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是当前我国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的改革方向。通过回顾我国农产品补贴政策的发展历程,对目标价格差额补贴进行福利经济学作用机理分析。结果表明认为目标价格差额补贴和价格支持相比社会福利损失大为减少,供求弹性决定了补贴对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影响。最后分析美、日两国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的实施经验,并探讨两国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粮食价格支持制度是以支持价格为核心的一系列价格与政策的总和。我国建立粮食价格支持制度是农产品价格改革实践的要求,也是粮食生产保量及维护广大农民利益的要求。为此,要以现实及发展的眼光看待我国粮食价格支持制度,并在基金及法律等方面给予保障。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业制度创新应兼容农业科技进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制度创新与农业科技进步二者具有内在的联系。农业制度创新可以为农业科技进步提供有效激励 ;农业科技进步是农业制度创新富有生命力的重要源泉。农业科技进步是农业发展的关键 ,我国农业制度创新必须将促进农业科技进步作为重要的制度目标。在农业制度创新与安排中积极引入市场机制 ,加快建立和培育农村市场体系 ,建立健全市场规则和市场竞争及价格机制 ,发育农产品市场及各类要素市场 ,并加强政府对市场的监督与调控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分析当前农产品价格总体变化趋势的基础上,以北京市场农产品供应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产销各环节成本对农产品价格的贡献率,分析其合理性,找出降低农产品成本的可行途径,从而为调节和稳定农产品价格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频繁,特别是短期内小宗农产品价格波动剧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生产秩序和物价稳定。基于2010年1月至2014年4月小麦、玉米和大豆价格的月度数据,采用VAR模型实证分析农产品期货价格和货币供给的增长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从中发现:农产品价格长期上涨趋势与货币供给的增长是一致的;农产品期货价格是短期内影响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为避免我国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应加快建设农产品市场的现代流通体系,进一步强化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规范高效的农产品期货市场;不断提高农产品市场的差别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农产品市场形成价格机制蒋和胜我国经过15年的价格改革,当前绝大部分农产品购销价格已经放开,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发生了重大转变,正在逐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接。但是,我国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产品市场价格机制尚未最终建立,还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2000-2014年福建省农业数据的基础上,重点研究2015年112月福建农产品滞销频发的数据,认为滞销频发主要存在农产品产量结构性过剩与供应链供需调节能力低、农产品市场信息渠道不顺畅、投资者或生产者缺乏市场信息搜集与分析能力等方面原因,提出政府搭建平台建立多层次农产品供求预警机制、鼓励"新农人"进入农产品投资与生产领域、建立透明的可追溯体系、建立农产品滞销应急制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侧重于普通农产品绿色化过程中价格的讨论,提出针对普通农产品的非绿色化程度进行价格上的区分可以降低生产者对作物的非绿色投入,然而现实普通农产品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柠檬效应”阻碍了这种机制的有效运行。利用Java Swarm建立Agent仿真模型得出严格监督上述价格上的区分并适当提高消费者对市场上普通农产品的信任度是可以解决该问题的。由此建议建立普通农产品价格与绿色化程度的关联机制及配套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9.
通过构建VAR-BEKK-MVGARCH-DUMMY-T模型,以棉花期现货市场为例,从市场间溢出效应和动态关联两个方面研究了价格支持政策对农产品期现货市场关联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价格支持政策对棉花期现货市场关联存在明显的差异化影响,具体来看,临时收储政策的实施显著降低了棉花期现货市场间相关程度,而目标价格政策实施后两市场间相关程度又逐渐回升;临时收储政策和目标价格政策均降低了棉花期货市场价格对棉花现货市场价格引导作用,同样降低了两市场间价格波动传递效应;目标价格政策对棉花期现货市场间价格引导及波动传递的影响均小于临时收储政策;临时收储政策降低了棉花期现货市场间价格波动关联程度,而目标价格政策则提升了两市场间价格波动关联程度。因此,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的改革和完善应坚持市场化方向,并充分发挥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  相似文献   

