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母子公司治理是企业集团治理的核心问题,集团内母子公司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关系产生了新的治理问题,成为影响企业集团发挥整体优势的难题。本文运用演化博弈分析模型,充分考虑治理的动态性及子公司能动性对治理的影响,研究企业集团治理中母公司对子公司监督策略选择与子公司策略选择的互动机制,并对影响该系统演化过程稳定的重要因素进行分析,为解决企业集团母子公司间委托代理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思路。研究结果表明博弈过程在3种情况下存在演化稳定策略,而不存在最优的稳定策略。通过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如在对子公司的激励中引入提成比与子公司为集团创造收益正相关的业绩提成报酬、增加处罚力度、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抽查等方式,可影响母子公司策略选择的调整速度,使博弈向(集团利益最大化、不监督)的策略演化,促进母子公司之间建立起一种互信互利的良好关系,增加集团整体收益,发挥企业集团的整体优势。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金融控股集团的公司治理机制定义为协调利益相关者的制度安排,与一般的企业集团相比,金融控股集团母子公司的协调与管理问题尤为突出,从有效解决子公司法人人格虚化与母公司边缘化问题的角度出发,本文在战略管理、资源配置、风险控制和业务协同方面为其公司治理机制的基本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跨国公司境外企业公司治理机制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境外企业如何治理是跨国公司跨国经营中遇到的一个新的课题。境外企业公司治理机制是否完善直接决定了跨国经营能否取得成功以及全球化战略是否能得以实现。本文从在华三资企业以及中国企业集团境外企业的治理角度出发,阐述了境外企业公司治理机制的内涵、绩效,对在华三资企业和中国企业集团境外企业这二种类型的公司治理机制进行了比较,并对如何建立境外企业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的基础,研究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机制之间的关系是公司治理研究的重点。本文从委托代理理论的角度,分析了两权分离、股权分散结构下公司治理机制,对如何提高公司治理机制运行效率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制度环境对组织结构及效率的影响,是公司治理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也是最近几年有关公司治理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主要对制度环境中最关键和最具影响力的因素—法律环境和政府干预—对公司的股权集中度、董事会、激励约束机制等内部治理机制的影响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评价与治理指数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唐跃军 《管理科学》2005,18(4):14-21
利益相关者的相关问题已成为现行公司治理框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设置公司员工参与程度、公司社会责任履行状况、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与公司监督管理部门的关系、公司诉讼与仲裁事项等利益相关者治理评价指标,考察中国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和利益相关者权益的保护状况,并得出利益相关者治理指数.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治理指数较低、治理机制较为薄弱、治理机制在不同上市公司之间差异较大.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较好的上市公司只是少数,多数上市公司的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特别是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有待加强.建议在公司治理中考虑利益相关者的权益,鼓励利益相关者适当而有效的参与公司治理和管理.  相似文献   

