抒发私人化的情感、塑造生动多姿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深入刻画无可名状的情绪和情调等方面体现了自己的抒情特色.宋词在抒情文学史上具有质的进步,对后世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