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产业协同可以通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产业链优势互补、推动多领域创新等实现多维度、高效率、可持续的发展,是京津冀一体化的重要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京津冀产业协同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疏解和转移、产业共享体制机制完善、创新链产业链融合等方面取得了初步进展,三地产业协同呈现出打造资源共享和整合平台、推进产业链互联和市场一体化、深化生态环境共治和协同创新等新趋势。针对京津冀产业协同过程中出现的产业总体辐射带动能力不足、产业内部发展梯度差距较大、创新势能向产业动能转换不充分、生产要素流动与分配受限等挑战,需要合理布局重点产业和优势产业、健全要素协同平台和机制、加强创新势能转换、完善产业设施和发展环境,以更好推动京津冀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质量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必然要求,深化区域合作机制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治理方向。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面临一系列深层次的"不平衡""不充分"难题亟待破解,天津滨海新区应抓住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牛鼻子",统筹推进改革开放、产业转型、产业聚集的高质量发展,在对接服务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中发挥比较优势,从"创新协同、开放共享、多式联运、人才引进、产业互补、金融协作"六个方面对接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是协同发展的核心目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五年来,在协同发展规划与顶层设计、产业分工与一体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定位、生态环境共治和公共服务均衡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但是从空间上比较,在经济发展速度、产业结构优化、创新中心建设等方面,与长三角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十四五"时期,应进一步完善城市群空间结构,构建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产业链条,加快京津冀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实现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4.
产业协同发展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体内容和重要支撑。京津冀文化创意产业的协同发展在产业延伸转移、项目合作对接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推进三地文化创意产业的协同发展,通过对京津冀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优势的比较,可以从加强区域联合,形成新的合作机制;实行分层管理,强化产业示范集聚区带动作用;完善产业链建设,提高文化产业区域关联度等方面加强合作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是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不仅是三地优化区域功能布局、打造新的京津冀都市圈的核心支撑,也是实现新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产业中介组织能够在其中发挥自身的重要服务作用。根据天津滨海新区八大产业的产业中介组织调研数据的分析,近年京津冀三地社会组织数量持续增长,但产业分布较为集中,尚未完全覆盖。针对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应积极推动产业中介组织的发展,充分发挥其服务作用,引领三地产业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京津冀港口能否实现协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港口产业链是否衔接。京津冀地区的港口产业链包含港口直接产业链、港口物流产业链以及港口关联产业链,各类港口产业链条是京津冀地区经济活动的重要支柱,也是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目前京津冀港口的各个产业链内部都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区域间的协调问题。因此,注重发挥各自优势,做强港口优势产业,构筑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港口关联产业链是促进京津冀港口产业链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民营银行既有产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的内在优势,又有政策、环境、产业方面的外部支撑,利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天津民营银行可在存量优化、增量突破以及金融创新三个层面实现发展。同时,天津民营银行也面临挑战。若政府和社会从加快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网+民营银行"建设、做强做优"存量民营银行"等方面对本地民营银行给予支持,将有助于其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稳健发展、应对挑战。  相似文献   

8.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体育休闲产业带来重要发展机遇。河北省拥有丰富而独特的自然和社会资源,为京津冀体育休闲产业发展一体化提供了较好的条件,辅之以行之有效的策略,河北省体育休闲产业必将迎来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席强敏  张颖 《河北学刊》2023,(2):148-155
开发区不仅是产业集聚和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平台,而且是区域间进行产业疏解与承接和政策先行先试的重要空间载体,在促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0多年来,京津冀开发区经历了起步建设、快速扩张、清理整顿和均衡布局四个阶段,目前处于协同发展阶段。当前,京津冀开发区产业门类齐全,初步形成了服务在中心、制造在外围的空间格局,但国家级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与长三角和粤港澳相比存在一定差距,河北国家级开发区综合实力相对偏弱;津冀开发区主导产业与北京技术输出结构匹配度不高,导致北京科技成果在津冀转化能力不足;京津冀合作共建园区已初见成效,但利益分配机制仍需进一步推进落实。为此,应从强化京津冀开发区的产业集聚与创新驱动能力、围绕创新链布局开发区产业链、完善合作共建园区的利益分配和补偿机制等方面促进京津冀开发区产业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构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在动态联盟状态下京津冀各区划协同发展的博弈演化过程,结果证明:作为动态联盟的协同发展的预期收益、风险成本和联盟资源是影响协同发展这一动态联盟的重要因素,据此提出基于动态联盟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新路径,并以此路径为方向,从降低联盟风险、增加联盟收益、和提高联盟核心竞争力的角度提出合理化新建议,以促进京津冀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