7.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与治理绩效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76,自引:3,他引:76  
本文根据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环境 ,设置了公司治理状况评价指标体系 ,并建立公司治理指数评价模型。在对模型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检验的基础上 ,对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股权结构是决定公司治理质量的关键因素 ,国有股一股独大不利于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良好的公司治理将使公司在未来具有较高的财务安全性、有利于公司盈利能力的提高 ,投资者愿意为治理状况好的公司支付溢价;控股股东的行为具有很强的负外部性;董事会治理状况尚有待改善 ,董事会参与战略决策的功能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监事会治理水平对公司治理绩效并没有显著影响;我国经理层治理的总体水平较低 ,激励约束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公司治理水平对信息披露质量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股权治理、债务治理、董事会治理、管理层激励治理四个维度入手,定量考察了中小企业的内部治理机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治理机制和债务治理机制与公司绩效负相关,高管激励治理机制与公司绩效正相关。但无论在单一机制还是整体治理机制中,董事会治理机制对公司绩效的提升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公司治理产生于委托代理问题,它的一个基本任务就是协调资本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利益,将由于两权分离而产生的代理成本降到最低。公司治理包括内部的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相对于一般公司治理,企业集团母子公司治理的最大差别就是要设计一套控制、协调、激励和约束机制,控制和协调好母子公司的关系,发挥集团的整体功能。本文着重对我国母子公司治理存在的若干问题作了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10.
全球公司治理运动的兴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分析了改善公司治理机制的目标,介绍了全球公司治理运动发源地英国的公司治理准则,指出公司治理机制与亚洲经济增长机制之间的关系并回顾了全球公司治理热潮。最后,文章对如何改善中国公司治理机制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从交易费用视角来看,企业集团把市场和组织两种配置资源的方式结合起来,实现市场与组织方式的优势互补,如果这两种协调方式运用得当,就会出现1+1>2的整体功能。相对于一般公司治理,企业集团母子公司治理的最大差别就是要设计一套控制、协调、激励和约束机制,控制和协调好母子公司的关系,发挥集团的整体功能。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母子公司的形成和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从Modigliani and Miller(1958)提出MM理论这一开创性贡献以来,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市场价值之间的关系变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研究的核心。公司治理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公司的市场价值的,而提高公司市场价值的经典思路就是调整资本结构。公司资金的主要来源不外乎权益融资与债务融资,众多的文献对股权结构所发挥的公司治理机制作了大量的描述与论证,而忽视了债务融资作为一种治理结构的治理机制的分析,因此,本文将侧重论述债务融资的治理机制,以及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中债务治理实际效应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伴随企业集团化,公司主要资产和业务随之下沉到子公司,子公司成为集团利润的主要来源,集团监督重点也应跟进到下属子公司层面。本文以河北港口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河港集团")各层监事会在子公司监管方面发挥作用情况为切入点,探讨集团化管控模式下监事会治理。  相似文献   

14.
公司治理研究的均衡观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首先简要地回顾了近20年来公司治理机制和公司业绩之间实证研究的矛盾发现。提出导致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已有的实证研究在方法论上存在缺欠;研究内容过于局限在对单一治理机制的作用进行分析,而对多种治理机制的互动性缺乏研究。本文倡导建立一种公司治理研究的“均衡观”。  相似文献   

15.
董事会治理评价、治理指数与公司绩效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优化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状况进行指数化评价,并对董事会治理评价指数及其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董事会治理质量趋于改善,独立性有所增强,但整体治理指数仍然较低;行业因素、控股股东性质对董事会治理产生重要影响,即行业的竞争性越强董事会治理质量越高,当控股股东为职工持股会和民营企业时董事会治理指数较高;不同董事会治理机制间存在替代效应,董事会治理水平的提高对公司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效应,由于替代效应的存在,单一董事会治理机制与公司绩效间的关系缺乏显著性和一致性,但作为一个整体,董事会治理质量的改善显著地提高公司绩效.据此提出改善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公司治理是现代公司制企业在决策、执行、激励和监督约束方面的一种制度或机制。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结构实施监督的有效手段。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建立内部审计机构,是企业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需要。本文从公司治理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及公司治理对内部审计的影响。提出内部审计和公司治理是相互支持、相辅相成的关系,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的重要控制和监督力量,而公司治理则决定着内部审计的控制环境和制度基础的观点。通过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互动关系的分析,明确了内部审计是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浅议会计信息与公司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会计信息一方面是公司治理信息的产出,另一方面是公司治理机制的信息输入,为公司治理提供所需信息并使其运作有效。本文从会计信息与公司治理的相互关系出发,分析了目前公司治理的现状,提出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评价系统研究   总被引:65,自引:4,他引:65  
公司治理理论研究只有满足公司治理实务的需要才能丰富与完善。本文从公司治理实务需求的角度出发,追溯公司治理实务与理论研究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对国际著名公司治理评价系统进行了比较,并提出了适合中国公司治理环境的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9.
公司治理模式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基础上,从股权结构、内部组织体系、管理者激励与治理机制4个方面阐述了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之间的差异,并对我国的公司治理模式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的公司治理模式可能会导致更强的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上市公司组合治理机制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一般地,按公司治理机制发挥作用的机理不同,可将其划分为基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内部治理机制、基于市场的市场治理机制和基于社会环境的社会治理机制。公司绩效是这些治理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首先选择设计了15个公司内部与外部治理机制的实证分析指标和1个公司绩效指标:接着以公司绩效为导向,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截止到2003年3月26日已发布2002年度报的305家沪市上市公司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了不同公司治理机制组合与公司绩效的对应关系,这为优化和设置公司治理机制组合、提高公司绩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