10.
广东农产品价格变化受农产品价格制度与粮食购销体制、通货膨胀、市场供求机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等因素的影响,价格波动走势与我国农产品价格、广东粮食生产价格、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居民消费价格等基本一致,与广东工业增长速度相比,表现出滞后一期左右更大幅度的增长和下降。在政府政策有效调控下,短期内广东农产品价格会出现盘整,但长期来看,广东农产品价格仍将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为充分发挥农产品市场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当前在农产品市场建设中,要建立和完善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农产品市场结构;要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市场电子信息服务网络;要采用和推广现代交易方式,完善农产品市场价格生成机制;要加强宏观调控和科学管理,使农产品市场功能运作具有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2.
广东率先探索出市场化的价格改革目标模式,采取“放调建相结合、放中有管、双轨过渡、分步推进”的改革路子,初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格体制,促进了经济体制向市场取向的改革目标发展,促进了广东经济的腾飞。当前进一步深化广东价格改革,尤其是深化广义价格改革,完善市场价格机制和监控体制,仍然任重道远。要通过深化涉农价格改革、能源价格改革、医疗、药品价格改革,建立能够调节和反映生产要素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促进环保产业正常运行的价格机制,建立起广义价格监控机制和体制。  相似文献   

13.
价格改革是我国当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要逐步实现“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都需要有一个合理的价格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价格改革既是经济体制改革不可逾越的关口,也是一项风险很大的社会系统工程。纵观世界各国价格改革的实践,存在着成功和失败两种可能的结果。价格改革  相似文献   

14.
以入世为契机,“十五”期间国家大力推进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相继出台粮棉购销市场化改革的重大政策措施,农产品流通与贸易的市场经济环境日趋完善,价格对农产品生产、流通与消费的调节和引导作用增强。伴随国内市场大宗农产品供求形势的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实证分析认为:农业生产领域内同工不同酬的现象长期存在;农业劳动日工价形成机制不合理,加之城乡劳动力市场竞争激烈,结果农业劳动日工价与现实市场劳动力工价差距悬殊,加剧了农业生产领域内同工不同酬的矛盾。最后提出按照实际雇工工价调整现行农业劳动日工价核算标准,建立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目标价格制度等对策,逐步实现农业生产领域同工同酬。  相似文献   

16.
<正> 一、彻底改革农产品价格制度势在必然 我国农业改革深化的主要障碍是农产品价格制度不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进一步扩大。剪刀差直接反映农民的利益。1978年以前,国家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每年从农业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产品营销市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三部分论述:①分析阐述了农产品营销市场的基本类型,并依据产品研究法对农产品市场进行了分类介绍;②农产品营销市场选择包括:分析影响农产品营销的环境力量,农产品营销的目标市场选择;③农产品营销策略分析包括营销中的农产品策略、农产品价格策略、农产品分销策略、农产品沟通与促销策略。文中还涉及到农产品市场发展战略与营销组织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运用Census X12方法和H-P滤波对2004-2016年福建省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和2003-2015年福建省农产品零售价格指数进行分解,获取原序列的季节成分、趋势成分和周期成分。实证结果表明:福建省农产品生产价格和零售价格都存在季节性波动特征,生产价格的季节性波动幅度大于零售价格;生产价格和零售价格的趋势特征相似;生产价格的周期波动幅度大于零售价格。波动结果说明,农产品生产者承受的市场风险远大于零售商。进而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农产品价格传导机制。结果显示,福建省农产品生产价格受预期零售价格的影响,农产品零售价格也受预期生产价格的影响。最后用黑色预警方法构建福建省农产品生产价格预警模型,提出了提高农业合作社质量、建立农产品市场信息共享平台和区域性农产品市场信息监测预警系统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农民对价格信号的反应及其市场行为的理性化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万春 《东方论坛》2008,(2):111-116
在市场化初期,农民对市场价格信号表现出正向反应的特点,随着市场化的深入,农民对市场价格信号趋于逆向反应。这是农民在市场化进程中逐渐认识到市场规律,市场行为趋于理性化的表征。中国农民对市场价格信号反应的转变,不仅仅是农产品的弹性系数使然,还有国家的制度、政策等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湖南农产品卖难及价格波动已成为经济运行中的周期性问题.农产品卖难与农产品价格和需求结构、经济增长关系密切.政策因素、市场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各种经济结构的变化对农产品卖难和农产品价格水平的波动有着深远的影响.解决农产品卖难和农产品价格波动问题,首先必须明确农业发展的目标,其次要根据市场规律对农业加以引导与支持,三是要适应经济和社会结构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